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有声版

道德经有声版

发布时间: 2021-02-14 05:03:20

『壹』 有声老道德经全文

我有一个中国文化经典早读的,声音和段落都不错,就是有一章不十分准确(朗读者显然没版学过,照本宣科权),不过我还是认为不错,如果你要,可以发给你。
其实你自己也能搜到,上网络,点MP3搜道德经就行。只要听到前面有配乐,然后一个女生说中国文化经典早读,就ok了。

『贰』 老子是癞蛤蟆有声小说 下载

爱有声小说网 或者 爱听网 等等

『叁』 请问《道德经》中的“音声相和”是什么意思,尤其是后面的“和”,究

“音声相和”——音与声互相谐和,“和”——谐和、契合、和谐。“和”字本意就是声、音相应和。“和”与“龢(hé)”是通用的,本意是指乐、声调和、和谐。“龢”字在春秋以前频频使用,进入战国使用频率降低。

“和”字的出现比“龢”更晚,“和”字最早战国金文,其左部为“口”,右部为“禾”。其结构或左口右禾,或左禾右口,秦汉以后结构逐渐统一,作左禾右口之“和”。

“龢”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左边是形旁“龠”,其字形像一排竹管合拼而成的乐器,是笙和箫之类的吹奏乐器。右边为“禾”字,此处表示读音。这些乐器一齐吹奏,声音悦耳动听,显得很调和、和谐。

(3)道德经有声版扩展阅读

“音声相和”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第2章。原文+翻译如下: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翻译: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2、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翻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3、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翻译: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4、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生而弗有,为而弗恃也,功成而弗居也。

(翻译: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5、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翻译: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肆』 道德经解读的最好的是哪个版本

《道德经》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版本。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道德经》版版本,是权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竹简本。其次则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本。在历史上流传最广的《道德经》版本则是汉代河上公本和曹魏王弼本。 据统计,清代之前,《道德经》版本有103种之多。古书在上千年的传抄、刻印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因此,在不断地出现校订本,迄今为止,校订本共三千多种。目前,学术界较为重视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个抄本,称为帛书甲本、乙本。帛书道德经,早王弼本400余年,近些年许多学者推崇帛书,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 千百年来,为《道德经》作注疏者不计其数。元代正一天师张与材曾说:“《道德经》八十一章,注本三千余家。”据学者调查,流传至今的《道德经》注本约有一千余种。 现在的 通行本有:中华书局《老子注译及评价》陈鼓应 著 饶尚宽 译注 《老子——中华经典藏书》

『伍』 易中天老子庄子禅宗有声小说

题主想问些什么呢?
我也很喜欢听有声小说,最近一直在听果FM里听小说,目前在听魔天记

『陆』 哪位有有声读物《道德经》呀

酷狗上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有声读物,北京四海音像的,女声!一个是王弼本的男生!酷狗搜索下载试听都行!!

『柒』 道德经 有声同步书 注释 译文 解析怎么样

这家公司出的软件都是精品,我非常喜欢,每天都看。几乎他们出的软件我都买。

『捌』 谁有老子道德经全文的有声版mp3格式的。第一章是道可道,非常道。

我是下载了几个视频,整理出了MP3之后合成了个完整的。

『玖』 谁有免费下载道德经的 有声的 链接

这里可以下载回:答http://www.mumayi.com/android-429634.html

热点内容
2014司法考试真题解析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1 15:00:43 浏览:696
法治垣曲 发布:2025-07-01 14:57:26 浏览:171
三农政策法规 发布:2025-07-01 14:49:07 浏览:14
游戏抽奖概率的法规 发布:2025-07-01 14:48:57 浏览:233
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恢复诉讼 发布:2025-07-01 14:46:19 浏览:496
教师法律知识培训演讲稿 发布:2025-07-01 14:29:22 浏览:24
男人出轨要接受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1 14:24:11 浏览:269
湖北人防条例 发布:2025-07-01 14:24:08 浏览:315
民事诉讼法第205条 发布:2025-07-01 14:10:37 浏览:852
最新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 发布:2025-07-01 13:56:32 浏览: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