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文化知识竞赛

法治文化知识竞赛

发布时间: 2021-03-07 02:30:26

❶ 我想要一些宪法知识竞赛题,越多越好

选择题(非定项选择,题):
1、宪法之所以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B.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D.是所有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这句话是_______所说。
A.毛泽东
B.彭真
C.列宁
D.马克思
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宪法对我国________的规定。
A.国体
B.政体
C.国家结构形式
D.政治制度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曾起到过临时宪法作用的是________。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C.《政务院及所属各机关组织通则》
D.《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
5、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________年制定并颁布施行的。
A.1949年
B.1950年
C.1954年
D.1955年
6、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党的政策
7、依法治国,从根本上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依法行政
B.依宪治国
C.依法办事
D.依法管理国家事务
8、根据宪法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农村集体所有。
A.自留山
B.自留地
C.水流
D.矿藏
9、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经济制度。
A.集体所有的
B.全民所有的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D.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为补充的
10、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分配制度。
A.按劳分配的
B.多种方式的
C.按劳分配为主体,按需分配为补充的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11、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
A.经济承包责任制
B.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C.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D.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
12、在我国,土地的使用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B.也可以依照行政法规的规定转让
C.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让
D.可以自由买卖
13、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引导、监督和管理
B.限制、监督和管理
C.依法监督和管理
D.鼓励、支持和引导
14、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________、_______规定。
A.中央人民政府以行政法规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
C.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法律
D.特别行政区自行立法
15、国家主席、副主席,委员长、副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________。
A.一届
B.二届
C.三届
D.四届
16、宪法规定,享有国务院总理人选提名权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A.全国人大主席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家主席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17、在我国,选民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县、自治县
B.设区的市和不设区的市
C.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
D.乡、民族乡、镇
18、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一律采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A.举手表决
B.记名投票
C.无记名投票
D.秘密投票
19、获得过半数选票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超过应选代表名额时,以_______、_______当选。
A.排名顺序在前的
B.姓氏笔画最少的
C.得票多的
D.选举委员会或主席团认定的
20、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代表候选人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名推荐。
A.选民10人以上联名
B.各政党
C.各人民团体联名
D.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
21、某县A选区在举行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时,应参加选举的登记选民为25000人,实际参加选举的选民为12350人,该选区3位候选人黄某、朱某和王某最后实际获得选票依次为6175票、6170票和2600票。依照我国选举法的规定,_______能当选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A.黄某
B.朱某
C.王某
D.3人均不
22、依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有关规定,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监督。
A.原选区选民
B.原选举单位
C.本级人大常委会
D.上一级人大常委会
23、在我国,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年满________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16
B.18
C.20
D.22
24、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上的发言,不受法律追究。
A.各种会议
B.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
C.人大常委会会议
D.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会议
25、在我国,公民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
A.在我国出生的人
B.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C.享有政治权利的人
D.年满18岁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26、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公民在政治上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的自由权
C.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权
D.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权
27、我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的含义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有信仰宗教与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B.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
C.在同一宗教中,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D.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
28、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主要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B.公民的储蓄和其他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C.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不受侵犯
D.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9、我国公民在社会经济方面的权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休息权
B.劳动权
C.受教育权
D.获得物质帮助权
30、按照宪法规定,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________、_______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A.人民政府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
D.司法机关
31、根据我国宪法第41条的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A.申诉
B.起诉
C.控告
D.检举
32、公民应当履行宪法规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义务。
A.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依法服兵役
D.依法纳税
33、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制定法律平等
B.遵守法律平等
C.解释法律平等
D.适用法律平等
34、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利益和________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A.社会
B.国家
C.集体
D.其他公民
35、在我国,有权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D.国务院
36、凡国际条约中明文规定必须经过批准的条约,在我国均须由_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
A.国务院
B.国家主席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外交部
37、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不得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抵触。
A.党的政策
B.宪法和法律
C.行政法规
D.部委规章
38、省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_______、_______、_______。
A.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规章
B.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C.本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不适当的规范性文件
D.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不适当的决议
3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_______。
A.根本制度
B.基本制度
C.基本政治制度
D.根本政治制度
4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各级人民政府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工人阶级领导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少数服从多数
42、我国县级以上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A.本级人大常委会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
D.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
4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B.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C.地方各级国家审判机关的同级机关
D.地方各级国家司法机关的领导机关
44、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_______、_______负责并报告工作。
A.本级人大专门委员会或工作委员会
B.本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
C.本级人大常委会
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45、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个人的干涉。
A.检察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
C.行政机关
D.社会团体
46、国家主席除代表国家接受外国使节外,行使其他职权必须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定。
A.国务院
B.中共中央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大常委会
4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_______、_______的原则。
A.民主集中制
B.首长负责制
C.法制统一
D.责权统一
48、上级国家机关的决定、决议、指令和命令,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A.报请国务院决定
B.报请该上级国家机关重新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决定等
C.停止执行并自行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决定等,报国务院备案
D.报请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
49、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________、_______。
A.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B.基层政权组织
C.基层社团组织
D.基层政权组织的派出机构
50、现行宪法施行后,已经先后作过________次修改。
A.2
B.3
C.4
D.5
51、截至2004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修正案,现行宪法已作了_______条修改。
A.14
B.28
C.31
D.35
52、2004年宪法修正案对宪法作出了______条修改。
A.10
B.12
C.14
D.15
53、1999年第________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七
B.八
C.九
D.十
54、关于我国宪法的修改程序,下列选项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述是错误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B.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个代表团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通过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通过
55、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宪法地位的是_______。
A.1982年宪法
B.1988年修正案
C.1993年宪法修正案
D.1999年宪法修正案
56、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重要修改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指导地位
B.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
C.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
D.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
57、2004年3月宪法修正案通过前,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_______、_______的任期为每届3年。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B.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C.县(区、市、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D.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58、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设主席,并可以设副主席________人。
A.一
B.一至二
C.三
D.四
59、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受本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并依照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定受上一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或者领导。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国务院决定
D.地方性法规
6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________、_______。
A.不能进行修改
B.可以做全面修改
C.可以进行部分补充
D.可以进行部分修改

❷ 帮帮忙,大家给点普法知识竞赛的题目,最好是单向选择体。急用!!!!

一、单项选择题

❸ 法律基础知识竞赛院

第一大题是单项选择题,第二大题是多项选择题,可能还有不定项选择题,最后是案例分析题.考试的内容以民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为主.不是很难,但想得高分则不容易.《邓小平法制理论与依法治国》部分(含答案)
一、判断题
1.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2.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法治是我们的目标"。╳
3.我们的民主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
4.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
7.民主法制代替个人专断行政是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的界碑。√
8.人民政协是国家立法组织。╳
9.邓小平提出了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并举的战略。√
10.维护宪法、法律尊严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1.立法工作要坚持把调整政治活动的法律作为立法的重点。╳
12.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决定于经济体制改革。╳
13.遏制腐败,监督是关键。√
14.坚持依法治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15.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伴随农业文明的兴起而出现的。╳
16.社会主义法治的最基本价值原则是发展。╳
17.法律是具有内在联系、协调统一的有机体。╳
18.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发展生产力。╳
19.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20.我国有权制定法律的是中共中央。╳
21.配套法律是指有一个法律颁布以后,还需要一个或一些与之相关的法律的颁布,才能具体实施。√
22.实施细则是指一个法律颁布以后,为了便于实施和具体操作,由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权力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此作出详细规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23.我国数量最大的法律渊源是法律。╳
24.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是立法权统一。╳
25.体现和维护人民民主就必须树立法律的权威。√
26.党的政策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和社会矛盾的调节器。╳
27.法治的特征植根于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
28.法治的核心部分是针对国家权力本身,要求权利监督与制约。╳
29.程序公正是指法院正确地依据法律规定的具体次序、方式和手续来处理案件。√
30.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的经济,即承认和尊重市场主体的意志自主性。√
31.市场经济要求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也要求市场国际化。√
32.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精髓。╳
33.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办事的统一。√
34.精神文明分为思想道德方面和教育科学文化方面。√
35.精神文明是指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在精神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文明成果。√
36.社会主义法制的唯一要求是:违法必究。╳
二、选择题
1.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必然要求是(A)。
A.民主法制 B.无产阶级专政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政治协商制度
2.发展民主政治,健全(C)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与前途。
A.政策 B.习惯 C.法制 D.伦理
3.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出发点是确认和保障(C)
A.中国共产党领导 B.公民义务履行 C.人民的民主权利 D.改革开放
4.社会主义法制要求的核心是(D)。
A.制定法律 B.公正审判 C.强化仲裁的作用 D.严格依法办事
5.加强法制重点是进行(C)。
A.制裁 B.挽救 C.教育 D.改造
6.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以(A)为突破口。
A.精简机构 B.高薪养廉 C.强化监督 D.重视服务
7.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它的经济秩序是通过(B)来形成和维持的。
A.法制 B.法治 C.民主 D.道德
8.只有在(C)条件下,才产生了对法治的社会需求。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9.在法治国家中,法律要实现其社会功能就要首先形成独立合理的(B)。
A.主体设计 B.运行机制 C.社会保障 D.宏观调控
10.军事法规的制定机关是(C)。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中央军委 D.国防部
11.树立法律的权威就必须首先树立(A)权威。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部门规章
12.法治的功能在于(D)。
A.强化统治基础 B.发展国民经济 C.建设精神文明 D.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的
13.我国国家的权力属于(B)。
A.公民 B.人民 C.国家主席 D.全国人大
14.市场的法律原型是(B)。
A.物权凭证 B.契约 C.侵权 D.亲权
15.市场经济的命脉是(D)。
A.政治统一 B.市场统一 C.社会保障完善 D.竞争
16.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A)
A.中国共产党 B.政治协商会议 C.全国人大 D.人民
17.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B)。
A.社会主义法制 B.社会主义民主 C.人民民主专政 D.无产阶级专政
18.党的政策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
A.守法上 B.执法上 C.立法上 D.法律监督上
19.社会主义制度是(ABCD)等方面构成的统一体。
A.经济 B.政治 C.法律 D.文化
20.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应当有(ABC)
A.高度的民主 B.完备的法制 C.安定的社会环境 D.不断增长的经济的
2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BCD)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2.法律队伍建设要求法律工作者有较高的(CD)。
A.经济素质 B.道德素质 C.政治素质 D.法律业务素质
23.按照国家权力运作形态,国家可以分为(AB)。
A.人治国家 B.法治国家 C.民主国家 D.独裁国家
24.自治法规分为(CD)。
A.法律 B.行政规章 C.自治条例 D.单行条例
25.司法公正包括(AB)。
A.实体公正 B.程序公正 C.证据公正 D.立法公正
26.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BD)。
A.公民委员会 B.居民委员会 C.乡民委员会 D.村民委员会
27.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体现在(AB)。
A.利益保障 B.秩序保障 C.义务保障 D.社会保障
28.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培育(ABCD)公民为目标。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29.我国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分为(CD)。
A.资产阶级道德 B.地主阶级道德 C.社会主义道德 D.共产主义道德
30.我国要发展面向(ABC)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A.现代化 B.世界 C.未来 D.传统
31.法律与党的政策的区别在于:(ABCD)。
A.制定的机关和程序 B.实施的方式和手段 C.表现形式与基本要求
D.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对人的效力的
32.法律是(ABC)党的政策。
A.定型化 B.规范化 C.条文化 D.教条化
33.党的政策可以分为:(ABD)。
A.总政策 B.基本政策 C.分政策 D.具体政策
34.党的领导包括:(ABC)。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经济领导
35.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处理上坚持(ABCD)方针。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36.法律权威的特征包括:(ABCD)。
A.法律的至高无上性 B.普遍实施性 C.本源性 D.崇高威望性
37.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考虑的因素有:(ABCD)
A.层次分明 B.体系完整 C.结构合理 D.规范协调
《中国刑事法律制度》部分
一、判断题
1.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和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2.没收财产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分期缴纳。╳
3.判处死缓的,在二年的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且有立功表现的,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4.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至二天,参加劳动的,应当酌量发给报酬。√
5.对于犯罪分子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6.死缓是我国刑罚中主刑的一种。╳
7.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未犯新罪,考验期满,视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8.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不适用缓刑。√
9.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比照共同犯罪论处。╳
10.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
11.首要分子肯定是主犯,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
12.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
13.犯罪的追溯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14.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15.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16.假释考验期内没有犯罪,就认为原判刑罚已执行完毕。√
17.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刑法的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刑法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补充的规定。╳
18.我国现行刑法是在1997年修订的。√
19.减轻处罚是由司法机关根据刑法的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20.犯罪后自首又有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21.刑法是有关犯罪和刑事责任的法律。╳
22.只有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内才适用我国刑法。╳
23.刑法的属人管辖是指外国人在外国对中国国家或中国公民犯罪,中国刑法有权管辖。√
24.刑法的保护管辖是指中国人在中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适用中国刑法。╳
25.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旧原则。╳
26.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兼从轻原则。╳

[NextPage]

27.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原则。╳
28.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29.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30.犯罪的客体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和物。╳
31.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方法、时间、地点是所有犯罪必备的构成要件。╳
32.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是犯罪主体、犯罪对象、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
33.犯罪的直接客体是一切犯罪共同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34.犯罪主体只包括实施危害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不包括单位。╳
35.犯罪的对象在犯罪中必然会受到损害。╳
36.犯罪对象决定着犯罪的性质。╳
37.刑事责任能力是行为人构成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38.单位可以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
39.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共同点为都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
40.正当防卫在限度上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
41.紧急避险在限度上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
4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43.刑事责任能力中控制能力是基础,辨认能力是关键。√
44.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年满18周岁。╳
45.故意分为疏忽大意的故意和过于自信的故意。╳
46.犯罪的着手前和着手后都可能发生未遂。╳
47.犯罪的预备只能发生在着手以后。╳
48.对于预备犯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49.对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50.共同犯罪既包括故意也包括过失。╳
51.刑法的三个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
52.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53.犯罪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54.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是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特定资格地位和状态,刑法中对自然人和单位都有特殊身份规定。╳
55.正当防卫过当的,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56.紧急避险过当的,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57.犯罪的停止形态,既存在于直接故意也存在于间接故意犯罪中。╳
58.犯罪的停止形态既存在于故意也存在于过失犯罪之中。╳
59.对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60.对胁从犯应当比照从犯减轻或免除处罚。╳
61.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和死刑。╳
62.附加刑包括罚款、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63.管制判决前先期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64.拘役判决前先期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65.管制是剥夺犯罪分子短期自由,就近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66.管制的刑期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能超过1年。╳
67.拘役的刑期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能超过3年。╳
68.附加刑只能独立适用。╳
69.在我国刑罚是由政法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判处。╳
70.刑罚的适用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71.刑罚的适
用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72.刑法的适用机关只包括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73.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缓期执行的2年期间,如果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74.剥夺政治权利期间,不享有担任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职务的权利。√
75.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可以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76.判处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有期徒刑执行完毕或从假释之日起计算,有期徒刑执行期间,享有部分政治权利。╳
77.一般缓刑的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拘役和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78.假释的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79.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理。√
80.无期徒刑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20年。╳
81.一般累犯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3年内再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82.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对象,但不是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客体。╳
83.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84.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是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85.胁从犯是被胁迫和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人。╳
86.对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期间,应当同工同酬。╳
87.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未发生撤销缓刑的法定事由,缓刑期满,刑罚视为执行完毕。╳
88.刑罚执行期间发现有漏罪的,采用先减后并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89.刑罚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采用先并后减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90.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由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负责考察。╳
91.在受贿罪的客观要件中,索取或收受贿赂都必须为他人谋利益。√
92.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和纪检监察部门。╳
93.在我国,经济犯罪中提起公诉的机关包括人民检察院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94.纪检监察部门有权批准或决定逮捕。╳
95.贪污贿赂犯罪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由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
96.律师在侦查阶段可以为犯罪嫌疑人辩护。╳
97.传唤和拘传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98.取保候审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
99.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
100.我国法院的组织体系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101.对一审判决不服,被告人和检察机关都可依法提起上诉。╳
102.对一审判决不服,只有被告人提起上诉的,二审法院可以加重原判的刑罚。╳
二、选择题
1.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A)。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或免除处罚
2.我国刑法对效力范围的规定以(A)为基础。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
3.犯罪未得逞是指(ACD)。
A.未完成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B.未发生任何结果 C.未发生行为追求的结果 D.未达到犯罪目的的
4.管制适用于那些(BD)犯罪分子。
A.罪行不必关押 B.罪行较轻不需要关押 C.罪行不重,需要惩办D.罪行较轻,但需要判处刑罚
5.我国刑法规定的时效是指(B)。
A.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期限 B.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的
C.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期限 D.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期限的
6.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追溯时效的计算从(B)计算。
A.犯罪行为停止之日 B.犯罪终了之日 C.犯罪完成之日 D.危害结果产生之日
7.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同时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B)。
A.免于执行 B.仍须执行 C.暂缓执行 D.可以执行
8.依照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B)。
A.可以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 C. 刑法分则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D.必然负刑事责任
9.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经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B)。
A.20年 B.10年 C.15年 D.15年以上20年以下
10.对预备犯比照既遂犯(B)。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11.拘役的期限为(C)。
A.6个月以上1年以下 B.3个月以上2年以下 C.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D.3个月以上1年以下
12.我国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中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B)。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不构成犯罪 C.是犯罪不判处刑罚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刑罚策略的
13.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是(B)。
A.犯罪工具 B.危害行为 C.危害结果 D.犯罪手段
14.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教唆犯(B)。
A.不以犯罪论 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15.我国现行刑法是(D)。
A.79年刑法 B.79年刑法以及以后制定的单行刑法的
C.79年刑法以及以后的附属刑事法规 D.97年修订后的刑法的
16.犯罪分子被法院判处剥夺政治权利3年,执行机关是(B)。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劳改机关
17.下列罪犯,依法应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是(C)。
A.故意犯罪的罪犯 B.故意犯罪的主犯的
C.危害国家安全及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罪犯 D.严重的经济犯罪的罪犯的
18.教唆不满(C)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19.数罪并罚中的"限制加重"是指(D)。
A.重刑吸收轻刑 B.将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刑罚合并执行的
C.以数罪中最重的刑罚为基础,再加重一定的刑罚作为执行的刑罚的
D.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在总和刑以下处罚
20.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B)。
A.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不得少于1个月 B.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
C.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 D.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6个月
21.不属于犯罪客体种类的是(C)。
A.直接客体 B.同类客体 C.间接客体 D.一般客体
22.刑法规定,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CD)。
A.审判时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人 B.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C.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D.羁押期间怀孕而审判时自然流产的妇女的
23.刑法上的减刑指(C)。
A.减轻处罚 B.对原判刑罚改判 C.减轻原判刑罚 D.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24.(C)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A.聋人 B.哑巴 C.盲人 D.14-18岁的人的

❹ 两法知识竞赛内容

两法知识竞赛的全称为“两法一条例”,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和《贵州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

大赛题库及比赛题型由特邀专家根据“两法一条例”的内容专门设定,为确保复赛和决赛的公平、公正,将对赛事进行全程监督。初赛由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自行组织,并推选出代表组队参加复赛。省直代表队直接进入复赛和决赛。

(4)法治文化知识竞赛扩展阅读:

“两法一条例”知识竞赛旨在为了进一步加强“两法一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工作,并通过活动加强全省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系统专业干部的理论素养,提高文化和旅游工作者的法治意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最后,省文化馆、省图书馆和9个市(州)文化和旅游局共11支队伍33人参加复赛与决赛。通过激烈比拼,贵州省文化馆代表队、毕节市代表队获得一等奖,贵州省图书馆代表队、六盘水市代表队、遵义市代表队、黔东南州代表队获得二等奖;

贵阳市代表队、安顺市代表队、铜仁市代表队、黔西南州代表队、黔南州代表队获得三等奖。对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十一个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

❺ 如何参加百万网民学宪法网上知识竞赛考试

1、网页搜索西部普法网。

❻ 教师法律知识竞赛答案

1A选举法
第四十三条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代表候选人获得全体代表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
获得过半数选票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超过应选代表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当就票数相等的候选人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
获得过半数选票的当选代表的人数少于应选代表的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另行选举时,根据在第一次投票时得票多少的顺序,按照本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差额比例,确定候选人名单。如果只选一人,候选人应为二人。
依照前款规定另行选举县级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代表候选人以得票多的当选,但是得票数不得少于选票的三分之一;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另行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代表候选人获得全体代表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2B我国《教师法》第39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
3B《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

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学校法治文化氛围
22.切实加强对学校领导干部、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治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学校管理者要带头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牢固树立依法办学、依据章程自主管理、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尊重师生合法权益的理念,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准确把握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治、实体与程序、教育与惩戒的平衡,实现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学校领导任职前,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以适当方式考察其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依法治校理念的情况。学校要高度重视内部职能部门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依法、依章程办事,为师生服务的意识。
4D第十二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
(一)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
(二)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性侵害造成的;
(三)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
(四)学生自杀、自伤的;
(五)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
(六)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
5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三十一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❼ 依法治校知识竞赛题

普法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教育法是调整各级各类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教育法规定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利,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3.教师主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4.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要求,也是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管理效率、保护有关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益的需求。
5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6 .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依法取得教师资格。
7 .《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8. 学校依法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承担教育、管理、保护责任。
9 .《教师法》明确规定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从而奠定了教师任用与管理的新机制,构成了教师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
10. 在我国,教师节是每年的9月10日。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2 分,共20 分)
1. 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_ D 。
A、教师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 D、校长负责制
2. 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 A 。
A. 在全国范围适用 B. 只在本地区适用
C. 只在本校适用 D. 在外国也适用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_ C _。
A 权利 B 义务 C 权利和义务 D 权力
4. 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_ D _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 校长 B 学校负责人 C 有关直接负责人 D 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
5.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_ D _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限的除外。
A.15 B.20 C.30 D.60
6. _ A 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7. 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_ A _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严格责任原则 D、公平原则
8.学校_ B _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A.可以 B.不得 C.特殊情况可以 D.经批准可以
9.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次日起__C _内作出处理。
A.15 日 B.20 日 C.30 日 D.60 日
10. 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_C 。
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AB两种责任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选项,每题 2 分,共20 分)
1.教师法律救济的途径是指教师认为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请求解决或补偿的渠道或方式。一般可分为:( ABC )
A.司法救济 B.行政救济 C.社会救济 D.自力救济
2. 以下哪些处罚种类属于教育行政处罚:(ABCD )。
A.警告、罚款 B.责令停止招生 C.撤销教师资格 D.吊销办学许可证
3. 李某是一名教师,可以行使的权利有:( ABC )
A、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B、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C、在寒暑假期带薪休假
D、责令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离开教室
4.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途径有:(ABC )
A.自行协商解决; B.申请调解;
C.伤害事故的赔偿;D.不予理睬
5.根据现有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依法提起学生行政申诉的对象和内容包括:(ABCD )
A.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的 B.对学校侵犯其合法财产权的
C.对学校侵犯其人身权的 D.对学校侵犯其知识产权的
6. 我国教育法规定的在校学生的权利有:(ABCD)
A、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 B、获得资助权 C、获得公正评价权 D、申诉、诉讼权
7.学校作为法人的主要特点:( ABC )
A.公益性 B.民事活动范围的有限性
C.财产的受限性 D.盈利性
8. 为保障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师权利的实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应当履行的职责有:( ABCD )
A、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B、提供必须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C、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D、支持教师制止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9.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BCD )
A.因不可抗力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0. 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ABC)
A.初级职务 B.中级职务 C.高级职务 D.特级职务
四、简答题(共 4 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学校应履行哪些义务?
答:《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要履行以下基本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依法接受监督。
2、教师应当依法履行哪些义务?
答:《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3、教育法律原则的具体内容是哪些?
答:(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
(2)尊重和保障受教育权的原则
(3)教育优先发展原则
(4)维护受教育者健康成长的原则
4、学校安全工作的职责有哪些?
答:学校安全工作的职责主要包括:
(1)保证设施安全
(2)完善安全制度
(3)落实安全教育
(4)安全管理到位
(5)及时救治伤病
(6)常备应急预案
(7)关注校园周边环境安全
五、论述题(20 分)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实施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P131-133)
1、建章立制,依法治校,促进学校的民主化管理
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基石。依据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应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保证了学校各部门,各岗位高效运作,学校管理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学校系列的管理职责和制度,让教师们严守规范,尽职尽责;学生管理方面的制度,又制约着学生规范行为,勤奋学习,努力向上;学生、家长评价等方面的制度,督促老师认真教学,形成文明教风。各项制度又形成合力,推动着学校文明三风的形成。如下列学校制度推进学校办学管理的民主进程。
(1)教代会制度。高度重视教代会,充分发扬民主,倾听群众的呼声,广泛采纳各种合理化建议,保证了学校工作健康发展。
(2)民主生活会制度。每学期,学校行政班子都要举行2~3次民主生活会,通过召开行政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班子内部进一步加强了沟通,形成了民主作风。
(3)师生申诉制度。学校重视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畅通了申诉渠道,师生均可以通过一定程序,为维护自己的权益逐级向上质询、申诉。
(4)多渠道评教制度。学校坚持学生评议教师,师生评议领导,群众评议党员,家长、社会单位评议学校的四评议制度,形成了学校的管理特色。
(5)校务公开制度。坚持校务公开制度是学校管理民主化的重要体现,是依法治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我校坚持通过告家长书、公示栏、意见箱、网络平台等向家长、社会、师生公开校务。学校规划与发展目标的确立,年度计划的拟定,学校规章制度的落实,各项方案的实施,校内各项工程承包,财务收支、津贴发放、资金分配、职称晋升、评模选优等事关学校发展与教职工利益的大事情都要经过学校各级民主会议讨论评议,由教代会通过,并将结果张榜公示。对群众师生关心的问题由专人负责解释,收费问题,严格按照收费标准收费和据实结算,并按要求公示
(6)家长委员会制度。家长委员会在评教和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的活动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还经常应邀参加学校重大决策和重要会议,发挥民主建议作用。
(7)规范办学社会承诺制度。为规范办学行为,对事关群众利益的招生、教育收费标准和结算情况、农转非家庭和城市困难职工家庭学生杂费减免等焦点、热点问题,学校通过校园公示栏、召开家长会、公开向社会承诺,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2、以人为本,依法办学,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学校应提出建设和谐校园,打造名校品牌的校园建设目标,把健康、文明、和谐、发展确定为校园主题。在办学过程中,做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认真推行新课程改革方案,执行学制规定、课程计划、按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活动;学校教师依法执教,没有无故使学生中途停学、退学或开除学生的现象,没有擅自放假现象,学生遵章守纪,没有违法违纪的事件发生。依法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和权利。保障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及侮辱、歧视学生的现象;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规定标准和收费项目向学生收取费用,无乱收费现象。建立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和报告制度,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实现安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预防和减少了学生的伤害事故。建立“校长信箱”,“校长接待制度”,接受学生申诉,家长投诉,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1)充分保障教师权益。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学校注重教师工作环境的改善,注重教师教育人生、生活品味的提升。不断改善教师福利,坚持帮扶弱势群体,在家属与子女就业、入学等问题上提供便利,实行了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习进修培训制度,关心慰问教师红白喜事,为教师排优解难。使教师生存有保障、生活有质量、发展有平台、事业有追求。
(2)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权益。在学生管理中,学校倡导“法”就是常规,“法”就是生活的观点,要求领导、教师将《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贯彻具体到日常教学管理中,提出了“全员抓德育,全民重德育”的管理思想。每个领导要融入教师、融入学生、融入校园生活,每个教师要融入学生、融入课堂、融入学生生活,从学习、生活、与人交往等诸多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教师必须全面掌握本班学生的情况,特别要关注和关心家庭有困难的学生。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及其他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保障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将教师的师德师风考核与晋级晋职考核相结合,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❽ 百万网民学宪法网上知识竞赛考试题目答案

96分的答案 大家来找找哪四道题错了

千万市民学宪法网上知识竞赛考试题目

窗体顶端

单项选择题

1、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C )。(2分)

A、宪法日
B、宪法纪念日
C、国家宪法日
D、宪法宣传日

2、坚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 C)(2分)

A、党的领导
B、市场经济
C、公平正义
D、改革开放

3、现行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在(C )。(2分)

A、法律上一律平等
B、立法上一律平等
C、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4、在我国,享有申诉权的主体是(A )。(2分)

A、公民
B、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C、人民
D、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

5、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C)。(2分)

A、依宪治国
B、以德治国
C、依法执政
D、依宪执政

6、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 B)是法治的生命线。(2分)

A、平等
B、公正
C、正义
D、及时

7、宪法规定我国目前实行社会主义 (D )。(2分)

A、计划经济
B、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
D、市场经济

8、现行宪法规定,退休人员的生活受( D)。(2分)

A、家庭的保障
B、朋友的保障
C、所在工作单位的保障
D、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9、宪法的序言有无法律效力?( A)(2分)

A、有
B、无

10、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B)。(2分)

A、民族区域自治
B、单一制
C、联邦制
D、邦联制

11、现行宪法规定,有权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的国家机关是( B)。(2分)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国务院各部、委
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12、按照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务院的领导体制是(C )。(2分)

A、合议制
B、集体负责制
C、总理负责制
D、双重从属制

13、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 C)。(2分)

A、集体领导制
B、军委主席、副主席负责制
C、军委主席负责制
D、委员对军委主席负责制

14、现行宪法规定,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我国公民的( B)。(2分)

A、神圣权利
B、光荣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神圣职责

15、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三条修改为:“公民的(C)不受侵犯。(2分)

A、财产
B、私有财产
C、合法的私有财产
D、合法的经济收入

16、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头一条即第三十三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A)。”(2分)

A、人权
B、人格
C、公民的基本权利
D、公民的权利

17、最新宪法修正案在关于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了什么内容?( B)(2分)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18、在我国,城市的土地属于谁所有,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C )(2分)

A、本地政府
B、买受人
C、国家
D、开发商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什么?( C)(2分)

A、《国歌》
B、《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C、《义勇军进行曲》
D、《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20、在我国,农村的宅基地和自留地属于谁所有? ( B)(2分)

A、个人
B、集体
C、乡政府
D、国家

21、我国现行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C)(2分)

A、多党轮流执政
B、一党专政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D、多党共同执政

22、“六五”普法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 D)(2分)

A、2008年到2012年
B、2009年到2013年
C、2010年到2014年
D、2011年到2015年

23、我国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什么政策,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B)(2分)

A、地方自治
B、区域自治
C、社会自治
D、民族自治

24、在直接选举中,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多少?(D )(2分)

A、1/2至1倍
B、1倍
C、2倍
D、1/3至1倍

25、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什么?( C)(2分)

A、中央集权
B、省市县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
D、一国两制

26、我国的行政区划中,省、自治区分为哪几级? ( C)(2分)

A、地区、县、市
B、区、县
C、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D、县、自治县、市

27、在我国,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年满( C)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分)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28、公民的政治权利主要是指什么权利?( A)(2分)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出版权
C、结社权
D、集会权

29、我国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被称为什么?( A)(2分)

A、爱国统一战线
B、社会主义统一战线
C、民族统一战线
D、广泛的统一战线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当具备下列哪一项条件?( B)(2分)

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
B、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
D、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作

31、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的经济制度是( C)。(2分)

A、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
B、全民所有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私有制

3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C)。(2分)

A、少数服从多数
B、集体行使权力
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平等原则

33、全会决定实行国家机关( C)的普法责任制。(2分)

A、谁立法谁普法
B、专职人员普法
C、谁执法谁普法
D、定时普法和随时普法相结合

3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 B)。(2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公有制

35、下列哪一种自然资源不属于国家专属所有?(B )(2分)

A、钨矿
B、水
C、东北虎
D、金矿

36、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什么样的政策?(B )(2分)

A、有计划控制数量和规模
B、鼓励、支持和引导
C、放手发展
D、取消任何形式的监督管理

37、现行宪法是(B )颁布实施的。(2分)

A、1954年
B、1982 年
C、1956年
D、1984年

38、按照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务院的领导体制是什么?( C)(2分)

A、合议制
B、集体负责制
C、总理负责制
D、双重从属制

39、战争与和平是关系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在我国,能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是哪个国家机关?( B)(2分)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民大表大会
C、国务院
D、党中央

多项选择题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AB )。(2分)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建设法治中国

2、宪法的特征有( ABCD)。(2分)

A、规定国家的根本性问题
B、具有最高效力
C、制定要通过特定的程序
D、修改要通过特定的程序

3、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 ABC)。(2分)

A、以言代法
B、以权压法
C、徇私枉法
D、依法办事

4、普法宣传,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 ABCD)的法治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2分)

A、学法
B、尊法
C、守法
D、用法

5、大力推进全民普法守法。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使全市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ABD )。(2分)

A、忠实崇尚者
B、自觉遵守者
C、利益享受者
D、坚定捍卫者

6、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条第三款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 AB)或者( ),并给予补偿。”(2分)

A、征收
B、征用
C、划拨
D、没收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由如下哪些元素构成? (ACD )(2分)

A、五星、天安门
B、镰刀、锤子
C、谷穗
D、齿轮

8、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公民资格的条件?(BCD )(2分)

A、国籍
B、经济基础
C、政治面貌
D、一定年龄

9、“六五”普法重点加强对哪些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ABCD )(2分)

A、领导干部、公务员
B、青少年
C、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
D、农民

10、市委全会要求,加快建设职能科学、( ABCD)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2分)

A、权责法定
B、执法严明
C、公开公正
D、廉洁高效

11、市委全会强调,加强(ABCD ),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2分)

A、党内监督、人大监督
B、民主监督、行政监督
C、司法监督、审计监督
D、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窗体底端

❾ 普法教育知识竞赛 判断题

1.某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可以不让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参加中考(X)2.老师为了激励学生,可以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X )

热点内容
深圳市优秀法官感言 发布:2024-04-24 21:40:34 浏览:881
单位解除合同劳动法 发布:2024-04-24 21:15:33 浏览:392
刑法的溯及 发布:2024-04-24 21:14:42 浏览:818
施工方法律责任 发布:2024-04-24 20:56:06 浏览:379
法院知敬畏 发布:2024-04-24 20:13:38 浏览:176
法院执行监督 发布:2024-04-24 19:38:17 浏览:417
两百字法律知识的作文 发布:2024-04-24 18:51:55 浏览:937
法律知识宣传论文 发布:2024-04-24 18:24:25 浏览:449
经济法好学校 发布:2024-04-24 17:14:19 浏览:244
民法典草案是谁公布的 发布:2024-04-24 15:57:46 浏览: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