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齐延平法学

齐延平法学

发布时间: 2021-12-02 16:56:16

㈠ 齐延平的教育背景

1987—1991年,就读山东大学,1991年6月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5—1998年,攻读山东大学宪法学硕士学位,1998年6月获硕士学位
2001—2004年,攻读山东大学理论法学博士学位,2004年6月获博士学位
2000年1月-5月,美国政府USIA项目访问学者
2003年6月—2004年6月,英国牛津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㈡ 请问哪所大学的法律系,政治系最好

法律系
综合实力前1-10排名大致为:人大、北大、中国政法、吉林大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
法理:吉林大学(张文显、黄文艺、姚建宗等)、北大(苏力)、上海交通大学(季卫东、郑成良)、武大(李龙、匡亚明)、山东大学(徐显明、齐延平)
宪法与行政法:北大(姜明安、沈岿)、人大(韩大元)、武大(周叶中)、中国政法(马怀德)
商法:人大(王利明、崔健远)、中国政法(李永军)、清华(马俊驹)、武大(孟勤国)、厦门大学(徐国栋)
刑法:北京师范大学(赵秉志、宋英辉、卢建平)、北大(陈兴良)、清华(张明楷)、中国政法
经济法:北大、中国政法、人大
民事诉讼法:清华(张卫平、王亚新)、北大(潘剑锋)、北京师范大学(刘荣军)、中国政法、人大
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陈光中)、北大(陈瑞华)、北京师范大学(宋英辉)
知识产权法:正南财经政法(吴汉东)、人大(刘春田)、北京师范大学(薛红)、中国政法、北大
国际法:武大、中国政法、外交学院、北大
国际私法:武大、对外经贸大学、中国政法、人大
法制史:华东政法(何勤华)、人大(马小红、叶秋华)、北大(贺卫方)

政治系:
1.北京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
3.南京大学
4.吉林大学
5.南开大学
6.华中师范大学
7.清华大学
8.武汉大学
9.山东大学
10.华东师范大学

㈢ 齐延平的简介

齐延平,男,1968年10月出生,山东昌邑市人,法学博士。
1991年8月,山东大学法学院毕业留校,历任助教、讲师。
1999年9月破格晋升副教授,任院长助理、山东大学法学研究所副所长。
2002年9月破格晋升教授。
2006年6月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招生方向为宪政与人权。
2007年-2015年任山东大学法学院院长。曾任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法律评论》主编、《人权研究》编辑,兼任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秘书长。
2012年5月任“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㈣ 山东省的大学法学专业哪个好

1、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法律专业在全国排名前20%,山大法律兴旺始于徐显明任法学院院长,先后取得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法理学等硕士学位授予权。

徐显明任山大副校长后,基于徐校长的个人人格魅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民商法专家梁慧星先生出任法学院院长,把山大的法律专业发展掀起一个高潮。齐延平教授出任法学院院长以来,学科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山大法学院搬到青岛后,学科发展一般。

2、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法律专业也不错,全国排名20-30%,2018年成立法学院,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合作,开办了全国首个经教育部授权的法学专业本科双学位(LL.B. & B.A. in law)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中国海洋大学的国际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优势专业,海洋法方面研究也很有特色。但与山大法律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3、烟台大学

烟台大学的法律,源于北大法律系的援建;民商法专业在一段时期还是有影响力的;本与中国海洋大学属于同一档次,由于地理位置较偏,吸引不到优秀学者,再加上郭明瑞、房绍坤先生的年高,烟大的法律已被中国海洋大学超越,而且速度还在加快。

4、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截至2019年4月,学校设有36个学院和医学部,10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

青岛大学法学院有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公安学四个一级学科,集教学、科研、教育合作、社会服务等于一体,学科综合、师资强势、学生优秀、秉承传统、锐意改革,现已跻身于省内著名法学院之列。

5、山东政法学院

学校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市,创建于1955年,前身是“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1959年更名为“山东政法学院”。学校拥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法律;省级重点学科:刑法学、经济法学。

㈤ 齐延平的介绍

齐延平,1968年10月出生,山东昌邑市人,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法学评审组成员。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㈥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和山东大学法学类的有什么区别

这么说吧,你这个问题其实就是问总校和分校的关系。分校不是校区,相对独立,是一批,211和985。至于你问的问题,分校的学生毕业证和学位证与总校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山大法学法理较强,总校如此,分校也是如此,从导师上就可以看出来。
本科上,总校和分校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学籍管理单位不一样,但是研究生阶段,总校分校是统一管理的,因为学籍都是山大研究生院管理,分校只分设研究生处管理分校的研究生工作,总的来说,研究生阶段除了导师不一样,总校分校研究生是一样的。
当然,不知道楼主问的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所以只能笼统回答。这么说吧,如果想混文凭,总校分校确实没多大区别,因为证都是一样的;如果想混名声,说出去响亮,那你考总校;济南相比威海城市大,见识和将来就业方面的机会可能会好些,当然,只是可能,所以这也是个考虑的因素;如果是上研究生,那你还是先相中哪个导师再做决定吧,不过跟你说,山大近年走的导师不少,法学有点落寞,显明回来了,目前也未见什么大成效(除了把自己的徒弟齐延平搞成了山大法学院院长);另外,如果是考研的话,总校和分校的从出题,参考书目,阅卷,以及划线都是统一的,由总校操办,唯一不同的是复试和导师的选择了,其他的除了上学的地域名称不同,都一样(当然,两证肯定是一样的,这是废话了)。

㈦ 麻烦介绍一下山大和烟大的法学院情况

山东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著名学府之一,其前身为1901年创建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我国最早设立的国立大学。在百年山大的历史上,法科曾是一门显要的学科,1906年清政府在济南皇华馆设法政学堂,翌年再设法律学堂,时称第一、第二法政学堂。1913年,两所学堂合并为山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是为1910年代山东大学六所专门学校之一。然而,随着其后国运之不济及山大之分合辗转,法科逐渐消弭。
山东大学法科教育复办自上世纪80年代。1980年招收首届法律大专班,1981年开设法律本科专业。1983年,山东大学法律系成立,以著名法学家乔伟先生为代表的一代奠基者,筚路蓝缕,呕心沥血,为法律系的初创和发展立下功劳。1994年,法律系转制为法学院,著名法学家徐显明先生、梁慧星先生曾先后担任法学院院长,他们铸就了山大法学学术的声誉。现任院长为优秀青年法学家齐延平教授。
学院现有全职教师75人,其中教授2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8人,海外专家4人,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3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3人。学院现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学院编辑出版的CSSCI集刊《人权研究》、《山东大学法律评论》等学术刊物赢得海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目前在校生17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法学和法律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本科生近700人,并有部分来自世界各国及港澳台地区的留学生。学院通过学术研究、专业实践以及学生活动塑造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学院设有多种海外留学奖学金,每年选派数十名优秀学生到国外大学学习。学院着力使其培养的人才在全球意识、世界视野与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获得进步。
学院强调学术研究和教学的国际化视野,与美国、欧盟各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所大学与研究机构保持着经常性的学术交流,学院90%以上的教师具备海外学习和研究的经历。以交流促发展,建设一所国际化的法学院,是我们一贯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
学院现拥有独立的法学教学楼和法学科研楼。法学教学楼建筑面积10000平米,设有360座学术报告厅、国际视频教室、模拟法庭、网络教室等先进教学设施。法律图书馆占地近2000平米,现有藏书8万余册,订有国内外知名专业杂志和报刊200余种,共有阅读坐席300个,设有典藏室、五十岚清日文阅览室、80座席的数字阅览室等设施,购有Westlaw、HeinOnline、北大法宝、北大法意等专业数据库。法学科研楼建筑面积2000平米,每位教师均拥有独立的研究室,另设有实验中心、多功能会议室等。良好的硬件设施为法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山东大学在美丽的威海校区还设有一所法学院,全职教师40余人,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1000余人。备受关注的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已进入施工攻坚阶段,为支撑青岛校区学科建设,延揽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为国家培养急需的国际法、海洋法高端人才,我们拟于青岛校区设立山东大学国际法学院。
法学教育关涉一国法律制度之品质、法律职业人格之塑造以及法治文化之养成。沐浴百年山大山魂海韵的法学院,奉行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制度为保障的办学理念。她努力使每一个学子倍感自豪,每一个教师有足够尊严,每一项制度彰显公正。与百年山大相比,法学院是年轻的,但她充满青春朝气,富有创新精神。我们将一如既往,承担责任,励精图治,建设一所受人尊重的法学院!

烟台大学法学院始创建于1984年,前身是由北京大学法律系直接援建的烟台大学法律系。1999年由系改院。法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2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2人。
法学院设统一的法学本科专业,自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2年增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2013年中美合作办学法学本科专业(区域犯罪信息分析方向)开始招生。烟台大学法学院于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开始招收在职法律硕士。

㈧ 第六届中青年法学家评选出来了吗,哪些人

按得票顺序是
人大民法 王轶、法大刑法 于志刚、西政法理 付子堂、武大国际私法 肖永平、深圳大学经济法 应飞虎、清华宪法 王振民、北大行政法 王锡锌、东南大学行政法 周佑勇、社科院刑诉熊秋红、华政法史 李秀清

体现了学科和学校的平衡。一般一个学校和一个二级学科只能有一人入选。龙卫球和周光权感觉没入选挺可惜的

提名奖(按得票数排序)
罗培新: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国际金融法律学院院长。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两百余篇。

王健:西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和参加了8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和教改项目,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要著作有《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沟通两个世界的法律意义》等。

王先林: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法研究所所长、副院长。主要著作有《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问题研究》、《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论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等。

黎宏: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担任挂职副检察长、北京市监狱局人民监督员。主要著作有《刑法总论问题思考》、《刑法总论》等。

齐延平:山东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自由大宪章研究》、《人权与法治》、《人权法原理》等。

虞政平: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副庭长,高级法官。2009年荣获首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英国公司法规汇编》、《股东有限责任现代公司之法律基石》、《中国公司企业法规全书》等。

左海聪: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国际经济法的理论与实践》、《国际贸易法》,主编、参编著作18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46篇。

宋功德: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兼任北大法学院宪法行政法专业博士生导师组成员,北大法学院软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出版法学专著14部,发表文章一百二十多篇。

邱本: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吉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著作有《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经济法原论》、《市场法治论》等。

傅郁林: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农村基层法律服务研究》、《审级制度的建构原理》等。

张万明:中央台办法规局副局长。主要著作有《涉台法律问题总论》、《台湾事务政策法律全书》、《台商大陆投资贸易最新政策法律解说》、《台商投资优惠政策汇编》等。

梁上上: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论股东表决权以公司控制权争夺为中心展开》,在《中国法学》、《政法论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冯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主要著作有《行政处罚法新论》、《国家赔偿法释论》、《版权保护法制的完善与发展》、《WTO与中国行政法制改革》等。

周光权: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3月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出版《法治视野中的刑法客观主义》等专著9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一十余篇。

郑少华: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生态主义法哲学》、《从对峙走向和谐:循环型社会法的形成》等,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六十余篇学术论文。

龙卫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民法总论》、《民法基础与超越》等。

刘仁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刑法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过失危险犯研究》、《严格责任论》、《环境资源保护与环境资源犯罪》,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余篇。

王万华: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行政程序法研究》、《中国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中国行政程序法典试拟稿及立法理由》等。

邓思清: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学术部主任,研究员。主要著作有《检察权研究》和《侦查程序诉讼化研究》,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法律期刊上发表66篇学术论文。

刘燕: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开设的《公司财务与法律专题研究》课程是国内法学院唯一的,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同类课程相比也是各有千秋。

张冠梓: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理事长、研究员,主要著作有《论法的成长来自中国南方山地法律民族志的诠释》、《法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及其流变》、《多元与一体: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法律》、《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等。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㈨ 山东大学研究生法学院导师联系个方式

姓名
职称
讲授科目与研究领域
博/硕导
武树臣
教授
法理学、法律思想史、法律文化
博导/硕导
杨海坤
教授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博导/硕导
徐显明
教授
人权与法治
博导/硕导
齐延平
教授
法哲学 宪法学 人权法学
博导/硕导
冯殿美
教授
刑法学、国际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博导/硕导
柳砚涛
教授
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博导/硕导
王德志
教授
宪法学原理、中国宪法史
博导/硕导
王丽萍
教授
民法总论、债法、亲属法
博导/硕导
肖金明
教授
宪政制度、法治政府理论
博导/硕导
于改之
教授
比较刑法、中国刑法、金融刑法、犯罪学
博导/硕导
周长军
教授
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司法制度
博导/硕导
傅礼白
教授
宪法学、中国法制史
硕导
黄世席
教授
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体育法
硕导
姜作利
教授
国际经济法、罗马法
硕导
李 霞
教授
民法总论、债法、亲属法与继承法
硕导
李道刚
教授
比较人权与宪政理论、国际法学,法文化学
硕导
李道军
教授
法理学、法史学、人权法学、宪政理论
硕导
林明
教授
中国法律制度史、中国法律思想史
硕导
柳忠卫
教授
刑法学、刑事政策学、刑事执行法学
硕导
毛映红
教授
知识产权法,专利实务
硕导
秦 伟
教授
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权法、继承法、民事诉讼法
硕导
桑本谦
教授
法理学
硕导
申政武
教授
日本法、物权法、人格权法、信托法
硕导
迟德强
副教授
国际经济法、公司法、证券法、国际人权法
硕导
崔立红
副教授
知识产权法
硕导
丁杰
副教授
证据学、侦查学
硕导
董翠香
副教授
民商法,物权法
硕导
葛明珍
副教授
法学理论、人权原理、国际人权法、司法学、法律史
硕导
胡常龙
副教授
刑事诉讼法学
硕导
黄士元
副教授
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
硕导
江照信
副教授
法制史

[韩]金永完
副教授
宪法与行政法学

李长勇
副教授
人权、宪政、社会法
硕导
李洪武
副教授
经济法、合同法、侵权行为法
硕导
李卫华
副教授
公法权利、行政法学、宪政制度
硕导
李忠夏
副教授
宪法与行政法学

刘明利
副教授
行政法、立法学
硕导
刘善华
副教授
民商法
硕导
罗文波
副教授
西方法律思想史、西方宪政史
硕导
马建红
副教授
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人权与宪政
硕导
牟宪魁
副教授
违宪审查、民商法、日本法
硕导
孙玉芝
副教授
经济法,保险法
硕导
田雷
副教授
宪法、中国政治

田荔枝
副教授
刑事诉讼法、法律语言
硕导
王笑冰
副教授
知识产权法
硕导
魏治勋
副教授
法哲学、法社会学
硕导
徐伟敏
副教授
经济法学、环境法学
硕导
许庆坤
副教授
国际私法、美国法
硕导
张式军
副教授
中国环境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国际环境法
硕导
张晏瑲
副教授
国际法、国际海洋法、国际环境法、海洋政策
硕导
周 静
副教授
中国刑法学、犯罪心理学
硕导
冯威
讲师
宪法学、行政法学
硕导
姜峰
讲师
宪法学、外国宪法
硕导
刘宏渭
讲师
民商法总论、物权法、债权法、破产法、亲属继承法
硕导
刘加良
讲师
民事诉讼法、仲裁法、证据法、法学教育

吴建中
讲师
经济法,公司法
硕导
徐婉利
讲师
国际法
硕导
张海燕
讲师
民法、民事诉讼法、强制执行法和破产法
硕导
柴瑞娟
讲师
金融法、公司法、证券法,经济法

侯艳芳
讲师
中国刑法、外国刑法、犯罪学

康娜
讲师
民商法

李洁
讲师
民商法、国际私法

马得华
讲师
宪政、权利理论

马一
讲师
民商法

满洪杰
讲师
民法、医事法

张帆
讲师
现代英美法律哲学、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

向力
讲师
国际经济法、国际商法

于永宁
讲师
公司法、证券法、金融法

郑智航
讲师
法理学、人权法学、行政法学

最后这个网址有详细的资料

㈩ 齐延平的获奖情况

1、《论法治:理念、制度、运作》,中国法理学年会优秀论文奖。
2、《人权与法治》,个人专著,获2005年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3、《法学的入径与法律意义的创生——论哲学诠释学对中国法学与法治的可能贡献》,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4、《国家与社会:一种法学思维模式的重新解读》, 2000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5、《论司法权中立的内容构成》, 2000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法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年中国法学会诉讼与司法制度论文评比三等奖,全国第四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6、《论法治的基础》,获山东大学社科成果三等奖。
7、《试析法学研究中的价值消解行为》,1998年获山东省法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8、《法的公平与效率价值论》,获山东大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9、《打破陈旧僵化模式,发展我国法学理论》,1992年获山东大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10、《法律解释:法律生命化与法官职业化的过程》,获山东省第十四次法学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
11、《论孔子法律思想研究的立场与方法》,山东省第十三次法学优秀成果评奖三等奖。
12、《论正义化的法运作》,获山东大学社科三等奖
13、2010年度“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热点内容
人民法治杂志社级别 发布:2025-05-22 01:29:58 浏览:99
行政法规法律部门吗 发布:2025-05-22 01:16:10 浏览:291
经济法教材练习答案 发布:2025-05-22 01:14:42 浏览:460
证据法和诉讼法的关系 发布:2025-05-22 01:13:15 浏览:917
现代行政法基本理论章剑生 发布:2025-05-22 01:13:11 浏览:114
北京大学法律硕士法学和非法学有什么区别 发布:2025-05-22 01:13:08 浏览:440
经济法基础2019第一章总论 发布:2025-05-22 00:34:42 浏览:691
2017法律硕士讲课视频 发布:2025-05-22 00:24:05 浏览:619
当前法治建设存在问题 发布:2025-05-22 00:24:03 浏览:26
全国道德模范庄仕华 发布:2025-05-22 00:16:36 浏览: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