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说这么
① 道德经说的什么
无所不包。所以你可以看到许多道书对其评价为“五千言道德不朽文”,自古及今对其解释版的作品多权如牛毛。
《道德经》是群经之首,是道家圣经,讲的是道。道在中国文化中就意为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天地万物人类的生发之母,规律,道路....................
② 《道德经》讲的什么内容
其中既有“道法自然”以维护宇宙和谐、促进人类持续发展的行为原则,又有“尊道贵德”的道德规范;既有“常道与可道”的真理学说,又有“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想;既有“上善若水”的高尚情怀,又有“柔弱不争”的修养准绳;
既有“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气骨”的生活箴言,又有“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处世之道;既有“归根复命,深根固蒂”的养生之道,又有“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的价值取向;既有“爱民治国”的韬略,又有“功成弗居”的胸襟。
全文系统地阐述了道教的修道积德、处世哲理、洞察自然以及从宇宙观的角度高度考察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问题。
(2)道德经说这么扩展阅读:
《道德经》不仅是道教思想的宝典,而且是人类文化历史上的一部伟大的经典著作。以恢宏的气势,深邃的智慧,富有诗意语言,发天人宇宙精微之学,阐修身治国之理,倡人生真谛之奥,给人以无穷的思想启迪。
《道德经》就像是一个智慧宝库,其历史与现实的重大价值是难于尽言的,只有靠读者去细细品味,才能开启自己心灵的窗户,体悟到其中之奥妙,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指引自身的生活航向。所以说,《道德经》不仅是道教的盛典,而且是人类生活的指南,有着利于社会、指导人生的功效。
③ 《道德经》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内容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3)道德经说这么扩展阅读: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
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④ 道德经在说什么
夷。为色轻浅。若透明。 希。为音希博。若有无。 微。为物微小。若弥尘。 道。大概便是这样。 看而不见。听而不闻。又触摸不到而混元一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里的法.作动词.是效仿.学习的意思. 万物有其根本性。 人的本性。或者说。人的道。便是投机取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而现代人更是直接把"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当做行事准则. 地的道.便是公平. 大地安静而柔和.广博而宽厚. 种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负载万物.养育群生.劳而不怨. 想要吃饭.就得种地.想要喝水.就得挖井. 有付出才有回报.一切都是那么简单公平. 天的道.是奉献. 天.浩瀚无际.湛泊不动. 施於天下而不求报.生长万物而不求取. 雨水.阳光.甘露.风云.不求一丝一豪的奉献. 水.利万物而不争.由此看来.天之道和水之道到是相似. 如果道也有意识.那么.道.法自然. 三国魏何晏在《无名论》曾说“自然者,道也。” 这么看来.在古人眼里.道.和自然.其实就是一个概念. 那么自然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现代词语解释里这么说. 自然 【读 音】zì rán 【释 义】 (一)天然;非人为的。 (五)事物按其内部的规律发展变化,不受外界干预。 由此看来.这自然.指的就是无为.放任自由. 古人注释道德经有言: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 再仔细一品.明白了.老子道德经的根本思想就俩字:无为. 自然.或者说"道". 指的就是那种.无元无终.无前无后.无生无灭的东西. 而由这个无生无灭中.自然的创造了宇宙天地和万有生命. 形成了生生灭灭的自然现象. 产生了时间.空间前前后后的无意识的意识. 现代人悲惨的时候会时常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语气蛮是对天地刻薄的怨毒.其实.这是一种曲解. 天地不仁.是说天地无私. 因为在天地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这人和那草扎的狗并没有什么区别. 就像.就像我们人身上的不同部位的细胞一样. 你们有特别喜欢自己脑子部位的细胞而讨厌屁股部位的细胞的吗?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用个庸俗的比喻.我们人也好.花草也好.那都是道的穷孙辈. 手心手背都是肉.道对万物的爱.是无私等同的. 所以才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通读全篇道德经才明白. 老子宣传的是一种由人向圣人修炼的方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其实就是指.人法地.人法天.人法道.人法自然. 修炼到最后.人得证大道.就成了圣人. 圣人眼里无善恶.任由一切自由发展. 有恶才有善.有缺才有圆.若人人为恶.那恶就是善. 我们眼里有善恶之分.那是因为打小的教育. 所谓的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 如果善人死完了.那恶人即是善人. 就如同禅宗的老大六祖慧能在圆寂之前说过的. 一念之前,人人为佛.一念之后.佛为人人. 懂乎?不懂乎? 不懂的话.学我中学化学老师的话. 不懂就回家钻被窝捂悟. 这些道理.讲白了.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纯灌水的那种.就像有天有人跟你面前喊叫..吖.太阳是圆的. 你听完了.笑一笑.然后接着忙自己的吃喝拉撒睡去了.于生活无意.
⑤ 《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包罗万象,他包来括宇宙及万物的起自源于归宿--生于无而又归于无;治国修身之道(这个里面讲得太多了);打仗用兵之策;
为官从政之道。我曾经说过,君子用《道德经》无为之用,小人用《道德经》害人害己之用
可以说,真正读懂了《道德经》,上可得屠龙之术,下可修人生之境,精神会得到无限的自由与洒脱,当然还可能成为你工作、生活中的妙用法典。建议研究一下,不过慎为小人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