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坚持道德建设

坚持道德建设

发布时间: 2021-12-07 14:18:05

❶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的发间只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什么中为弘扬主流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调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任务来抓好,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标志着对公民道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实践要求和治理效能,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公民道德建设是在中国社会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这一历史性转变引发了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特别是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的变革,个体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这就需要公民道德建设一方面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道德观念的变化,另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努力引导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使之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断促进经济有序运行、社会和谐进步。在当代,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就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可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的“最大公约数”,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代表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前进方向。在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又是国家和社会的大德。因此,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将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要求贯穿于道德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主流的价值导向构建公民道德规范、强化公民道德认同、指引道德实践,积极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积极引导人们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广泛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公民道德建设,鼓励社会全员积极参与,是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生动实践。全体社会成员都是公民道德建设的践行者和受益者。同时,公民道德建设覆盖了社会各个成员和各个领域,具有最大的广泛性、普遍性和实践性。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向,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实践基础和重要载体。因此,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真正做到落细、落小、落实,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知、接受、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制定和完善重要的礼仪礼节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积极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对党和国家、对组织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深度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贯穿创建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形成广泛参与、深度融合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境界、培育积极向上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

❷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什么为指导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1
、坚持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版相适应

2
、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权时代精神相结合

3
、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4
、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

5
、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6
、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结合

❸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积极倡导与有效治理并遵循道德建设规律把什么要求与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积极倡导与有效治理,并遵循道德建设规律,把文明要求,与其他要求合并一起。

❹ 简述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总体要求的六个坚持是什么

  1. 始终保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2.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3. 坚持在继承传统美德中创新发展

  4. 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

  5. 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6. 坚持积极倡导与有效治理并举

❺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什么为核心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❻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积极倡导与有效治理 并遵循道德建设规律 把什么要求

现在公民道德建设坚持积极倡导有效治理,并且遵循道德建设规律,要求就是提升公民的道德价值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团结友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慈善为本,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操。在全社会促进建设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供参考。

❼ 简述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总体要求的六个坚持

始终保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道德是有立场和方向的。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方向。道德是历史的产物,只有与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一致的道德,才能构成推动历史发展的精神力量。在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就要求: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倡导共产主义道德。只有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引领社会文明进步,倡导共产主义道德,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同向同行。二是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只有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有机结合。三是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只有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四是坚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在道德养成过程中,唯有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道德是有价值取向的。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家园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定位,也是人们在生活中调节人际关系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规范社会日常道德和中国人民精神生活的基本价值框架。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到道德建设各方面,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融入日常生活,使之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主流价值建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引道德实践,才能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

坚持在继承传统美德中创新发展

道德是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在继承传统美德中创新发展。我们应该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继承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道德,适应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积极推动中华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扬光大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道德,不断增强道德建设的时代性实效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

道德是善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又要以先进模范的示范作用引领道德风尚,更要提倡每个人持之以恒的道德实践。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鼓励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实践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的。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要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及时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转化为法律规范,推动社会诚信、见义勇为、志愿服务、勤劳节俭、孝老爱亲、保护生态等方面的立法工作。发挥司法裁判定分止争、惩恶扬善功能,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之中,引导人们增强法治意识、坚守道德底线,以法治的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

坚持积极倡导与有效治理并举

道德建设需要自律和他律的结合。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积极倡导与有效治理并举。只有既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又加大突出问题整治力度,才能达到树立新风正气、祛除歪风邪气的社会效应。为此,首先要坚持重在建设、立破并举。譬如,加快个人诚信、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让诚信的人得到社会褒奖,让失信的人付出代价。其次要遵循道德建设的规律。譬如,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要遵循不同年龄阶段的道德认知规律,而不同职业的公民道德建设则要创建适合职业特点的道德实践活动。再次要营造见贤思齐的氛围。精心选树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综合运用宣讲报告、事迹报道、专题节目、文艺作品、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让道德模范、先进人物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树立新时代鲜明的价值取向,彰显社会道德水平的高度。

❽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什么为原则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集体主义的定义
集体主义是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2、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
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②集体保障个人正当利益;
③追求两种利益高度统一。

❾ 如何加强道德建设

一、加强道德建设应培养国民的道德自觉与自信。道德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个体的精神支柱、心灵灯塔和价值向导,最好的道德应该充满自信地提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该充满自信地倡导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以便最好的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提供行为规范。道德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感召人心的力量、鼓舞人心的力量和凝聚人心的力量。道德正是以它这种自强的无形的内力渗透于有形的社会生活,感染着、激励着每一个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已进一步把文化自觉和文化强国提升为国家战略,全面地论述了道德自觉和道德自信在文化兴国中的基础性地位,指出培养高度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自信,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实施文化兴国战略的基本要素。

贴二、加强道德建设需要从教育入手。要培养国民的道德自觉、道德自信要通过教育、引导和规范,尤其是通过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和规范,使国民产生一种价值观的认同,从而把价值观作为一种内在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人们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主流价值观和基本道德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讲利益不讲道义、重能力不重品行的现象有所滋长。

三、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法律和制度作保障。我们都知道道德是软约束、是人们内心的法,法是硬约束,是最基本的道德,二者功能互补、相辅相成。要使道德教育由软变硬、由虚变实,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因为人都是有欲望、有侥幸心理的,如果没有必要的规范来约束行为,在道德实践过程中多多少少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设计出具体的制度为道德规范的实现提供具体依据,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完善制度,让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约束、监督他人的力量。法律是道德规范和社会文明的风向标,必须把道德观念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把道德规范体现到法律法规的制定之中,并通过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扶正祛邪、惩恶扬善,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只有每个人都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强烈的责任感,每个人都会以良好的道德指导自已的行为,履行道德实践,最终人与人之间就能产生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就会形成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多向互动的网络,由这群个体构建的社会必然是稳定的、和谐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只有这样,人们才会有从善的信心,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石也才能坚实稳固。

热点内容
全部法律和经济责任 发布:2025-05-19 16:34:53 浏览:247
大法官听证会 发布:2025-05-19 16:30:08 浏览:547
司法公证处是干什么的 发布:2025-05-19 16:18:32 浏览:602
两会司法救助 发布:2025-05-19 16:08:52 浏览:465
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身份尴尬 发布:2025-05-19 15:59:00 浏览:107
清新区司法 发布:2025-05-19 15:58:50 浏览:627
法学家耶林格 发布:2025-05-19 15:58:49 浏览:152
司法考试60天 发布:2025-05-19 15:57:57 浏览:596
疫情有办法治愈吗 发布:2025-05-19 15:57:03 浏览:263
银行对账单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19 15:55:32 浏览: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