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与法律实施
1. 法律实施条例与法律全文有什么异同
1、性质不同
法律全文是法律本身规定,法律实施条例是政府部门为实施法律而规定的操作规范或指导意见,本身不是法律,是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或其他规范性文件。
2、包含性不同
条例是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并发布的,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某些具体事项而作出的,比较全面系统、具有长期执行效力的法规性公文。条例是法的表现形式之一。法律全文是法律全部内容。法律全文里包含法律实施条例。
3、相同点
都对法律条文进行了解释。
(1)立法与法律实施扩展阅读
传统法系
法系是指根据法在结构上、形式上、历史传统等外部特征以及法律实践的特点、法律意识和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等因素对法进行的基本划分。
一、资本主义国家有两大法系,即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1)大陆法系
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民法法系、法典法系或罗马日尔曼法系,是承袭古罗马法的传统,仿照《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的样式而建立起来的各国法律制度的总称。
大陆法系也被称作成文法,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以法典为第一法律渊源,法典是各部门法典的系统的综合的首尾一贯的成文法汇编。欧洲大陆上的法、德、意、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和拉丁美洲、亚洲的许多国家的法律都属于大陆法系。
(2)英美法系
英美法系又称英国法系,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是承袭英国中世纪的法律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制度的总称,英(苏格兰地区除外)、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除外)、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均属于英美法系。
(3)主要差别
大陆法系的诉讼程序以法官为重心,具有纠问程序的特点。英美法系的诉讼程序以原告、被告及其辩护人和代理人为重心,具有抗辩式的特点,同时还存在陪审团制度。
法系这种分类不能提示法的本质,但有助于促进法律文化的了解与交流。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历史上差异显著,但二十世纪以来,这种差别开始缩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法律
2. 加强国家立法和法律实施工作实现国家各项工作什么化
加强国家立抄法和法律实施工作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3. 立法与司法有什么不同
三者的区别是: 1、主体不同 1,司法是由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适用法律的活动。 2,执法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来执行法律的活动。 2、内容不同 1,司法活动的对象是案件,主要内容是裁决涉及法律问题的纠纷和争议及对有关案件进行处理。 2,执法是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执法的内容远比司法广泛。 3、程序性要求不同 1,司法活动有严格的程序性要求,违反程序,将导致司法行为的无效和不合法。 2,执法活动也有程序规定,但由于本身的特点,特别是基于执法效能的要求,其程序性规定没有司法活动那样严格和细致。 4、主动性不同 1,司法活动具有被动性,案件的发生是引起司法活动的前提,司法机关(尤其是审判机关)不能主动去实施法律,只有在受理案件后才能进行应用法律的专门活动。 2,执法则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对社会进行行政管理的职责要求行政机关应积极主动地去实施法律,而并不基于相对人的意志引起和发动。立法是人大,司法是法院,执法是公安和监狱。立法就是制定法律,做到有法可依;司法就是执行法律,立法是司法的前提,司法是立法的保障。有法不依,立法形同虚设。 1、立法保障就是法律对某种权利以法律规定的形式予以保护,是一种立法行为。 2、司法保障,就是公民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司法机关通过司法活动予以保障,是一种实践行为。 3、反家暴法是立法对家暴受害者的保护,应是立法保护。
4. 法律实效是什么与法律实施的效果有区别么
1、法律实效,是指人们实际上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行为,法律被人们实际遵行、执行回或适用答。
2、法律效果是指法律通过实施而实现自己的社会目的、价值或社会功能及其程度。
3、法律效果与法律实效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从法律效果包括法定权利与义务的实现来说,法律效果包括法律实效,一般来说,法律实效是法律效果的前提。只有首先实现法律实效,才有可能实现法律效果。但是,法律效果与法律实效并不完全相同。在某些情况下,一些法律虽有实效,但没有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或者甚至事与愿违,法律实施的结果有悖于该法的社会目的以及立法者的初衷。那种虽有实效但效果不佳的法律,在实施一段时间后,就会被废止。或者在形式上被废止以前,首先失去了实效,人们不再实施它了。
5. 法律实现与法律实施的关系
法律实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法律实施不仅包括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规范的活动,而且还包括社会团体和公民实现法律规范的活动。也就是说,根据法律实施的主体的不同,可以把法律实施的方式分为法律遵守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简称守法,指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而法律适用则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国家权力,把法律规范的规定运用于具体的主体或场合,解决具体问题的专门活动,包括一切司法和执法活动。上述说法把法律实施仅仅归结于法律适用,因而是片面的。
法律的生命在于法律的实现
法律系统要有依赖性的资源,其构成要素包括执法人员的数量,国家投入法律活动的物质财富,用于法律活动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结合的状况,使资源凝聚起来的法的价值观的因素。任何一部法律都要体现出它的价值观,体现出公平、正义和秩序安全,使人们确信这部法律能带来好处,人们才乐意接受和认可这部法律。
6. 美国联邦、政府、议会、州,在立法和法律实施上有什么联系
这个问来题不太容易用几源句话说清楚。
联邦是米国的结构,由其53个独立州组成的。政府分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是没有执法权。政府首脑可以支持议会通过的议案,也可以提出否决的意见,被政府首脑否决后的议会议案,如果要成为法律,必须由议会再次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方可。
美国是一个联邦国,各个州的立法独立于联邦政府的立法,作为联邦政府,其主要权限是执行和维护美国宪法,对违背宪法的行为,可以由最高法院裁定违宪。但是最高法院没有立法权,也没有提出法律议案的权力,只有解释和裁决权。
由于州的立法独立于联邦,所以法律的实施也是各自为政,以州划界。基层法院和上诉法院是法律实施的主要机构。
国情不同,没有多少可以直接套用的介绍模式。
7. 立法总值和实施意义是
8. 立法为什么不属于法的实施方式
立法又称法的创制(可以理解为法的制定),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法定程序制订、修改、废止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执法才是法的实施方式
9. 加强国家立法和法律实施工作实现国家各项工作什么化
加强国家立法和法律实施工作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10. 法律的生效和实施有什么区别
法律的生效应是指法律被表决通过,而法律的施行(实施)是指被通过的法律何时开始执行。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制订,并通过法定的程序来进行表决;而对于经表决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但是,表决通过并公布的法律,一般并不会立即施行,具体施行的时间往往要晚于通过或公布时间。就如《立法法》,是在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但施行的时间规定为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立法法》
(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修正)
第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第二十四条法律草案修改稿经各代表团审议,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表决稿,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第二十五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第四十四条 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第五十七条 法律应当明确规定施行日期。
第五十八条 签署公布法律的主席令载明该法律的制定机关、通过和施行日期。
法律签署公布后,及时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和中国人大网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载。
在常务委员会公报上刊登的法律文本为标准文本。
第一百零五条 本法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