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躬行意思
① 事业由凡起,道德在躬行的意思是……
事业有凡始,道德在躬行
应该是说为官之道,品德修养的。
我的理解是做事业当从基层踏实做起,不能好高骛远,注意道德品性休养,要有身体力行而足可垂范后世的君子性情,不是有“躬行君子”一说吗
② “躬行慎独”如何解释
③ 仁德躬行,什么意思啊
就是做人呢要有道德和一颗仁慈的心,平常做事要低调谦卑,弯腰就是躬,希望你以后低调做事,高调做人!
④ 从良好的道德形成角度,怎样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因为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即使是真实正确的,对自己来说也有隔膜。没有亲身实践,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身实践极为重要。
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的,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bó)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纸上得来的东西感受总不是很深刻。要真正弄明白其中的深意,往往来自与生活实践中自身的真实体验,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碰过壁,吃过苦头,走过弯路,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运用在教育小孩方面,教育不通的地方,只有放手让小孩自己去闯,让小孩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在吃苦受累中摸索成长。
⑤ 从良好的道德形成角度怎样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 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全 诗: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实践出真知啊。
⑥ "厚德载物毕力躬行"是什么意思
厚德载物:
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毕力躬行:
使出全力,亲身实行
⑦ 厚德载物毕力躬行是什么意思
【成语】: 厚德载物
【拼音】: hòu dé zài wù
【解释】: 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 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毕力躬行没有这个成语
⑧ 古代躬行正道,至诚至善是什么意思
这八个字一般用于教育方面,警醒学子。
躬行:躬行,指身体力行;亲身实行。语出《论语·述而》:“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正道:
1. 正确的道理、准则。
《管子·立政》:“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礼记·燕义》:“上必明正道以道民,民道之而有功。” 唐黄滔《答陈磻隐论诗书》:“援雅音而听者懵,语正道而对者睡。” 宋梅尧臣《答李晋卿结交篇》:“上交执正道,下交守奇节。”
2. 要道;主干道。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鱼沸郁兮柏冬日,正道弛兮离常流。” 宋苏洵《权书上·攻守》:“我所必攻,彼所必守者,曰正道……所谓正道者,若 秦 之 函谷 、 吴 之 长江 、 蜀 之 剑阁 是也。”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 陕 省入 川 之路,其由 宁羌 、 广元 栈道,而前者正道也。”
3. 正路;正确的途径。
《史记·货殖列传》:“夫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 明何景明《上作篇》:“正道坏,则邪径成。”
4. 犹正派。
《红楼梦》第一百回:“就是 袭姑娘 也是心术正道的。”柳青《铜墙铁壁》第九章:“ 得成 的丈母是城跟前大川面的,你们晓得正道不正道?”
5. 正常。
李古化 《农村奇事》:“这驴没有什么毛病,不是中结,也不是水结,舌头的色气也正道。”
6. 佛教称三乘所行之道。
《封神演义》第八二回:“度尽众生成正果,养成正道属无声。”[1]
7.端正的品行,有道义的行为。
躬行正道的意思是:亲身实行端正的品行,有道义的行为。
至诚至善:1.最好的办法、情况。
《管子·幼官》:“至善不战,其次一之。” 尹知章 注:“用兵之善者,其唯不战乎!其次善者,虽战而号令一。”
2.儒家谓人的道德修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朱熹 集注:“言明明德,亲民,皆当至於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
3、形容词,最好。
[太平天囯]何震川《建天京于金陵论》:“建邦设都,必取至善之地。”
综上所述,躬行正道,至诚至善的意思是:亲身实行端正、有道义的行动。使自己的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
⑨ 注重道德内省和躬行践履 是什么 意思
意思:
注重对自己进行道德上的省察
并亲自做到这些,
实践与道德相统一
⑩ 己之道德情操,勉以躬行实践的意思
也就是说,
修身是一个人,一个读书人,
一个想成为堂堂君子之人成才的第一道门坎。己身之道德不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