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道德经
⑴ 学习《道德经》,能提高人的什么能力
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够读懂老子的《道德经》是一种福气。因为老子经验丰富,知识渊博,所以他对问题有着深刻而全面的看法。生活中有许多原则。了解这些原则会让你的生活变得顺利,你会得到好运。我们学习《道德经》不是要复古,而是要“古为今用”,把传统文化转化为现代文化,把古代智慧转化为现代智慧。掌控你的生活,让每个人都成长。让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简单谈谈。
从我们所简单归纳的这三点来看,《道德经》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好处,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的人生道路,所以他们对生活的感受是不同的,但是只要人们学习,这三个提升肯定会有收获。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和我们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感受《道德经》的好处。
⑵ 初学《道德经》哪个读本好
在介绍你读哪本书前,我想告诉你两个问题。
一、由于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西游归隐,在秦国函谷关留下的文稿,历史过于悠久,又没有官方发行,更没有现代印刷技术,在流传过程中,出现抄错、意改等现象。所以你会发现不同的版本,别说对原文的解释不同,连原文也有很多地方不同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在道德经的较标准的版本上也还没有统一的意见。现存较古老的版本,有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和郭店楚墓竹简《道德经》。这两个古老的版本,也是有很多地方不同的。现在流行的有《王弼道德经注》和《河上公道德经注》,所谓通行本一般是以王弼的为底。
二、由于老子知识渊博,道德经浓缩了他对世界的认识,深奥难懂,所以自古至今不少人在研究它,但是学术界对其部分章节意思还是莫衷一是。古代的经注,还是可以参考的,如上面的《王弼道德经注》和《河上公道德经注》。但现今的很多什么道德经的智慧、新解之类的,看是让读者很好理解,其实往往是歪曲原意。初读者实在不宜过多接触。
最后,我想介绍你看中华书局的新编诸子集成《老子道德经注校释》,里面是以《王弼道德经注》为底,对照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再参考其它书籍来释疑的。由于道德经实在苦涩,初学者一定要有耐心,建议先熟读全文、理解生疏字词意思、了解大意,能背下来最好,再在此基础上理解各派意见,形成自己的见解。
呵呵。如果对你的提问有帮助,麻烦给个分。初来报道的,支持一下。
⑶ 如何学习道德经
先从大范围着手了解道德经的大要,再去熟读经文,不要随随便便就买本注解去看,主观思想容易先入为主,注解有些不一定是正确的。所以建议通读,以经解经,再去翻阅多家注解。
然后根据个人阅历经验,慢慢道理就会自然体现。
《道德经》三分之二以上的语句直接从字面上就可以读懂是什么,只有近三分之一的语句是字面下的意思。最简单的学习方法是从已知推未知。最主要的手段有两个,一是推敲,逻辑推理,要经得起推敲;二是验证,以客观事物来验证,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如:知不知,尚矣。这句就是“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是诚实,这是高尚啊”。
如:绝学无忧。这句就不能翻译成“抛弃知识学问就没有烦恼忧愁”,因为这不符合客观事实,人的烦恼忧愁不能归罪于知识学问。如果把人的烦恼忧愁归罪于知识学问了,与“人穷怪屋基”是一回事。当然了,有少部分人他的烦恼忧愁可能来源于知识学问(比如学不懂,被难倒了,被卡住了),但这不是普遍现象,不是人人都如此(学不懂、被难倒了、被卡住了就烦恼忧愁)。《老子》是哲学,哲学讲一般规律,讲普遍规律。这句应当是“不学歪门邪道的东西,不玩歪门邪道的东西,不唯心主义,才会没有烦恼和忧愁,才会少些烦恼和忧愁”。
请注意,《道德经》里的“道”,就是道理、原理、物理、事理,整本《道德经》就给我们谈物的物理或原理,谈事的事理或道理,不要把“道”理解成宇宙的本质、实质,那是错的。之所以众多名人名家把“道”理解成宇宙的本质、实质,那是执着于老子对“道”进行的那些(不厌其烦)描写和描述的缘故,做了老子描写描述的俘虏,不明白老子为什么要对“道”进行不厌其烦的描写和描述。其实,老子为什么要对“道”进行不厌其烦地描写描述呢?那是为他要表达的观点或思想而服务的。
比如:“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绲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悠,其下不忽”。前面对“道”进行的那些描写、描述和论述,其落脚点在“其上不悠,其下不忽”上。就如音乐的过门、戏曲的过场一样,是为主题服务的。请看我对以上的翻译:睁大眼睛看不见它,可能是道的身体太微小了;扬起耳朵听不到它,可能是道的声音太低沉了;挥手划来晃去碰不到它,可能是道的身体太光滑了。用这三种办法我们试探不了道,那是因为我们就生存在道中啊,与它绞合为一个整体。我们生存在道中,与它绞合为一个整体,它过去没有忽悠我们,今后也不会欺骗我们,总是这样诚实诚信地善待我们。(请注意,老子在这里隐含了一个提问,那就是既然道过去、今后都不忽悠、欺骗我们,我们人类该不该忽悠、欺骗他人呢?要不要诚实诚信呢?)
⑷ 怎么学习道德经
道德经作于老子,春秋时期所作。在秦汉以前道是道、德是德,首先要去了解这个“道”字的多种含义,了解在春秋时代“德”字的含义。以及老子所作道德经的背景时代。
先从大范围着手了解道德经的大要,再去熟读经文,不要随随便便就买本注解去看,主观思想容易先入为主,注解有些不一定是正确的。所以建议通读,以经解经,再去翻阅多家注解。
然后根据个人阅历经验,慢慢道理就会自然体现。
⑸ 学习道德经的意义
1. 学习《道德经》的好处
1) 《道德经》是中国文化瑰宝,学习它有助于我们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历史
众所周知,《道德经》是我国古代道家哲学的主要经典。作为一本伟大的哲学著作,其思想曾以各种方式渗透到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各个角落,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被学术界称为中国哲学的主根、东方文化的瑰宝,被公认为学习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的一本好教材,了解中国历史特别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文景之治”等的文化背景的关键,并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推崇(据《参考消息》上的一篇文章介绍,《道德经》是世界上除《圣经》外被译成文字种类最多的一本书籍),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1994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参观福建泉洲清源山老子石雕座像时指出:“要多宣传老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要把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整理好、宣传好。”学习《道德经》,不但可以使我们对道家哲学和道家思想有一个基本了解,为我们进一步学习中国文化打下基础,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进而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2) 《道德经》是善人的哲学,学习《道德经》可以纯洁我们的思想、净化我们的心灵、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
作为一本专门提倡和指导人们修道修德,以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为目的的哲学著作,《道德经》可以说是善人的哲学。它以大部分内容劝告人们要慈善俭朴、谦虚处下、忍让不争、公正无私、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教导人们要诚实守信、和蔼可亲、和平相处、互相帮助、宽容大度、以德报怨、先人后己、舍己为人;鼓励人们无为守静、顺其自然、清心寡欲、修道修德;告诫人们不要发动战争、不要干预自然;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积极地面对人生……《道德经》处处都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句句都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如果我们能认真学习、正确理解、真正领会,并用其来检讨我们的思想、规范我们的言行、增强我们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紧迫感,那么必将使我们的思想更为纯洁、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水平得到提高,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公民道德建设作出贡献。
3) 《道德经》的思想博大精深、内容全面丰富,学习《道德经》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增强我们的为人处世能力
《道德经》尽管只有短短数千言,但其思想博大精深、内容全面丰富,涉及宇宙起源、天体运行、生态平衡、环境保护、治国用兵、内政外交、为人处世、祸福进退、名利得失、胜败智谋、自然规律、学习工作、仁义礼仪、修道养生等众多方面。哲学家可以用它研究哲学,政治家可以用它治国安邦,军事家可以用它指挥战争,企业家可以用它指导经营管理,科学家可以从中寻求新的思维方式,艺术家可以从中吸取精神养料……《道德经》的思想,一旦被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当代人所接受,与现代科学和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其深邃的哲理,必将启迪我们的智慧,增强我们的处世能力,进而成为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向前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现实力量。
⑹ 学道德经的好处
许多人经过亲身实践,发现坚持背诵《道德经》,有如下好处: 1、净化心灵:人乱七八糟、勾心斗角的事情想多了,思想混乱的时候,心里就烦躁的很,这时如果坐下来背诵《道德经》,思想就可以慢慢安静下来,心里就不烦躁了。 2、全身放松,治病健身:有病的人,一身紧张,这里不疼那里疼,难受得很。静下来背诵《道德经》一段时间后,身体放松了,该疼的地方也不疼了,病慢慢就好了,身体自然健康了,红光满面,人越活越仙见。 3、增强记忆力:搞学习的学生(其他人也是这样),有时候记忆力不够用,数学公式背不得,外语单词记不清。这样的人如果坚持背诵《道德经》,思想一静下来,大脑清醒了,记忆力就增强了,再去学习,数学公式、外语单词看几遍就记住了。 4、提高待人接物能力: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为人处事很繁杂,天天要与人接触,要人家做事,别人不听话,就与别人争吵不休,搞得自己心乱如麻,理不出头绪。你如果静下来背诵《道德经》,心里就明白了遇事要处下、不争、顺其自然,然后再去无为处理那些事情,结果事事都很顺利,人人都夸奖你,说你这个人能干,又爱处下,对人也好。 5、增强体力,事半功倍:现代人工作学习任务重,筋疲力尽无支撑,精力不足要拖垮,没有精神干事情。背诵《道德经》以后,精气充足了,身轻如燕飞,工作学习不在话下,再重的担子也压不垮,事半功倍,万事顺意。
⑺ 我想学习《道德经》,怎样开始,怎样入门
你可以在网上下点带翻译的道德经版本,去商店买也行。主要是明白其大概意思。然后自己把原文背下来。读书百变,其义自现。道德经是中国智慧的结晶,背下来收益无穷的!
⑻ 如何学习《道德经》
我个人认为,文化水平较高者,可以自学;如果不高者,可找一个老师求学更好版。
一、首先你要权坚信道德是本好书,人人都可以学习。不要人云亦云,别人的解释不一定就是对的。
二、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你的解释能有可操作性,那就比较好。
三、多和别人沟通,多观察自然界的现象,道德经在描述自然现象方面的比较多。
另,有时间看一看李尊吾的厚黑大全,能给一些体悟。
要学习道德经这样的群经之王,最好先读四书五经有个基础。不过我读的时候是先读的东蓠子的注,入的门。
后开始自己读原著,每日研读这样坚持了一年多。后又读到憨山注解的道德经,又有所感悟。现在的感受是越读越觉得高深莫测,每日不读就不自在,也越来越不懂了。
也算经厉了不懂,到略懂,到通,再到不懂的心路历程。给后人的建议是读原著,按自己理解来解,就算是吕洞宾的解读也未必适合你的,老子讲的其实就是最明白无误的。
分字读,学会断句。老子的文法或一字一断,或两字,三字一断,意义往往大不相同。最后,道德经是能全文联通的,其实就讲两个字,道,德。但细细品味,一辈子读不完。
⑼ 道德经怎么学
道德经怎么学?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首先认识到,学习《道德经》也会因学习的方法不同而效果不同。
由于《道德经》本身就文涩意深,学习起来很不容易,再加之历来人们对《道德经》的看法不同,学习方法也就各不相同。如有人把《道德经》当作安邦治国的方略,他就会从这一角度去学习、理解《道德经》;如有人把《道德经》当作是讲辩证法的哲学,他就会从哲学的角度去学习、理解《道德经》;如有人把《道德经》当作修身养性的方法,他就会从气功的角度去学习、理解《道德经》;如有人把《道德经》当作道教的经典,他就会从宗教的角度去学习、理解《道德经》。
二、我认为在学习《道德经》时最好要先明确为什么要学习《道德经》,从什么角度去学的问题,这个前提定下来,再去从这个角度去学习、理解、诵经、修炼、入道。 在学习目的明确后,边看书边思考也是很重要的,完全信书则被书拖着走,进入迷信的境地。在通读几遍某个版本的《道德经》后,可再找来另一个版本作比较的学习,看看其中那个讲的有道理。如只读《道德经》的原文,对时下的年轻人和古汉语欠缺的人来说是较困难的。在这学习的过程中,还要不时地对一些章句进行反思,这既可加深对章句的理解,也可找出一些人超乎老子本义的判断,这就是独立思考。但这个独立思考要思之有理,考之有据,要结合老子的身世和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去思考,不能抛弃历史事实任凭自己随意的想象,尽情地发挥,甚至武断地结合眼下的社会去解读老子。如把老子的“不出户,知天下”说成是老子在2500多年前就知道有网络了,岂不笑话!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道德经》,可以有上千种解释,但老子只有一个,老子就是老子,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太上老君那个神。
三、对大多数学习《道德经》的人来说,不必拘泥原文的某个字,因为《道德经》版本成百上千,至今没有一个标准的原版。2000多年来历经历代多人的传抄、编辑,在文字上出现差异是很正常的。校正、厘定这些版本应是专家学者的事,历代不少专家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不再出土新的《道德经》版本,再重复做这些考证,似无太大的现实意义。现在对多数学习《道德经》的人来说,读懂原文,理解其意是主要的,不然易陷入咬文嚼字的误区,而偏离了认识《道德经》的本意。
⑽ 道德经初学者怎么入门入静
先看陈鼓应的译本,理解到位了之后再看马一浮的注本,然后试着把原文背下来,再看王弼和河上公的注,做完这些,你对于老子的思想就理解的相当全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