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道德风险案例
⑴ 如何分析人寿保险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
寿险中的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不是由于签约前就给定的外生信息分布不对称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于签约后交易一方的性为不被另一方准确观察或者臆测到,从而在最大限度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对这种行为的有效监督并实施的成本是很高的,无法将这些行为的外部性完全内部化.其中的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确定性和契约性的不完全性.例如: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自行车投保之后,就会大大的削弱堤防自行车失窃的激励程度.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会因嫌麻烦而不给自行车上锁,或者是把自行车停放在容易被盗窃的堤防.自行车失窃的部分原因在与投保人的不负责任,但是保险公司无法对投保人的这些不负责任的性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并设法让这些缺乏责任心的人承担完全的或者部分的自行车失窃责任.
针对道德风险,也有一些做法,具体措施主要是如何使保险人努力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使被保险人的效益最大.
1、就是在制定契约上必须要考虑的情况比较多,比较严格,这样可以避免一定程度上的损失.
2、可以实行分成制,不如说,丢失了自行车,保险公司只是负责保险一定的部分,不足以是保险人对激励机制得放弃,也承担一定的风险.
3、设置某种激励机制,使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如是自己的自行车不被丢弃,诚实真诚,获得一部分的奖励,鼓励.
同时我们也要说以下,道德风险不仅仅是保险人的问题,其实也存在于被保险人的代理人,经济人身上.
1、中介公司或寿险营销员为个人利益误导客户,错误夸大或缩小保险产品收益或风险;长险短做或团险单做成个人单,导致本来处于信息不对称中不利一方的投保人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并因此导致投保人对保险中介的排斥和不信任;
2、假保单导致整个中介行业失信于社会,损害保险公司、投保人、被保险人利益;撕单、埋单,私吞或挪用保费,严重损害保险行业信誉,导致严重纠纷;
3、造假赔案,助长行业欺诈风气,导致保险人和投保人、被保险人之间互相不信任,加大取证成本,进而加大理赔成本,导致行业信息失真;
4、个别中介公司哄抬手续费,从中渔利,导致市场价格信号失真;违规退费,贿赂投保人;
5、未经批准私设中介机构或违规代理或承揽业务;故意提供错误的评估报告等等。
资料来源: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7/8/26/78383.html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⑵ 保险产生道德风险的原因包括什么
您好,道德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品德修养有关的无形因素,即由于人们不诚实、不正内直或有不轨企图容,故意促使风险事故发生,以致引起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的因素。如投保人或被被保险人的欺诈、纵火行为等都属于道德风险因素。在保险业务中,保险人对因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因素所引起的经济损失,不承担赔偿或给付责任。
后期如果有保险需求,也可以来新一站保险网看下,这是一家保险代理平台,合作的保险公司多,可以多家比较,后期理赔都是全程协助的,和保险公司理赔部门专人对接,不需要自己办理。
祝您工作生活愉快,希望能帮到您,望采纳!
⑶ 举例说明汽车保险市场的道德风险是如何发生的。并说明有何对策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共同担保效应会加剧某种损失发生的风险。举例来说,由于投保车辆在投保后,发生的一系列损失不仅仅有车主承担,还有保险公司承担的一部分,这就加剧了车主的行为会造成汽车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比如,开车时会更加不小心,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对策:
差别保费制度:对于事故频繁发生的车主增加保费数额,这就相当于激励了车主在投保后,仍然保持小心谨慎。
适当普遍提升总体保费数额,以弥补一旦发生道德风险时保险公司的潜在损失。
⑷ 保险中的事前道德风险有哪些
事前道德风险是指投保保险后可能会对被保险人的防损动机产生的一定影响。
如投保车险的人可能比未投保的人开车更莽撞一些,因为他们知道可以获得赔偿。或者投保后更不注意看管财产,比原先更少的注意身体保养等。
⑸ 举例说明保险市场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保险市场中的道德风险:是个体行为由于受到保险的保障而发生变化的倾向。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相对于逆向选择的事后机会主义行为,是交易的一方由于难以观测或监督另一方的行动而导致的风险。
逆向选择:在保险市场上,想要为某一特定损失投保的人实际上是最有可能受到损失的人。因此,保险公司的赔偿概率将会超过公司根据大数法则统计的总体损失发生费率,这就是保险公司的逆向选择。
比如汽车保险业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2011年开始,随着个人购买家庭轿车的数量逐渐增多,汽车保险业务增长得很快。可是由于车多路窄,新手又多,汽车交通事故比原来增加很多。
这些购买了汽车保险的人由于有了保险,开起车了跟开坦克似的,横冲直撞,反正汽车坏了有保险公司负责修理。更有人经常酒后开车,把握不住;还有的是开车精力不集中,甚至打瞌睡。结果就是汽车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致使保险公司收取的保险费不够赔付汽车修理公司的汽车修理费。(这就是道德风险)
由于保险公司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尽管公司也知道,在它的顾客中有些肯定比其他人具有更低的风险,但它不能确切知道谁是风险低的人。也就是说,保险公司知道个人之间肯定存在差别,应该努力把他们划分为较好的和较差的风险类别,并征收不同的保险费。
但是它做不到,因为它不能知道哪些人是高风险的,哪些人是低风险的。凡是那些积极买保险的人都是容易出险的人,因为他们容易出事故,所以常常渴望购买保险,以便出险之后有保险公司为他们付费。而出险概率较低的人则往往犹豫不决,如果保险价格提高了,反而会把他们首先拒之门外。
这就是典型的逆向选择效应。提高保险价格导致那些事故倾向较小的人退出了保险市场,而高风险顾客比例的上升直接影响的是保险赔付的上升。
(5)保险道德风险案例扩展阅读:
道德风险三大特征
1、内生性特征;即风险雏形的形成于经济行为者对利益与成本的内心考量和算计;
2、牵引性持征;凡风险的制造者都存在受到利益诱惑而以逐利为目的的;
3、损人利己特征;即风险制造者的风险收益都是对信息劣势一方利益的不当攫取,换言之,风险制造者(Risk——maker)与风险承担者(Risk——taker)的不对称存在。
⑹ 道德风险的相关实例
唐建自担任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助理起便以其父亲和第三人账户,先于基金建仓前便买入新疆众和(上海交易所代码:600888)的股票,(其父的账户买入近6万股,获利近29万元,另一账户买入20多万股,获利120多万)总共获利逾150万元。这即是民间俗称的“老鼠仓”,也是典型的涉嫌内幕交易刑事犯罪的行为。
新疆众和是2006年市场有色金属热背景下的基金业投资宠儿。上投摩根的多只基金持有新疆众和,包括上投摩根双息平衡混合型基金、阿尔法股票型基金、中国优势基金,及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2006年9月20日成立的成长先锋基金等。唐建在出任成长先锋基金经理之前,正为阿尔法的基金经理助理。新疆众和股价在2006年9月底为每股17元左右,后一路飙升,直至每股28元上下。
2007年初,中国证监会基金部下发2007年一号文,其中要求基金公司申报员工自己和直系亲属的身份证号码、证券账户,称如果出现瞒报、不报或者用隐藏身份炒股的行为将严加制裁。这虽被外界解读为是监管当局正在建立对基金经理“老鼠仓”的监控体系,但并未引起基金业内部的足够重视。事实上,正是从此时开始,唐建等人的行为逐渐被纳入了监管视野。
2007年5月16日下午,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声明称:原任上投摩根成长先锋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唐建唐建涉嫌利用掌握的信息进行违规投资活动,未如实申报个人及家属的投资行为,欺骗公司,严重违反了公司制度。2007年5月15日,公司免去唐建担任的成长先锋基金经理及其他一切职务,并予以辞退。
⑺ 保险市场中的道德风险是如何产生
主要还是利益的原因
所以未成年人 会有五万的特别约定 除疾病身故外 其它情况最高不能超过五万
用心做人 用爱做事
快乐生活 保险相伴
⑻ 保险法案例
这个案例说得还是不太清楚,是纯大病保险还是附加重大疾病保险?如果是纯大病保险,只保约定的大病,不保身故,身故是没有赔的!如果是附加重大疾病保险,然后看是足额大病保险,还是不足额大病保险,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是只看身故保险金!故只从字面上来理解,暂无法判断,李某败诉的概率极高!
这里面还有一个情况,若为未成年人购买人寿保险,其道德风险极高,而且李某才投保了3个月,其女儿就发生了疾病身故情况,骗保的概率极高!即使诉至法院,胜率也很低!
保险从来都不是需要的时候才买的!当我们需要保险的时候,保险已经离我们远去!
⑼ 关于 保险金融界的道德风险 举个具体事例 说一下 急 谢谢!!
很常见阿!
比如说抄
投保人隐瞒身体状况,投保后获取赔款!
在2005年的时候,我所在的单位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被保险人有很严重的肝病,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合谋,为被保险人投保了一份寿险。结果没有过一段时间,被保险人死亡。投保人向保险公司索取赔款!
这就是道德风险的一种情况。
⑽ 保险市场中,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含义和关系举例说明。是不是道德风险导致了逆向选择
当前,道德风险的普遍存在,仍要求保险公司继续优化产品设计、完善风险管理。一方面,如何给承包人设计一个最优激励保险合同、给发包人设计一个有效的约束机制,事关工程保证保险的市场效率,前者需通过激励机制将承包商一部分损失和利益联系起来,后者也应通过惩戒机制实现业主行为与信用的直接挂钩。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作为金融机构在工程管理方面仍心有余而力不足,还需借助质量检查机构(TIS)的力量优化资信审查、深化建设检查、强化损失追偿,以增大道德风险被发现的概率并提高相关违约成本,在此基础上保险公司也能更科学地制定保险费率优惠等激励措施;此外也可借助再保公司、共保组织的力量,实现道德风险在多主体间的转移与分配。
不难发现,工程保证保险在防范建筑市场道德风险上大有作为。长远来看,由于道德风险问题在施工、监理、勘察、设计、建材、机械等建筑市场交易中普遍存在,建立健全建筑市场信用制度也将成为一种客观需要。完备的建筑企业档案将有利于保险公司在承保前把握道德风险水平,也能在道德风险行为发生后更新信用记录,为后续保证行为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