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慎独道德自律

慎独道德自律

发布时间: 2021-12-12 15:04:08

1. 在职业道德修养中,“慎独”的意思是

答案是CD理由:慎独是道德修养的方法,慎独和自律的意思相似。一般也表达为“慎独自律”

2. 关于“自律、慎独”的例子

1、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守信首先表现在他的守时上,柳传志本人在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2、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

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叫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到了温州。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3、许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一年夏天,许衡与很多人一起逃难。在经过河阳时,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天气炎热,所有人都感到饥渴难耐。

这时,有人突然发现道路附近刚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树,梨树上结满了清甜的梨子。于是,大家都你争我抢地爬上树去摘梨来吃,唯独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于树下不为所动。

众人觉得奇怪,有人便问许衡:“你为何不去摘个梨来解解渴呢?”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问的人不禁笑了,说:“现在时局如此之乱,大家都各自逃难,眼前的这棵梨树的主人早就不在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

许衡说;“梨树失去了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始终没有摘梨。

4、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5、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

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

3. 怎么理解“慎独自律”道德修养的方法

是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须谨慎从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1、慎独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èn dú,是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

出自《文子·精诚篇》:“圣人不惭于景,君子慎其独也,舍近期远,塞矣。”

译文:圣人不惭于景,君子慎独”,舍近期远,堵塞了。

2、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指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据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颁布的道德规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则。

(3)慎独道德自律扩展阅读:

要自律,当然要有具体的要求。在配合当下正在实行的素质教育方面,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自尊、自爱、自强的自律意识,对学校、班级和个人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且能够正确处理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矛盾冲突。

在学习方面,我们一要独立,独立思考、独立解题、独立完成作业;二要自觉,自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包括做好预习复习工作、上课专心听讲和按时完成作业。

在行为上,我们应该以中学生日常行为守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在外表上,我们应该以简单大方、干净整洁的衣着表现出学生朴素的本质。

4. 慎独和自律有什么区别 还是慎独就是自律 自律就是一种慎独

慎独和自律有区别,慎独不是自律 自律也不是慎独。

一、指代不同

1、自律的含义:遵循法纪,自我约束。自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人格力量,没有它,一切纪律都会变得形同虚设。真正的自律是一种信仰、一种自省、一种自警、一种素质,一种自爱、一种觉悟,它会让你发觉健康之美,感到幸福快乐、淡定从容、内心强大,永远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

2、慎独的含义:“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

二、出处不同

1、自律:唐·张九龄 《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

白话译文:自己如果不能严于律己,那有什么能力去纠正别人呢?

2、慎独: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一章:“在这种不开通、不文明的地方,身当人师的人,那敢不慎独?”

三、侧重点不同

1、自律:侧重于做事之前要考虑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要控制好自己。

2、慎独:侧重于没有人监督自己时,更加要严格的控制自己的言行,自己监督自己。

5. 举例解读慎独自律之个人品德修养方法

无论人前还是人后,做人做事一样。

6. 慎独自律,修己安人意思

所谓慎独,就是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不要认为事情有隐藏,就可以去做,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当独自一人时,更要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自重自爱,把握自己。

慎独并非追求空间上的独居、独处,而是追求心理、人格上的卓尔不群,不同于外在的功利目的,它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境界,而要达到“慎独”的境界,就要做到 “三个如一”,就是说的做的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言行如一,心口如一,始终如一。最隐蔽的东西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同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而慎独说到底其实就贵在这三个如一。

言行如一是恭敬的为人准则,是做到慎独的第一要求。《论语•为政》中记载:子贡问老师孔子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告诉他:“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虽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孔子却用它一语道破了成为君子的要诀之所在,而他自己本人其实就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最好典范。

儒家以推行仁政为己任,把道德教化作为实现这一理想的重要渠道,而德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孔子作为儒家的一代宗师,不仅建立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完整伦理思想体系,把社会道德规范集于一体,更是几十年如一日,率先垂范,积极践行。

如果不先行其言,而夸夸其谈,用自己没要验证过的理论来教训、说服别人,往往只会适当其反,正如孔夫子所说“巧言令色,鲜矣仁”,那些夸夸其谈,鲜少施于实践的人,大多数,都是取于利而鲜于仁。

心与口是人发语的两端,做人要实,唯有心口如一才是可信可交之人。

《后汉书•杨震传》中有个故事: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对此,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这就是历史上传为美谈的“杨震四知”,而杨震由此也获得了“四知太守”的雅号。

这世间口若悬河、信誓旦旦之人太多,然而真如杨震一般,话从口出后即使无人监督,心却一如既往遵从己言的人却是寥寥无几。常言道人善之首,即是心口如一。这话正是告诫众人:口中所言皆应出自肺腑,语出之理也当极尽恪守。

君子慎独,做人做事要有持续性,守节不变,内心强大,坚定不移,始终如一。《淮南子•说山训》曰:“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行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君子慎独,如兰生幽谷,舟行江海,无人也始终如一。”当我们率意真诚,始终人前人后一个样,无时不慎,无刻不慎,那也就做到超凡入圣的慎独,达到了始终如一的“慎独“最高境界。

几千年来,慎独一直被奉为修身最高境界的法则,无论是北宋范仲淹食粥心安,“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许衡的“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还是曾国藩的“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以上种种,无一不是自律慎独、道德完善的体现。对于慎独,他们始终如一,不忘初心。

7. “慎独自律”和“省察克治”是一个概念吗

这两个不是一个概念。

“慎独自律”,是指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并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为。其要义是强调要从“微”处和“隐”处下功夫。

所谓“省察”,就是通过反省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所谓“克治”,就是克服和整治,去掉所发现的那些不良倾向,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

(7)慎独道德自律扩展阅读:

“慎独”语出《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意是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一致,严守本分,不做坏事,不自欺。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

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在荒郊野外时就随意摘无人看管的水果和蔬菜;

有人官做到一定地位时就失去自我约束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白天是人,晚上是鬼。上班时道貌岸然,八小时以外出入声色场所,花天酒地。这就背离了慎独的初衷。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明史·陈真晟传》:“又得程子主一之说,专心克治。”

在日常实践中,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我们要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解剖自己,像“洗脸”和“扫地”一样,经常打扫和清洁自己身上的不良念头和习惯,不断抵制和消除外在各种诱惑的侵蚀,保持良好的品行。

8. 慎独自律

慎独自律,就是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

1、“慎独”,语出《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意是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一致,严守本分,不做坏事,不自欺。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不做坏事比较容易,而在独处时也能一样不做违反道德准则的事,则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

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诚其意,在各种物欲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慎独,其实就是“慎始”,做任何事从开头就要十分谨慎,如果开始时就不谨慎,还怎么能保

(8)慎独道德自律扩展阅读:

近义词——省察克治

是王阳明提出的初学之工夫。见〔传习录上卷〕。阳明论为学工夫时说:初学时心猿意马,须教学者静坐息思虑。等心意稍定,须教他省察克治。这省察克治的工夫不可间断,如去盗贼,须扫除廓清。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心逐一追究搜寻出来,一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

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息,不可窝藏,才是真实用功。一直到无私意可克治。

阳明认为格物致知之学,必须在内心深处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才能得见天理人欲的精微处。省察精微,才能将私欲除尽,存得天理。「省察克治」有时阳明也说为「存省克治」。

简单的说,即是时时反省查察,看自己有无私欲,若有便立刻制止。阳明说省察克治是他的医人方子,真去得人病根,即使修养本事大的人,过了十几年也还用得着这工夫。直到无私可克,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境界。

9. 自律,慎独的意思。

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指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据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颁布的道德规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则。

慎独,“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

(9)慎独道德自律扩展阅读:

引证释义:

一、自律

遵循法度,自我约束。

1、汉《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白话文:唉,悲伤啊!尼父,无法遵循法度,自我约束。”

2、唐·张九龄《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

白话文:“不能遵循法度,自我约束,如何教导别人?”

3、宋·苏辙《西掖告词》之十五:“朕方以恭俭自居,以法度自律,宜得慎静之吏,以督缮治之功。”

白话文:“我正以节俭自居,遵循法度,自我约束,以监督整治的成效。”

4、明·李东阳《石公墓志铭》:“虽居官久,家无赢赀,亦以俭自律,不少变。”

白话文:“虽然做官很久,家中没有剩余资产,也以节俭,自我约束,没有一点改变。”

二、慎独

舍弃身体感官对疼痛的知觉,返回自心,谨慎内省。

1、三国·魏 曹植 《卞太后诔》:“祇畏神明,敬惟慎独。”

白话文:“只要敬畏神明,返回自心,谨慎内省。”

2、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我们讲理学的人,最讲究的是慎独工夫,总要能够衾影无愧,屋漏不惭。”

3、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一章:“在这种不开通、不文明的地方,身当人师的人,那敢不慎独?”

热点内容
经济法苏苏第13讲 发布:2025-05-17 11:55:15 浏览:268
刑事诉讼法羁押必要性审查法条 发布:2025-05-17 11:54:28 浏览:126
农行规章制度规定专题课 发布:2025-05-17 11:51:56 浏览:681
婚姻法男方出轨财产分割 发布:2025-05-17 11:42:26 浏览:577
设区的市制定的规章备案 发布:2025-05-17 11:37:07 浏览:182
社会与法雨过天晴天晴扮演者是谁 发布:2025-05-17 11:37:04 浏览:680
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调整 发布:2025-05-17 11:36:25 浏览:234
法律顾问工作记载 发布:2025-05-17 11:36:23 浏览:890
出台规章制度结合实际 发布:2025-05-17 11:32:15 浏览:900
法院司法管理 发布:2025-05-17 11:27:54 浏览: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