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疗法治坐骨神经痛
Ⅰ 坐骨神经痛吃什么药好
坐骨神经痛患者在长时间坐位或行走时,都可引起强烈的疼痛,让患者无法专心工作和学习,因此需根据自身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加以治疗。
一、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主要为:
1.卧床休息:严重疼痛者通过卧床休息,可以减轻神经和病变组织的张力和反应性水肿,帮助缓解症状。待疼痛症状稍微缓解时则可适当练习活动,每日有规律地量力而行,逐渐增加活功量,有助于恢复功能。
2.保守治疗:对疼痛严重者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一般采取保守冶辽外拥 济愈堂坐骨、贴,安全无副作用,坚持使用能狠好的摆脱病症。
3.镇痛与镇静剂:镇痛剂应于疼痛严重时服用,每日应限量。镇静剂可于急性期之短时期内服,病情缓解则于睡前服,以利充分休息,促进病变恢复。
4.激素:具有消炎、消肿、脱敏及镇痛作用,尤其在急性期或伴有广泛粘连的情况,可短期口服,避免用药时间长而出现副作用。
5.理疗、针灸和按摩:有助于缓解症状,加速恢复。
二、坐骨神经痛偏方介绍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痛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由任何原因引起的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缘的疼痛均称为坐骨神经痛,患者可根据病情遵循医嘱选用以下中医药方加减进行治疗。
1.独活寄生汤
组成: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
加减:肾虚者,加淫羊藿;疼痛严重者,重用川芎、白芍,加川乌、全蝎;麻木不仁者,加鸡血藤;热盛者,去细辛、肉桂心;寒盛者,加附子;体壮者,减地黄、人参。
2.四物汤加味
组成:赤芍药、熟地黄、穿山甲、当归、川芎、蜈蚣、乌蛇。
加减:痛痹者,加附子、肉桂;行痹者,加独活、秦艽、防风。
3.壮筋束骨丸
组成:当归、炒杜仲、川断、鸡血藤、丹参、地龙等。
用法:每日分早晚口服,每次5克,温黄酒送服,连续服用12天为一疗程,停药3天,继续下一疗程。
4.痹除定痛汤
组成:独活、当归、桑寄生、丹参、王不留行、鸡血藤、川牛膝、杜仲、威灵仙、防己、防风、土鳖虫、细辛、制附子、甘草。
功效:补肾养血活血,温经散寒,祛风利湿,化瘀镇痛。
Ⅱ 坐骨神经痛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1)寒湿闭阻。
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方名:蠲痹镇痛汤。
组成: 制川乌10g, 制草乌10g, 细辛6g, 牛膝15g, 苍术12g,防己12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川芎15g,桂枝12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出处:周天寒方。
(2)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方名:皂独附姜汤。
组成:皂刺30g,独活9g,附子9g,肉桂6g,姜黄15g,苍术15 克,薏仁30g,防己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出处:吕广振方。
(3)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治法: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方名:舒筋活络饮。
组成:独活15g,灵仙12g,千年健10g,杜仲12g,牛膝15g,续断12g,木瓜10g,鸡血藤30g,红花9g,当归12g,川芎9g,地龙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出处:曾冲方。
(4)风寒湿气侵入肌肤,流注经络,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塞遂道,营卫失其流畅。
治法: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
方名:通经止痛汤。
组成:制南星10g,白芷10g,黄柏10g,川芎10g,红花10g,羌活10g,威灵仙25g,苍术15g,桃仁15g,防己15g,元胡15g,独活15g,龙胆草6g,神曲12g,桂枝12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3 天为1 个疗程。
出处:李治方方。
(5)寒湿阻络。
治法:通阳开痹,驱湿逐寒。
方名:驱痹汤。
组成:细辛6 ~ 12g,制草乌6 ~ 12g,制川乌6 ~ 12g,麻黄15 克,牛膝20g,木瓜20g,乳香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细辛、制川草乌的药量即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增量。
(6)风寒侵袭,脉络阻滞。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名:蛇蝎汤。
组成: 乌梢蛇10g, 炒地龙10g, 僵蚕10g, 桂枝10g, 川芎10g,甘草10g,全蝎6g,制川乌6g,制草乌6g,蜈蚣4g。
用法:川、草乌先煎半小时以减少毒性,后入他药,取药液300ml,每日1 剂。
出处:王健民方。
(7)阳虚气弱,寒湿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
治法:温阳益气,散寒祛湿,和血通络。
方名: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
组成:薏苡仁70g,制附子25g(先煎),炙甘草30g,赤芍20g, 黄芪30g, 党参20g, 当归15g, 卷柏12g, 木通10g, 秦艽18g,海风藤10g,鸡血藤12g,乳香10g,没药10g,牛膝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8)寒热瘀阻。
治法:散寒祛湿,舒筋活络。
方名: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
组成:川牛膝60 ~ 120g,黄柏9 ~ 12g,生苡仁30 ~ 40g,川芎10 ~ 12g,木瓜12 ~ 18g,细辛4 ~ 6g,苍术10 ~ 15g,独活10 ~ 15g,土鳖虫10 ~ 15g,桑寄生30g,淫羊藿30g,鸡血藤30g,伸筋草30g,赤芍15g,白芍15g,生地15g,熟地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9)气血两虚,寒湿痹阻。
治法:益气活血,舒筋止痛。
方名:坐骨丸。
组成:党参60g,当归60g,木瓜60g,延胡索60g,甘草60g,续断90g,全蝎30g,落得打30g,甘松30g,蜈蚣20 条,蜂房2 只。
用法: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g,日服3 次。
(10)寒湿之邪侵袭,气血流行不畅。
治法:温经通络,祛风散寒。
方名:痛痹汤。
组成: 乌蛇20g, 延胡索10g, 申姜10g, 鸡血藤25g, 牛膝15g,丹参15g,当归15g,白芍15g,炙甘草15g,乳香7.5g,没药7.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11)风寒湿痹,阻滞经络。
治法:除湿散寒,温通经脉。
方名:新方桂枝汤。
组成:桂枝30 ~ 60g,白芍15 ~ 30g,生姜3 ~ 5 片,甘草5 ~ 6g,大枣5 ~ 10 枚,北黄芪15 ~ 30 克,当归10 ~ 15g,川牛膝10 ~ 15g,独活10 ~ 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12)风寒湿邪,阻闭经络。
治法:散寒利湿,驱风通络。
方名:当归回逆汤。
组成:全当归15g,嫩桂枝10g,酒杭芍10g,北细辛3g,小木通10g,川牛膝12g,香独活10g,宣木瓜10g,生甘草3g,干地龙10g,全蝎5g,川蜈蚣3 条,防己10g,川断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13)寒湿之邪,内传经络,气血瘀阻,经遂不通。
治法:祛湿散寒,温通经脉,化瘀止痛。
方名:加味桂乌汤。
组成:桂枝12g,白芍30g,丹参30g,制川乌9g,炙甘草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14)寒凝气滞,瘀阻经脉。
治法:温阳散寒,化瘀通络。
方名:加减阳和汤。
组成: 麻黄10g, 熟地20g, 油桂5g, 白芥子15g, 焦白术15g,鹿角霜50g,玄胡25g,桃仁15g,赤芍15g,茯苓15g,生甘草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15)劳伤筋脉,气血不运,经遂不通。
治法:舒筋活络,缓急止痛。
方名:加味芍药甘草汤。
组成:生白芍50g,炙甘草50g,元胡15g,罂粟壳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Ⅲ 坐骨神经痛怎么治疗
如果患上坐骨神经痛一定要及时治疗,因为患上坐骨神经痛会给患者朋友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就会使病因严重化,这对患者来说是更大的伤害。此外,各位朋友一定要做好预防坐骨神经痛的措施。
现在越来越多朋友患上坐骨神经痛,要想治好坐骨神经痛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这部分坐骨神经痛患者很难通过自我修复功能,所以患上坐骨神经痛会给患者朋友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那么,快速治疗坐骨神经痛有哪些方法呢?
1,辅助治疗:
疼痛发作,可用冰容量30-60分钟,每天几次,两到三天,然后与热水袋同样的间隔穿戴受影响的区域,每天用热毛巾或布热盐睡觉前热腰或臀部,温度不能太高,舒适是适当的。这也属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2,物理疗法:
主动运动腰肌肌力,增加腰椎前韧带,后韧带和外侧韧带强度,以避免通过正常人类韧带压迫椎间盘,肌肉保护。这也是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之一。
3,运动疗法:
患者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双腿垂下,脚跟,脚尖,双手平脚。坐下来,然后逐渐向前弯曲,双手推到脚下。开始用手只能到达小腿,坚持运动到达脚趾。这也是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4,微创干预:
通过无痛,无损伤,高渗透性的新型激光,进入身体,深入病变,在当地形成一系列激光反应源,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激活细胞增殖促进骨组织再生修复,消除组织粘连,防止瘢痕形成,达到治疗的疗效。
5,科学运动健康:骨科专家表示,由于坐骨神经病的特殊性,坐骨神经运动保健应特别注意科学合理,坐骨神经急性期不宜运动,应卧床休息,严重疼痛应为到医院治疗,坐骨神经缓解应坚持运动。
6,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也是坐骨神经痛的常见治疗方式,主动运动腰肌肌力,增加腰椎前韧带,后韧带和侧韧带强度,避免椎间盘压缩突破人体正常韧带。
7,药物治疗:西药一般使用镇痛药,维生素B族,短期皮质类固醇可有益于恢复口服。中药一般使用局部贴剂,如消炎镇痛药,血液循环等中医药对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坐骨神经痛是常见的骨酪疾病,患上坐骨神经痛会给患者朋友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各位朋友发现自己有坐骨神经痛的征兆就要尽早求医。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做好预防坐骨神经痛的措施,远离坐骨神经痛的危害。
Ⅳ 坐骨神经痛用中药怎么治
建议:病情分析:您好,坐骨神经痛引起的常见的原因是由于腰椎间盘的突出所致的压迫神经而造成的症状,但是也存在坐骨神经损伤的可能。 指导意见:建议您去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再行治疗。
Ⅳ 坐骨神经痛怎么治较好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坐骨神经痛又属于腰腿痛的范畴,有部分是由腰椎突出压迫坐骨神经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首先要注意改变生活方式,平时应多做康复锻炼;日常生活中应卧硬板床,取平卧位,保持脊柱的稳定,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坐骨神经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1、按摩:病人俯卧,施术者用手掌按揉其腰骶部、臀部、下肢后侧数次,再用拇指沿坐骨神经的行走路线做拨筋法数次。最后让病人仰卧,下肢屈曲做髋关节上下摇动数次。
2、中药:坐骨顺古安玉贴,可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因此使用外用中药是最佳的选择。
3、刮痧: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刮拭患侧腰夹脊、环跳、殷门、委中、承山等穴3~5分钟;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则不刮腰夹脊,从患侧环跳穴刮拭至昆仑穴,重手法3~5分钟。
4、拔罐:取肾俞、大肠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志室、涌泉穴,每次选3~5穴,留罐10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一次。
5、刺血:取腰俞、委中、悬钟、殷门、委阳、阳交、环跳、正墟;下肢痛取承扶、殷门、委中、委阳、阳交、悬钟、跗阳、丘墟、昆仑穴,常规针刺放血。
6、针刺:较适于慢性期的患者。可取肾俞、八髂穴、承扶、足三里、委中、阳陵泉、昆仑、悬钟、阿是穴等。
7、锻炼:加强锻炼,经常做保健操,矫正不良姿势。锻炼最好在晨起和长期时间低头工作后进行,动作要轻柔,前后左右都要活动到。
Ⅵ 中医刺血疗法为何那么受推崇作用如何呢
中医在治疗疾病上讲究的是对症治疗,中医的治疗手段有很多种,其中刺血疗法是目前比较靠谱的一种,因此,中医刺血疗法一直是深受大家推崇的,那么,中医刺血疗法为何那么受推崇?作用如何呢?
中医刺血疗法具有很好的防病治病作用,因此,中医刺血疗法是一直是被大家推崇的,中医刺血疗法需要在专业的中医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操作,以免操作不当,对自身造成严重的后果。
Ⅶ 怎样治疗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的疼痛,包括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部等。出现坐骨神经痛后就要去医院及时检查和治疗,以免影响后期治疗。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1、运动疗法:建议病人可以在地板上铺一个垫子的,而且病人可以平躺在上面的。然后自己抬起双脚和腿。需要顺时针画圈,先画十个,然后再逆时针去画十个圈,最后双手抱住膝盖左右晃。
2、中药调理:使用【济愈堂坐骨贴】,可以修复坐骨神经病变。綯宝ke找,不行管褪,能达到摆脱坐骨神经疼的目的。
3、平时尽量不要大幅度弯腰,可以常练习倒行(往后走)缓解椎间压力,不要干重活,尽量避免对腰部负荷较大的动作。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久坐久立后多活动一下,不跷二郎腿,不坐沙发和较矮的座椅,睡硬板床。
4、平常要非常注意保暖,如果着凉的话也会恶化病情的,对于坐骨神经痛不仅仅要治疗,更加要预防,在平常生活当中,就应该养成良好的坐姿,经常活动活动,不要久坐,多注意这些小细节,就可以远离疼痛的困扰。
5、在平常生活中,坐骨神经痛的患者是最好不要穿高跟鞋,高跟鞋也非常容易引起病症的恶化,床要睡硬一点的,不要睡弹簧床,尽量不要去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体育锻炼要适量,不能过量。
Ⅷ 放血疗法 :坐骨神经疼放什么地方的血
放血疗法民间俗称拔血罐,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你的情况应该是针对,臀部 和膝盖去治疗, 建议你去专业点的中医诊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