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刑法学第五版

刑法学第五版

发布时间: 2025-05-03 01:22:50

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法第二百八十条证件包括哪些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由于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每年都会出现新变化,苏义飞律师将在此网站页面每年更新一次该罪名的刑法理论和量刑标准:
张明楷《刑法学》第五版P1038页:这里的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各级机关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级机关。
公文,是指以国家机关名义制作的处理公务的文书,即公文书。
证件,一般是指有权制作的国家机关颁发的,用以证实身份、权利义务关系或者其他事项的凭证。
印章,包括印形和印影。印影,是指印形加盖在纸张等物体上所呈现的现象。印章既包括表示国家机关名称的印章,也包括国家机关用以表示某种特殊用途的专用章。但专用章与省略文书的界限是微妙的。例如,法院在判决书上所加盖的“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的正本核对章,重在表达意思,而不是重在证明人或者单位的同一性,故属于省略文书,不属于印章。
伪造公文证件,包括有形伪造和无形伪造。有形伪造公文、证件,是指没有制作权限的人,冒用国家机关名义制作公文、证件。无形伪造公文、证件,是指有制作权限的人,擅自以国家机关的名义制作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公文、证件。
变造,是指对真实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进行加工,改变其非本质内容的行为,如果改变了公文、证件、印章的本质部分,则应认定为伪造。
同时实施上述行为的,也只认定为一罪,不实行并罚。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后,又利用该公文、证件、印章实施其他犯罪的,一般从一重罪处罚(牵连犯),不实行数罪并罚。
P1040页:伪造、变造、买卖民用机动车号牌的行为是否成立本罪?这种行为虽然值得科处刑罚,但似乎难以按照本罪处理。刑法第280条第1款规定了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但第281条规定了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将警用车辆号牌归属于警察专用标志,法定刑却明显低于前者。显然,如果将民用机动车号牌认定为国家机关证件,那么,对伪造、买卖民用机动车号牌的行为的处罚反而重于伪造、买卖警用机动车号牌、武装部队车辆号牌,因而明显不当。所以,对于伪造、变造、买卖民用机动车号牌的行为,不能认定为本罪。
盗窃、抢夺、毁灭当事人持有的判决书的,盗窃、抢夺、毁灭多余的公文或者没有重要意义的公文的,不能认定为本罪。多次盗窃或者抢夺民用机动车号牌的,以盗窃罪、抢夺罪论处。

❷ 马克昌主编的《刑法学》 第五版和第四版差别大吗

主题架构差别不大,一般根据刑法修正案重新修订一下!
有电子版的话,大家可以分享!

❸ 张明楷教授的《刑法学》第五版什么时候出版

刑法学(2014年版) 平装 – 2014年9月1日
刑法学(第5版) 平装 – 2011年9月1日
是这个吗

❹ 张明楷的刑法学为什么一直没出第五版阿

中国刑法典变动频繁,修正案九经人大常委会会议多次讨论无果但离出台不远了,个人认为修正案九出来后,第五版就快了。但第四版的理论已经比较成熟,再出新版本也只是在技术层面完善。

❺ 什么是敲诈勒索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张明楷《刑法学》第五版P1015页:敲诈勒索罪(既遂)的基本结构是:对他人实行威胁(恐吓)-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对方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产-行为人或第三者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P1016页:行为人加害自己身体的行为,形成了对被害人的恐吓时,可能成立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中的胁迫,是指以恶害相通告,是对方产生恐惧心理。恶害的种类没有限制,包括被害人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进行胁迫。所通告的被加害的对象既可以是交付财物的被害人,也可能是与被害人有密切关系的第三人。通告虚伪事实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进而交付财物的,也成立本罪。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写他人,索取财物的,属于敲诈勒索。此外,并不要求恶害的实现自身具有违法性。例如,行为人指导对方的犯罪事实,以向司法机关告发进行胁迫勒索财物。尽管向司法机关告发是合法的,但依然成立敲诈勒索罪。
单纯使被害人产生困惑的行为,不成立敲诈勒索罪。例如,盗窃他人车牌后告知对方,如果交付200元即可返还车牌。对此只能认定为盗窃,不能认定为敲诈勒索。再如,拾得他人财物后告知对方,如果不给付一定的酬谢费就不返还财物的,也不成立敲诈勒索;但是,如果声称不给付一定酬谢费就毁坏财物的,则属于敲诈勒索。
P1017页:
敲诈勒索不动产的,只要对不动产进行转移登记,或者行为人实际支配了不动产,就应认定为既遂。
P1018页:1.正确区分权利行使与敲诈勒索的界限。
(1)以胁迫手段取得对方不法占有的自己所有的财物的,不应认定为敲诈勒索罪。例如,盗窃罪的被害人以胁迫手段迫使盗窃犯人将其窃取的摩托车返还给被害人的,不成立敲诈勒索罪。
(2)债权人为了实现到期债权,对债务人实施胁迫的,应如何处理?国外刑法理论上有三种学说:无罪说;胁迫罪说(我国刑法没有规定该罪);敲诈勒索罪说。我国司法实践上一般采取无罪说。但是,当债务人一方具有期限的利益、清算的利益,对方使用胁迫手段取得财物的,或者债权的内容未确定,债务人在民事诉讼中存在请求的正当利益,对方使用胁迫手段取得财物的,或者胁迫手段获取财物明显超出债权范围的,依然可能成立敲诈勒索罪。
(3)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使,原则上不成立敲诈勒索罪。例如,行为人从生日蛋糕中吃出苍蝇,以向媒体反映或者向法院起诉相要挟,要求生产商赔偿的,即使所要求的数额巨大乃至特别巨大,也不成立敲诈勒索罪。因为行为人的手段与目的均具有正当性,至于赔偿数额,则取决于双方的商谈。但是,如果行为人以加害生产商的生命、身体、财产等相要挟,而且所要求的赔偿数额明显超过应当赔偿的数额的,由于手段不具有正当性,目的超出了应当赔偿的范围,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4)行为人向有关部门反映权利受侵害的事实(或上访),有关部门主动提出给予赔偿或者补偿,行为人接受赔偿或者补偿的,不成立任何犯罪。在确实存在权利受侵害的场合,即便主动要求赔偿或者补偿,声称如不赔偿或者补偿就上访或者继续上访的,也不应成立敲诈勒索罪。
2.正确处理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关系。抢劫罪表现为当场以暴力侵害相威胁;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方法基本上没有限制。抢劫罪中的暴力、胁迫必须达到足以压制他人反抗的程度;敲诈勒索的暴力、胁迫只要足以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即可。因此,胁迫被害人当场交付财物,否则日后加害被害人的,宜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3.正确处理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的关系。实施绑架行为,向被绑架人的近亲属等勒索了财物的,宜评价为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4.正确处理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关系。行为同时具有欺骗与胁迫性质,被害人既陷入认识错误又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处分财产的,在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之间形成想象竞合,从一重罪处罚。

热点内容
务工合同法代表人指的是 发布:2025-05-03 14:20:31 浏览:635
下列不属于行政法内涵 发布:2025-05-03 14:15:23 浏览:539
成都物业管理条例全文 发布:2025-05-03 14:10:08 浏览:992
法院卖编制 发布:2025-05-03 13:59:08 浏览:923
道德经第四十章的论文 发布:2025-05-03 13:41:30 浏览:351
侠客风云传道德悟性 发布:2025-05-03 13:32:34 浏览:246
房屋过户登记条例 发布:2025-05-03 13:32:33 浏览:859
廉政法规教育 发布:2025-05-03 13:14:25 浏览:111
义务植树条例 发布:2025-05-03 13:14:22 浏览:97
行政法法与经济法的区别 发布:2025-05-03 13:04:56 浏览: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