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后天

道德后天

发布时间: 2021-01-15 21:47:34

1. 人到底有没有道德底线人的道德是先天多一点还是后天多一点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没有道德底线,人只有贪得无厌。人先天是没有什么道德意识的,人生版而就有的是人权性。与道德无关。道德在特定的情形下会急转几下,比如战争,比如在一个软弱的人面前,所以人要坚强,人要向上。祝你顺利。

2. 道德感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培养的

道德感其实是一系列具体的社会行为准则,就是为了帮助人类开展合作而进化出来的。版

毕竟,人类这一种族权在刚起步的时候规模非常小,对这样一个数量不大的种群来说,频繁的杀戮没什么好处。

所以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脑中预先设定了某些有限的道德观。

耶鲁大家心理学家保罗·布鲁恩认为道德涉及正义感、对于体贴和利他的情绪反应以及判断他人行为的意愿。

3. 什么事我们后天慢慢写的的一种社会规范与道德

后天我们慢慢写的一种社会规范与道德,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事情

4. Q:道德是人们的天性本质 还是后天形成

个人比较赞同荀子的性恶论
打个比方吧,一个小朋友拿起一只很可爱的小鸡,很有可能有一种捏死的冲动,所以说性本恶
而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培养才能养成崇高的道德

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6. 仔细思考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性本恶这两句话,我觉得,人之初性本恶更有道理,人如果没有后天培养道德的

你好:1.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几句话基本上说明了孔子的仁礼、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人性论,但是顺序不对。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是孔子说的;性善是孟子说的,性恶是孟子说的。孔子只是说人性天生是相近的、差不多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熏陶、教习,差距才原来越大。但是,孟子这里认为是天生性善,荀子认为是性恶,只能说各执一词了。孟子说的性善论,指的是人的同情心、怜悯心,也就是孟子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将人性的这一点放大,就是孟子所说的性善了。因此,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荀子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人性应当分成性伪两部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伪是人通过后天的学习得到的。“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所以应当通过后天的积累学习来改变,达到圣人。
2.虎毒不食子,蒱食是动物与生俱来的能力,适者存,蒱食是生存技能,能量的获取,不是所说的恶,这是发展的过程,任何事物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绝对的恶与善,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偏向一方都可能范主观唯心…
3举个栗子,老虎也有和善的一面,它们也有亲情,但如果其他动物在它面前就是只个食物,它们蒱食为了什么,生存,幼崽…为此必须变的更强。

7. 后天学习的道德和善,和所谓的先天的良知,有什么区别

汉语中的"良心"一辞可析为两字∶一为"良",即道德;一为"心",即意识。"良"字本身固然有多种含义,包括非道德意义上的"好","精美""手艺熟练"等等,但一旦与"心"或"知"联系起来, 则从来都只有道德的含义。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良"字还有"天赋、先天就有"的意义,如孟子所言"不学而能谓之良能,不学而知谓之良知",就明确地以"不学而知"来定义"良知"。所以,"良心""良知"在孟子那里不仅是道德之知,而且是天赋之知。
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大都强调良心的综合性,直觉性和自足性,把良心看作一个包括了理性、情感、意志、信念等种种道德意识成分的整体,对良心取一种直接的整体把握,而并不深究其细节,而在西方,我们知道,良心概念的字面含义就是"同知"、"共知"。"同"、"共"意味着他人,意味着社会, 意味着要与他人取得某种一致,"知"则意味着认识、知识,而对这个"知"的诠释则多解为"理性"。中国思想家对良心的意义体验至深,却不甚关心良心的起源、构成等问题,在他们常说的"良心就是良心","良心就是当下的呈现"一类话语中,虽有某种武断的嫌疑,但也有一种崇高、绝对的意味,而西方思想家则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方面对良心概念作过种种分析。 总之,中国思想家长于对良心的体验,长于对良心的总体和直接的把握,西方思想家长于对良心的分析,长于对良心的分门别类,不同角度的细致探讨。体验者必使自身介入其中,使自身人格与生活发生某种改变,分析者则可以取一种冷静的理智旁观态度。故我们在中国的良心概念那里,接触的不仅是学理,还有如孟子、阳明等一个个带着感情和血肉的生动人格,而在西方人的良心概念那里,则象进入了一座精致的学理的宫殿。西方人也有其深刻的终极关切和热烈的精神追求,然其基点不是固定在良心的概念上。

8. 先天后天对道德各起什么作用

人生下来本来就是比较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所以说后天咱们应该保持善良的品德

9. 道德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培养的 一个野人会有道德观吗

道德是我们后天养成的,他是做人做事的底线,它要求我们在生活中约束自己,如果回没有道德或者失去道德答,那我们的社会就会变成一个很不美好的社会,有了道德才会让我们社会变的和谐起来,人们才能自尊自重自爱,一个不懂得道德和没有道德的人是可怕的。对人的修养和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的文明是靠道德约束起来的,道德的传承也同样离不开家庭、学校、引导和教育。所以我认为野人是没有道德的

10. 人的道德观念很强,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

举个例子吧。a片这东西谁都看是吧?但是心态却不同。觉得看这东西上不得台面,不愿跟回人说,这是有道答德观;觉得就应该到处说,不说的都是伪君子,这是缺乏道德观念;要是把这上升到追求民主自由性解放的高度,那基本就不属于人类了,仅仅是动物。 .....

热点内容
单位可以请法律顾问么 发布:2025-05-17 12:30:35 浏览:471
经济法苏苏第13讲 发布:2025-05-17 11:55:15 浏览:268
刑事诉讼法羁押必要性审查法条 发布:2025-05-17 11:54:28 浏览:126
农行规章制度规定专题课 发布:2025-05-17 11:51:56 浏览:681
婚姻法男方出轨财产分割 发布:2025-05-17 11:42:26 浏览:577
设区的市制定的规章备案 发布:2025-05-17 11:37:07 浏览:182
社会与法雨过天晴天晴扮演者是谁 发布:2025-05-17 11:37:04 浏览:680
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调整 发布:2025-05-17 11:36:25 浏览:234
法律顾问工作记载 发布:2025-05-17 11:36:23 浏览:890
出台规章制度结合实际 发布:2025-05-17 11:32:15 浏览: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