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知识决定道德

知识决定道德

发布时间: 2021-01-16 02:01:50

A. 知识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对道德与知识的关系辨析可分为两类,其一是根本不相信道德的存在。典型的就是“杨朱哲学”。《孟子·尽心上》曾说它“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其一则是信仰道德的。孔子和庄子都属此类。他们的本义虽有出入,但对生命本身都是持有道德观的。其不同处在于,孔子将道德根源置于人的经验领域(血缘和心理)中;而庄子则将之赋予超验的“道”的地位。

对于不信仰道德一派,笔者不予讨论。因为没有讨论的基础。

对于孔子,显然是持“道德高于知识”这一信念的。道德属于人的精神领域,崇高的道德是排斥功利和实用价值的。而知识,作为人类种族维持生存和寻求发展的文化工具,它的目的恰是纯粹的功利效益。因此,道德与知识产生矛盾具有必然性。

社会发展依靠知识的积累和增长,依靠“物”与“利”对人本能的刺激和奖励。从某一角度来讲,“恶”往往成为历史进步的杠杆。这种进步也必然要以牺牲人类纯洁的童年、美好的人性、道德感和对善的追求为代价。这就是历史与道德、理性与人性、真与美的二律背反。

孔子解决此两难处境时,是以保护道德,限制、否定知识来进行的。如在《论语》中我们可以见到,他反复阐释的就是“道德高于知识”这一信念。

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有徳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子路》)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知德者鲜矣。(《卫灵公》)

巧言乱德。(《卫灵公》)

这些记载都鲜明地表达出孔子对知识(“言”、“巧言”、“利口”)的道德批判和道德立法。他要求的是言行一致,且合于礼(道德规范)。虽然儒家(尤其是理学)能在理论体系上统一道德与知识,但一落到实践上,全然就走了模样。挂道德之羊头,卖私欲之狗肉。

道德的价值与功利、知识毫不相干。事实上,从功利、知识角度探寻道德,结果总是为“恶”披上道德的外衣,或者成为一种乌托邦。儒家将道德植根于人性心理(孟子谓“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和对经验典范的追求模仿(孔子的“吾从周”),实际上就失掉了道德根源,为不道德、伪道德实践大开方便之门。而且越有知识,就会伪装的越隐蔽,危害也越大。

B. 你觉得知识与道德有关系吗

知识的修养与知识的它所有关联有区别,道德素养是一种心态,维护与升华是一种境界,而专知识探索属是人们对自然世界感性的一种在认识,一种是心灵的坚守,一种是对感官世界的认识,有道德的人必定是一个智者,有知识的人不一定要道德。

C. 知识和道德哪个更重要

知识能够让人更深刻的领会道德的深度,道德决定知识的运用界限。知识和道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无法筛选和舍弃谁更重要。只有同时具备知识和道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才兼备。

D. 一个人,有知识才会有道德吗

做一个能自我约束,有纪律,有修养,有理想和拥有广博知识的人。正在求回学的我们就宛如展答翅的天使,在人生的阶梯上用力地攀爬。当我们将双翅全部展开时,我们就是一个完整的天使,一个完整的人。这双翅亦如我们天天要吸取的文化。人的一生离不开文化,没了文化做基础,再多、再美妙的理想,有时候也只是空谈。当你去参加工作时,没有扎实的知识就会出错,老板也不会赏识你;当你考公务员时,没有足够的知识怎么通过这种千军万马的大型考试;当你信誓当当地说要去实现你的抱负、你的理想时,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谁会接纳你,你如何能成功?一个有文化的人,一个喜欢读书、喜欢思考的人,就会慢慢地形成一定的道德修养,也会受人尊重。一个有文化的人,会在你需要帮助时毫不犹豫地伸出他的援助之手;一个有文化的人,有了知识的本钱,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就容易地多了。做一个有文化的人,没有坏处,只有好处。因此,我想对自己说,努力学习,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吧!飘落的叶为着树着想,而有文化的我们为着我们的理想而努力、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奋斗。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就要从好好学习做起!

E. 道德与知识 那个重要

当然是道德更重要了。知识是你提高道德水平的基础。

F. 知识和道德那个重要

道德。
《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专文。属
通俗讲就是:流氓不可怕,可怕流氓有文化。
当今社会,有文化的流氓太多了,所以腐败了。
一个道德不好的人拥有文化造成的后果将是巨大的。

G. 道德是什么道德的重要性是什么为什么道德比知识重要

道德是人本能的东西,更是后天养成的合乎行为规范和准则的东西。它是社会生活环境中的意识形态之一,它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线。它要求我们且帮助我们,并在生活中自觉自我地约束着我们。假如没有道德或失去道德,人类就很难是美好的,甚至就是一个动物世界,人们也就无理性无智慧可言。

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意识形态,是由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以善恶为评价形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的总和。它由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道德活动)三个部分构成。

道德高尚的人能够利用前人传授的知识造福人类;道德低下的人可能凭借人类已有的知识牟取私利,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道德高尚的人能够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的科学知识,从而推动社会进步;道德低下的人可能愚昧无知、既损人又害己。


(7)知识决定道德扩展阅读:

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

人类拟定道德原则的目的是调节利益关系,实现本阶级(社会或团体)利益最大化。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

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

道德不仅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要求人们端正对自然的态度,调节自身的行为。

环境道德是当代社会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们应当以造福于而不贻祸于子孙后代的高度责任感,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社会生产,维持生态平衡,积极治理和防止对自然环境的人为性的破坏,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

H. 知识与道德 孰重为题作文

道德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道德高尚的人是多么令人景仰啊!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就是这个意思吧。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每一次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 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为曾经虚度年华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的那么富有爱心,永远的那么真诚善良,永远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今日的世界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表现出更为开阔的空间,然而,我们曾经火热的心灵却开始变得冷漠,有些本不该变的东西也在变:亲情冷了,同居一楼,邻里相见不相识;友谊馊了,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证。曾经,我们几十年来所景仰、崇拜和学习的榜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傻子。
然而,无论时空如何变化,那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那些人类任何时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没有变。尽管在我们的身边,雷锋精神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锋被不同肤色的人们所景仰,所学习。雷锋精神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个美国商人如此说道:雷锋精神是人类应该有的,应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要学习雷锋对待事业的态度,学习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质。
一个日本企业家这样感叹:“雷锋仅20多岁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为伟大的英雄,对人类是有贡献的。学雷锋无国界之分,把雷锋精神引进我们公司,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会改变员工的精神面貌,产生巨大的效果。”
西方人和我们一样,给予雷锋最高的表彰:“雷锋精神与上帝共存。”
四十多年了,雷锋的名字曾经是激励我们几代人成长的路标,四十多年了,古老而年轻的中国正在蓬勃的发展,然而,雷锋的名字却随着我们生活的美好而渐渐远离了我们。有人置疑,有人嘲笑,有人批判,然而,无论我们经历多少变化和困惑,他的名字应该永远刻在我们的心头,他的精神应该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永远的指南。因为,一个人要获得成功与幸福,不能缺少雷锋精神,一个公司要想成功,不能缺少雷锋式的好员工。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再平凡的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只要你的人生观是正确的,你的工作就会有不尽的原动力。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的能力大小,而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任何时候,雷锋身上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的品质都是我们不断学习的要素。雷锋精神是不受时空限定的,无论现代科技怎样发达,无论人们的生存方式怎样改变,雷锋对世界和他人真诚的爱心永远是人间渴求的那种温暖,像阳光一样成为人类永恒的需要。
在工作上,我们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应该像雷锋那样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勤俭节约,把工作当成自己的职责,做一个有利于公司,有利于团队的人。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得到发展,我们自己的能力才能得以更大的发挥。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自己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与人为善,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到真正的快乐。一个时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只有一种,那就是为他人而付出,这样做你将获得生命最高的荣誉。
一个公司要发展,也不能缺少雷锋精神。今天,一切的成功都必须通过合作来实现,如果我们没有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没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是难以获得成功的。一个企业,如果所有的员工都只做自己分内的事情,不团结互助,这样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所有的企业都在努力寻找雷锋式的员工,因为这样的员工不仅会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的最好,还会额外做许多。他们面对任何困难都不会寻找借口,而会自动自发、尽职尽责的完成任务。通常,企业的领导会给这样的人委以重任。如果你想在公司里获得成功,就必须成为这样的人。
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只有发扬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政府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几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依赖于这种人的努力,他们时刻想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所有民众的利益。每一个国家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每一支军队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雷锋精神所能影响的远不止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今日,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全人类努力学习和实践的精神,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在寻找和培养更多的雷锋,因为我们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将因为有更多这样的人而变的更加美好。
今日的中国是一个大谈变化和西方商业精神的时代,从“奶酪”到“致加西亚的信”的流行,西方的商业文化对我们经济的影响似乎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儒家文化。在很多人谈到一个叫“罗文”的士兵如何敬业、服从、努力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时候,在人们费劲心计号召员工努力学习“罗文”精神的时候,大多数的人似乎忘记了我们身边一个更好的榜样,这是“雷锋”的悲哀,更是我们的悲哀。应该来说,“雷锋”要比“罗文”伟大的多,也要实在的多。因为,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种奴隶式的付出,更应该是一种对世界和他人的爱,为社会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些年来,对很多人来说,感兴趣的不是我们自己是否在学雷锋,而是外国人在学雷锋,感兴趣的是西点军校是否有雷锋塑像,而不是我们的身边有多少雷锋。但是,不管怎样,英雄是不应该被遗忘的,雷锋精神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然而一个有英雄却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怜的民族。雷锋是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雷锋从来不会离开我们,而我们却曾经几度远离了雷锋。
是的,几十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再也不要穿带补丁的衣服了,再也不要忍受饥饿了,再也不要像雷锋那样经历那么多苦难了。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任何时候,他还应该是我们的榜样,何时候我们都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应该理解他、尊敬他。无论我们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我们永远也不能缺乏雷锋身上那种对他人和世界的关怀与爱。
雷锋应该永远属于中国,雷锋精神应该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有的精神,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哪种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我们的国家才能进步,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I. 说明知识比道德更重要的例子

1:先进的科技文化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生产关系,从新决定财富的专分配,改变人的所属属地位。
例子:1: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那时各国都经历过工业革命,产业革命,新技术应用于军事,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当时中国科考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都是在官场上怎样做人为官之道。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培养与发展。
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终究沦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
2:并不是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在世界上才能不受人欺负,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
像欧洲,罗马帝国的侵略扩张,英法多年的海战,以及现在的巴以问题,伊拉克问题,美国的强权政治——只有科技进步,促进国家发展,整体实力强大,在世界上才有话语权。
被人打了,连说话的权利,维护自己的能力都没有,还讲什么道德和尊严呢?

热点内容
微信群发通知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18 02:52:02 浏览:646
工人陪款的劳动法 发布:2025-05-18 02:43:40 浏览:492
我国的立法主体有 发布:2025-05-18 02:38:38 浏览:468
劳动法关于企业改制职工补偿规定 发布:2025-05-18 02:37:17 浏览:557
民法典修改对照的书 发布:2025-05-18 02:22:13 浏览:463
劳动法第三十八条每周休一天 发布:2025-05-18 02:22:13 浏览:654
段波民法如何 发布:2025-05-18 02:13:32 浏览:94
交通事故管理条例 发布:2025-05-18 02:04:17 浏览:31
usc法学院 发布:2025-05-18 01:56:21 浏览:549
婚姻法女方有外遇 发布:2025-05-18 01:55:58 浏览: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