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要人治不要法治

要人治不要法治

发布时间: 2021-01-17 20:23:47

㈠ 我国为什么要舍人治取法治

1人治建立在个人专断与独裁基础上,而法治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内
2、人治呈现出随容意性、多变性的弊端,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而法治具有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的特点,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能有效地制裁违法行为,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
3、人治体现不平等的原则,而法治体现平等的原则。
为了避免人治导致的弊端,我国一心舍人治取法制

㈡ 法治与人治存在那些主要区别

(一) 法治与人治的根本区别。什么是法治?什么是人治?所谓法治,最基本的特征是法律能够约束国家权力。即当法律与当权者个人的意志发生冲突时,法律高于当权者个人的意志,法律能支配权力。“法律就是国王”。所谓人治,最基本的特征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权力支配法律。“国王就是法律”。人治与法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法大于权,还是权大于法。
(二)“法治”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有法则治,无法则乱,是不证自明的规律。纵观当今世界,法治国家不断增多,人治国家不断减少,人类社会由“人治”走向“法治”是历史的必然。正如古希腊法律思想家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所讲:“如果一具国家的法律处于从属地位,没有权威,我敢说,这个国家一定要覆灭;然而,我们认为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
(三)依法治国将是中国走向辉煌。法律在国家治理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法治”的根本标志。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人治。“法自君出”,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法律在国家治理中从属于皇权。这种封建专制,曾给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带来过深重的灾难。
改革开放前,我国对法治的建设没有足够的重视。再现过以政策代替法律,以领导人的言论代替法律,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怪现象。以致最终酿成了“文革”那场全国性的大动乱。历史的经验证明:如果实行权大于法,法律没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就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和不幸;如果实行法大于权,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希望。一个反对法治崇尚人治的政党容易产生腐败,一个反对法治崇尚人治的国家只会衰亡。党中央曾强调指出:中国将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之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人民的心愿。这将是中国走向辉煌的一条光明之路。

㈢ 为什么要法治不要人治

理论上人有私欲,法才公平。不过实际上并非如此。

㈣ 当代中国为何要摒弃人治,而选择走法治之路

人治的成功必然要依赖于个人的品德和能力,估不论能力,个人的品德那可是个不可靠的内玩意。
而且,个人品德容也有不同的标准,对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例如以公谋私,对大众来说是一件很坏的事,可对于他的家人、家族却是个好事。说白了,大公无私的人有,但绝对不多。再退一步来说,谁敢说自己在无监管的情况下一定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不是一两天的问题,而是很长一段时间,谁敢保证??

㈤ (26分)法制建设和进步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


(1)特点:《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或:侧重民法);注重法律公平。(4分)唐律注重伦理(或:“以礼入法”);皇帝拥有最高裁决权。(4分)
(2)政治体制:总统制或联邦制。(2分) 原则:制约和平衡(2分)实现: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掌握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6分)
(3)法律名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分)
特点或原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三权分立、法治精神、主权在民(写出两点即可);
《共同纲领》的原则:议行合一,多党合作,外交自主(写出两点即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原则:体现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原则。(3分)
目标: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分)

㈥ 法治和人治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A.靠法

法治与人治主要区别是个人意志与法律权威孰高孰低。

法治与人治有三大区别:

法治与人治区别一:法治是多数人之治,法律是大家合意的表示,全民意志的表示;而人治是一个人的意志,凭批示。如古代帝王经常凌驾于法律之上,仅靠皇帝一个人的意愿来决定。多数人之治和个人之治,都是治理,但意志来源和代表性不一样。这是法治和人治的最重要的区别。

法治与人治区别二:事先之治还是事后之治。法治是按照事先建立的法律规则进行法律适用,“十二铜表法”,“商鞅立信”,都是事先立了规矩,向社会宣告颁布,令出必行。包括立法者自己,也要坚决遵守,这都是事先立法。而人治是事后立规,便宜行事。发生事件之后,再随机出台处理原则,随势而为,政策治国,跟着社会状况,随时变化。

法治与人治区别三:是理性之治,还是运动之治。法治是将矛盾带上法庭,理性管理国家。让国家按照秩序,以法治的渠道来解决,稳妥而恒定。而人治是搞运动,像到处游行,把嫌疑人拉到广场上宣判,公开处理,一下子从重打击,一下子从轻放过。我们强调法治,就是要限制那种不受制约的随心所欲的权力。即将权利关到笼子里面。

法治与人治的三大联系:

一、法是一种判断是非曲直、惩治邪恶的(行为)规范,是正义的、公平的。

二、法律是一种活动,是当人们相互间发生争执无法解决时,由廌公平裁判的一种审判活动;是当人们的行为不端、不公正时,由圣兽行使处罚的惩罚活动。

三、法律的产生、实施离不开廌这一圣兽,它是社会权威力量的代名词,是社会强制力的代表,没有圣兽作为切实保障机制,法律没有神圣性,无法发挥出它的功能、威力。

㈦ 为什么我们当今要坚决走法治的道路,而不是人治

因为我们是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主义国家

㈧ 中国应该需要人治,还是法治

a
法治、人治(即德治)是两种治理国家的制度和原则。
在国家治理上,前者认为版主要依靠权法律,后者认为主要依靠道德、统治者的理性和智慧。二者相对而称,自古以来,不可并立。
从15大提出法治的概念以来,“我党”一直倡导法治。而且,在“我党”看来,人治,是封建君主专用,势必要与之划清界线的。

㈨ 辩论赛 法治和人治哪个更重要

法制,这个法制出发的比较有优势,虽然法是人定的,但是如果人不立法就无法可依,社会就会动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法无以立天下、

㈩ 要人治,不要法治.《人民日报》一篇社论,全国执行,何必要什么法律

所谓法律是国家来制定或认可的,自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即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它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为手段。法治和法律要逐渐变得适当宽容以利于社会和谐。法律一般限于宪法。法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法律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所以,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它随着阶级、阶级斗争的产生、和发展,法律将随着社会阶级、阶级斗争的消灭而自行消亡。
从上可以看出:法律既是大众的信仰,同时也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工具。
法律与政治很微妙,个人建议你不必纠结于此。

热点内容
享有经济职权的经济法主体是 发布:2025-05-20 20:56:11 浏览:782
居民供电法规 发布:2025-05-20 20:53:11 浏览:190
交通法规定高速开远光 发布:2025-05-20 20:47:46 浏览:427
初级会计经济法侯老师 发布:2025-05-20 20:47:00 浏览:277
法官写给情人保证书 发布:2025-05-20 20:43:10 浏览:90
金钱道德量表 发布:2025-05-20 20:41:39 浏览:152
关于传承道德的作文 发布:2025-05-20 20:41:39 浏览:936
山东郓城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5-20 20:41:37 浏览:913
法官能为民主做什么pdf 发布:2025-05-20 20:26:55 浏览:491
司法解释17条 发布:2025-05-20 20:26:54 浏览: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