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有出轨赔偿规定吗
Ⅰ 出轨离婚的赔偿标准是多少,怎么确定出轨离婚赔偿标准
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歧视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十条。
物质损害赔偿包括:因收集对方有重婚行为证据的花费,起诉费,律师费等等直接的物质损害。
(二)精神损害的赔偿费用根据依以下因素确定:
1、法定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害行为造成的后果。
4、有权人的获利情况。
5、罚款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实际上中通常根据过错方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对受害人造成的损害程度,过错方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局部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判断。
(1)婚姻法有出轨赔偿规定吗扩展阅读:
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Ⅱ 离婚,对方出轨可以要求赔偿吗
主要看外遇是否构成导致离婚的情形,且外遇一方是否存在过错。《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主要是针对因一方过错导致离婚的情形,无过错方可依法要求过错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婚姻法上的过错一般是指家暴、与他人同居或者重婚等,因此,有证据证明对方构成婚姻法上的过错,作为无过错方有权提出人身损害赔偿,对于赔偿金额问题,因法律对此尚无明确规定,实践中法官自由裁量权较大,但一般不会超过10万元,以2-5万元居多。因此如果一方有外遇出轨的情况,但是并不能够达到长期与别人同居或者重婚的情况,则无过错方起诉要求损害赔偿,法院不予支持。
Ⅲ 婚姻法对婚姻中出轨一方有没有惩罚的规定
1、有具体规定。
这个问题,同归于无过错方的请求权中。
重婚的、和他人同版居的、有不良嗜好权的、家庭暴力的、遗弃家庭成员的、感情不和分居2年以上的和其他情形的,调解无效,应当准予离婚。也就是说,你能拿出对方出轨证据,然后起诉离婚,一般情况下,即使对方不同意,也会判离婚。
如果,不判离婚,那你6各月之后再诉,一般就会判离婚了。
对于过错方(出轨者),在离婚财产分配上,应当少分或不分。无过错方(你),可以请求过错方予以赔偿损失,包括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
2、子女没有权利干涉父母婚姻。《婚姻法》明确规定。
3、题外话。
做夫妻不容易,如果对方仅是小过错,那就原谅他吧。毕竟是人,谁能无错呢。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当然,以对方是小错误为前提。
Ⅳ 新婚姻法夫妻一方出轨有什么赔偿,赔偿的数计
通常意义上的出轨,导致感情破裂的,不影响夫妻财产分割,原则上仍然是一人一半。如果长期出轨与人通奸的,可以适当少分。
婚姻法规定的有过错,只能是《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情形。即,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此时无过错的一方提出财产上的赔偿或者精神上的赔偿,法庭从法律的功能和目的角度来讲应该予以支持。在婚姻关系中如果一方有上述行为,给婚姻的另一方造成的精神上的伤害是无法抚平的,法律规定这样的精神损害的赔偿,正是基于一种对于配偶权的保护。
(4)婚姻法有出轨赔偿规定吗扩展阅读:
《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损害赔偿范围,太过狭窄,长期出轨通奸被排除在外。
现行《婚姻法》仅仅是列举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五种情形: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的,足以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的长期通奸、吸毒、赌博等等,统统被《婚姻法》排除在外,
比如长期出轨通奸,实际上与重婚、同居的本质区别在于后两者是公开行为,而前者是隐秘行为,从危害程度来看,长期通奸重婚、同居并无较大的区别,也严重侵害了无过错方的配偶权,如果因此而导致双方夫妻关系破裂的,无过错方理应有权请求离婚损害赔偿。
但目前的法律是排除这种情形的,受害者权利就无法得到保护,这无疑助涨过错方的嚣张气焰。这是现有《婚姻法》的一个漏洞,但现实就是如此啊。
不过,后来最高院《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8条第2款的规定,当配偶一方的人格权遭受对方非法侵害,并导致严重的精神后果时,有权请求人民法院判令过错方承担包括交付相应精神损害抚慰金在内的民事责任。
因此,根据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如果一方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对方长期出轨与人通奸的,在离婚分割财产时,人民法院可以对其少分。
精神损害赔偿,是随着《民法总则》的公布实施而在中国建立的一项新的民事法律制度,是中国公民权益的拓展。
精神损害赔偿是因侵犯人格权致使公民受到精神上的痛苦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侵犯公民的人格权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是物质上的损害,如受害人进行治疗的费用,一是精神上的损害,如受害人心理创伤和精神痛苦。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赔偿损失既指对物质损害的赔偿,也包括对精神损害的补偿。对受害人的精神损害予以赔偿不能弥补受害人名誉,荣誉等损失时,还需要用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来解决。
精神损害赔偿的目的在于以物质形式弥补和减轻受害人精神上的痛苦和心灵的创伤,慰籍受害人的感情世界,对侵权人予以制裁。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只限于上述法律规定的人格权种类,不能任意扩大。
Ⅳ 婚外情赔偿的规定
《婚姻法》的确规定了损害赔偿制度,即因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或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首先,婚外恋与“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不同的。构成重婚,有两种情况:一是有配偶者与他人登记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登记结婚;二是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其中,“以夫妻名义”是指他们以夫妻相称,周围的人也认为他们是夫妻的情形。所谓“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他人未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若您所称“有外遇”不属于上述两种情况,而仅指婚外恋、第三者插足的话,您就无法依据新《婚姻法》请求损害赔偿。
其次,必须是在离婚的条件下,无过错方才可以请求损害赔偿,如果发生了以上情况但没有离婚,则不能请求损害赔偿。可见,如果您不与您丈夫离婚的话,就谈不上损害赔偿的问题。
此外,无过错方依据新《婚姻法》请求损害赔偿的对象,只能是其配偶,而不应包括与其配偶形成重婚或同居关系的第三者。这是因为,《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它只能确定婚姻家庭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而不能约束与婚姻家庭关系无关的第三者。何况,新《婚姻法》和其他法律目前还都没有对婚外恋、第三者插足作出任何禁止性规定,而只是把它们当作是违反道德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