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对农村土地承包条款
Ⅰ 急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法 根据情况列举相关条例 懂的进来 谢谢
第一,村长抄作为70户村民的代理人(村民同意村长作代表去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有权与承包者签订土地承包合同。
第二,作为村民的代理人,村长违背村民的意思,签订合同,属于滥用代理权。村民可以以村长为被告,提起诉讼,请求撤销合同。
第三,如果村民能够证明村长和承包者串通签订合同(明知村民的意愿是签10年)损害村民的利益,可以将村长和承包者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请求撤销该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1、村民须举证签合同前,村民与村长已确定承包期限应签10年。
2、众人的力量大,只有多数人站出来,才能提出更有力的证据。
希望你们维权成功!
Ⅱ 在农村租赁土地,如何判断应当适用土地承包法还是合同法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请高手指点。
在农村租赁土地,应同时适用土地承包法和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所;
(二)流转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
(三)流转的期限和起止日期;
(四)流转土地的用途;
(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六)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
(七)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根据上述条款可知,二者并不冲突,可以同时适用。
土地承包法与合同法的区别如下:
一、制定主体不同。
土地承包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2年8月29日通过。
合同法与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颁布。
二、调整范围不同。
合同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土地承包法调整的是发包人、承包人、承租人等土地使用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法律性质不同。
土地承包法具有行政法性质。
合同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Ⅲ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适不适用于合同法
《合同法》租赁合同的章节中,是一个大的租赁关系,是对物品的所有者或合法管理者以收取报酬为条件,让渡物品占用、使用收益权的一种方式,其没有对土地这一不动产的土地租赁进行专门的规定,而相反,对于各类关于土地的专门性法律、法规对土地的租赁或者承包作了专门规定,《合同法》租赁合同的规定与专门的土地租赁、土地承包的法律相比,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当一般法与特别法相冲突时,适用特别法,当特别法没有规定时,适用一般法。《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所以本案显然应优先适用特别法即承包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
Ⅳ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法
1、找当时的村两委,证实合同关系的存在(仅村书记不够,最好还有村主任,其他村委)版;权2、交钱凭证,若没有凭证,需找当时收钱的账务,会计或出纳,查帐或要求出具证明;3、占有、使用(经营管理)10年的事实证明,10年间你们在这承包地上种植何作物,如何经营管理享受收益,最好有书面凭证,若没有也只好找证人。
Ⅳ 合同法关于土地承包优先权在第几条上有规定啊,高手指教下啊
土地承包优先权来,是指农村土地源发包或流转时,法定或约定优先权人对该土地享有优先承包的权利。合同法中没有相关规定,而是在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有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
第三十三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五)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
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其它方式承包农村土地,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承包权。
Ⅵ 审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可否适用合同法113条的规定
首先:你要明确土地承包纠纷是关于合同的纠纷,而合同自然属于《合同法》的规范范围版(除了权行政合同、劳动合同、婚姻收养关系所形成的合同。这些合同不属于《合同法》调整范围)
其次:根据:《合同法》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你这里一定要注意损失是双方定立合同时“预见”的或者“应当预见的”,不能随便衍生,使得合同一方的违约责任加重。
不知道你具体问题,我就只能回答到这里了。
水平不高请见谅
Ⅶ 发生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是适用合同法还是农村土地承包法
首先适用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其司法解释,如果涉及的内容在前者法律中没有提及的适用合同法。
Ⅷ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条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条: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
如果没有签定书面合同,而只是口头协议,那么这就不是合同行为,口头协议没有法律效力。而且,法律讲究的是证据,书面合同能作为法律诉讼的证据,口头协议是不能形成证据的。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九条,如果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或出租给第三方代耕不超过一年的,可以不签订书面合同,只需要口头协议即可。这种情况下的口头协议是有效的。
(8)合同法对农村土地承包条款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相关条款:
第三十七条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所;
(二)流转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
(三)流转的期限和起止日期;
(四)流转土地的用途;
(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六)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
(七)违约责任。
第三十八条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互换、转让方式流转,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三十九条承包方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将部分或者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或者出租给第三方,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
承包方将土地交由他人代耕不超过一年的,可以不签订书面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