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释义

发布时间: 2021-02-04 05:50:34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的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
第一章10位[7509202280]13位[9787509202289]总则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章特别规定
第一节集体合同
第二节劳务派遣
第三节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2002年10月1日国务院令第364号)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年7月21日国务院令第9号)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4年2月3日国务院令第146号发布根据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修订)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令第270号修订发布)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管理规定(1990年11月22日国务院令第66号发布)
工人考核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2003年3月1日国务院令第372号)
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1993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11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失业保险条例(1999年1月22日国务院令第258号)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1999年1月22日国务院令第259号)
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令第37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1993年6月11日国务院第五次常务会议通过1993年7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17号发布)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04年11月1日国务院令第423号)

② 新的《劳动合同法》条文解释

1.什么是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同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之间订立的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哪些单位及其劳动者适用《劳动合同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合伙合作律师事务所等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3.《劳动合同法》自什么时候起施行?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八条规定,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4.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对劳动者有约束力吗?

用人单位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并向本单位职工公示使其知悉的规章制度,对本单位以及本单位的劳动者具有约束力,本单位以及本单位劳动者应当遵守。

5.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指的是哪些事项?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规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是指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事项。

6.劳动关系从何时建立?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根据以上规定,即使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只要用人单位对该劳动者存在用工行为,则双方之间就建立了劳动关系,劳动者就享有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

7.用人单位可以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等证件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其他证件包括学历证书、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

8.建立劳动关系应当以什么形式订立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9.建立劳动关系后,最迟应该在多长时间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也就是说,法律提倡用人单位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即用工之日就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是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只要在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的,就不属于违法行为。

10.劳动合同可以任意解除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章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法定情形,不可以任意解除劳动合同。

11.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哪几种情况?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章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三种,即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12.在什么情形下,劳动合同终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1)劳动合同期满的;(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3.劳动合同终止的,用人单位是否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者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4.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怎么处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15.什么是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将该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从事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在这种特殊用工形式下,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但不用工,即不直接管理和指挥劳动者从事劳动;用工单位直接管理和指挥劳动者从事劳动,但是与劳动者之间不建立劳动关系。

16.非全日制用工情况下劳动合同何时终止?

非全日制用工情况下,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释义的目录

第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二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释义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章劳务派遣特别规定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三部分劳动合同典型案例分析
用人单位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规避法定义务案
企业高管违反保密义务案
劳动报酬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案
延期支付经济补偿金案
第四部分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相关规定
一、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二、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的决议
三、行政法规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每例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失业保险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四、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雇工合同“工伤概不负责”是否有效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经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纠纷准予撤诉或驳回起诉后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从何时起生效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期限应当如何起算问题的批复
五、规章
关于制定《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实施
细则的若干问题的意见
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
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
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贯彻《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问题解答
实施《劳动法》中有关劳动合同问题的解答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关于职工从事业余兼职劳动发生劳动争议如何处理的复函
关于试用期内解除劳动舍同处理依据问题的复函
关于订立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关于固定工签订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劳动争议当事人对纠正后裁决不服是否有申诉权问题的复函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关于企业职工被错判宣告无罪释放后,是否应恢复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等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
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关于劳动合同制职工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
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
关于职工被人民检察院作出不予起诉决定用人单位能否
据此解除劳动合同问题的复函
最低工资规定
集体合同规定
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工会主席任职期间用人单位能否因违纪解除劳动合同问题的复函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国家经贸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三方机制的通知
《关于因破产、被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或自行解散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引发的劳动争议如何确认被诉人的请示》的复函
关于对事实劳动关系解除是否应该支经济补偿金问题的复函
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后不再变更被执行主体的复函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六、规范性文件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
的指导意见
附录劳动合同示范文本
劳动合同书(固定期限)
劳动合同书(无固定期限)
劳动合同书(劳务派遣)
劳动合同书(非全日制从业人员)
劳动合同书(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
……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的基本信息

作者:劳动合同法起草小组编写
ISBN:
出版社:中国市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
定价:¥36.00元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的提要

我国劳动合同制度是1994年7月通过的《劳动法》确立的,1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版一制度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权作用。但是,随着市场主体和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现行劳动合同制度在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劳动合同法》的通过和实施,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了劳务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⑥ 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

最高法院关于劳动合同法现在一共有四个司法解释,分别如下:
1、最高人内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容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1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5次会议通过法释〔2001〕14号)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法释〔2006〕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已于2006年7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二OO六年八月十四日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2010年7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89次会议通过)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释义的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释义》是为了弥补《劳动合同法》的不足版,细化了权《劳动合同法》难以直接操作的原则性规定,补充和完善《劳动合同法》的漏洞,对实践中存在不同理解的法律条款,作出了统一解释。我国于2008年9月3日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其共有6章,38条,自2008年9月18日起施行。 其的颁布实施对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和权威性、有效性、统一性,对于我国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的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7年6月29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我国劳动合同制度是1994年7月通过的《劳动法》确立的,1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主体和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现行劳动合同制度在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劳动合同法》的通过和实施,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了劳务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为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建立统一、开放、公平和规范的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创造了有利条件。该法的实施,对规范企业的劳动用工行为、劳动管理、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起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作用。
《劳动合同法》的目录如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章特别规定
第一节集体合同
第二节劳务派遣
第三节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热点内容
中阳法院陈 发布:2025-09-15 00:02:12 浏览:709
民法学2考点 发布:2025-09-14 23:50:38 浏览:147
造谣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4 23:50:01 浏览:877
刑法122条 发布:2025-09-14 23:49:50 浏览:386
英国的法学家 发布:2025-09-14 23:33:08 浏览:859
2014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2025-09-14 23:23:37 浏览:908
装饰门店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4 23:16:19 浏览:747
形容道德的字 发布:2025-09-14 23:08:19 浏览:557
新婚姻法婚后买车 发布:2025-09-14 23:08:19 浏览:900
香港国安立法人大会议 发布:2025-09-14 23:03:20 浏览: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