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存在于下列何种社会之中
1. 求姐姐 哥哥解答 新年快乐 东财09秋学期《民法》在线作业三
自己的作业还是要复动动脑子好好制做撒,不过给你个答案作为参考
1.c
2.B 只有自然人享有名誉权,死人是没有名誉权的,但是他侵犯了死者近亲属的权利,所以死者近亲属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3.A。C中甲构成不当得利,D中形成无因管理之债
4.B。退伙人应对退伙前产生的债务与其他合伙人一起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5.D。你情我愿,正常的商业行为,不存在违法行为
6.B
7.D
8.D
9.C
需要解答直接 Q我 187384246
2. 德国法具有哪些不同于法国法的特征,a,属于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的法律 b,更注重
一、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特征资本主义法是在封建时代的后期孕育、萌发,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而最终确立的。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关系为基础,它所体现的国家意志来自于占社会少数的资本家阶级,因此,它与古代两种历史类型的法一样,也属于剥削阶级类型的法。不过,由于资本主义法律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存在和运行的,所以,它又是近、现代法律文明的一种形态,其奉行的许多原则也就明显不同于古代法律制度。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一个总体特征就是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建立了资本主义的法治国家,这一特征集中体现在下述原则之中。(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在法律史上,这一原则首次出现在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上:“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后来,各国的资本主义立法都确认了这条原则。这一条原则是资本主义法律制度首要的原则,因为它准确地反映了“自由地利用资本来剥削劳动”这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本质的要求。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并不存在这样的法律原则,那时,私有财产虽然受法律保护,但并未达到神圣不可侵犯的程度,因为在国家和专制王权面前没有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私人权利,国家和专制王权不受法律约束,它们对私人财产的侵犯不会引起任何法律上的责任。这一原则为交易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然,在任何人的财产权利都神圣不可侵犯这一法律表达的背后,存在着一种明显的事实状态,即,主要的社会财富垄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他们才是这一原则的真正受益者。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在近代资本主义法中具体表现为一种绝对的所有权,它允许所有权人几乎可以完全任意地使用和处分自己的财产,任何人(包括政府)均不得干涉。这种绝对的所有权在后来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矛盾。到了20世纪初,所有权的滥用开始受到限制,这是资本主义法制发展史上现代法制区别于近代法制的重要标志。(二)契约自由原则资本主义法律制度首次把契约自由上升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它意味着承认一切人都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可以在法律所界定的广阔领域中自主地处分自己的利益和权利,并在交往各方达成合意的条件下建立或改变彼此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一原则是市场经济关系本质要求在法律上的体现。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最关键的区别就在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是为满足本人消费、交纳地租和赋税而进行的生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是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因此,市场经济也就是自由交换的经济,它在法律上就表现为一系列契约订立和履行的总和过程。古代法律制度中的人身占有、人身依附、等级特权和专制王权都是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不相容的,也是与契约自由原则不相容的。可以说,契约自由原则不仅为重新安排和调整经济生活提供了新的准则,也由此而对整个社会生活的重新安排和调整提供了参照,从而,现代文明、现代法制的第一种形态——资本主义文明和法制才能得以确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契约自由原则在形式上给一切人都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机会,但是,对于不占有生产资料的普通劳动者来说,它只意味着决定把劳动力出卖给什么人的自由,然而,在为了生存必须出卖劳动力、必须接受剥削这一点上是没有自由选择余地的。因此,契约自由对于资产阶级才具有完全的意义,对于普通工人则只有部分意义,它是以契约自由的形式实现的经济强制。(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体现法国大革命之理想的《人权宣言》在第1条和第6条规定:“人们在自由上而且在权利上,生来是平等的。”“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保护或处罚都是一律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这一原则同前述两条原则一样,也是由资本主义法制首先确立下来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包括丰富的内容,其中最基本的精神有三点。第一,所有自然人的法律人格(权利能力)一律平等。这种权利能力生而具有,不以任何特定事实为条件,它实际上就是人权,即,任何人都享有的做人的权利和资格。第二,所有公民都具有平等的基本法律地位。“公民”这一法律称呼代表着一种法律地位,它与基本权利和义务相联系。在一国主权管辖范围内,任何人只要具有公民资格,就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基本权利和平等的基本义务。第三,法律平等地对待同样的行为。法律在对行为施加保护和惩罚时,只关注行为的性质和后果,而不关注行为人的身份。这一精神被形象化地表现为西方文化中司法女神的眼睛总是蒙着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确立,是人类社会从古代法律制度进入现代法律制度最主要的标志,是等级社会和专制国家的死亡宣告,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也应看到,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结构中,这一原则的法律意义和社会意义是不同的。尽管所有公民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基本权利,但法律规范中的权利只是一种可能性,权利的实现离不开必要的社会条件,在经济资源、政治资源和信息资源实际不平等占有的情况下,平等的权利对许多普通劳动者来说,很少具有实际意义。虽然在法律上,一个汽车装配线上的工人也与他的雇主一样有投资厂的权利,也与他一样有竞选总统和议员的权利,然而,这些平等的权利丝毫也不能改变资源的实际不平等占有的阶级差别。除了上述讨论的三条原则之外,资本主义法律制度还有人民主权、法律至;上(或宪法至上)、有限政府、分权制衡、普选代议等许多重要原则,不过,相对而言,这些原则都是为了保障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为了保障商品生产与交换在契约形式下进行,为了保障权利、义务的平等分配而被确立下来的。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资产阶级以不同于古代社会的方式实施自己的统治,其整个阶级的共同利益在其“法治国家”的稳定状态下得到了最大化的实现。
3. 对《法学概论》这本书的思考或感想
自考365网校名师张龙解析《法学概论》模拟题
2006-4-12 18:11自考365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2006年4月考试在即, 自考365网站联合新浪教育、中国教育在线邀请自考365网校名师 张龙 老师于2006年04月11日16:30-17:30作客自考大讲堂新浪嘉宾聊天室,结合2006年考试的具体情况,就《法学概论》课程4月份考试可能呈现的一些新的特点和动向,总结往年考试规律基础上与网友进行交流。
张龙老师将结合往年考试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学科特点,就考试技巧、复习重点等方面为网友做详细指导。
张龙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教师,获吉林大学法理学硕士、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法学家张文显教授和石少侠教授。在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权利问题的研究与论证》中独立完成《权利问题研究与中国环境法学的发展》和《权利的政治基础》两部分课题内容,曾参编世界银行法律援助项目法学系列文库教材《立法学》,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1999年起讲授法理学、宪法学、法学概论等课程,教学经验丰富。张龙老师干练、旁征博引的授课风格结合雄厚的学术功底,深得考生喜爱。
所授课程:
自学考试辅导《法学概论》
点击查看《法学概论》模拟题
张龙:大家好!
主持人:请张老师先讲一下法学概论的模拟题,网友们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提问。
张龙:这套模拟题是在结合历年真题的基础上,对今年考题进行的有针对性的预测。
先以模拟题中的几个典型题目来分析,摸清出题的思路,也给同学们讲一下答题的技巧。首先是单选题,最近几年的法学概论考试,单选题都是30道题,共30分,这30题基本上对导论和14章的内容都有所涉及,选择题没有绝对的重点,换言之,没有哪个地方是可以直接舍弃的。
首先说一下单选题的第2题:习惯法不存在于下列何种社会之中?四个选项: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关于这道题目,在看书的时候恐怕不可能直接找到答案,它是一道考核大家理解能力的问题,原始社会末期法律随着私有制、阶级的产生和国家同步诞生。也就是说在这里面有一个知识点:原始社会是没有法律的,这个法律是阶级意义上的成文法。同样的,原始社会没有这个成文法也谈不上有习惯法。通过这个分析得知,正确选项是A.其他的三个社会类型中都存在习惯法。
单选第6题:某甲具有刑事能力,但某甲主观上不具有故意和过失,那么:A某甲对其行为不应负刑事责任、B应负刑事责任、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D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一个涉及到犯罪构成的题,考到这样的题型要从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等几个因素来综合分析。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故意和过失是构成犯罪的基本前提。当明确了这个知识点之后,这个选项就比较容易选择了。正确选项就是A,同时提醒大家注意一个问题,C、D两个选项在这个题里的干扰作用不大,但是在其他的类似选项里面,刑法这部分可以和应当从轻减轻这两个是一定要注意区分。
下面来看单选第10题: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出自哪个国家,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看书时能够直接找到它的答案。关于宪法这部分讲过两个知识点,在它的历史起源上,世界上宪法的起源国是在英国,但是英国是不成文宪法制,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出自1787年的美国宪法。所以知道了这两个知识点之后就可以选出正确的B项。这个题提示大家,教材中明确写明了的类似于第一部、最早的等字眼时,一定要倍加注意,这样的地方是非常容易出选择题的。
单选第14题: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何种期限内审结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6个月,这个题是比较简单的,直接考法律的期限时效。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法、民法,这些地方都非常容易出和时间有关的问题,尤其是在诉讼法里面。这个题提醒大家注意一些关于时间的基本知识点,比如民事诉讼一审的案件,普通程序6个月内要审结,二审三个月要审结,适用简易程序三个月内一审要审结,同时要知道简易程序也只能在一审案件里适用。这个题的正确选项是B.
单选第20题:某甲破门入室行窃,正在翻箱倒柜时,听到事主回家的脚步声,于是越窗逃跑。某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这题考察关于犯罪时间段限的基本问题。要分析某甲的行为属于犯罪的哪个阶段。犯罪预备是处于为犯罪创造条件的阶段,还没有进入正式犯罪,很显然某甲已经入室行窃,A选项排除。B选项犯罪中止是犯罪在进行中,犯罪人因自己的主观意志主动中止犯罪行为,与之相关联的犯罪未遂,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犯罪无法继续或者犯罪人所期望的犯罪结果没有出现,犯罪既遂就是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都已达到,犯罪的阶段已经进行完毕。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会知道某甲入室等到事主脚步声越窗逃跑,他肯定不是自己主观放弃这个行为,他害怕被事主抓到,所以B选项排除。C、D选项再分析,应该是属于犯罪未遂,选择C.
单选第26题:依我国法律规定司法协助的内容不包括什么?A协助送达诉讼文书、B协助执行对方法院作出的判决或裁定、C协助调查取证、D协助执行仲裁机构的裁决。这个地方考的是关于国际法、国际司法部分的内容。注意司法协助内容书上明确列出了三项,这三项就是A、B、C三个选项所列内容,D选项仲裁的裁决不是司法协助内容。
再说一下多选题。多选题最近几年的考试基本上是5个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它的涵盖范围都比较广,一般法理会有一题。来看模拟题多选题的第32题,道德规范不同于法律规范之处在什么?这是考法律与道德的区别,这是属于法理部分的内容,道德规范不同于法律规范之处在于,A道德规范没有固定的形式、B道德规范没有约束力、C道德规范的体系是多元的,D道德规范存在于任何社会形态之中、E道德规范不具有阶级性。
A选项分析一下,道德和法律不同之处,法律规范是由国家机关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出的行为规范,有明确的形式,道德规范主要是以道德箴言、道德观念这样的方式存续的,因此道德规范没有特别固定的形式。A选项当选。
B选项道德规范没有约束力,很多同学选择了这个选项,这实际上是凭知觉发生的错误,不可否认与法律规范的国家强制力比较起来道德规范的强制力是比较弱的,绝不是说道德规范没有约束力,它的约束力不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道德自觉,因此可以说这个约束力是软约束,但是B选项的陈述过于绝对,道德规范没有约束力的判断是错误的。
C选项道德规范的体系是多元的。有同学看到这个想道德规范体系是多元的,法律体系是不是也是多元的呢?实际上,道德规范体系多元指的是由于道德不是特定机关制定出来的行为规范,也是依习惯所形成的,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的意识以及行为模式,因此道德的体系往往是因时代、因群体的不同而不同,就像那句话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道德的体系是多元的,反之法律的体系是一元的,它是国家机关制定出来的在本国领域通行的强制行为规范,必须保证其统一性、权威性。因此C选项当选。
D选项道德规范存在于任何社会形态之中,同学们看到这个选项会觉得道德规范是存在于社会形态之中,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但是法律是否也存在于任何社会形态之中呢。大家知道人类社会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的社会历史类型有六类: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未来理想的一种社会类型。前面讲的五种已经经历过的历史类型里面,原始社会是没有阶级意义上的国家和法律,因此原始社会有道德规范但没有法律规范。所以道德规范是存在于任何社会形态之中,而法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不存在,在此后经历的其他社会类型是存在的,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E选项道德规范不具有阶级性,大家知道道德规范和法律一样都是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它必然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不可避免的具有阶级性。E选项说道德规范不具有阶级性这个判断本身已经错误,更不能构成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区别。这个选项不对,因此本题正确选项A、C、D.
多选第34题,属于国际法渊源的有什么?A各国法律体系中共有的一般法律原则、B国际法院的司法判例、C权威国际法学着的学说,D国际条约,E国际习惯。这个题,大家看到五个选项首先的反应就是觉得D、E两个选项应该当选,因为书上在这个地方写的是比较明确的。大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忽略了选项A各国法律体系中共有的一般法律原则,A选项在书中写在D、E两个选项后又提到了此外各国法律体系中共有的一般法律原则,这个提醒我们注意看书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不留死角,尤其是书上有一些补充和转折。B、C选项不是国际法的政治渊源,他们是属于国际法的非政治渊源,因此这个题的真正选项是A、D、E.
下面我们说第三部分名词解释题。名词解释最近几年考试一般是每次考5个小题每题3分共15分。名词解释我们做过一个统计,从02年4月份到05年7月份,六次考试中名词解释的问题,本书的导论加14章,其中名词解释考过的次数最多的是第五章行政法,行政法共考了4次考了4个名词。此外商法也考了4次。也就是说行政法和商法这两部分在最近四年的六次考试中共出过四个名词解释题。第六章民法和第八章经济法各出了3个名词解释题。出过两次名词解释题的包括第二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第三章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第四章宪法、第十章刑事诉讼法、十二章行政诉讼法、十三章国际司法,绝大部分章节都是考两个名词解释题。
第一章和第九章各只出过一次,民事诉讼法在最近几年考试中一个题也没有出。如果一定要区分重点、非重点的话,大家可以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五、六、七、八章里。
我们以模拟题名词解释第37题为例简单说一下。申诉权,实际上是公民对于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的错误或违法的裁定、判决及决定或者因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致使他或他的亲属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向有关国家机关申诉理由,提出改正或撤销决定,判决或赔偿损失请求的一种权利。
像这样一个名词解释题,大家会发现它的内容比较多,记忆起来也感觉比较困难,我们所能看到的名词解释题,像这种类型的基本上已经算是考到最难了。至于说像条约、合伙、立法等其他的一些概念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些,答题字数较少。提醒大家注意名词解释这部分,大家主要应当关注的是最基本的概念,尤其是一、二级标题。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简答题,简答题最近几年每次考试考三个题,每题5分,共15分。我们做了一个总结,简答题部分从02年4月到05年7月的6次考试中各章的简答题出题状况大致如下:出题数目最多的是第十章刑事诉讼法,共出了4次,考了4道题,考过3次的包括民事诉讼法、民法、宪法;此外第七章商法、第五章行政法、第一章法律的一般原理考过两次;第九章刑法、第二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考过1次,其他的章节没有出过简答题。由此我们会发现简答题这部分其重点,大家应当关注的集中在诉讼法,尤其是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也就是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同时大家要关注第四章宪法、第六章民法。另外,关于第五章行政法、第七章商法、第二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和第九章刑法,大家也应给予必要的注意。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其他最近四年没有出过题的章节完全不需要看,而是现在距离考试仅有10天时间左右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有所取舍、重点突出。
简答题我们看一下模拟题的43题。人民法院对于哪些民事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裁定先予执行。这个题考的是民法部分的题,这个题的答案一共是三点:第一点是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案件,第二点是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第三点是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案件。实际上第三类是一个补充性的规定。大家会发现简答题的模拟题是答题点比较清晰,同时问题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内容。
下面我们说第五部分论述题,论述题最近几年基本是每年考1题,共14分。我们的模拟题第44题论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这是属于第四章宪法部分的题,总结历年的论述题,大家会发现,近四年六次考试法理题考了三个、宪法题考了三个,04年7月和05年4月的法理题考的是同一个题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问题.因此大家在看论述题的,可以把精力主要就放在法理和宪法部分,其他部分出论述题的可能性很小。
给大家出的这道论述题,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大家会发现它的标准答案比较清晰,共有六点。这六点大家答题的时候要注意,论述题和简答题不同之处就在于论述题的点一般来讲比简答题的点要多。简答题比较常见的是在三到五点,尤其是四点左右的答案设置考的可能性较大。论述题一般来讲答题点至少在四点以上,从四点到七点、八点不等,同时在答论述题的时候,尽量在答完答题点之后,后面要附带基本解释,这样就能够拿到分数。论述题考核的内容,按照刚才我们给大家讲的要领,大家会发现在法理部分也就是前三章和宪法部分,在里面寻找论述题的时候,大家可以自己做一些分析,看看哪些地方书上的陈述比较明晰,比较容易出论述题,可以自己做一下统计,基本上考试范围就不会跳出去了。
最后我们说一下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每年考2题,每题8分共16分。民法一题、刑法一题。当然在2004年7月份的考试里面只出了一个民法案例,没有出刑法案例,这是特例,绝大部分都是民法、刑法各一个案例题。案例题,很多同学都感到非常头疼,因为大家作为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法学概论这门课本身就非常困难,法学概论这门课是在528页的征文里面,涵盖了法学基础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和法学分论的各部分内容,尤其是其中的法学各论的内容也就是部门法的内容,涉及面极广,考核点非常多,在出案例的时候,往往使同学们感到不知从何下手。我们也进行过统计,最近4年6次考试的案例,刑法部分主要集中在故意犯罪的停顿阶段,包括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犯罪既遂这几部分。还集中在关于犯罪的共犯问题,还包括刑事责任年龄的问题,此外还考过盗窃罪和其他相关犯罪的问题。而民事案例考的主要集中在合同的成立与效力,继承问题,民事行为能力问题,结婚与离婚问题。大家会发现考核案例主要集中在民法和刑法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和最常见的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案例。所以大家在复习案例部分的时候可以就民法和刑法这两章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也就是说,可以找到往年的真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也可以找一些练习题,包括模拟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大家没有必要把案例抠的非常细,对每个具体的民法规定和刑法规定的法条进行很深入的、非常细致的记忆,而是要了解其最基本的一些概念、原理,尤其联系一些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这样就可以应对考试。
我们再看第六部分案例分析题,第46题:某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13岁、小儿子11岁。一天夜间,他带领两个儿子到某乙家盗窃财务。他进入房中行窃,小儿子在门外把风,大儿子进行运送,结果窃得大量财物。这三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首先大家要知道这道题考核的关键点在于哪儿。第一是考盗窃罪的问题,第二是考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第三是考共犯的问题。这一个案例涵盖了三个基本的刑法问题,盗窃罪我们凭常识就可以判断,这三个人的行为是盗窃行为,客观方面看是符合盗窃罪的特征的。关于刑事责任年龄,某甲的两个儿子11岁、13岁都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从犯罪主体方面他们都不能成为犯罪主体,无需承担刑事责任。此外,关于共犯的问题,大家注意共犯包括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在本案之中,某甲操纵两个儿子进行盗窃,实际上是把两个儿子当成了犯罪工具使用,同时由于某甲两个儿子都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因此他们不符合共犯的犯罪主体的基本要求,所以三人的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某甲应依其单独的盗窃罪来论处
4. 刑法学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题目如下
CACAD BCBDB
5. 求尔雅法社会学答案。。
您好,超星所有的都已经在我的头像,在线搜 极客校园 信:geekxiaoyuan 粘贴部分题库,感谢您的采纳
康梁都对中日维新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研究,但没有触及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A
天鹅是下面哪一项的图腾:() 欧罗巴人
吴三桂拒绝李自成招降的原因是 爱妾被抢
从家庭鸡蛋需求曲线可以看出当鸡蛋价格上升时,对鸡蛋的需求量会如何变化? 下降
真核细胞中,由单层膜组成的细胞器的发现者是:( ) A
以下关于孔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孟子是他的弟子。
若本国货币贬值能够带来贸易收支的改善,那么进出口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应该:() B
从后羿射日到嫦娥奔月的神话中,阴阳的关系是? C
产生压力团体最早的国家是? 美国
中国文学具有粉饰的特点。 A
沙漠地带不太适合铺设太阳能电池板。 B
首先预言反电子存在的科学家是:() 狄拉克
自律有身份感的人对不会爆发的事情是不会去做的。 正确
典型是指作品中塑造的个性形象。 错误
《诗经》的编订有哪三个说法? C
整体来讲,中国乐曲是单线条居多。 A
关于交往或交换,不正确的是: B
绘画、雕塑与电影造型最根本的区别是下面哪一项:() 静态造型与动态造型
皮纳图博火山在1991年6月15日爆发,当地人由于不相信? 错误
以下假设项目的对外投资不是主要出于战略性意义考虑的是? D
人体内的什么会加速细胞的损伤从而加速人的衰老? 自由基
下列选项不是微观收入和宏观调控所带来的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是、 私有制结果
6. 法存在于什么社会
法存在于整个阶级社会。
不法事情发生:
1、受了不法事情的影响。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有人开了头,那么就一定会有人跟随”,也可以说是一个模仿,是一个不法事情的开端,也许有些人都有着破坏的念头,但却没有勇气,而一旦他看见有人做出了他一直想做的事情,他的心底就会产生“别人都可以做,我也可以做的想法”,就是因为这种想法,就会做下了不法之事。
2、工作压力大。现在的社会上竞争很大,在家庭、工作和生活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压力,而有些人就是因为压力没有办法发泄,一直压抑着会导致做出一些不法之事来。
3、思想不正常。每个人的思想都不同,但并不代表每个人的思想都是正确的,有些人的思想很黑暗,很偏激,正是这种错误的思想让他做下了觉得对的不法之事。
4、心理不平衡。虚荣心,妒忌心,攀比心等,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正是因为这些心理有时得不到平衡,就会做下了一些危害他人的不法之事。
5、精神不稳定。有一种病叫精神病,有一种人叫做精神病人,这种人看起来像正常人一样,但有时候刺激到发病了,就会在精神不稳定的情况下做出一些不法之事来。当然,喝酒了有时也会在冲动之下做出不法之事。
社会法理论的研究相对滞后。社会法的生成有其相应的人文和社会背景 ,有其生成的法制环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 ,关注民生 ,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逐渐成为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7. 求一份知到智慧树中华国学的答案
【单选题】(1分)
“中华国学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学术。”对这句话的解释不妥当的一项是:B
A. “中华”一词主要是文化概念
B. “中华”一词主要是种族概念
C. “传统”是指在古今有重大影响的内容
D. “学术”是指系统性的知识
2
【单选题】(1分)
当前流行的国学概论著作主要有三种形式。下面哪一项不在这三种形式之内:C
A. 以四部之学为框架的形式
B. 兼顾四部之学与现代学术分科的形式
C. 以经学为中心的形式
D. 以古代社会思潮为脉络的形式
3
【单选题】(2分)
关于本课程的宗旨,下面哪一种阐述最为妥当:
A. 发掘和阐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知识,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
B. 发掘和阐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知识,为国家政治需要服务
C. 发掘和阐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知识,以便牢记历史
D. 发掘和阐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知识,以便传承历史
本题总得分:2分
4
【多选题】(2分)
关于本课程内容的基本格局,下面哪两种表述比较合适:CD
A. 以儒家经学为核心
B. 勾勒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
C. 先秦时代以诸子学说为核心
D. 秦汉以后以儒道佛三教为框架
5
【单选题】(3分)
从“导论”的内容看,本课程最突出的特色是:A
A. 思想性强,可以丰富人生智慧
B. 历史感强,利于了解中华文化
C. 形式活泼,显得不太枯燥乏味
D. 内容全面,有利于宏观的认识
6
【单选题】(3分)
阅读下面的史料:
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王若曰猷大诰尔多邦越尔御事弗吊
天降割於我家不少延洪惟我幼冲人嗣无疆大历服弗造哲迪民康
根据上述史料,下面哪一条最能概括其中心思想:D
A. 周武王驾崩
B. 周初三监之乱
C. 周公将讨伐三监之乱
D. 周公诰命诸侯:周人的统治遭遇了危机
1
【单选题】(2分)
《易经》这部古老的文献,最初主要用于:C
A. 学习
B. 龟卜
C. 蓍筮
D. 战争
2
【多选题】(2分)
我们今天所见的《易经》,是由多少卦、多少爻组成的:CD
A. 八卦
B. 四十八爻
C. 六十四卦
D. 三百八十四爻
3
【单选题】(2分)
在汉代,以京房为代表的易学家继承了“易传”的传统,发展出一套繁琐复杂的方法,用以推算祸福吉凶。这种方法被称为:D
A. 义理易学
B. 卜筮易学
C. 术数易学
D. 象数易学
4
【单选题】(1分)
义理易学是中国易学的学术流派之一。“义”是卦象、卦辞的含义,“理”是道理、真理,义理易学就是着重探讨《易经》卦义和道理的学说。义理易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C
A. 董仲舒
B. 荀子
C. 王弼
D. 京房
5
【单选题】(2分)
上古时代的人们用乌龟的腹甲,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放在火上炙烤,然后根据龟甲显示出的兆纹判断吉凶。这种方法被称为:B
A. 蓍筮
B. 龟卜
C. 连山
D. D. 归藏
6
【单选题】(2分)
有了需要占卜的事情,人们把事先准备好的卜甲取出,放在火上炙烤。经过炙烤的龟甲,表面呈现出一些细微的裂纹,人们认为这是:A
A. 龟兆
B. 占辞
C. 贞问
D. 验辞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分
7
【单选题】(3分)
按照周代筮法的规则,4和5为少数,为阳;8和9为多数,为阴。假如三变的结果分别是9、8、4,即两多一少,记为“”,这被称为:D
A. 老阴
B. 老阳
C. 少阴
D. 少阳
8
【单选题】(1分)
《周易·系辞》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这里所说的圣人是指:B
A. 神农氏
B. 包牺氏
C. 周武王
D. 周成王
9
【单选题】(2分)
在《周易》筮法中,如果是“老阴”,就应该变成阳爻,如果是“老阳”,就应该变成阴爻,从而得出新的一卦,这被称为“之”卦。“之”就是“至”的意思,表示从原来的卦变为另外的一卦,这被称为:A
A. 卦变
B. 阴卦
C. 爻变
D. 阳卦
10
【单选题】(2分)
在中国上古时代,负责占卜的官员根据兆纹预判事情的祸福吉凶,君主参考卜官的报告决定是否做某件事情。事后占卜官把占卜的事情刻在甲骨上,这是所谓的:C
A. 贞问
B. 命辞
C. 占辞
D. 问辞
11
【单选题】(2分)
在中国上古时代,负责占卜的官员据兆纹预判事情的祸福吉凶,君主参考卜官的报告决定是否做某件事情。有的时候,史官把事情的结果刻在龟甲上,这类文字被称为:D
A. 结论
B. 命辞
C. 刻辞
D. 验辞
12
【单选题】(2分)
根据《国语》的记载,晋献公讨伐骊戎,史苏对他说:从前夏桀讨伐有施国,有施国把妹喜送给夏桀,结果使夏朝灭亡;商纣王讨伐某国,该国把妲己送给纣王,结果导致了商朝灭亡。这个被讨伐的国家是:C
A. 有褒国
B. 轩辕氏
C. 有苏国
D. 有巢氏
13
【单选题】(2分)
根据《国语》记载,晋献公讨伐骊戎,史苏对晋献公说:周幽王讨伐有褒国,有褒国把一个美女送给周幽王,结果导致西周灭亡。如今,我们晋国正在重蹈历史覆辙!史苏所说的这位美女是:D
A. 骊姬
B. 妲己
C. 有苏氏
D. 褒姒
14
【多选题】(1分)
从总体上说,《周易》由两大部分构成,这两大部分分别是:AC
A. 《易经》
B. 《序卦》
C. 《易传》
D. 《系辞》
15
【多选题】(2分)
夏商周三代用于卜筮的文献,除了《周易》之外,另外两种是:BC
A. 《尚书》
B. 《归藏》
C. 《连山》
D. 《山海经》
16
【多选题】(1分)
先秦时期,人们卜筮主要使用哪两种方法?BC
A. 钱筮
B. 蓍筮
C. 龟卜
D. 骨卜
17
【多选题】(2分)
在中国古代,易学主要有哪两大流派?BC
A. 连山易学
B. 义理易学
C. 象数易学
D. 归藏易学
18
【多选题】(2分)
《易传》7种,共10篇。没有《易传》,《易经》便难以理解,所以人们把《易传》的10篇比喻为10个翅膀,称为“十翼”。其中,《文言》一篇占十翼之一,它是专门解释哪两卦的:CD
A. 泰卦
B. 否卦
C. 乾卦
D. 坤卦
19
【单选题】(3分)
在《周易》筮法中,三个多数(如9,8,8)被称为老阴,二个少数一个多数(如5,4,8)被称为:A
A. 少阴
B. 少阳
C. 老阴
D. 老阳
正确答案是:A
查看答案解析
20
【单选题】(3分)
请看下图:20.png
图中A表示的是下列选项中的:A
A. 卦象
B. 卦名
C. 爻名
D. 爻辞
21
【单选题】(3分)
请看下图:21.png
图中D表示的是下列选项中的:C
A. 卦象
B. 卦名
C. 爻名
D. 爻辞
22
【单选题】(3分)
《周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下面的解释不符合上述思想的一项是A
A. 《周易》生太极
B. 太极生阴阳
C. 阴阳生四种卦象
D. 四种卦象生八种卦象
23
【单选题】(3分)
《周易·系辞》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D
A. 包牺氏开始了天文观测活动
B. 包牺氏开始了地理勘测活动
C. 包牺氏制作八卦以祭祀鬼神
D. 包牺氏制作八卦以预测吉凶
24
【单选题】(3分)
《周易·杂卦》说:“《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下面哪一个选项符合这段话的意思:C
A. 乾卦和坤卦表示刚强
B. 临卦和观卦表示光临
C. 益卦和损卦表示盛衰
D. 震卦和艮卦表示震动
1
【单选题】(1分)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下列思想家中哪一位不属于法家?
A. 商鞅
B. 韩非
C. 申不害
D. 杨朱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2
【单选题】(2分)
战国时期辅助秦孝公实施变法改革的一位政治家,他有三个不同称呼,下列哪一个选项在这三个称呼之外?
A. 公孙鞅
B. 公子鞅
C. 卫鞅
D. 商鞅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分
3
【单选题】(2分)
卫鞅到了秦国以后,给秦孝公阐述了三种治国策略,秦孝公选择了哪一种策略?
A. 帝道
B. 王道
C. 霸道
D. 君道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分
4
【单选题】(2分)
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下列哪一种措施不属于商鞅变法的内容?
A. 在经济上,由井田制转变为自耕农制度,奖励农业生产,抑制商业投机行为
B. 在行政体制上,由分封制改为郡县制
C. 法律上,由贵族控制法律转变为成文法,实施严厉的邻里连坐制度
D. 在文化上,废黜百家,独尊法家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分
5
【单选题】(1分)
“食、色,性也。”意思是说,贪吃、好色是人类的本性。这是谁的观点?
A. 孔子
B. 孟子
C. 告子
D. 韩非子
正确答案是:C
查看答案解析
6
【单选题】(2分)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意思是说,应该用法律教育人民,政府官员应该成为守法的榜样。这一主张最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A. 管仲
B. 商鞅
C. 韩非
D. 李斯
正确答案是:C
查看答案解析
7
【单选题】(1分)
韩非的政治管理学说包括哪些要素? �该成为守法的榜样。这一主张最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A. 法
B. 术
C. 势
D. 以上三项之和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8
【单选题】(1分)
在韩非的学说中,“术”是政治治理的技术,实施的对象是: �主张最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A. 君主
B. 官吏
C. 民众
D.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是:B
查看答案解析
9
【单选题】(1分)
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改革家,为秦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却遭遇了悲剧性的结局。车裂商鞅的是哪位君主?
A. 秦穆公
B. 秦献公
C. 秦孝公
D. 秦惠文王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10
【单选题】(1分)
秦王嬴政感慨地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嬴政想见的这个人是:
A. 韩非
B. 李斯
C. 吕不韦
D. 公子扶苏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11
【多选题】(3分)
韩非认为,在人类社会中,有五种人对社会没有用处,是社会蛀虫,他称之为“五蠹”。韩非所说的五蠹包括:
A. 儒生、侠客、私门之徒
B. 强盗、小偷
C. 纵横家、工商业者
D. 兵家、小说家
正确答案是:A,C
查看答案解析
12
【多选题】(3分)
韩非继承了申不害关于“术”的思想,强调政治家应该学会政治技术。他所说的“术”包括哪两项?
A. 装聋作哑
B. 深藏不露
C. 赏罚分明
D. 依法治国
正确答案是:A,B
查看答案解析
13
【多选题】(2分)
法家学说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下列哪些是法家学说的核心内容?
A. 反对不义的战争
B. 强调人的逐利性
C. 讲究礼乐制度
D. 注重法律约束
正确答案是:B,D
查看答案解析
14
【多选题】(3分)
秦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变法最晚,但是最彻底,原因可能是
A. 秦国改革晚,可借鉴经验多
B. 秦国的社会经济相对发达
C. 秦国具有深厚的法家传统
D. 秦国改革有系统的法家理论指导
正确答案是:A,D
查看答案解析
15
【多选题】(3分)
秦统一中国,功垂千古。秦帝国的历史功绩包括哪两项
A. 焚书坑儒
B. 修筑驰道和栈道
C. 击退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D. 以隶书为官方文字
正确答案是:B,C
查看答案解析
16
【多选题】(3分)
西汉早期的政治思想家贾谊总结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写成了《过秦论》。在这部伟大的著作中,他的结论涉及如下哪两项
A. 攻守异术
B. 兵不厌诈
C. 一断于法
D. 统一以后应该施行仁义政治
正确答案是:A,D
查看答案解析
17
【多选题】(3分)
法家重视法制建设,这是因为“法”具有如下两个特色
A. 平均性
B. 公正性
C. 欺骗性
D. 强制性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3分
18
【多选题】(3分)
秦帝国的崩溃,与下列哪两种因素有直接关系?
A. 官员之间勾心斗角,导致政局不稳
B. 重农抑商
C. 官员腐败
D. 刑法苛刻,民不聊生
正确答案是:A,D
查看答案解析
19
【多选题】(2分)
秦统一中国以后,发生了焚书坑儒的事件。导致这一事件发生的两个主要人物是
A. 姚贾
B. 秦始皇
C. 李斯
D. 吕不韦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分
20
【多选题】(2分)
关于法家思想的特点,下面哪两种说法符合实情?
A. 法家注重个人利益
B. 法家注重法律约束
C. 法家注重道德建设
D. 法家注重人格培养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分
21
【多选题】(1分)
在下面的主张中,哪两种与法家的主张相合?
A. 兼爱天下
B. 一断于法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22
【多选题】(1分)
法家思想的两个鲜明特色是:
A. 奖惩严明
B. 教育为主
C. 反对战争
D. 富国强兵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23
【多选题】(3分)
秦采用法家的策略,产生了两个方面的社会后果,这两种后果是:
A. 兼并诸侯,统一中国
B. 秦帝国长治久安
C. 秦帝国迅速崩溃
D. 孕育了儒家思想
1
【单选题】(1分)
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干。儒学产生于
A. 春秋早期
B. 西周时期
C. 春秋末期
D. 战国早期
2
【单选题】(1分)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立者,他的人性论主张是
A. 人性险恶
B. 人性相近
C. 人性食色
D. 人性善良
3
【单选题】(1分)
儒家学派中最先提出性善论的是哪一位人物?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D. 董子
4
【单选题】(1分)
关于先秦儒家学派的人性论,下面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
A. 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
B. 荀子论性恶,宣扬化性起伪
C. 韩非论性恶,宣扬化性起伪
D. 孟子讲性善,言必称尧舜
5
【单选题】(2分)
春秋时期,士阶层应该掌握六种技能,是为“六艺”。孔子教育学生的内容就包括这“六艺”,具体内容是
A. 礼、乐、射、御、书、数
B. 礼、乐、诗、书、射、术
C. 琴、棋、书、画、骑、射
D. 诗、书、礼记、仪礼、左传、公羊传
6
【单选题】(2分)
仁学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哪一个选项对儒家仁学的概括最全面
A. 以上说法之和
B. 孝悌被认为是仁义的根本
C. 仁的内容很广,凡是美好的品德都包括在内
D. 儒家的仁学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道德学说
7
【单选题】(2分)
儒家非常重视礼节。学生拜孔子为师,应该准备
A. 乡射礼
B. 束脩之礼
C. 相见礼
D. 燕礼
8
【单选题】(3分)
先秦儒家重视礼制,礼制是对社会人群的管理,从本质上来说,礼制的特色是
A. 等级主义,封建主义
B. 平等主义,理想主义
C. 繁文缛节,限制自由
D. 既有差别,又有限度
9
【单选题】(3分)
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按照这一主张,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对待邻家老人的态度应该是
A. 像赡养自己的父母一样赡养他们
B. 在赡养好自己父母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助邻家老人
C. 他们有自己的儿女,没有必要为他们担心
D. 他们老是他们自己的事,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10
【单选题】(3分)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下面哪一个选项与“中庸之道”最接近
A. 上下级之间是平等关系,不存在尊卑贵贱
B. 上下级之间是工作关系,彼此间相互协调
C. 上下级之间是利益关系,彼此都是为自己
D. 上下级之间是毫无关系,彼此间各行其是
11
【单选题】(1分)
一言以蔽之,先秦儒学是
A. 以人为焦点的政治学说
B. 弱肉强食学说
C. 以物为焦点的政治学说
D. 长生久视学说
12
【多选题】(1分)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A. 老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荀子
13
【多选题】(2分)
关于孔子的人性论,表述正确的两个选项是
A. 人的天性相同,都性善
B. 人的天性相同,都性恶
C. 后天环境加剧了人们之间的品格差异
D. 人与人之间先天的道德差异很小
14
【多选题】(3分)
孟子提出人性善的观点,他认为
A.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B. 仁义礼智根于心
C. 人们应该“化性起伪”
D. 人的善良是后天学习得来的
15
【多选题】(3分)
荀子宣扬人性恶,符合性恶论的两个选项是
A. 因为人性恶,所以必须“化性起伪”
B. 人有生理需求,所以彼此之间厮杀争夺
C. 人有生理需求,所以没有教育的意义
D. 人性无法改变,所以教育没有意义
16
【多选题】(3分)
《荀子·劝学》专门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意义。属于该篇的两个选项是
A.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B.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17
【多选题】(2分)
先秦儒家主张政府应该实施仁政,所谓“仁政”是指哪两项
A.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B. 官员应该成为道德楷模和表率
C. 为政以德,在政治中先德后刑
D.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8
【多选题】(3分)
礼学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依照儒家礼学的精神,下面哪两个选项不能接受
A. 礼是赋予少数人特权
B. 礼是权利与约束的结合
C. 礼是上一级压迫下一级
D. 没有礼就没有社会秩序与和谐
19
【多选题】(3分)
中华文明被人们称为礼乐文明,礼乐文明以礼为核心。礼的功能反映在哪两个方面
A. 没有礼制就没有平等
B. 没有礼制就没有秩序
C. 没有礼制就没有效率
D. 没有礼制就没有社会
20
【多选题】(3分)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合理,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在儒家学说中,中庸之道与哪两种思考直接相关
A. 政治的功能是维护人际和谐
B. 政治的功能是实现国家富强
C. 要人际和谐就不能不讲人情
D. 要国家富强就不能不讲法律
1【单选题】(1分)
在战国早期,“兼爱”学说流行一时。这是哪个学派的主张?
A. 儒家
B. 杨朱学派
C. 庄子学派
D. 墨家
2【单选题】(1分)
在战国时代,有一位思想家宣称“拔一毛利天下,不为”。这位思想家是:
A. 韩非子
B. 商鞅
C. 杨朱
D. 庄子
3【单选题】(2分)
“爱”是战国思想的主题之一。哪一派的思想家认为“爱”是主观的,因而是靠不住的
A. 法家
B. 名家
C. 墨家
D. 儒家
4【单选题】(2分)
杨朱学派乃战国诸子之一。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杨朱学派的思想
A. 今朝有酒今朝醉
B. 吃遍天下美食
C. 追逐女色
D. 勤俭持家
5【单选题】(2分)
在战国时代,墨家学说代表着社会下层的愿望。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墨家的思想
A. 爱自己的父母胜过别人父母
B. 贵族要节制自己的欲望
C. 要像大禹那样辛勤工作
D. 亲人去世之后应该薄葬
6【单选题】(2分)
名家是战国时代研究语言逻辑的学派,与墨家的经验逻辑不同。下列哪个命题不属于名家
A. 白马非马
B. 卵有毛
C. 龟长于蛇
D. 白马是马
7【单选题】(2分)
法家反对徇私枉法。下列哪一种观点不属于法家思想
A. 朋友犯罪,应向官府举报
B. 父亲犯罪,儿子应该检举
C. 政治家应该用法律约束人民
D. 在法律实践中应该考虑人情
8【单选题】(1分)
白马是否马?这是战国时期争论的学术命题之一。“白马非马”是谁的观点?
A. 公孙龙
B. 孔子
C. 商鞅
D. 墨子
9【多选题】(1分)
墨家政治学说是一个道德主义的理论体系。下列哪两个选项符合墨子学说?
A. 自己的国家攻打别的国家,坚决支持
B. 自己的国家攻打别的国家,坚决反对
C. 自己的孩子挨饿,别人的孩子也挨饿,应该同样地关照
D. 自己的孩子挨饿,别人的孩子也挨饿,只管自己的孩子
10【多选题】(3分)
阅读下列诗词,分析哪些诗词与杨朱的思想比较接近
A.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D.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11【多选题】(3分)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兵学经典之一。下列哪两种战法与《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背道而驰?
A.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 声东击西,神出鬼没
C. 包围敌人,全部歼灭
D. 打持久战,以战养战
12【多选题】(3分)
根据《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下面哪两个选项比较恰当
A. 在战争中应该坚持仁义
B. 军事将领必须诚信用兵
C. 在战争中不能恪守仁义
D. 军事将领必须足智多谋
13【多选题】(2分)
《墨子》是墨家思想的代表作。下列哪两个选项不符合墨家思想?
A. 有钱人应该节俭助人
B. 有钱人应该及时享乐
C. 战争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D. 战争是可以避免的行为
14【多选题】(2分)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下列哪些思想学派关注政治和社会
A. 墨家
B. 杨朱学派
C. 儒家
D. 名家
15【多选题】(2分)
在诸子百家中,下列哪些思想家主张赏罚分明、令行禁止
A. 孙子
B. 孔子
C. 韩非子
D. 老子
16【多选题】(2分)
在诸子百家中,勤俭节约与贪图享乐是哪两派的主张
A. 法家
B. 杨朱学派
C. 名家
D. 墨家
17【多选题】(3分)
《墨子·兼爱》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与这一思想比较接近的两个选项是:
A. 人们之间互相爱护
B. 通过社交获得好处
C. 亲人之间互敬互爱
D. 人们之间共同受益
18【多选题】(2分)
《墨子》书中说,大禹治水“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此一主张的两项含义是:
A. 大禹那样做伤害自己身体
B. 人们应该学习大禹的榜样
C. 大禹一心为公,毫不为己
D. 不要像大禹那样亏待自己
19【多选题】(2分)
《韩非子·主道》说:“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一个人有了罪过,无论是谁都应被惩罚
B. 一个人立了功,没有关系未必受奖赏
C. 一个人立了功,无论是谁都应受奖赏
D. 一个人有了罪过,关系亲近就尽量关照
20【单选题】(2分)
《墨子》书中说:“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这段话描述了:
A. 人们的生活幸福愉快
B. 人们的生活艰辛困难
C. 贵族阶层的生活节俭
D. 贵族阶层的生活奢侈
21【单选题】(3分)
《墨子》主张:“衣三领足以朽肉,棺三寸足以朽骸,堀穴深不通于泉流,不发洩则止。死者既葬,生者毋久丧用哀。”这反映了墨家
A. 重生而轻死
B. 对死者无情
C. 不迷信鬼神
D. 节葬的思想
22【单选题】(3分)
《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反映了作者
A. 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B. 对生死问题的关怀
C. 对战争的深刻思考
D. 对战争事业的热爱
23【单选题】(2分)
《孙子兵法》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这反映了作者
A. 因敌而变的军事思想
B. 因战取利的军事思想
C. 反对战争的军事思想
D. 不用兵法的军事思想
24【单选题】(2分)
战国时期名家提出的重要命题之一是“狗非犬”。这一命题阐明了: �家
A. 狗不是犬
B. “狗”与“犬”是两个不同的名称符号
C. 犬不是狗
D. 狗不是狗
25【多选题】(2分)
战国诸子中,一家反战,一家好战,彼此学说根本对立。这两家分别是:
A. 兵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26【多选题】(2分)
战国诸子中,有人宣扬爱己,有人宣扬不要爱别人。这两种主张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 杨朱
B. 韩非
C. 孙武
D. 吕不韦
27【多选题】(2分)
先秦诸子中,有人宣扬仁爱,有人宣扬兼爱。这两种主张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 孔丘
B. 墨翟
C. 管仲
D. 孟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