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关于签字盖章的问题

合同法关于签字盖章的问题

发布时间: 2021-03-06 08:27:15

⑴ 合同盖章签字问题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你所在的公司,你本人也脱不了责任。理由和依据如下专:

第一,你本人未经授属权委托,同另一公司签订合作合同,属于无权代理行为,所签合同本身就是无效的。我国《合同法》第五十六条明确规定:“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二,《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综上,因为你未经授权签订合同属无权代理,而你所在公司又加盖了公章,所以才会有你与公司同时都要负责任的结果。

⑵ 电子合同是怎么解决签字和盖章问题的

电子合同的签字或盖章,主要是依靠电子签名和电子认证
《合同法》第内32 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容同形式订立合同,自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书上签名或者加盖公章时合同成立。”
电子认证与电子签名一样都是电子商务中的安全保障机制,是由特定的机构提供的,对电子签名及其签署者的真实性进行验证的服务。电子认证,是指由特定的第三方机构通过一定的方法对签名及其所做的电子签名的真实性进行验证的一种活动。电子认证主要应用于电子交易的信用安全方面,保障开放性网络环境中交易人的真实与可靠。

⑶ 合同法中的签章问题

有效,你可以用表见代理的相关规定,这个符合表见代理。 你有理由相信版对面的经理有代理权权,而且有那个经理是其公司的经理有牵连性,可以构成表见代理,所以说合同有效,就算不追认也有效。不是效力待定的合同。
还有资质问题,如果没有相应的资质则合同无效,违反了法律法规
无效合同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益,只要这2个条件都符合则不从在无效合同的情况。
谢谢采纳,你提供的信息太少我只能回答这样多了。

⑷ 合同的签字盖章有什么规范吗

合同的签字盖章的规范如下:

1、合同的签字人应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委托代理人(即经办人回),不具备法人资格答的企业由其代表人签字。在代订合同的情况下,代理人应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或者其他授权委托的证明,否则应由法定代表人亲笔签名。

2、为防止代理人滥用代理权,越权签订合同,一般应采取先订合同后盖章的办法,不要随便将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交代理人。

3、合同的盖章可以是单位的公章,也可以是合同专用章,但不能加盖单位的内部职能科室的印章,只有公章和合同专用章才能对外。

4、所加盖的公章或合同专用章的单位名称应与合同当事人的名称完全一致;

⑸ 合同法里有关签字盖章的法条适用于政府采购吗

实质签字盖章生效的约定,是吧。
是适用的。尽管目前理论界对政府机关的采购是否属于合同法的调整范围或者是否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来调整以政府为主体的合同关系有议论,但是就目前而言,合同法还是调整政府采购的。

⑹ 合同生效以什么为准,双方签字、盖章还是签字并盖章

一般情况下,如果在合同中没有特别约定生效时间或条件的,则合同应该在双方当事人均签字或盖章之时即生效,而不是签字并盖章后才生效。
当然,如果合同中有明确约定以当事人签字并盖章为生效条件的,则从其约定。
具体关于合同效力的问题,可见《合同法》的具体条文规定:
《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十五条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第四十六条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第四十七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八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九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⑺ 合同盖章会产生哪些法律纠纷问题

你好,合同盖章会产生的法律纠纷问题有:

一、一方盖章,对方未盖章

如果合同尚未实际履行,则该合同不成立。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32条做了明确规定。在合同不成立的情况下,已盖章的一方当事人,如果依赖此合同能够履行并为合同的履行做了财力和物力的准备,从而使自己在经济上遭受了损失,那么,已盖章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判令未盖章的一方当事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并赔偿损失。

应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一方虽未在合同上盖章,但对方当事人已实际履行了合同,且对方已接受了履行,则应当认为合同已经成立,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37条做出了如下规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二、一方预先在空白合同上盖章

这种情况与第一种情况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种情况双方当事人实际上就合同条款进行了仔细磋商,并经过了讨价还价的过程,并且合同当事人是特定的,而第二种情况则往往是一方当事人自己事先拟定合同条款,并加盖公章后向对方当事人寄送,对方当事人是不特定的。于此情形,首先要确定这种空白合同条款的性质,如果该空白合同的内容具体确定,包含了一个合同所应具备的主要条款,并且表明一旦对方当事人承诺,盖章方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则该合同条款因符合合同法关于要约的规定,构成有效要约,对方一旦在合同上盖章或实际履行了合同,则视为合同成立。如果该空白合同不符合要约的规定,则仅仅是一个要约邀请,对方盖章,则视为要约,而不视为合同成立。

三、委托代理人代签合同

通常,委托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订立的合同,加盖被代理人印章,责任由被代理人承担,但实际生活中的情况较为复杂,许多单位将盖有印章的空白合同书连同加盖印章的授权委托书交给第三人,在委托代理事项完成后,未及时收回盖有印章的空白合同书或授权委托书,致使委托人以此再同第三人订立合同。

四、分支机构签合同并加盖印章

对于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签定合同并在合同上加盖分支机构的印章这种情况,如何确立当事人?如何承担责任?审判实践中存有分歧:

有的审判人员认为,由于法人的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尽管分支机构加盖了自己的印章,但法院仍然要更换当事人,将分支机构的上级机关(法人)变更为当事人并令其承担民事责任。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的规定:其他组织显然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团体,因此,法人的分支机构具有订立合同的资格,其与他人订立的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实践中,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例如,银行分理处与他人订立了贷款合同,加盖了分理处的印章,显然,银行分理处是合同一方当事人。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人的分支机构作为民事诉讼主体,有权起诉、应诉。基于上述原因,法人分支机构以自己名义同他人订立合同并加盖了自己的印章的,应将其列为合同当事人并首先判令其以自己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未清偿的部分由法人承担补充连带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中,应当正确区分法人的分支机构和法人的职能部门,法人的职能部门作为行使法人某些职能的部门,实际上属于法人本身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无法独立于法人而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例如,大学的系;部委的司、处);而法人的分支机构则不同,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分支机构原则上应依法登记,在此基础上,法人的分支机构可以依法独立于法人,并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正因为二者存在着上述差异,所以,法人职能部门的印章也不同于法人分支机构的印章,虽然法人职能部门签定合同并加盖了自己的印章,但合同的当事人却是法人,而不是其职能部门,合同责任当然由法人承担。

五、私盖印章

由于私自盖章的人系该单位的工作人员,其私自盖章,表明单位对印章管理不严,单位本身有过错,因此,单位应承担不履行合同的责任。承担责任后,其有权追究私自盖章者的责任。

六、盗章印章

盗盖印章与私盖印章的不同之处在于,私盖印章之人是利用单位印章管理不严通过打通关节而盖章的,换言之,私盖印章之所以得逞,乃是因为有单位内部人员帮助,或者盖章之人就是单位的员工;而盗盖印章则是盖章人采取秘密手段在单位不知情的情况下偷盖印章,甚至采取非法手段盗走印章并使用。盗盖印章的,盖章人之行为已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应受刑法的处罚。至于被盗印章一方,因其本身没有过错,不应承担合同责任。

网页链接

⑻ 合同是要有签字回盖章一起才有效吗

根据:<合同法>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这里有一个问题,即您的问题:只签字了而一方需要盖章而没有盖章,此时合同是否成立?合同法没有明确规定.不过从法理上说,此时双方已经达成一致,符合合同成立的有效要件.只是由于客观原因没有盖章,所以该合同理论上是成立的.
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不是一回事.根本区别是:成立的合同不一定有效,而有效的合同必然已经成立.换句话说:合同有效是以合同成立为前提的.仅成立而没有生效的合同,对当事人没有约束力.
那么,您的合同成立了,是否生效?
根据<合同法>第四十四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这里第二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我不知道您的合同的具体内容,不知道它是否属于应当帮里批准\登记的那种合同,因此无法准确回答.要知道,租房子也不是随便的.因为有些房子要出租也要经过批准或登记,比如政府\军队的房子.

假定它是不必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那么合同成立并生效.如果您想修改它,只能与对方协商变更合同了.但在合同变更之前,依照原合同执行.如果乙方不按原合同执行,就要承担违约责任.

假定它是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的,那么此时它尽管成立了,但没有生效.您只要另行协商就可以了,不必履行合同义务.但,即使是不生效,也不等于您没有责任.由于前一个合同成立了,而您又要求修改,如果您不与对方签定合同,您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附:<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这里:”(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决定了,对方可以要求你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此复
王世龙律师

热点内容
公司收款章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7 05:07:04 浏览:190
事业单位教育管理责任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17 04:58:06 浏览:764
东莞劳动法关于产假的规定 发布:2025-09-17 04:41:07 浏览:897
南开大学经济法考研红宝书 发布:2025-09-17 04:41:06 浏览:175
经济法阶段练习一及答案 发布:2025-09-17 04:40:30 浏览:253
南大经济法2018 发布:2025-09-17 04:39:42 浏览:292
合同法与合同管理考试题目 发布:2025-09-17 04:39:00 浏览:200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发布:2025-09-17 04:34:07 浏览:616
云梦法院网 发布:2025-09-17 04:33:27 浏览:315
考研经济法是统考吗 发布:2025-09-17 04:17:23 浏览: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