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预估方法社会生态系统法观点

预估方法社会生态系统法观点

发布时间: 2021-03-08 01:32:27

⑴ 生态系统的概念是哪年首次提出的

1935年

名人专访
· 顺应生态系统管理

尽管人们对“生态系统管理”这一术语有了新的认识,但对它的内涵还存在一些争论。为了论证这些问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采访了3位专家。
Dr Kristiina Vogt

Kristiina Vogt博士,美国耶鲁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学教授,《生态系统:使科学与管理均衡》一书的合作编辑。
Gerardo Budowski博士,在哥斯达黎加居住和工作的一位委内瑞拉热带土地利用专家,1969年12月-1976年6月曾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裁,现任联盟生态系统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Martin Holdgate爵士,一位英国的生态学家,现任联合国政府间林业专家组主席,1988-1994年曾任联盟总裁。
下面是他们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驻美国华盛顿办公室的Ricardo Bayon(RB)的对话。
RB:首先,我想谈谈“生态系统管理”这一术语本身的含义。据我所知人们对它的定义还有一些争论。Vogt博士,我有趣地发现你在你的书中明确地指出,为了实施它,我们不需要给“生态系统管理”下定义。你能详尽阐述一下吗?
Vogt:我觉得人们为了准确地给这一名词下定义已经花了很多很多的时间。假定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当我们仅着眼于看系统的成分时,它的益处就在于能使我们放弃我们有时所看重的狭隘的焦点。生态系统管理要立足于寻求那些我们对自然系统如何运行的认识还不够完善的很多知识。以狭隘的观点和不足的认识研究生态系统,我们总是采取如我所说的“问题的焦点”,如污染,物种绝灭——一类包罗万象的东西。生态系统的整个涵义是要我们回顾并认识整个系统,以分辨出那些影响特别系统的关键性变化因子和那些并非会影响到所有系统的变化因子。给类似生态系统管理这样的专业名词下定义的难点之一 :其涵义因人而异。然而,这种不确切的涵义不会影响我们进行生态系统管理。这就是为什么在书中我们反对花费太多的时间去给这个专业名词下定义,却反而忘记了它的真正意义和目的。
Dr Gerarao Budowski

Budowski :关于“生态系统管理”这个术语,它是由两个很难下定义的词组成的。“生态系统”是一个老词,1935年首次由Tansley应用,它涉及到动植物本身之间及他们与自然环境的一种动态和复杂的相互作用。以此作为其定义,你会考虑到生产生态系统,岛屿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甚至生物一工业生态系统等等。当加上 “管理”这个词时,它就包括社会和经济方面,故而使事情进一步复杂化。两个词合二为一,指社会和生物成分之间的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如果我们从广义上理解这个专业名词,就不应该浪费太多的时间去寻求更精确的定义。
RB:Martin爵士,首先我想问你是否同意;其次,如果我们不给什么是生态系统下定义,我们怎样才能从事生态系统管理呢?倘若以上所述为定义,生态系统可能会简单地指一棵树上的植物和昆虫相互作用的小巢穴,那么是否也可能指连接10余个国家的一条大江流域呢?因此,我们是否不需要了解动植物长期的相互作用。或者换句话说,我们是否不需要了解我们工作的时空范围呢?
Holdgate:(原来的)概念是相当清楚的。根据Tansley的意思,划定系统界线的东西实质上是相互作用的自然界。有一种假设称,系统中的生物与自然及环境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大于组分与系统之外毗连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我们在讨论生态系统管理时,是在讨论一种涉及社会、经济及其它非常重要的管理观念和行动方式之截然不同的管理方法,而不是讨论Tansley概念所指的管理生态系统。我喜欢用“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这个术语,尽管还难以给它下定义。
Sir Martin Holdgate

总之,我同意Vogt博士的观点,我们都知道,我们要用我们所掌握的生态学及其它学科的知识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地球上的生物资源,使之全方位地造福于不同社会的各个方面。
RB:那么,你是怎样确定工作的最佳范围的呢?
Holdgate:这只能就事论事地开展工作。有时我们的工作适于采取对某种环境之特别区域的管理计划,这个区域可能是一片红树林或一个小湖泊;有时我们的工作适合于采取广阔的视野并考虑到现在称作生物区的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其中包括Tansley概念所指的所有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我们必须承认生态系统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力量,管理的目标要有社会来选择,我们的工作范围取决于系统的特征,人类社会的特征,以及你进行管理的目的。
RB:Vogt博士,你是否介意评论这种空间和时间范围的问题?
Vogt:我们需要把每一个系统看作一个独特的系统。我们现在发现的问题之一是过去也出现过的问题,即我们进入一片森林或一块农田,我们就把它定为我们分析的单位。有时候拓宽我们的思路是很重要的。例如,我们正发现的问题之一是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具有我们所称谓“遗产”,是过去土地利用活动遗留在系统中的痕迹。这就是说我们着手要做的事情之一是鉴定出那些遗产是什么,并如何研究它们。曾经是一片森林的土地,但许多年来一直用作农田,因此现存的土壤条件不允许它再有过去森林的功能。想要管理系统时我们需要考虑这种遗留现象。
再举一个例子:美国的一个自然资源保护组织买下了周围全部是农田的大草原。他们发现仅看中这片大草原是不能管理好这块土地的,因为在这片农田包围的大草原上存在许多的影响——我们有些人称之为“地带影响”。如果你单看大草原,你会完全忽略这个系统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因此,每一种系统必须看作是一个独特的系统。这会使管理变得困难,但这是达到我们目的的唯一途径。

管理的适度范围取决于我们研究的对象,而这正是社会成分的重要性之所在

管理的适度范围取决于我们的研究对象,而这正是社会成分的重要性之所在。通过确定我们的研究对象和我们需从系统中获得什么,我们就可以确定管理的最佳范围。这可能是一段圆木或树上的一个洞,或者更大的东西。Tansley概念的问题之一是试图为生态系统划定明确的界线,把世界看作是一整套彼此连接的生态系统。世界并非那样运行。现在我们知道我们必须了解系统外正发生的事(扩大空间范围),并详细了解过去土地利用活动(扩大时间范围)。
这个范围问题中的一个怪现象是,每次扩大范围,预测该系统中正发生的事所需要的信息实际上越来越少。换言之,你研究的范围越广,每个单个变化因子的重要性越小。在足够的时空范围内,预测一个生态系统的功能真正所需要的就是了解气候。但了解气候,你是否真正了解系统内所发生的事呢?我不认为如此。
当我们仅仅研究一个或两个主要变化因子时,我们切勿认为自己已经了解这些系统的各个方面。
Budowski :这取决于你为什么管理系统。你可以开展全球范围内的管理,这样,整个地球陆地成为一个生态系统。或者你可以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进行管理,比如,你房子周围的家庭花园。两者都是生态系统,但对它们的管理目的的截然不同。
RB:你们都说生态系统管理取决于对被管理的生态系统的目的,但谁来决定生态系统的使用目的?
Holdgate:简单的回答是,属于谁的区域谁就来决定怎么利用那个区域。现实是非常复杂的。通常你也需要考虑对这片土地的未来有特别兴趣的人们。你需要顾及广泛的社会利益并承认系统内发生的事情有时对远离系统的人们的利益和意义。尽管用了很不中听的行话,政府间林业专家组认为:“要考虑到所有的资源托管人”,但要非常仔细而灵活地权衡社会各类人士的利益。
Bodowski:我认为主要的问题不仅是谁来决定,还有作决议的过程。我还认为在尽量吸收有关资源托管人的意见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当代资源托管人的意见,而且还要考虑到今后资源托管人的意见。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它是必要的。我们需要以长远的观点来协调目前短期的利益。无论如何,我们渴望要从生态系统管理中获得近期效益,即使这样会导致生态系统一定程度的退化。我只希望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要考虑长远的前景。

就人类价值而言,生态系统管理是首要的

Vogt:资源托管人的问题使我们考虑到生态系统管理的中心问题。迟早我们有必要认识生物/生态兼顾是不会推迟我们管理决议的。我强烈地感到就人类的价值而言,生态系统管理是首要的。首先我们评价一个特别的系统或资源,然后决定如何利用那些系统和资源。如果我们评价一种木材,我们可以在一个方面管理生态系统;如果我们评价一个濒危物种,我们可能从完全不同的角度管理生态系统。如果你查看任何特定的法律和政策,你会发现生态系统管理不是迫于人民保护物种的愿望,就是迫于人民增强对某种特别资源的愿望。由于这个原因,也许生态系统管理者的最主要任务是给立法者,政策指定者、或者决策者,解释清楚其行为的潜在影响。人们需要认识到他们对生态系统做的一切会对系统今后的功能产生短期、中期,或长期(通常是有害)的影响。人类的大多数行动都会给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科学可以通过决策通告可能的影响。
Holdgate:我同意,任何特定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些类群可以给人类带来短期利益,而人们对从系统中获取利益抱有极不现实的愿望。因此,科学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引起自由使用者的注意,他们对生态系统的自由利用要受到自然过程的限制。你虽然不能告诉他们做什么,但你可以帮助他们,提供他们所必需的信息而使他们选择最适当的管理方式,管理他们自然范围内的生态系统。同时,我们还需要努力平衡许多竞争性的利益。例如,居住在热带林区的许多人从这些森林里得到多重利益。他们利用森林的形式还停留在正规经济系统之外。其它自然资源托管人,包括中央政府,也有兴趣从这些林区中获得硬通币的财政收入。这主要通过征收资产并以原木形式出口到发达国家的市场。这就是说,我们需要裁判或某种解决冲突的制度,一种可提供途径把科学和短期与长期利益相结合的制度,并作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为所有有关部门广泛接受的制度。
RB:Brdowski你是否认为对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或海洋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系统管理存在区别?
生态系统管理需要社会中资源托管人的加入。
这是尼日利亚奥斯霍伯河美人庙,表示宗教价值怎样有助于生态系统管理。

Budowski:没有,至少在方法上没有。它们具有不同的环境因子,还有许多运动需要考虑进去,但总的方法是一样的。
Vogt:我同意。海洋的潮流使系统监测和测量非常困难,因为必要的参数变化很快。生态系统管理的问题之一是鉴定有关特殊系统有用物质最关键的变化因子。例如,营养流量或含量的重要性,或我们是否应该了解一些其它的变化因子,如多样性,演替或其它的东西?有了这样一种流动系统,问题是要寻找正确的变化因子,但最终的方法还是一样的。
Holdgate:当你深入考虑Tansley概念的系统与系统之间如何连接时,问题就出来了。在种意义上说,海洋系统是不同的,由于水团流动,在系统中许多海洋物种最终形成具有牢固附着作用的海面幼虫。同时,化学变化非常大,等等。海洋里没有任何办法能设立象陆地上设立的一种地图似的界线。还是运用同样标准的生态学原理。你需要把系统视为一个整体,观察相互作用变化因子网等。原理是一样的,但应用不同。
RB: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生态系统管理概念在怎样地发生着变化?
世界范围受威胁的红树林.图示菲律宾巴拉湾的卡马沟次生红树林.
Holdgate:一个基本的变化是我们对生态学的理解。当1935年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定义时,较之今天,我们对许多生态系统过程的特征有着完全不同的认识。人们倾向与考虑整个生态系统,可能特别是植被成分。经过有序的和几乎预测的演替序列到所谓的演替顶级。一旦在这种顶级的情况下,我们便认为,生态系统——热带雨林,温带森林,无论什么——都同处于无限定的状况。如果受到干扰,易于回复到那种顶级状态 ,我们不再相信这种说法。我们现在认为系统多处于动态,持续变化,并多以此种形式出现。简言之,我们认为生态系统很难预测。因此,我们曾用于生态系统的相当死板而固定的概念,已愈来愈失去应用意义。换句话说,生态学本身也发生了变化。
RB:一些科学家建议,为了确定哪些生态系统需要重点关注,我们应该比较一下生态系统,以便判定哪种更脆弱,更危险。你们是怎样考虑这一观点的?
Vogt:我认为要比较生态系统是很困难的。我们有倾向要观察两种生态系统并假设它们具有同样的物种成分,大致同样的年龄,这样可以说它们是相同的生态系统。他们看起来可能完全一样,但常常不是。事实上,它们的功能可能完全不同。因为一个先于另一个经历了某种形式的土地利用活动,或者因为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同。
RB:但你是否认为一种生态系统比另一种受到的威胁大一些或小一些?
Holdgate:有些情况可以这么说,因为二者受到威胁的程度很明显,都被破坏得只留下了残迹。巴西大西洋海岸的森林,Mata Atlantic就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那儿只剩下原来的森林面积的3%,生态系统处于高度威胁之中。同样的例子在许多海洋岛屿上也有发生。另一方面,对其它系统而言。可能就很难这么说了,因为这种威胁不明显,这种威助可微妙地称之为由于扰乱性生物或类似的东西的侵害所致。我认为任何想做比较生态系统的人都已得到一分有意义和挑战性的工作。我不是说这种比较生态系统不能做,或者是不应该做,但我认为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
Vogt:且不说比较生态系统,我们要了解生态系统承受威胁的限度是主要的,换言之,在什么样的限度之外一个系统失去功能,或者不能正常或不能按照我们的意志运作。很清楚,不同的系统和系统的不同部分有着不同的承受限度。但一旦我们了解这些限度,就会提高我们预测系统是否回退化的能力,也使人们更好地对系统进行归类和比较。
说比做容易,我们能够了解一部分系统的承受限度?能举些例子吗?
Vogt:我现在谈论的是系统承受威胁的极限,越过这个极限,这个系统就要崩溃。现在,这些限度,物种与物种不同,情况与情况不同,我们需要很好的确定它们。
例如,我们现正陷入关于美国怎样管理生产糖浆的糖槭树林的问题。我们的愿望是扩大生产,我们在糖槭树不能正常生长的生态系统中种植了糖槭树,使该系统之森林拥有糖槭树的数量从不足30%增加到95%。最近,由于旱灾,我们开始发现林地中的糖槭树死亡率很高。显然,这些系统超出了承受威胁的极限而难以承受变化的气候条件。我们需要全面了解这些极限以及怎样解释这些正遭受人类急剧改变的极限。

生态系统管理是一种很古老的职业

RB:有任何总结性的评论吗?
Holdgate:我认为要记住生态系统管理是一种很古老的职业是至关重要的。从人类对其周围环境开始施加影响以来,就一直在从事生态系统管理,他们蓄意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干扰和改变动植物群落的结构,使之服务于他们的利益。有时他们做的对,有时做的欠妥。所以,生态系统管理的原则牢固地扎根于人类的文明和世世代代的人民中。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几乎从人类历史一开始,人类就一直是生态系统的管理者。
现在我们必须承认今天的挑战。人类对生物圈的主宰较之过去更多。这种挑战赋予我们更大的责任,不是把事情做坏而是要应用生态系统任何运作的生态学知识。这些知识将表明生态系统或镶嵌群落(通常我们是开展对后者的研究)中什么是潜在结构,潜在生产力,潜在利害关系。我们所看见的由于对生物圈全面干扰而引起的变化都有些什么影响,例如,由于气候的变化。我相信,在研究作何选择或这些选择可能对群落的某些特别类型及可能对特别的资源托管人有利时,我认为在狭窄的生态学和社会学科学家之间需要有一个主要的联系方式。
因此,有一件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可能应该牢记,即一群生态学家根据自己的想法提出问题是没有用的,他们不能这样做。IUCN需要发动协作网中不同学科的生态学家与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农学家和林学家,及传统的土地管理者一起工作,以保证谁是资源托管人,谁就可以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
总之,我们不能光靠生态学来自救,必须靠生态学和其它自然和社会科学相结合。
Vogt:是,在忽视影响这些系统的社会因素的同时,我们现在还很缺少致力于生态系统管理的生态学家。生态系统管理不是仅靠生物信息就提出管理计划。这些远远不够。但我不想把责任完全推给生物学家。和我一起工作的社会学家也认为这纯粹是个社会问题。若你直接排除那些不利于系统运作的生物学束缚,但你不会成功。
Budowski:我们支持这一重要论点。我认为生态系统管理需要有一种交叉学科的方法,其中有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与生态学家合作共同研究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如我们以上所提到的,在需要考虑对正在管理的系统有兴趣的所有有关资源托管人的观点。很清楚,这需要某种类型的协商会,只有当我们把社会和生物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的。
(傅燕凤译,王思玉校World Conservation 97(3):19-22)

⑵  生态价值估算的一般方法

一、机会成本法

机会成本就是作出某一决策而放弃另一决策时损失的利益。机会成本的存在是以自然资源稀缺为前提的。自然资源是稀缺的且具有多种用途,选择一种利用方式就意味着放弃了用作他途的收益,其他方式中最高收益就是选定方案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法使用简单,可操作性强,特别适用于某些资源应用的社会净效益不能直接估算的情况。

二、市场价值法

市场价值法建立的依据是,生态系统质量不同所提供产品和服务质量与数量也是不同的。基本原理是将生态系统作为生产中的一个要素,生态系统的变化将导致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变化,进而影响价格和产出水平的变化,或将导致产量和预期收益的增加或损失。因此,可以通过产品或服务的产出水平计算出该产品或服务所依存的生态系统的价值量。

尽管市场价值法原理简单,易于理解,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生态系统提供服务多样,对产品影响强弱程度也有分别,且影响系数确定的难度较大,因而实际应用的相对较少。

三、防护成本法

防护成本法是指为了消除或减少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而投入的防护费用。防护成本法依据的原理是,增加费用用于防护措施,减少或完全阻止了生态系统退化,避免了生态系统退化消极影响所造成的损失,相当于获得的收益。

尽管防护成本与生态价值存在差别,对生态价值的反映较为粗略。但是,防护费用法可以将对生态价值复杂的计量方法简化为防护措施成本的测算,实际应用的较多。

四、恢复成本法

恢复成本也被称为替代成本法,是通过计算恢复一项已经丧失的生态功能所需要的成本来估算其价值。恢复成本法依据的原理是,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以后,人们生产、生活和健康质量就会下降,投入费用消除这种损害,使人们重新获得原有的生态服务享受,投入的成本可以作为生态价值的指标计量。

准确界定所需恢复功能是恢复成本法发挥效用的前提。例如河流泥沙的控制与减少需要经过上游综合运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等,河流泥沙含量的微小变化意味着上游较大投入。

五、影子工程法

影子工程法也称替代工程法,是用建造新工程的成本估算目标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实质上是恢复成本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影子工程法依据的原理是,采用人工建造一个工程来代替原有生态系统发挥服务功能,其所消耗的成本亦即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

影子工程法比较适用于生态系统成分复杂、发挥功能机理复杂、影响生态价值因素较多且影响系数不容易确定的情况。一个生态系统涵养水源的生态价值难以量化,但是可以采用修建水库或拦水堤坝实现同样拦蓄总量,则替代工程的造价就是这一生态功能的价值。如欧阳志云等估算出我国森林和草地拦截泥沙,减少江河湖库淤积损失为154.21亿元(欧阳志云,1996)。

值得注意的是,替代工程可以是多样的,但是不同替代工程其修建成本是不同的,用来估算出的生态价值也是不同的。并且,替代工程与目标生态系统在组成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差别也是很大的。因此,影子工程法估算的生态价值也是一个参考值,并非生态价值的准确值。

六、旅行成本法

旅行成本法是用旅行费用为标准来衡量人们对某种非市场产品的偏好。旅行成本法主要是通过往返交通费、门票费、餐饮费、住宿费、设施运作费、摄影费、购买纪念品和土特产的费用、购买或租借设备费以及停车费和电话费等旅行费用资料确定目标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因而,旅行成本法特别适用于休闲消遣生态价值的评估。

当然,旅行价值法也有缺陷,其所估算的生态价值量随目标生态系统的交通条件、景观价值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⑶ 关于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有哪些主要假说每个假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动态的基础上,从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概念出发,可以确定忽视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生物组织层次可能是造成观点纷争的根源之一。特定生物组织层次的稳定性可能更多地与该层次的多样性特征相关。探讨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关系应从不同的生物组织层次上进行。扰动是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悖论中的重要因子,如果根据扰动的性质,把生态系统(或其他组织层次)区分为受非正常外力干扰和受环境因子时间异质性波动干扰 " 类系统,稳定性的 ( 个内涵可以理解为:对于受非正常外力干扰的系统而言,抵抗力和恢复力是稳定性适宜的测度指标;对于受环境因子时间异质性波动干扰的系统而言,利用持久性和变异性衡量系统的稳定性则更具实际意义。结合对群落和种群层次多样性与稳定性相关机制的初步讨论,:在特定的前提下,多样性可以导致稳定性。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生物入侵;生态系统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入侵则是指外地生物进入另一地区,因为在此地区没有天敌,会较快繁殖而形成种群,打破本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本地物种的生存造成威胁。生物入侵是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物种的多样性意味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复杂,网络化程度高,异质性强,能量、物质和信息输入输出的渠道众多而密集,纵横交错,畅通无阻,因而流量大、流速快、生产力高。即使个别途径被破坏,系统也会因多样物种之间的相生相克、相互补偿和替代而保证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正常运转,使系统结构被破坏的部分迅速得到修复,恢复系统原有的稳定态,或形成新的稳定态。 1.生物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生物组成结构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可以反映群落组织化水平,而且可以通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间接反映群落功能的特征。 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始于本世纪初叶,当时的工作主要集中于群落中物种面积关系的探讨和物种多度关系的研究。1943年,Williams在研究鳞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时,首次提出了"多样性指数"的概念,之后大量有关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概念、原理、及测度方法的论文和专著被发表,形成了大量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一度给群落多样性的测度造成了一定混乱。自70年代以后,Whittaker(1972)、Pielou(1975)、Washington(1984)和Magurran(1988)等对生物群落多样性测度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遗传(基因)变化,亦称为基因多样性。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物种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包括一定区域内生物区系的状况(如受威胁状况和特有性等)、形成、演化、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等。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 从目前来看,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可分为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和γ多样性指数三类。α多样性指数包含两方面的含义:①群落所含物种的多寡,即物种丰富度;②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即物种均匀度。β多样性指数可以定义为沿着环境梯度的变化物种替代的程度。不同群落或某环境梯度上不同点之间的共有种越少,β多样性越大。精确地测定β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①它可以指示生境被物种隔离的程度;②β多样性的测定值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地段的生境多样性;③β多样性与α多样性一起构成了总体多样性或一定地段的生物异质性。 群落物种多样性是梯度变化的。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是指群落组织水平上物种多样性的大小随某一生态因子梯度有规律的变化。①纬度梯度:从热带到两极随着纬度的增加,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如北半球从南到北,随着纬度的增加,植物群落依次出现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带苔原,伴随着植物群落有规律的变化,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逐渐降低。②海拔梯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在温度、水分、风力、光照和土壤等因子的综合作用下,生物群落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在大多数情况下物种多样性与海拔高度呈伏相关,即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群落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如喜马拉雅山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就表现了这样的规律。③环境梯度: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有的时候表现明显,而有的时候则表现不明显。如Gartlan(1986)研究发现土壤中P、Mg、K的水平与热带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Gentry(1982)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新热带森林类型,物种多样性与年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在热带亚洲森林类型,两者则不存在相关关系。④时间梯度:大多数研究表明,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随着演替的进展,物种多样性增加。在群落演替的后期当群落中出现非常强的优势种时,多样性会降低。 2.生态系统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以及在受到一定的干扰后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它包括以下几个概念。1.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抵抗力也叫抗变能力,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和维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表示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2.局域稳定性和全域稳定性 局域稳定性表示生态系统在经受小的干扰后回到原状的能力。全域稳定性表示生态系统在经受一次大的干扰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对不同的生态系统来说,这两种稳定性可能有下列4种情况(图8-13):(1)局域稳定性和全域稳定性都低(图中以小球是否容易保持稳定来表示);(2)局域稳定性高,全域稳定性低;(3)局域稳定性低,全域稳定性高;(4)局域稳定性和全域稳定性都高。3.脆弱性和强壮性 能在环境条件改变不大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生态系统称为脆弱的生态系统。能在环境变化范围很大的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生态系统称为强壮的生态系统 3.生物的多样性导致稳定性 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动态的基础上,从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概念出发,可以确定忽视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生物组织层次可能是造成观点纷争的根源之一。特定生物组织层次的稳定性可能更多地与该层次的多样性特征相关。探讨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关系应从不同的生物组织层次上进行。扰动是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悖论中的重要因子,如果根据扰动的性质,把生态系统(或其他组织层次)区分为受非正常外力干扰和受环境因子时间异质性波动干扰 " 类系统,稳定性的 ( 个内涵可以理解为:对于受非正常外力干扰的系统而言,抵抗力和恢复力是稳定性适宜的测度指标;对于受环境因子时间异质性波动干扰的系统而言,利用持久性和变异性衡量系统的稳定性则更具实际意义。结合对群落和种群层次多样性与稳定性相关机制的初步讨论:在特定的前提下,多样性可以导致稳定性。例如采用多样性理论和冗余理论对固沙植物群落稳定性机制进行论述.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能很好地反映固沙植物群落的稳定性状态.在生物学各级水平都存在冗余,冗余是生命系统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性,其主要功能是确保生物个体和群体更好地适应极端环境、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保持稳定,而且其功能只是在受到干扰时才明显地表现出来.削弱冗余,会导致在个体、种群或群落水平上产生补偿作用,以此来增加群落的功能.固沙植物群落的稳定程度主要取决于群落内冗余的数量和结构,冗余越多结构越复杂,群落越稳定.削弱固沙群落的根系冗余可获得生物量上的补偿,但使群落稳定性下降. ①多数生态学家认为,群落的多样性是群落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尺度,多样性高的群落,物种之间往往形成了比较复杂的相互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更加趋于复杂,当面对来自外界环境的变化或群落内部种群的波动时,群落由于有一个较强大的反馈系统,从而可以得到较大的缓冲。从群落能量学的角度来看,多样性高的群落,能流途径更多一些,当某一条途径受到干扰被堵塞不通时,就会有其它的路线予以补充 ②May(1973,1976)等生态学家认为,生物群落的波动是呈非线形的,复杂的自然生物群落常常是脆弱的,如热带雨林这一复杂的生物群落比温带森林更易遭受人类的干扰而不稳定。共栖的多物种群落,某物种的波动往往会牵连到整个群落。他们提出了多样性的产生是由于自然的扰动和演化两者联系的结果,环境的多变的不可测性使物种产生了繁殖与生活型的多样化。 在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上,目前仍未定论。 物种多样性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和作用:1.有关物种在生物群落中作用的假说,物种以什么样的机制维持生物群落的稳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还仍然没有解决的生态学问题,而且是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功能关系中的核心问题。目前有关物种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假说有下列4种。(1)冗余种假说(Rendancy species hypothesis) :生物群落保持正常功能需要有一个物种多样性的域值,低于这个域值群落的功能会受影响,高于这个域值则会有相当一部分物种的作用是冗余的(Walker 1992)。(2)铆钉假说(Rivet hypothesis):铆钉假说的观点与冗余假说相反,认为生物群落中所有的物种对其功能的正常发挥都有贡献而且是不能互相替代的(Ehrlich,1981) ,正像由铆钉固定的复杂机器一样,任何一个铆钉的丢失都会使该机器的作用受到影响。(3)特异反应假说(Idiosyncratic response hypothesis): 特异反应假说认为生物群落的功能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而变化,但变化的强度和方向是不可预测的,因为这些物种的作用是复杂而多变的。(4)零假说(Null hypothesis)零假说认为生物群落功能与物种多样性无关,即物种的增减不影响生物群落功能的正常发挥。 2、概念与类型:上述4个假说中都没有对每个物种的作用程度做出明确的说明。在生物群落中不同物种的作用是有差别的。其中有一些物种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的存在与否会影响到整个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这样的物种即称为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或关键种组(Keystone group)。关键种的作用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可能是常见的,也可能是稀有的;可能是特异性(特化)的,也可能是普适性的。依功能或作用不同,可将关键种分为7类。关键种的鉴定目前比较成功的研究多在水域生态系统,而陆地生态系统的成功实例相对较少(Menge等,1994 )。3.功能群的划分及其意义 :为了更好地认识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有必要引入功能群的概念。功能群是具有相似的结构或功能的物种的集合,这些物种对生物群落具有相似的作用,其成员相互取代后对生物群落过程具有较小的影响。将生物群落中的物种分成不同的功能群的意义表现在:(1)使复杂的生物群落简化,有利于认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弱化了物种的个别作用,从而强调了物种的集体作用。 4.多样性稳定性的意义及其价值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长期进化的结果,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当今世界人口的高速增长,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其原因原因在于以下几点:(1)人口增加;(2)生境破坏;(3)环境污染;(4)人类大规模的迁移。除外界因素之外,物种本身的遗传特点,也往往促成了灭绝的发生。如某些种定居与食物链的高级位,还有一些种分布的范围十分有限,某些种散步和定居的能力很弱,它门对环境有特殊的要求,等等这些原因。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稳定性的研究,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很好的利用生物多样性具有的现实及其未来的社会经济价值,等等。 随着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不断深入,从以物种为中心转向一生态系统为重点,即从多样性的生物学研究向转向多样性的生态学研究,在大多数物种特化群落或营养级网络层次上认识种群和群落的多样性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这样将能使种群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与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予以它们某种统一规律的认识。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从个体至生态系统的多层次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的重要性,从而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产生、维持和濒危机制,以及生物多样性结构与动态变化过程的相互关系。

⑷ 人,群体,社会,生态系统等都是复杂系统这一观点正确吗

当然对的,都是复杂系统来的。

人,相当复杂。

群体,也是相当复杂。

社会,更是复杂了。

生态系统,非常复杂。

⑸ 地表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方法

6.2.1 地表生态系统总效益评估方法

6.2.1.1 地表生态系统总生态环境效益评估程序

根据前面的研究,地表生态系统总生态环境效益评估程序可用图6.1表示:

图6.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程序

Fig.6.1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valuation proceres

6.2.1.2 地表生态系统总效益分类与分析

本研究主要针对河南受水区的水土保持林生态系统、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环境影响效益评估。其中,水土保持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包括土壤保持、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等;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包括土壤保持、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水源涵养、调节小气候和杀菌等方面;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包括水资源调节、水质净化、大气调节等方面。

6.2.1.3 地表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总效益评估方法

根据已有研究,提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对受水区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及其价值计算公式。本研究区生态环境影响效益总价值可用式(6.1)表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式中:B为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效益总价值;Bij代表第i类典型生态系统第j项生态环境效益价值;Dij代表第i类典型生态系统第j项生态环境效益的单位价值;Ai代表第i类典型生态系统的面积;Cij为单位面积第i类典型生态系统每年产生的第j种生态环境效益的能力;Sij为在利用市场价值法或非市场价值法等计算第i类典型生态系统产生的第j种生态环境效益时,采用的替代价格或成本。式(6.1)是总体思路,具体到每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时,因生态系统服务本身的特点,本书选取了多种具体计算方法。

地表生态系统主要针对受水区的水土保持林生态系统、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环境影响效益评估。将水土保持林生态系统、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效益分别表示为B1、B2、B3,则有如下公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总的来说,生态环境效益物质量的评估方法比较一致,物质量评价方法在后面具体介绍;生态环境效益价值量的评估方法比较灵活,且结果具有可加、可比性。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的货币价值一律通过物价指数换算折合为按 2005年价格标准价计算的价值。“5.1.6”中,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方法作了介绍,本书根据这些方法的适用性结合研究区内生态系统特点,提出了对应的价值量评价方法。价值量评价方法主要运用了影子价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费用分析法,具体的价值量评价方法如下:

(1)影子价格法

如“5.1.6”所述,经济学家利用替代市场技术,先寻找“环境商品”的替代市场,再以市场上与其相同的产品价格来估算该“环境商品”的价值,这种相同产品的价格被称为“环境商品”的“影子价格”。影子价格法的数学表达式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式中:V为生态系统某项服务的价值;Q为该项服务的量;SP为该项服务的影子价格。

例如,评价水土保持林提供氧气的经济价值时,先计算出水土保持林每年提供氧气的总量并假设这些氧气可用于市场交换,再以氧气的市场价格作为“影子价格”,计算出水土保持林提供氧气的经济价值。碳税法是将生态系统每年固定CO2的量乘以碳税的影子价格,从而得出生态系统固定CO2价值的一种方法,也属于影子价格法。另外,本研究在计算净化空气效益时也采用本方法进行评估。

(2)机会成本法

机会成本指的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把一定的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生产另一种产品的价值,或利用一定的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本研究在林地或绿地固持土壤效益中采用了机会成本法。

(3)费用分析法

用恢复或防护一种资源不受污染所需的费用来作为环境资源破坏带来的最低经济损失,即恢复费用法和防护费用法。

本书运用了费用分析法中的恢复费用法来评估林地或绿地保持土壤肥力的能力。林地破坏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随着水土流失,损失了土壤中的养分。为了恢复流失掉的土壤养分,可以通过施用化肥的办法进行补偿,则所施用的化肥的数量乘以化肥的市场价格之积,就可以作为林地或绿地保持土壤肥力的价值。

(4)影子工程法

又称替代工程法,是恢复费用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影子工程法是在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后人工建造一个工程来代替原来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用建造新工程的费用来估计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一种方法。其数学表达式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式中:V为生态系统某项服务的价值;G为替代工程的造价;Xi为替代工程中i项目的建设费用。

当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的价值难以直接估算时,可借助于能够提供类似功能的替代工程或影子工程的费用,来替代该环境的生态价值。如绿地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这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很难直接进行价值量化。于是,可以寻找一个影子工程,如修建一座能储存与绿地涵养水源量同样水量的水库,则修建此水库的费用就是该绿地涵养水源的生态服务价值。另外,在绿地防止泥沙滞留和淤积的效益时也运用了此方法。

地表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效益具体评估方法如下:

6.2.2 水土保持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方法

根据国家林业局颁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森林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等方面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即对森林服务功能开展的实物量与价值量的评估。

本研究中的水土保持林是指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实施过程中,为保护环境在干渠沿线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中增加的水土保持林。由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水土保持林是线性分布在供水线路两侧,沿线长度较长,但并未形成大片林地,涵养水源作用对于线形的防护林来说并不突出,故不考虑其涵养水源的效益。另外,根据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讨的仅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实施后,对河南受水区带来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效益,故不考虑其积累营养物质、森林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等方面的功能。经分析,本研究仅探讨水土保持林的土壤保持、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三方面的生态环境效益,其评估指标如图6.2所示。评估即对水土保持林生态系统的实物量与价值量进行评估,评估方法和单位价值量参考《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不足部分结合国内相关区域研究成果进行补充。

图6.2 水土保持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Fig.6.2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nefit evalua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

水土保持林生态环境效益(B1)主要包括土壤保持(B11)、固碳释氧(B12)、净化大气环境(B13),用公式可表示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具体评估方法如下:

6.2.2.1 土壤保持效益

水土保持林土壤保持效益(B11)主要包括固持土壤效益、保肥效益及防止泥沙滞留和淤积效益,评估方法如下:

(1)固持土壤效益

A.固持土壤实物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式中:B11实为林分年固土量,t/a;A1为水土保持林面积,hm2;C11为单位面积林地每年防止土壤侵蚀的能力,取值为11.11t/hm2

B.固持土壤价值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式中:B11价为固持土壤效益值,万元/a;ρ为土壤容重,取1.39t/m3;B11实为林分年固土量,t/a;根据土壤侵蚀量和土壤耕作层的平均厚度来推算土地面积减少面积。以我国耕作土壤的平均厚度h=0.5m作为林地的土层厚度,则可计算出每年可能保持的土壤面积S,hm2。根据调查,我国林业生产的平均收益取S11=263.58元 /hm2/a,对林地采用其生产的机会成本,即可估算林地固持土壤的经济价值。

(2)保肥效益

A.减少养分流失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式中:

为减少养分流失量,t/a;A1为水土保持林面积,hm2

为单位面积林地每年防止养分流失的能力,取447.23kg/hm2

B.保肥效益价值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式中:

为保肥效益值,万元/a;

为土壤养分的影子价格,以当年农业部中国农业信息网公布的春季化肥平均价格计取,取值为2300元/t。

(3)防止泥沙滞留和淤积的效益

A.防止滞留和淤积的泥沙量

据统计,全国土壤侵蚀流失的泥沙有24%淤积于水库、河湖,则水土保持林防止滞留和淤积的泥沙量可用式(6.10)表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式中:

为防止滞留和淤积的泥沙量,t/a。

B.防止泥沙滞留和淤积的价值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式中:

为防止泥沙滞留和淤积的效益值,万元/a;

为防止滞留和淤积的泥沙量,t/a;

为防止滞留和淤积的单位重量泥沙的效益,元/t,按照工程替代法,

以单位库容造价计算,根据1993~1999年《中国水利年鉴》平均水库库容造价为2.17元/t,计算当年价格指数为2.816,则单位库容造价为6.11元/t。

6.2.2.2 固碳释氧效益

固碳释氧效益(B12)指水土保持林固定CO2和供给O2的经济价值。

(1)固碳释氧实物量

根据植物光合作用方程式,植物形成1t干物质需要1.63t CO2,放出1.2t O2。据测定,中国北方森林的CO2吸收率为l12=13.6t/hm2。用公式表示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式中:B12实为固碳释氧实物量,t/a;A1为增加的水土保持林面积,hm2

(2)固碳释氧价值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式中:B12价为固碳释氧效益值,万元/a;S12为固碳价格,采用瑞典碳税率,即S12=1200元/t;

为生产氧气的价格,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中计算当年春季氧气平均价格,即

=1000元/t。

6.2.2.3 净化大气环境效益

(1)吸收污染物和滞尘效益(

吸收污染物和滞尘效益主要包括吸收有害气体SO2的效益(B131)、吸收氟化物的效益(B132)、吸收氮氧化物的效益(B133)和吸收粉尘的效益(B134)。

A.吸收污染物和滞尘的实物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式中:B13实′为吸收污染物和滞尘的实物量,kg/a;A1为增加的水土保持林面积,hm2;C131为单位面积林地吸收SO2 的能力,据《中国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中的数据,阔叶林吸收SO2平均值为88.65kg/hm2,针叶林吸收SO2 平均值为215.60 kg/hm2,本书取其较小值88.65 kg/hm2;C132为单位面积林地吸收氟化物的能力,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测定,阔叶林和常绿树吸收氟化物平均值分别为4.65kg/hm2、0.50 kg/hm2,本书取其较小值0.50 kg/hm2;C133为单位面积林地吸收氮氧化物的能力,据测定,当氮氧化物的发生量为1067000t时,森林的吸收量为6.0 kg/hm2;C134 为单位面积林地吸收粉尘的能力,据《中国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中的数据,针叶林的滞尘能力为33.2t/hm2,阔叶林的滞尘能力为10.11t/hm2,本书取其较小值10.11t/hm2

B.吸收污染物和滞尘的价值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式中:

为吸收污染物和滞尘效益值,万元/a;根据《排污征收标准及计算方法》中相应的排污收费标准,S131为SO2排污费收费标准,为1.2元/kg;S132为氟化物排污费收费标准,为0.69元/kg;S133氮氧化物排污费收费标准,为0.63元/kg;S134为一般性粉尘排污费收费标准,为0.15元/kg。

(2)降低噪音效益(

目前对森林生态系统降低噪声价值的估算方法是以造林成本的15%计,本研究也以此作为估算减弱噪声效益的标准。用公式表示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式中:

为减弱噪声效益值,万元/a;A1为增加的水土保持林面积,hm2

为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综合国内研究和统计数据,取80m3/hm2

为单位价值量,以平均造林成本240.03元/m3计。

6.2.3 城市绿地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方法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B2)主要包括土壤保持(B21)、固碳释氧(B22)、净化大气环境效益(B23)、水源涵养(B24)、调节小气候(B25)、杀菌(B26)等方面。前3种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方法与水土保持林生态系统类似,下面仅介绍后3种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方法。

(1)水源涵养效益(B24

A.水源涵养实物量

涵养水源的物质量可以由受水区城市绿地面积和单位林地的水源涵养能力得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式中:B24实为受水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m3/a;Ai为引江水可保育的某一城市的绿地面积,hm2;C24为单位面积城市绿地每年的水源涵养能力,据调查可以取值为1105m3/hm2

B.水源涵养价值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式中:B24价为受水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效益值,万元/a;S24为影子工程成本,采用目前的单位库容造价,根据 1993~1999年《中国水利年鉴》平均水库库容造价为 2.17 元/t,计算当年价格指数为 2.816,则单位库容造价为6.11 元/t。

(2)调节小气候效益(B25

城市植被改善小气候效应最明显表现在降温和增湿两方面。综合国内外研究情况,绿化能使局地气温降低3~5℃,最大可降低12℃,增加相对湿度3%~12%,最大可增加33%。用公式表示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式中:B25为调节小气候效益值,万元/a;Ai 为引江水可保育的某一城市的绿地面积,hm2;CS25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每年调节气温的影子价格,取78019元/hm2

(3)杀菌效益(B26

杀菌效益的评估方法采用《北京市森林资源价值》一书中的估算方法,即北京市森林资源杀菌效益占总环境效益的1%。用公式表示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6.2.4 湿地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方法

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包括水资源调节、水质净化、大气调节等功能。用公式表示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式中:B3为湿地生态系统效益值,万元/a;A3为北调水可保育的湿地面积,hm2;CS3 为湿地每年能产生的公益价值。根据Costanza的研究并结合国内关于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成果,同时考虑到研究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具体特征,CS3 为122715.5元/hm2,这里以此作为研究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单位价值。

⑹ 社会工作者所应用的"生态系统的方法"是怎样的一种方法

应该是生抄态工程吧?

生态袭工程 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 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 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 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 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⑺ 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有那些谈谈你的观点,及解决方法

一.西部地区概述

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和内蒙古西部等12个省、市、自治区。其区域面积为61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48%。人口为3.3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7.2%。本区域从南到北跨越亚热带、暖温带和温带, 降水从1600mm减至250mm以下, 地质构造复杂多变,地势起伏高差悬殊, 区域差异明显。区域内有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不同地理单元。受纬度带谱和垂直带谱影响,本区域几乎包含了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态系统,构成了类型齐全、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

该地区的共同特征是:生态条件十分脆弱,而且还在继续恶化,经济发展比东部沿海地区明显滞后。

二、西部地区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

中国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全年降水量多数在500mm以下,有一半地区小于200mm,属干旱半干旱地区。不仅如此,近年来仅有的少量水域有一部分已经受到工业“三废”、农药化肥和生活垃圾与污水的严重污染,更使西部缺水问题雪上加霜,从而阻碍了经济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

2.森林面积不断减少

西部地区分布着我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山脉,如秦岭、巴山、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天山和阿尔泰山等。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的加剧,这些森林资源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最严重的首推秦岭。从1949-1985年,森林植被覆盖率由36.5%下降到了27%左右;再者为陕西商洛地区,解放后的20年间,山区森林线升高了300-500之多,导致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生态灾难频发,山区河流水质恶化,水量减少。而且这种恶化趋势还在加剧。

3.生物多样性遭受威胁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西部地区生物的生存条件日趋恶化,致使众多生物灭绝或面临灭绝的危险,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有限的耕地资源和人们物质需求的尖锐矛盾成为生物资源缩减、物种消失的首要威胁因素。盲目采伐森林和原始的农耕、捕猎习俗也加剧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4.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西部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普遍很低,全国15-25度的坡耕地为12.67万平方公里,其中西部就占了70%以上。森林面积的减少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在整个西部,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陕、甘、宁、青四省、区。西部地区水土流失,不仅面积大,而且流失量大,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占全国泥沙流失量的1/5,其中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达8亿吨,加上甘肃省每年输入5.18亿吨,仅这两省因水土流失而进入黄河的泥沙量即达13亿吨,相当于黄河泥沙流入量的80%左右。

5.沙漠戈壁面积大,土壤肥力低下

西部地区分布着全国最大的沙漠和戈壁,沙漠总面积为4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69%;戈壁总面积为41.7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戈壁总面积的73.3%。沙漠和戈壁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对一切生命物质均出现死亡威胁,不适合进行经济活动。除沙漠和戈壁地区以外,其他大部分土地由于长期以来植被的掠夺性破坏、存在着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低下、作物产量甚低、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6.沙漠化、沙化、草地退化、盐渍化面积逐年增加

西部的草地退化严重而且还在继续恶化。新疆全境草地退化和沙化面积已达12.33万平方公里,占草地面积的37.2%,现在每年仍在以290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退化;在青海,退化草场面积已达11.73万平方公里,占草地总面积的32.3%,沙化草地1.93万平方公里,草原植被消亡、土地裸露的“黑土滩”面积已达3.33万平方公里。草地的退化、沙化使其产草量和载畜量严重下降。而且新疆、宁夏、陕西、甘肃和青海地区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盐渍化问题。其中以新疆最为严重,盐渍化土地占耕地面积的45%。

三、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1.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2.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
3.大抓植树造林种草及农田防护林建设
4.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中国生态农业技术
5.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6.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

⑻ 心理学社会生态系统方法论~概念,优点,缺点是什么

生态学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学科的诞生,而且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的形成。生态专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形成了一属个新生的学科,也构成了新的研究方法论。这就是生态心理学学科和心理生态学方法论。生态的核心含义是指共生。生态的视角是指从共生的方面来考察、认识和理解环境、生物、社会、生活、人类、心理、行为等。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性主张就是天人合一。这是原初的生态学方法论,是强调人与天的合一,我与物的同一,心与道的统一。这应该成为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⑼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具体方法,指标

千年生抄态系统评估袭(The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旨在为推动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系统对满足人类需求所作的贡献而采取后续行动奠定科学基础。这是联合国于200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由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同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等组织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是首次对全球生态系统进行的多层次综合评估。目的是评估世界生态系统、植物和动物面临的威胁。这一活动需4年才能完成,估计耗资2100万美元。大约有1500名科学家、专家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参加这一活动。

热点内容
烟草专卖行政许可撤回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6 23:01:05 浏览:824
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方面法律规定 发布:2025-09-16 22:53:41 浏览:626
三班倒人员工作时间劳动法 发布:2025-09-16 22:49:42 浏览:765
东莞劳动法夜班工资标准 发布:2025-09-16 22:36:05 浏览:566
黄平法学院 发布:2025-09-16 22:30:16 浏览:247
美国同性婚姻法什么社会问题 发布:2025-09-16 22:16:09 浏览:366
qq飞车官方条例 发布:2025-09-16 22:12:52 浏览:454
招募法律服务志愿者 发布:2025-09-16 22:08:03 浏览:195
做实思想道德 发布:2025-09-16 21:59:41 浏览:704
上海律师法律服务 发布:2025-09-16 21:29:15 浏览: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