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什么是社会法益

什么是社会法益

发布时间: 2021-03-09 22:49:46

Ⅰ 在刑法中所说的法益大概是指什么啊

对法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法益泛指一切受法律保护的利益,权利也包含于法益之内;而狭义的法益仅指权利之外而为法律所保护的利益,是一个与权利相对应的概念。
简单地说,法益就是法所保护的一种利益。李斯特指出:“所有的法益无论是个人利益,或者共同社会的利益,都是生活利益。这些利益的存在不是法秩序的产物,而是社会生活本身。但是,法律的保护把生活利益上升为法益。”

Ⅱ 法益是什么意思

一、法益的意思是应受法律保护的利益。。

二、法益的读音:fǎ yì

三、法益一词的起源:

“法益”是由伯恩鲍姆提出来的,主要是在反驳质疑费尔巴哈将犯罪视为侵犯“主观权利”的观点。费尔巴哈认为,犯罪行为不只是违反了“法律”,更重要的是侵犯了受害人的权利。

伯恩鲍姆则指出,该观点虽然可以解释诸如杀人等传统犯罪,却无法从权利的视角对一些并未侵犯任何个体权利的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比如“反伦理和反宗教”罪。

(2)什么是社会法益扩展阅读:

利益与刑法法益之间的区别:

1、利益和刑法法益是属于不同层次的范畴,利益是一个社会形态中的基础范畴;而刑法法益只是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中的范畴。

2、利益和刑法法益的内涵不同,刑法法益是刑法规范所保护的利益,具有特别的保护方法,而利益没有这样的限制。

3、利益和刑法法益的外延不同,利益的外延大于并包含了刑法法益的外延。

利益和刑法法益之间的联系:

1、刑法法益的内涵包含利益的内容。

2、社会中不同层次的利益与刑法法益之间关系不同:属于经济基础方面的利益决定了刑法法益的存立和方向;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政治利益与刑法法益之间相互作用;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的利益与刑法法益之间的关系也是相互影响。

3、利益相对于刑法法益是具体的、现实的形态,而刑法法益则是抽象的、观念的形态。

4、利益为刑事法律的选择提供了最为丰富的内容,使得刑事法益的内容建立在社会的基础之上。

Ⅲ 什么叫法益侵害性

法益侵害性是指对于刑法 所保护的利益的侵害。

这里所谓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就是法益。刑法法益是关系社会生活的重要利益,对此,中国刑法第十三条关于犯罪概念的规定中作了明文列举,这就是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上述法益,可以分为国家法益、社会法益和个人法益。这些法益被犯罪所侵害而为刑法所保护,因此,法益侵害性揭示了犯罪的实质社会内容。

(3)什么是社会法益扩展阅读

而刑法具有谦抑性,不宜过多地将触角伸向私人领域,但对于具有严重法益侵害性的行为,如果不提起公诉,以犯罪论处,反而不利于保护被害人的权利,尤其是处于弱势一方的妇女、儿童的权利。这便要求警方在案情发生后积极搜证,不放过任何一处疑点,对未依法追究的及时补漏。

区别于一般的人身伤害,家庭暴力还涉及精神强制、精神摧残,不能套用普通刑事案件的判定标准。家庭成员之间人身权利、人格尊严,在普通法律之外,还受到婚姻法、反家族暴力法等专门法的特殊保护。若以双方是夫妻关系为由不作刑事案件处理,做法欠妥当。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犯罪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6岁女教师坠亡案不予立案,我们应重点关注什么?

Ⅳ 什么叫超个人法益还有刑法新派的决定论怎么解释

不好意思超个人法益不大清楚,但是我猜测应该不外乎两个,一个是非直接属版于个人的,是社会集体乃权至国家利益相关的法益,第二是虽然也属于个人的法益,但是同时具有社会意义,因而超出个人利益的范畴。纯粹猜猜。
新派的决定论是和旧派的自由意志论相对立的,自由意志论强调人都有意志自由以选择自己的行为。而决定论强调个人的意志实际上是不自由的,人的意志行为都取决于社会环境的作用。决定论是和新派关注社会效应的一系列理论相匹配的。

Ⅳ 什么是黑社会怎样定罪

《刑法》上的涉黑罪名主要是指: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专会性质组属织罪;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这几种罪名,其中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特征:(一)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二)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三)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四)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者纵容,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

Ⅵ 法益什么意思,请求专家解释,法律的

法益:法律所保护的权益;即法律背后的权利,例如故意杀人罪侵犯的法益就是人的生命权,生命权就是法律保护的权益,即法益;盗窃罪侵犯的就是他人财产的所有权,财产所有权就是法益。希望对你有帮助。

Ⅶ 1.法益=合法权益么2.如果不是同一概念,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

法益是刑法学上的用词,指的是法律所保护的利益。这种利益的本质上是生活利益。由于生活利益得到法律的保护,上升为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即法益。正如李斯特所言:“所有的法益无论是个人利益,或者共同社会的利益,都是生活利益。这些利益的存在不是法秩序的产物,而是社会生活本身。但是,法律的保护把生活利益上升为法益。”
合法权益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利益。在我国,公民的合法利益包括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政治权利、民主权利、人身权利、经济权利、教育权利等。

二者内涵相近,但用法不同。法益一般针对犯罪行为而言,如某个犯罪行为侵害的是某种法益,具体例如叛逃罪危害的是国家安全,交通肇事危害的是公共安全,故意杀人危害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而合法权益一般针对法律主体而言,如公民具有什么合法权益,某人的什么合法权益被侵犯。

Ⅷ 法益是什么意思,法律方面

一、法益的概念、特征、类型
刑法上的法益概念,可以分为实体的刑法法益概念和形式的刑法法益概念。实体的刑法法益概念,又称内容的、充实的刑法法益概念,基于个人主义的思想,重在刑法法益的内容,例如,诈骗、抢劫犯罪侵犯的刑法法益是财产,但除此之外,还有防止诈骗、抢劫行为的利益。形式的刑法法益概念,基于全体主义,重在刑法法益的方法,还以诈骗、抢劫犯罪为例,它们侵犯的法益除财产之外,还有抑制不法得利意思的利益。这种概念完全精神化,没有内容。[1]我们认为,刑法法益的概念应该是以实体的内容为主,兼顾形式的概念。那么,关于刑法法益的概念可做如下表述:刑法法益,是受刑法规范保护的利益。[2]
要了解一个概念,就必须从比较中发现概念的实质所在,那么必须将“利益”与“刑法法益”加以对比研究。利益与刑法法益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表现在:(1)利益和刑法法益是属于不同层次的范畴,利益是一个社会形态中的基础范畴;而刑法法益只是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中的范畴;(2)利益和刑法法益的内涵不同,刑法法益是刑法规范所保护的利益,具有特别的保护方法,而利益没有这样的限制。刑法法益同利益相比,不仅具有实体意义,而且具有方法意义,实体意义的刑法法益的内容与相应的利益内容是一致的,方法意义的刑法法益与利益又是有区别的。只有需要并实际通过刑事立法,将其规定为刑法规范保护对象时,才能成为刑法法益的内容;(3)利益和刑法法益的外延不同,利益的外延大于并包含了刑法法益的外延。利益和刑法法益之间的联系表现在:(1)利益是界定刑法法益内涵的一个范畴,即刑法法益的内涵包含利益的内容;(2)社会中不同层次的利益与刑法法益之间关系不同:属于经济基础方面的利益决定了刑法法益的存立和方向;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政治利益与刑法法益之间相互作用;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的利益与刑法法益之间的关系也是相互影响;(3)利益相对于刑法法益是具体的、现实的形态,而刑法法益则是抽象的、观念的形态;(4)利益为刑事法律的选择提供了最为丰富的内容,是的刑事法益的内容建立在社会的基础之上。
关于法益的分类,有分为公益和私益的两分法;有分为国家的法益、社会的法益、个人的法益三分法,这都是以法益主体为标准分类。但三分说成为一般说法,由于国家有着以统治组织为前提的国家的法益,与没有这个前提的社会法益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因此三分法是妥当的。[3]
实际上,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刑法法益进行分类。根据侵害状态不同,可以将刑法法益分为实害法益和危险法益。所谓实害法益,就是遭受实际侵害的的利益才运用刑法予以保护,即刑法规范保护的免受实际侵害的利益;所谓危险法益,就是刑法规范保护的免受危险威胁的利益。根据其主体不同,可将刑法法益分为个人法益和超个人法益。所谓个人法益就是刑法规范保护的个人的利益;所谓超个人法益,就是刑法规范保护的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个人法益根据其内容不同,可以分为生命法益、身体健康法益、自由法益、财产法益、名誉法益。超个人法益可分为国家法益和社会法益。根据法益的形态,分为有形法益和无形法益。凡具有有形的物质形象,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可以触及的法益,为有形法益,如身体、财产等物质形象;凡不具有形体的物质形象,不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不可触及法益,如名誉、自由、贞操等。个人法益又可分为专属法益与一般法益。凡为特定人所固有与其人格不能分离的法益,是专属法益,人的生命、自由、身体、名誉、信用、贞操等。凡一般人都可享有而与其人格可以分离的法益,为一般法益,如财产方面的法益。[4]
[1]参见陈朴生著:《刑法专题研究》,台湾政治大学法律系法学丛书编委会1988年第4版,第64页。
[2]参见杨春洗、苗生明:《论刑法法益》,《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第13页。
[3]参见[日]木村龟二:《刑法学词典》1991年3月第1版,第100页。
[4]参见杨春洗等主编:《刑事法学大辞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15页;甘雨沛、何鹏著:《外国刑法学》(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82—283页。
2起源
“法益”这一概念是由伯恩鲍姆提出来的,其旨在反驳质疑费尔巴哈将犯罪视为侵犯“主观权利”的观点。费尔巴哈认为,犯罪行为不只是违反了“法律”,更重要的是侵犯了受害人的权利。伯恩鲍姆则指出,该观点虽然可以解释诸如杀人等传统犯罪,却无法从权利的视角对一些并未侵犯任何个体权利的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比如“反伦理和反宗教”罪。由此,他提出了“法益”的概念,试图取代费尔巴哈的“权利”。[1]

Ⅸ 刑法中的社会秩序是什么

刑法中的社会秩序是刑法所保护的内容,比如他人的财产、他人的人身权,再比如国家的财产、国家的秘密等等。

Ⅹ 什么是法益,什么是违警罪

刑法法益是指为国家和社会所公知公认的并以国家刑法加以保护的社会、国家、个人等利益单元以及社会生活利益与社会秩序的基本价值.这是概念,那以我的理解就是刑法的一些原则,刑法法条知道吧,前几条都是.
至于违警罪我自己也不大明白,应该就是说行为触犯刑法吧!这只是我个人意见.

热点内容
酒店门童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6 16:53:22 浏览:694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9-16 16:52:23 浏览:865
关于劳动法解释三 发布:2025-09-16 16:44:56 浏览:7
法院上实现 发布:2025-09-16 16:43:57 浏览:22
侵犯社会法益的类罪名 发布:2025-09-16 16:28:43 浏览:490
药库耗材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6 16:23:14 浏览:975
qq智能abc输入法官网 发布:2025-09-16 16:12:56 浏览:851
社会与法频道写作 发布:2025-09-16 16:11:46 浏览:661
家长把孩子打伤负不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6 16:11:45 浏览:421
关于刑事诉讼法渊源说法正确的是 发布:2025-09-16 16:10:07 浏览: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