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代婚姻法结婚年龄
1. 中国婚姻法规定男女结婚年龄分别是多少岁
中国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婚姻法内规定的婚龄具有普遍的适容用性,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律也允许对婚龄作出例外规定。比如考虑 我国多民族的特点,婚姻法第五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 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目前,我国一些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机关对婚姻法中的法定婚龄作了变通规定。 比如新疆、内蒙古、西藏等自治区和一些自治州、自治县,均以男二十周岁,女十八周岁作为本地区的最 低婚龄。但这些变通规定仅适用于少数民族,不适用生活在该地区的汉族。 祝爱情甜蜜!心情快乐!生活幸福!
2. 老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
1950年制定的《婚姻法》是我国建国后的第一部法律,当时的第四条规定专,第四条 男二属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
此法于1981年废止,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我们现在的婚姻法仍然是以此法为基础,又经过2011年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婚姻法最新的司法解释,一直规定:第六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参考1950年的婚姻法:http://www.lawxp.com/statute/s901155.html
3. 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是多大
在中国的婚姻法里面规定结婚的年龄男人是22周岁,女生是20周岁,是周岁
4. 九十年代的法定结婚年龄是多大
法定婚龄的确定,一方面要考虑自然因素,即人的身体发育和智力成熟情况,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因素,即政治、经济及人口发展情况.我国1950年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为男二十岁,女十八岁。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和接受能力相适应。1980年修改婚姻法时,一方面考虑适当提高法定婚龄有利于广大青年的身心健康、工作和学习,以及计划生育工作;同时也注意到法定婚龄过高,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也脱离群众、脱离农村实际。因此规定"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5. 建国初期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
我国第一部婚姻法规定: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
6. 五十年代婚姻法结婚年龄
《婚姻法》(1954年)(已失效)第四条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到底是多少岁
《婚姻法复》第六条规定:“结婚年龄制,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但是,考虑到您的一位广西的同事说她们那里现在的结婚年龄是女的不得早于22岁,男的不得早于23岁,所以不排除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对《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作出变通规定的可能性。因为大家都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自治区,它是典型的民族自治地方。《婚姻法》第五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变通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区制定的变通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所以不排除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对《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作出变通规定,并且此规定已经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可能性。
8. 八十年代婚姻法合法年龄
1 新中国结婚的法定婚龄在1981年1月1日前是“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
2 从1981年1月1日起至今,“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9. 95年以前婚姻法规定男女结婚年龄是多少
1980年婚姻法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即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法定结婚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也就是说,男女双方不到这个年龄就不能结婚,只有达到或高于这个年龄才能结婚,至于结婚的最高年龄,则无限制。的性质和特点,要求男女当事人必须达到适婚年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具备必要的生理和心理条件,才能在处理婚事时做出判断,才能在婚后承担对家庭、子女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婚姻法确定的男二十二周岁、女二十周岁的法定结婚年龄,既考虑了男女青年的身心发育,又考虑了国家控制人口,城乡群众的接受程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10. 现在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是多少
《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