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2014年施行的中国社会救助法的重大改变

2014年施行的中国社会救助法的重大改变

发布时间: 2021-03-11 15:50:05

❶ 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的重大发展事件

自贸区的建立

❷ 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有哪些内容和特点

特点:
一、社会救助法以实现社会公平为基础
社会救助法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实现社会回公平为价值基础。社答会救助基于国家财政向社会特殊群体提供基本生活需要,既不是强调国家公权对公民权利的干预,也不是规范公民、意思自治。社会救助法律制度规范国家调节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承担对社会困难群体的扶助责任和义务,保证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适度平衡,一定程度实现社会公平。

二、社会救助法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一
现代社会,获得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政府在其中负有严格的责任。有关社会救助的权力的实施和权利的实现及其救济不仅是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而且是严格的程序和过程。因此,社会救助法不仅是规范社会救助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还必须规定主体资格,救助程序,权利义务实现方式等。

所谓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它对于调整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❸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有哪些重大的变化

1、城市城镇化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城镇化率为19.8%,到2017年城镇化率达到58.52%。距离基本完成城镇化70%的目标还有11%,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城镇化意味着生产方式的转变,消费方式的转变,生活方式的转变,意味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比如从1999年到现在,城市化率由百分之三十左右提高到百分之五十多,同时经济增长也是最快的时期。而1956年到1976年这二十年间,城市化率增长百分之二,经济发展速度也十分缓慢。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也是中国长期的政策。

2、中国航天事业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7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神七”的成功发射,神七在太空漫步,让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3、中国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20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2008年,奥运会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成为奥运的主人。 51枚金牌,稳居金牌榜第一位,更是我们实力的见证。

4、中国教育事业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5、社会流动性变化加剧

改革开放之前,我们通过户籍制度和人民公社制度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城乡二元的体制分割、单位所有制的职业分割,使得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很弱。改革开放之后,为了发展市场经济,就需要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就需要充分调动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成分的人的作用,社会流动性由此大大提升。

据统计表明,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全国大约有1.1亿多的人口经常处于流动状态,人口流动的范围也已经从国内不同地区扩展到不同国家之间。在职业上,人们选择的自由度也大大提升,在不同所有制之间、不同工作单位之间、不同职业之间的流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道风景。改革开放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社会流动渠道逐步开放,逐步多元化,人们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就可以在社会中获得向上流动的可能。

❹ 我国社会救助的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从国际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和发展的历程看,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对于国家的繁荣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当下,对贫困者和弱者进行社会救助,要有严格的资格审核制度,使真正有需要者得到救助。为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突破现有的发展困境,笔者认为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理顺管理体制,健全运行机制。建立协调平台和落实平台,构建跨部门的社会救助管理体系,保证各项救助政策的落实,形成社会救助工作合力,实现社会救助工作组织体系与救助工作的专业化。

进一步推广社会救助的分类分层管理。适当区分基本生活救助和其他专项救助,推广分类施助和差异施助。建立“以人为本,重在服务”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制度的作用。建设正式救助与非正式救助相结合的制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

积极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立法。加强社会救助的法制建设,建立中国社会救助的法律法规体系,尽快推动社会救助法的出台,使救助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社会救助的公正度进行监督,逐步完善现有的具体救助政策和措施,确保社会救助制度的长效性和权威性。完善税收调节制度,通过税收手段调节国民的收入分配,进而筹集救助资金,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减缓社会救助的压力。

实现社会救助方式的多元化。建立规范灵活的救助机制,改变以往的资金筹集方式,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积极开展社会募集,合理分担中央与地方政府责任。

保障社会救助的公平性。保障城乡发展的均衡性,促进城乡共同进步。改变“城乡分治,公民不同权”的理念,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努力实现社会救助的均等化。经济发展是社会救助政策实施的重要基础,未来中国应更加重视社会救助制度效率的提升,着力解决公平问题,注重贫困缓解,坚持走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救助发展模式,更加关注儿童和未成年人的发展问题。

❺ 2014年3月14日,国务院以649号令颁布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是

192.168.1.106

❻ 中国消费者行为近几年最重大的改变是什么

基本没太大变革 依然是冲着吃和穿等人的基本需求

❼ 中国2014年有哪些大事件

2014年,公历平年,共365天。2014年的重大事件如下:

1.1月份发生的重大事件。1月21日:中国遭到DNS入侵,中国红客联盟(王子)当晚组织反击;

3.3月份发生的重大事件。3月21日21时许,昆明火车站发生多名歹徒恶性砍人袭击事件。事件共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

4.4月份发生的重大事件。4月5日:海归华人陈恩田等人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祭奠邓小平;

5.5月份发生的重大事件。5月30日,上午9时20分,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卡场镇再次发生里氏6.1级地震;

6.6月份发生的重大事件。6月3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成为中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范围包括青岛市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

7.7月份发生的重大事件。7月23日:台湾复兴航空一架从高雄飞马公的客机在澎湖发生紧急迫降失败,意外坠毁,事故已造成48人遇难;

8.8月份发生的重大事件。8月19日,中国“高分二号”卫星发射成功;

9.9月份发生的重大事件。9月30日:首个烈士纪念日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10.10月份发生的重大事件。10月23日~11月3日:第十五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成都举行。10月31日:首届“世界城市日”活动在上海举行;

11.11月份发生的重大事件。11月22日:16时55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北纬30.3度,东经101.7度)发生6.3级地震;

12.12月份发生的重大事件。12月31日,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二号08星。

❽ 近二十年中国巨大的变化有哪些

对照近年来的变化:

1、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到2007年止,我国GDP总额已达到22.4万亿元,人均约合2880美元,年均增长100%以上,已经上升到世界第四位。

由占全球GDP总额的10%上升到50%以上;经济效益的提高,财政收入连年的增加,到2007年已达到5.13万亿元,外汇储备超过.7万亿美元。2009年,GDP总量已跃升世界第二位。

2、取消农业税,终结了中国几千年来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今年丰收已成定局。

3、进出口贸易一直增长,开放型经济进入了新的阶段。

4、创新转型国家建设进程良好,涌现出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

5、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

6、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居民收入有较大增加。

7、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进步。

8、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

9、社会建设全面开展。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农村实现了免费制教育。

10、 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

11、 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

12、我国外交全方位发展。

(8)2014年施行的中国社会救助法的重大改变扩展阅读:

五年时间瞬间即逝,中国与世贸之间的关系早已跨越了当初的起点。回首既往,目睹当下,相信所有人都会有这样的基本认识:

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中国入世都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性事件。这不只是因为全球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突然加入了汹涌澎湃的13亿人口,而且更因为中国和世界都因此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而这种变化将贯穿于整个二十一世纪。

作为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后来者”,中国加入世贸之后却迅速地后来居上。在短短五年时间里,中国经济和市场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不仅使世界为之瞩目和震惊,而且还对当今和未来的全球秩序发挥着重要影响。

社论表示,就在入世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国的经济规模接连超越了多个老牌工业国,包括意大利、加拿大、法国和英国。中国仅居德国、日本和美国之后,其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目标,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由此开始,由七大工业国一直唱主角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这是人们所没有料到的。

社论指出,当然还远远不止于此。在入世之初,中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贸易国,但今天却已经变成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体之一。

当初,其外汇储备只相当于新加坡或台湾,但今天却超越了曾经一直名列前茅的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当初,其货币还不受重视,甚至受到歧视,但今天人民币却在国际贸易和外汇市场上变得炙手可热。所有这些,似乎都在瞬间发生。

然而,中国入世五年来最深刻的变化,还在于整个社会的变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的变化

热点内容
大学生会管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6 11:38:15 浏览:460
2018年会计中级经济法笔记 发布:2025-09-16 11:35:54 浏览:166
市场准入立法调研报告 发布:2025-09-16 11:31:54 浏览:989
上海电子商务管理条例 发布:2025-09-16 11:03:10 浏览:730
煤矿需要建立哪些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6 11:03:09 浏览:819
合同法英文翻译 发布:2025-09-16 11:03:07 浏览:433
小区公共秩序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6 11:01:37 浏览:852
法治合同 发布:2025-09-16 10:47:10 浏览:538
物业公司内部管理规章 发布:2025-09-16 10:46:28 浏览:667
刑法有趣问题 发布:2025-09-16 10:45:05 浏览: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