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中的男女平等的含义
① 如何理解婚姻家庭法中的男女平等原则
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原则是指男女两性在婚姻和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男女在婚姻方面的权利平等。如男女享有同等的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2、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平等。无论是人身方面还是财产方面,夫妻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
3、其他男女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平等。如子女有平等的赡养父母的义务,有平等的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
婚姻法中的合意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4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结婚的同意权只能由当事人亲自行使。
② 从婚姻法的角度如何理解男女平等的概念
男女平等,是我国婚姻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的一个根本标志。
婚姻法规定的男女平等,既表现为权利上的平等,也表现为义务上的平等。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男女双方在结婚和离婚问题上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双方都依法享有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结婚时男女当事人都要符合法定条件。履行法定程序;登记结婚后根据双方约定,任何一方都可以成为对方家庭的成员;离婚时双方在子女、财产等方面的权益同受法律的保护。其次,夫妻在人身关系、财产关系上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婚姻法在有关姓名权,人身自由权、计划生育、抚养、配偶继承权等条款中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再次,其他不同性别的成员在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平等的。例如:父和母都有抚养教育子女。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子和女都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③ 男女平等的具体体现是 什么
男女平等指男女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并承担同等的义务,妇女不因性别受到歧视,其实质是性别平等,而不是男女两种人群之间机械的平等。男女平等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其他基本法、部门法也做了具体的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权利平等;经济上同工同酬;文化教育权利平等;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男女一样;男女家庭地位平等,等等,总之要将性别意识纳入法律制定、政策决策,坚决反对性别歧视。 婚姻法将男女平等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加以规定,并贯穿在各章具体条款之中。其内容包括:(1)概括规定夫妻的家庭地位和在婚姻家庭方面的权利义务平等。第13条规定:“夫妻在家庭地位平等。”(2)规定男女在结婚问题上权利义务平等。结婚后根据双方的约定,男女双方可以互相成为双方的家庭成员。(3)规定夫妻在人身关系、财产关系、以及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问题上的权利和义务平等。父母对子女均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等等。(4)规定男女在离婚问题上的权利义务平等。新婚姻法规定男女双方都有提出离婚的权利。男女双方如果一方构成法定的离婚情形,均可视为感情确已破裂,准允离婚。 上述规定在婚姻法中前后呼应,条款明确具体,彻底否定了男尊女卑、夫权至上等封建婚姻家庭制度及其思想观念,进一步倡导和确定了男女平等的两性关系,使这一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更新的内容,是男女平等这一基本国策在婚姻家庭领域的体现。
④ 婚姻法中的男女平等原则意义
(一)实行婚姻自由,禁止包办买卖婚姻。这是我国婚姻法的核心。其基本含义是指公民享有婚姻自主权,男女双方有权按照法律的规定,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结婚和离婚都不附带任何外在条件,以男女双方是否有感情作为婚姻成立、延续或解除的唯一根据。禁止买卖婚姻、包办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行为。婚姻自由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做到。封建社会的婚姻是维护封建等级特权联系的纽带,资本主义社会所标榜的“婚姻自由”只不过是“契约自由”的一种特殊形式。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婚姻自由不仅在法律上铲除了剥削和压迫的根源,妇女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才使婚姻自由真正成为现实。当然,我国婚姻法所规定的婚姻自由是服从社会主义原则的,它是人民的一项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又不是绝对的,还要受到法律的约束。 (二)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重婚及其他破坏一夫一妻制的行为。 一夫一妻制,是指一个人同时只能有一个配偶。实行真正的一夫一妻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两性关系的客观要求,是婚姻家庭关系上实现男女平等的必要条件。一夫一妻制在人类社会虽然已经有几千年,但在私有制社会里却是专对妇女而言的虚伪的一夫一妻制 。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男女是完全平等的,才能真正实行一夫一妻制。 (三)实行男女平等,反对男尊女卑。我国婚姻法所规定的男女平等,是指男女两性在婚姻家庭生活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负有平等的义务。这个原则是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婚姻家庭制度的重要标志。实行男女平等,就必须反对男尊女卑的旧思想,提高妇女的地位,尊重和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四)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妇女、儿童和老人是主要的家庭成员,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家庭就不可能幸福,社会也不会安宁。妇女占人口的半数,她们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又是家庭主妇和伟大的母亲,她们理应受到尊重。儿童是国家的后代、民族的未来、人类的希望,保护和培养儿童,使他们健康成长,不仅是社会主义家庭的职能之一,也是社会的任务。老人为社会贡献了毕生精力,为抚养子女付出了心血,他们当之无愧地应该受到人们的受戴和保护。 (五)计划生育,反对封建主义的生育观。计划生育,是社会人口再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实现四化建设的重要条件。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婚姻法正是基于这一原则,规定了实行计划生育是每对夫妻的义务。只有计划生育,才能做到“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保护母亲的健康。
⑤ 何为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
什么是婚姻来法上的男女平等源
根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男女平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婚姻关系方面。男女有同等的缔结婚姻的权利,结婚条件对男女双方是平等的;结婚后夫妻任何一方都可以成为对方的家庭成员;男女有同等的离婚请
求权;离婚时男女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均享有平等分割的权利,对子女的抚养权、探视权,父母双方在条件相同时平等;对共同债务的清偿义务和离婚时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补偿请求权、经济帮助请求权等方面,双方的权利义务也是同等的。
(二)在家庭关系方面:
1、夫妻关系。各自有独立的姓名权,人身自由权,继承遗产权,对夫妻共同财产有平等的所有权,夫妻双方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权利义务平等,计划生育的权利义务平等,互相抚养的权利义务平等。
2、父母子女关系。父和母抚养教育子女的权利义务平等,接受子女赡养扶助的权利平等,子和女接受父母抚养教育的权利平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平等,父和母、子和女的继承权平等。
3、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抚养孙子女、外孙子女义务平等,接受孙子女、外孙子女赡养的权利平等,兄和姐抚养弟和妹的义务平等,接受弟和妹赡养的权利平等。
⑥ 婚姻法中的男女平等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工作、学习、照顾家庭、抚养子女、家庭重要事项的处理、人格尊严等等方面。
⑦ 谁知道”男女平等”的真正含义
母系社会是处在私有制还未诞生的原始社会的鼎盛时期
自从出现了私有财产
便必然地导致了遗产继承制
于是进一步催生了父系氏族
进而进步到了父系社会
因此
母系社会才是男女真正平等的时代
但那是原始社会
如今的社会文明不可能倒退去那里
男女不平等的确切含义就是
当女性要与男性结婚时要受制于物质条件的约束
而只有当女人嫁给男人时不再考虑经济条件
那时才叫真正的男女平等
⑧ 1980年婚姻法将男女权利平等基本原则改为男女平等有何意义
平等分为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男女权利平等只是强调,男女在享有的权利方面完全一样。但是,妇女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处于弱势的一方,男女双方权利完全的等同并不能保护女方,女方需要法律特殊的照顾和保护。法律将其视为弱势群体,在法律上老人、妇女、儿童均属一类,在法律上往往需要作出特殊保护。男女平等不仅强调那女在基本权利的享有上应平等,还强调对于妇女应特殊保护,追求实质上的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