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免除的特征是

合同法免除的特征是

发布时间: 2021-03-12 00:43:58

⑴ 简述《合同法》调整的合同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一)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行为。合同版的这一特征区别权于单方法律行为。单方法律行为是基于民事主体单方的意思所决定,而合同则是双方或多方民事主体的合意,且合同是合法行为。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得到国家法律的承认和保护。

(二)合同是以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民事主体之间订立合同是具有一定的目的和宗旨的,即订立合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三)合同是平等主体在平等自愿基础上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意思表示一致是合同构成的基础。

(四)合同是非身份关系的协议。我国婚姻法中有关结婚、离婚以及《民法通则》中关于监护以及继承法上关于遗赠扶养协议的合同,是属于身份上的合同,依照我国合同法第2条第2款之规定,并非合同法上所称的合同。

⑵ 在合同法中,免除可以是双方行为吗

您指的是合同法中的“债务免除”吗?如是,它属于单方行为,并不需要被免除方的同意。这里需要和赠与相区分。

⑶ 合同法的概念,特征

合同法抄的概念和特征合同依据我国《袭合同法》的规定,应界定为除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协议以外的平等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主体间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为目的进行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一)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行为。合同的这一特征区别于单方法律行为。单方法律行为是基于民事主体单方的意思所决定,而合同则是双方或多方民事主体的合意,且合同是合法行为。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得到国家法律的承认和保护。

(二)合同是以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民事主体之间订立合同是具有一定的目的和宗旨的,即订立合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三)合同是平等主体在平等自愿基础上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意思表示一致是合同构成的基础。

(四)合同是非身份关系的协议。我国婚姻法中有关结婚、离婚以及《民法通则》中关于监护以及继承法上关于遗赠扶养协议的合同,是属于身份上的合同,依照我国合同法第2条第2款之规定,并非合同法上所称的合同。

⑷ 合同法的法律特征

一、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其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引起民事法律关系设立、变更和终止的行为。而合同是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的结果,是以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的民事权利义务为目的,且合同的内容即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是由意思表示的内容来确定的。因而,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二、合同是一种双方或多方或共同的民事法律行为。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互相或平行作出意思表示,且意思表示一致而达成的协议。
三、合同是以在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首先,合同当事人签订合同的目的,在于各自的经济利益或共同的经济利益,因而合同的内容为当事人之间财产性的民事权利义务;其次,合同当事人为了实现或保证各自的经济利益或共同的经济利益,以合同的方式来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四、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这其中包括:合同的主体必须合法,订立合同的程序必须合法,合同的形式必须合法,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合同的履行必须合法,合同的变更、解除必须合法等等。
五、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所谓法律约束力,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必须遵守合同的规定,如果违反,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合同的法律约束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是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
2、是违反合同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⑸ 合同法的特征

1.合同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即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互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就是将能够发生民事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现于外部的行为)。
2.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须达成协议,即意思表示要一致。
3.合同系以发生、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
4.合同是当事人在符合法律规范要求条件下而达成的协议,故应为合法行为。
合同一经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就发生了权利、义务关系;或者使原有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未按合同履行义务,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担违约责任。

⑹ 《合同法》的法律特征

合同,又称契约,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某种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专。《合同法》中所指的属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而属于民事法律领域的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以及其他法律性质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凭借行政权力、经济实力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合同是多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合同的主体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合同的成立是各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

3)合同是从法律上明确当事人间特定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文件。合同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某种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实现当事人特定的经济目的。

⑺ 合同中什么是免责条款,免责条款有哪些特点

法定的合同免责复是因不可抗力不制能履行合同造成的违约责任。《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除了法定免责外,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免责。但《合同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⑻ 什么是合同法上的免除,免除债务行为有什么法律后果

您好!免除,指债权人放弃债权,从而消灭债务人全部或部分债务的行为。
免除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免除是无因行为。债权人免除债务,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均不影响免除的效力。
(2)免除是无偿行为。免除是债权人主动放弃债权,不再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因此,债务人不必再行支付相应的对价。
(3)免除不需要有特定的形式。免除债务,可以口头书 面通知,也可以默示的不作为。
免除债务的行为产生如下法律效果:

1、免除使债务消灭、债权人免除部分以债务的,债务部分消灭,免除全部债务的,债务全部消灭,债权人免除部分债务。比如,债务人乙欠债权人甲100万元贷款,甲通知乙只要偿还80万元,除了20万元债务。债权人免除部分债务的,免除的部分不必再履行,但尚未免除的部分仍要履行。债权人免除全部债务,比如,服装加工部向服装定作人表明不收取服装加工费、免除全部债务的,全部债务不必再履行,合同的权利义务因此终止。在债务被全部免除的情况下,有债权证书的,债务人可以请求返还。
2、免除消灭债权和债权的从权利,免除了对方债务,也等于放弃了自己的债权,债权消灭,从属于债权的担保权利、利息权利、违约金请求等也随之消灭。比如甲免除了乙的债务,为乙提供履行担保的丙的责任没有了存在基础,必然一同消灭。但是,免除担保债务的,不影响被担保的债务的存在。比如甲免除了丙的担保义务,不等于免除了乙的债务,乙仍然要履行债务。
债务的免除不得损害第三人利益。债权人甲将其对于债务人乙的债权质押给了丙,如果甲免除乙的债务,丙对甲享有的质权也不复存在了,这有损丙的利益。因此,对于已就债权设定担保权益的债权人,不得免除债务人的债务,而以此对抗担保权人。
如能提出更加具体的问题,则可做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热点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刑法修正案九 发布:2025-09-16 09:57:53 浏览:460
施工升降机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6 09:57:20 浏览:94
特别行政法案例 发布:2025-09-16 09:48:42 浏览:7
婚姻法2020年5月份还让离婚吗 发布:2025-09-16 09:17:14 浏览:926
同事不按规章办事 发布:2025-09-16 08:53:35 浏览:148
道真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16 08:30:28 浏览:773
铁路规章都有啥 发布:2025-09-16 08:24:05 浏览:860
法律服务需求分类 发布:2025-09-16 08:18:25 浏览:502
武隆区法院 发布:2025-09-16 08:17:19 浏览:399
工厂倒闭劳动法赔多少钱 发布:2025-09-16 08:06:32 浏览: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