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资本主义经济法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法特征

发布时间: 2021-03-12 07:56:55

1. 资本主义经济法的类型有哪些(跪求啊!!!)

资本主和雇佣工

2. 资本主义经济法最早产生于哪个国家

经济法最早产生于德国。
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国民具有极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车和精密机床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也是德国的重要象征。
德国作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生产和资本的迅速集中,卡特尔在1873年的经济危机之后广泛发展,一些经济部门被一两个垄断组织所控制,如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在一战前夕垄断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8%。更重要的是,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国家扶持卡特尔之法就成了德国经济法的标志之一。
1910年出台了扶持卡特尔的钾矿业法,抑制企业进入钾矿业,被认为是最初的经济法,以法的手段对不经意间扰乱自由资本主义秩序的垄断加以限制,这就是经济法的产生。

3. 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产生和形成之异同..

我没时间做这么深长的论文。
关于经济法的理解中国与欧洲国家是不一样的回,欧洲国家的经济法是答由垄断法发展而来,主要的部门法也是垄断法。但是中国的经济法因为没有垄断法的基础,所以它把国家调整市场经济过程中所产生的法律都归入经济法中,特别是象公司法、金融法、税法等法律,所以许多法学家建议取消经济法。

4.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的产生发展具体表现有几种形式

不知道下面的答案是不是你想要的。
只举德国,日本,美国这三个例子吧,不同国家的具体形式都不同,不一一列举了。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法产生之前,调整经济关系的主要是民商法?

德国经济法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9世纪末至一战前:1894年德国颁布了反不正当竞争的第一部法律——《保护商标法》;1896年出台了《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斗争法》?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战期间,德国颁布的经济法有《一般授权法》?《关于限制契约的最高价格的通知》;一战后,当时的魏玛共和国先后颁布了《卡特尔规章法》?《煤炭经济法》?《钾盐经济法》?《防止滥用经济权法令》等一系列经济法,从而开创了把经济法这个概念明确用于立法本身的先例?
二战后:西德在美国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下,走上了“第三条道路”,实行社会市场体制?战后初期,实行《反卡特尔法》?1966—1967年德国经济危机,颁布了《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法》,该法是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法律?

日本经济法产生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两战期间: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垄断资本主义逐渐形成和壮大?日本的卡特尔在明治中期已产生。
最初,日本对卡特尔采取保护与扶植的政策?日本先后颁布《出口组合法》和《重要出口商品生产组织法》,它们属于规制未加入卡特尔的组织使之从属于卡特尔的强制卡特尔法;1931年《重要产业统制法》和1932年《工业组合法》也是促进卡特卡的法律?
二战后:日本统治者在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非常重视运用经济手段调整和管理经济,制定了大量的经济法?

为了防止已被解散的财阀复活垄断资本,日本于1947年颁布了《关于禁止私人垄断和确保公正交易的法律》,还颁布了《排除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法》;1952年进入20年高速发展期,这时期的重要立法有《合理化促进法》?《中小基本法》?《农业基本法》?《消费者保护基本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为摆脱危机?振兴经济?通过立法活动不断完善原有的各种经济法。主要的立法有《投机防止法》?《稳定国民生活紧急措施法》?《石油供应适度化法》?《关于能源使用合理化的法律》?《中小破产互助法》?

美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9世纪末至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前:产业革命完成后,美国出现了对自由竞争产生极大妨碍的垄断?美国颁布了一系列反垄断和反限制竞争的法律?1890年国会通过了《保护贸易和商业免受非法限制与垄断之害法》,后又通过了《克莱顿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自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至二战结束:罗斯福上任后,通过颁布经济立法全面干预经济生活?如《紧急银行条例》?《金融改革法案》?《产业复兴法案》?《土壤保护法》?《新农业法》?《国家劳动关系法》?《恢复和救济法》等?
二战以来:美国运用凯恩斯主义理论,自觉用经济立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手段。经济立法有1981年《经济复兴税法》?《经济复兴法》和1986年《税法》等?

5. 试述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含义及其法律特征

第一版序1

再版序1

三版序1

第四版序1

导论1

第一节 经济法基础理论与经济法学 1

一、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象1

二、经济法基础理论同经济法其他学科的关系 3

第二节 研究经济法基础理论的意义和方法5

一、研究经济法基础理论的意义5

二、研究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基本方法7

第一章 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根源10

第一节 市场缺陷与“市场失灵” 10

一、市场的功能与缺陷10

二、生产社会化与“市场失灵” 14

第二节 国家调节 机制与国家经济职能15

一、对于社会化引起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三种应对方案15

二、国家调节 机制的救济19

三、国家职能的演进22

第三节 法律体系的因变与经济法的产生23

一、“政府失灵”与法律的规制和保障作用 23

二、法律体系的演变25

第二章 经济法的沿革与地位30

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沿革30

一、早期社会的国家经济管理与立法30

二、经济法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和发展3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法46

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与途径46

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立法概况50

第三节 经济法的地位57

一、经济法形成独立部门法的条件与标志57

二、经济法同其他部门法的关系6l

第三章 经济法的概念65

第一节 经济法的本质和定义65

一、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分析65

二、经济法的定义68

第二节 国内外经济法概念诸说70

一、经济法概念的形成与传播70

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概念诸说72

三、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法概念79

四、中国的经济法概念诸说81

五、经济法概念比较研究82

第四章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84

第一节 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定性84

一、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与种类84

二、国家经济调节 关系与民间社会经济关系??经济法与民商法89

三、国家经济调节 关系与国家行政管理关系??经济法与行政法91

第二节 关于经济法调整对象诸说的评述97

一、中国20世纪80年代经济法调整对象诸说概览97

二、关于“纵横说”、“密切联系说”和“管理一协作说”的评述101

三、中国“大经济法”观点产生的根源 104

四、1992年以后中国出现的经济法新诸论106

第五章 经济法法律关系113

第一节 经济法法律关系主体113

一、经济法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构成113

二、经济法主体的概念、分类与特点 115

三、国家经济调节 主体117

四、基本被管理主体121

第二节 经济法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123

一、国家经济调节 中权利、义务的特征123

二、国家经济调节 主体的权利义务125

三、企业等基本被管理主体的权利义务127

第三节 经济法法律关系客体128

一、经济法法律关系客体的特征128

二、国家经济调节 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129

第六章 经济法的价值、理念与基本原则 132

第一节 经济法的价值和理念132

一、经济法的价值132

二、经济法的理念和功能135

第二节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138

一、经济法原则的基本特征和确立依据138

二、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和要求140

第七章 经济法的调整方法与责任制度 143

第一节 经济法的调整方法143

一、法的调整方法概说143

二、经济法调整方法的特点147

第二节 经济法责任制度149

一、经济法责任的概念与性质149

二、经济法的责任形式与制裁方式15l

三、经济法的法律后果体系 154

第八章 经济法的体系157

第一节 经济法内容和形式的分类和结构157

一、经济法立法内容上的分类和结构157

二、经济法在形式上的分类和结构 159

第二节 经济法体系中的基本法律 162

一、经济法基本法律的认定162

二、经济法三个基本法律构成的关系 166

第九章 经济法总则的原理与基本规定171

第一节 经济法总则的地位和基本规定 171

一、经济法总则的地位和作用 17l

二、经济法总则的基本规定173

第二节 关于基本经济体制的立法175

一、经济体制与经济体制立法175

二、经济体制立法的主要规定179

第十章 市场规制法原理与制度体系 185

第一节 市场规制法的性质和地位185

一、市场规制法的任务和体系 185

二、市场规制法立法概况188

三、市场规制法的部门法性质和地位195

第二节 市场规制法的基本制度197

一、反垄断基本法律制度197

二、反不正当竞争基本法律制度208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责任法的基本制度213

第十一章 国家投资经营法原理与制度体系215

第一节 国家投资经营法的性质和地位215

一、国家投资经营法的概念和立法体系 215

二、国家投资经营及其立法的沿革217

三、国家投资经营法的部门法属性223

四、国家投资经营法在经济法中的地位225

第二节 国家投资经营法的基本制度227

一、国家投资经营管理体制227

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229

三、国家投资法律制度229

四、国有企业法律制度232

五、国家投资及国有企业调整改革法律制度239

第十二章 宏观引导调控法原理与制度体系243

第一节 宏观引导调控法的性质和地位243

一、宏观引导调控法的概念和特征243

二、宏观引导调控立法概况和基本体系246

三、宏观引导调控法的部门法属性255

四、宏观引导调控法的地位256

第二节 宏观引导调控法的基本制度258

一、计划法律制度258

二、经济政策法律制度261

三、特定时期和特定目标的宏观引导调控法律制度266

第十三章 经济法的立法与实施269

第一节 经济法的立法269

一、经济法的立法体制269

二、经济法的立法技术271

三、经济法的立法程序276

第二节 经济法的实施278

一、经济法的实施体制278

二、经济法的适用制度281

第十四章 经济法学科建设286

第一节 经济法学科的创立和发展286

一、人类社会早期经济法思想286

二、经济法学科的创立和发展290

第二节 经济法学科建设的任务293

一、加强经济法学科建设的重要性293

二、推进经济法学科建设的途径295

6. 经济法概念的早期使用具有什么样的历史特点

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一个法律专部门。属在现阶段,它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的经营协调关系。

经济法最早产生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学家关于经济法的概念,主要见于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的学术文献中。英美法系国家尽管存在我们看来属于经济法的法律规范,但它们不注重法律部门的区分,没有民法的概念,更没有经济法这一概念。——常识法律篇。

7. 资本主义经济法最早产生于 A美国 B德国 C俄国 D东欧

B德国
经济法原始于德国,德国作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版生产和资本的迅速集中,卡特尔权在1873年的经济危机之后广泛发展,一些经济部门被一两个垄断组织所控制,如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在一战前夕垄断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8%。更重要的是,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国家扶持卡特尔之法就成了德国经济法的标志之一。1910年出台了扶持卡特尔的钾矿业法,抑制企业进入钾矿业,被认为是最初的经济法,以法的手段对不经意间扰乱自由资本主义秩序的垄断加以限制,这就是经济法的产生。

8.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法和社会主义的经济法有什么区别

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一个法律部门。在现阶段,它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的经营协调关系。

要从以下三点把握这个概念:

(一)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经济法调整的是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

经济法是国家干预国民经济运行或是为解决市场失灵而产生的法律,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它还解决政府失灵问题.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生的基础不同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的产生主要是基于市场经济,当然是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出现以后,即市场失灵问题产生后,才开始介入的,在这之前,资本主义奉行不干预政策.社会主义国家则是基于计划经济,政府干预,但政府失效,对经济发展不力,才由法律出面去解决和协调的.

二是规范的重点不同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法主要体现为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我们知道,在美国和日本,反垄断法被称为“经济宪法”;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法主要体现为宏观调控法,虽然也开始搞反垄断法,但其重点是在宏观调控法领域.当然,其在理念、价值、宗旨、作用、产生的背景、时间上都可以进行区分.

9. 资本主义经济法的发展过程有哪几个阶段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资本积聚和集中扩大规模,不断集中,信用制度的发展-股份公司,联合企业,经济危机中的两极企业-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2)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垄断.
(一个大部门生产或流通由一个或几个大企业所控制,小企业难以竞争,少数大企业势均力敌,达成协议,形成垄断,坐享垄断带来的高额利润.这样,垄断就出现了)
当经济生活中垄断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时,资本主义就会由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
3)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从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垄断资本主义,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向更高级结构的过渡.
垄断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局部调整
垄断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局部调整和部分质变,这种变化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演化过程中,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矛盾不断深化,资本主义必须找到一个自身范围内调整、适应的方式,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能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
因此,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内部的一次局部调整.
垄断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部分质变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可以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这样两个(前后相继)的发展阶段.
这个两个阶段的基本经济虽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但在许多地方已经发生了部分的质变.
首先,两阶段的经济基础不同.
自由竞争阶段的经济基础是私人资本(或个体资本).(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具体形式是资本家个体私有制);
而垄断阶段的经济基础是社会资本,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具体形式是(以股份资本为基础)的垄断集团私有制.
其次,统治地位的资本不同.
自由竞争经济阶段是个体资本占统治地位,垄断阶段则是垄断资本占统治地位.
再次,从更深层的经济关系和发展趋势来看,
从自由竞争阶段到垄断阶段的发展,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在向社会主义公有制靠近的方向发展.

热点内容
博物馆条例全文 发布:2025-09-16 07:57:10 浏览:664
法官助理权力 发布:2025-09-16 07:50:48 浏览:220
民事诉讼法第64条儿 发布:2025-09-16 07:50:01 浏览:297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陌生的 发布:2025-09-16 07:48:30 浏览:384
劳动法年底双粮 发布:2025-09-16 07:45:45 浏览:340
明年的民法典婚姻法几月开始实行 发布:2025-09-16 07:32:59 浏览:166
中国人民刑法诉讼法117条 发布:2025-09-16 07:02:37 浏览:945
会计从业财经法规视频 发布:2025-09-16 07:01:56 浏览:778
幼儿园法律法规有哪些 发布:2025-09-16 07:00:31 浏览:156
赵子龙法院 发布:2025-09-16 07:00:22 浏览: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