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十个税计算公式
⑴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
是税法中的重点
光知道上面说的
是远远不够的
要具体的说很麻烦
只能大概的说下
1.工资薪金所得
和上面写的大致相同
但是如果是外籍,港澳台在华人员及其他特殊人员附加减除2800元
也就是减掉4800元
其他规定就不做说明
2.劳务报酬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不足4000元)
=收入额-800
(4000以上)=收入额*(1-20%)
应纳税额=应纳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1
应纳所得额
税率
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
20%
20000~50000的部分
30%
超过50000的部分
40%
3.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
20%
按应纳税额减征30%
故实际税率为14%
4.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不超过5000
5%
5000~10000
10%
10000~30000
20%
30000~50000
30%
超过50000的部分
35%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也适用该5级超额累进税率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额,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税率
适用税率为20%
对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⑵ 个税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
(2)经济法十个税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2018年8月31日,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
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新个税法规定,历经此次修法,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
多项支出可抵税。今后计算个税,在扣除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新个税法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⑶ 急求!新个税EXCEL 计算公式!
=ROUND(MAX((A1-3500)*{0.03,0.1,0.2,0.25,0.3,0.35,0.45}-{0,105,555,1005,2755,5505,13505},0),2)
A1是纳税工资额
⑷ 求excel中工资个税计算公式
如果应发工资在J2单元格,那么个税扣税额输入
=ROUND(MAX((J2-3500)*{0.03,0.1,0.2,0.25,0.3,0.35,0.45}-{0,105,555,1005,2755,5505,13505},0),2)
⑸ 关于年终奖个税的计算方法 最好根据不同情况举例 谢谢
回复:第一种情况是,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1600元,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此时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第二种情况是,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工资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年终奖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再确定年终奖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这时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年终奖-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证:①如果一员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1600元(只有1400元),2006年1月12日,该单位再向该员工发放年终奖5000元,因此,应将年终一次性奖金减除当月工资与费用扣除额1600元之间的差额后,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据此,单位在发放这笔年终奖时,应扣缴个人所得税240元。计算过程为: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1600-1400)=4800元
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4800元除以12后为400元,适用税率为5%,速算扣除数为0;应纳税额为4800×5%=240元②如果该员工当月工资所得高于1600元,则不需补足差额。单位在发放5000元年终奖时,应扣缴个人所得税250元。计算过程为:5000÷12=417,适用税率为5%应纳税额为5000×5%=250③如果员工当月工资所得高于1600元,单位发年终奖10000元,应扣缴个人所得税975元。计算过程为:10000÷12=833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应纳税额为10000×10%-25=975
单位负担年终奖个税如何计算
反映:若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由单位负担(即不含税年终奖),请问该如何计算?
回复:对于年终奖个税由单位负担的,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规定费用扣除额的,其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第一步,按照不含税的年终奖收入除以12的商数,查找相应适用税率A和速算扣除数A;
第二步,按第一步确定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将不含税年终奖换算成含税的年终奖,即含税的年终奖收入=(不含税的年终奖收入-速算扣除数A)÷(1-适用税率A);
第三步,按含税的年终奖收入除以12的商数,重新查找适用税率B和速算扣除数B;
第四步,按确定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含税的年终奖收入×适用税率B-速算扣除数B。
☆特别提醒:如果纳税人取得的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1600元,应先将不含税年终奖减去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部分后,再按照上述方式处理。
⑹ 2018年10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excel计算公式
2018年10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excel计算公式:= ROUND(MAX((A2-B2-C2-D2-5000)*{0.03,0.1,0.2,0.25,0.3,0.35,0.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2)。
计算公式使用方法:
1、首先在excel表格中输入对应的数据,A2为税前工资,B2为专项扣除,C2为专项附加扣除,D2为其他扣除。
⑺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例:已婚人士小李在北京上班,月收入1万元,“三险一金”专项扣除为2000元,每月租金4000元,有一子女上幼儿园,同时父母已经60多岁。
起征点为3500元的情况下,没有专项附加扣除,每月需缴纳345元个税;
起征点为5000元的情况下,没有专项附加扣除,每月需缴纳(10000-5000-2000)×3%=90元个税。
根据新政策,小李就可以享受住房租金1200元扣除、子女教育1000元扣除、赡养老人1000元扣除(跟姐姐分摊扣除额),所以,个税=(10000-5000-2000-1200-1000-1000)×3%=0元。
(7)经济法十个税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减免政策
公众对“起征点”存在误解。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起征点”与“免征额”有着严格的区别:
所谓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时不征税。一旦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时,则要就其全部的数额征税,而不是仅对其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
所谓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征税对象总额中预先减除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