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的论述题汇总
A. 经济法概论(论述题)
1、二者调整对象不同
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则是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这两种经济关系的性质泾渭分明、迥然有别,是不容混淆的。这是经济法与民法的最根本的区别,也是经济法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的最基本的根据。
2、二者的功能不同
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两种调节机制,一种是体现价值规律作用的市场调节,一种是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直接或间接干预管理。前者被称为“无形之手”,后者被称为“国家之手”。民法是保障市场调节有效运作的法律机制,它更多体现的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和要求;经济法是保障国家调节有效运作的法律机制,其功能在于弥补民法在解决市场失灵、效率与公平等问题上的不足,以改善和矫正市场机制内在的缺陷。
3、二者的性质不同
民法属于私法的范畴,被公认为典型的私法,强调诸如“主体平等”、“意思自治”等一系列民法原则。而法学界对经济法性质及其归属的认识却大相径庭,有的认为经济法属于公法,有的认为经济法是“跨越公法与私法并含于其中的法律”;有的则突破了传统的私法的划分,认为经济法是属于独立于公法和私法之外的第三大法域。无论对经济法的归属如何确认,它不属于传统的私法当无疑义。
从以上这此方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民法与经济法是以两种完全不同的关于人及人性观为前提得出的两种不同规范经济学理论为观念基础的。正是这些根本理念的差别导致它们在立法目的、目标以及实现目的、目标的方式、手段上根本不同,可见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且不可相互替代的法律部门。
现代市场经济是“混合经济”,即要靠市场和政府共同作用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现代社会是高度社会化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既要承认人的个性但更要注重人的社会性;现代社会又是高度文明的社会,人格平等是人作为人的起码要求,社会应充分给予保护,但人在现实中各方面又存在着差别,这也是现实,亦应承认。在这种复杂的经济社会中,面对如此复杂的人,任何单一的法律调整工具都是不可能实现社会目标的,这也是民法与经济法在调整现代市场经济关系中并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B. 经济法 选修 论述题 急急急 求解!!!!
1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公司)是我国企业实行公司制最重要的一种组织形式。其优点是设立程序比较简单,不必发布公告,也不必公布账目,尤其是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一般不予公开,公司内部机构设置灵活。其缺点是由于不能公开发行股票,筹集资金范围和规模一般都较小,难以适应大规模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因此,有限责任公司这种形式一般适合于中小企业。
2可以从经济法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谈谈作为消费者,我们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做法。
3经济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渗透到我们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法中市场规制法的部分,对于垄断、不正当竞争、消费者权益、产品质量等作出规定;国家投资及经营法部分,对国有企业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等作出规定;宏观调控法部分对于财政、交融、税收等作出规定。这都表明经济法调整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实现国家经济调节意志,兼具社会性和经济性,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总体效率和社会公平。
C. 经济法 论述题
如:论国家运用经济干预社会经济关系的正当性(05年经济法研究生的论述题)
回答论述题,首版先要审题权,不要跑题和偏题。
在回答论述题时,一般是首先回答“是什么”,例如什么是正当性,什么是国家干预,什么是经济或者经济模式的类型(例如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
其次回答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再次进行适当的展开,即国家干预市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例如市场失灵)以及相关的概念(例如什么是市场失灵)和处理这些关系的基本原则(例如国家与市场以何者为主)。
最后,回答这个题目反映出的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例如,在当前的社会经济中,国家干预是多了还是少了,是有法律约束还是没有法律约束的,等等。
#############
《老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建议你还是自己写出来比较好,考试不可能永远考相同的题目。
D. CPA经济法论述题答题方法
这么跟你说吧。
1.首先是判断正确对错误,分值在0.5
2.然后写出条例,当然大概意思要90%吻合吧,尤其是关键字千万不能错。
3.最后说明,本例“……”符合还是不符合。
重点就是这3样。
E. 论述题:经济法的概念、体系。
经济法的概念构成了经济法原理的源头和核心,经济法原理的其他部分都是从经济法的概念展开的。我们将经济法定义为是认可和规范政府干预或协调经济运行之法,是调整发生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的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特征点的经济规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