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考注会会计和经济法先考还是税法

考注会会计和经济法先考还是税法

发布时间: 2021-11-23 08:01:04

⑴ 关于注会考经济法和税法的问题

我的五门都是自学通过的,多看书,多做题,多花功夫,自学一定能过;
注会证书需要在事务所工作两年才可以拿到,所以毕业后如果全部合格马上到事务所上班。

⑵ 考CPA是会计与财管考好还是会计与税法一起考合适理由

一般是会计和税法,当前涉税会计逐渐成为考试的重点,会计和税法的联系更加紧密了,所以学习会计的同时学习税法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会计教材的整体把握,帮助是很大的。

报考二门组合
会计和审计:
无论是基本的审计理论还是审计实务都是和会计知识紧密相关的,会计和审计虽然都是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但是在一起学习可以相互促进,花费的时间要少于单独学习两门的时间。
当然,这个组合只适合毅力比较强,悟性比较高和精力比较旺盛的考生。
会计和税法:
当前涉税会计逐渐成为考试的重点,会计和税法的联系更加紧密了,所以学习会计的同时学习税法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会计教材的整体把握,帮助是很大的。
财管和战略:
财管和风险管理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甚至是所有科目中联系最为紧密的两个科目,风险管理中既有财管中的计算,比如企业价值评估,又有审计中的理论内容,比如内部控制的介绍,是个比较综合性的科目,不过从学习的难度上来看,主要还在于计算方面,所以财管的学习有利于促进风险管理的学习。
经济法和税法:
经济法和税法两者的共同点就是属于“经济法”范畴,按照从前注册会计师教材里的说法,中注协是考虑到税法自成体系、内容庞杂,才把税法从经济法的一章中独立出来,自成一门课。两者搭配多少有点儿给考生建立自信的味道,有人说“如果报这两门你都通过不了,那似乎不用考注册会计师了”,这话似乎极端,但也颇有些道理,虽说注册会计师每门课都很难,但业内一直都认为经济法和税法是其中略为简单些的。
战略和审计:
战略这门课里面有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对学习审计是很有帮助的,考生只有掌握了企业的内部控制设置,比如各个环节的票据、流程等等,才能理解审计程序设置的原因和目的,也才能自己理解和掌握好审计程序的具体运用。审计程序千差万别,但是基本原理是不变的,就比如存在认定是逆查法,完整性认定是顺查法,不变的是原理,变的只是票据和内控的说法,大家还是应该了解清楚这个本质。
报考三门组合

会计、审计和税法:
主要考虑到会计和审计的联系以及会计与税法的联系,但是难度较高;建议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审计做好第二年通过的打算。
会计、财管和风险管理:
主要考虑到财管和风险管理难度要低,而且联系紧密,且会计能为财管打基础;优先保证会计和财管的通过。
会计、财管和税法:
主要考虑到财管能够提前学习,会计和税法联系紧密,且能共同促进财管的学习;优先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
会计、税法和经济法:
主要考虑到难度问题,难度比较偏低,会计和税法联系紧密,经济法难度也不大;优先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

⑶ 我打算考明年的注会,考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这四科,我应该按什么顺序学习四科分别用多长时间来复习啊

会计是审计复的基础,考过会计制后再考审计,税法和会计可以一起考。如果时间充裕,经济法也可以一起考。经济法不要死记硬背,反复的看理解了就容易了。税法也不需要背,但是要理解,同时要掌握主要税种的计算。会计是耗时最多的,也是要理解的,光看注会教材往往很难理解,最好听一下听力,我个人推荐张志凤的听力。

⑷ 我不是会计专业的学生想考注册会计师,想先考经济法和税法,复习要多长时间能过

应该考虑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知识水平,另外需要考虑自己的学习时间,一般来说会计、审计、财管都是需要考前三四个月准备的,而税法、经济法和风向管理都是适合考前三个月以内开始学习,另外考虑到各个科目的学习周期,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搭配考试科目。

1、报考一门:会计。只报考一门建议从会计开始,从此开始注会的学习旅程,注意打好基础,不要只为了60分通过,考虑到会计的重要意义,学习不好同样会影响到注会整体的学习。

2、报考两门:会计+税法/财管。税法的所得税学习对于会计的学习很重要;而会计的学习对财管的学习也很重要。不过财管和税法相比,税法更合适一些;另外有人建议“会计+审计”的报考,这里不做重点推荐,因为审计学习需要会计基础,而审计学习周期长很多,所以无形中这个组合时间学习会更长,报考应慎重。

3、报考三门:会计+税法+财管。会计和税法的学习可以明显促进财管,所以财管不宜单独报考,要注意知识体系的内部联系。财管的学习上位于会计之后,学习周期不是很长。

4、报考四门:会计+税法+财管+风险管理。主要考虑的是难度问题,而且也是学习时机的问题。因为风险管理适合在财管之后学习,学习顺序上与税法可以并列,位于会计和财管之后,总体上不是太影响注会的整体安排。

5、报考五门:会计+税法+财管+风险管理+经济法。经济法的特点是适合考前三个月左右开始学习,所以增加经济法并不会影响大局。学习安排上风险管理可以安排在经济法之前,也可以并列学习。

6、其他选择。从税法、经济法开始也是一种避重就轻的报考方法,但是也给后面增加了学习任务,因为会计、审计和财管的学习再以后会压力比较大,所以从会计开始学习的方法既能打下注会的坚实基础,也能够做好两年通过的打算,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妥的。

⑸ 注会考试咨询:请问第一年是报考会计+审计好还是会计+税法+经济法好

看你从事的工作跟会计有没有关系啊,如果有关系,那么建议先报会计和审计,因为你对这块比较熟悉,税法和经济法都需要背的,如果你工作跟会计没有关系,那就报税法经济法吧

⑹ 第一次考注会,想报考两科,会计应该和经济法税法等搭配还是应该和审计搭配

会计和税法搭配哦。如果你学过从业或者是初级的话,那么建议是会计和税法搭配比较好理解。税法的知识点涉及到初级中的经济法的知识点。无论是增值税的计算或者是小税种的计算,都是在经济法的基础上进行加深的。

⑺ 第一次考CPA,会计搭配经济法还是税法

都可以来的。

注册会计师主源要承接工作有: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等。

尤其是在执行上市公司审计时,注册会计师不仅要鉴证一个公司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规和制度,而且还要判定其会计报表是否遵循了真实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原则。由注册会计师依法执行审计业务出具的报告,具有证明效力。

(7)考注会会计和经济法先考还是税法扩展阅读:

2008年8月26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就提出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总体思路和具体内容征求意见,征求意见工作截止到2008年9月22日。

中注协将根据各方意见对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提交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

1991年以来,中注协共举办16次考试,经过不断的改革完善,建立健全了考试基本制度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累计近14万人取得了全科合格证书,

为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注册会计师考试已成为国内声誉最高的执业资格考试之一,享有很高的“含金量”。

⑻ 考注册会计师经济法和税法两科要准备多久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2014年的注会税法考试总体来说,题目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考核的知识点非常细,而且计算量很大,如果前面选择题每个题都仔细计算,那么后面主观题肯定没有时间做,所以说答题技巧、时间分配对税法考试来说是很重要的。


主观题涉及的知识点:


(1)计算题1考核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关税完税价格;进口货物应纳关税、增值税的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算;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应纳税额的计算。


(2)计算题2考核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旅游业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增值税零税率。


(3)计算题3考核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股息红利所得的税收优惠。


(4)计算题4考核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服务业、娱乐业应纳营业税的计算;啤酒屋销售自制啤酒应纳消费税的计算;饮食业纳税人销售非现场消费的食品,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


(5)综合题1考核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关税完税价格;特殊销售方式下的销售额;准予抵扣的进项税及进项税转出;应纳增值税的计算;白酒复合计征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应纳税额的计算。


(6)综合题2考核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准予扣除标准;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准予扣除标准;加计扣除优惠;公益性捐赠支出;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税收优惠;税额抵免优惠;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题型与题量


2014年注册会计师税法试题,题型、题量与分值分布,与2013年相比没有变化。


1.单选题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2.多选题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


3.计算题4小题共24分,其中一道小题可以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答题正确的,增加5分,简答题最高得分为29分;


4.综合题2小题共31分。


总体来讲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这个科目不难的,最重要的是要注重法理的学习。


《经济法》顾名思义,一门法律学科,主要研究的是法律制度,国家对行为能力主体的相应行为所指定的管理规范。


本教材中的第四章《公司法》、第五章《证券法》、第六章《企业破产法》、第八章《物权法》、第九章《合同法总则》、第十章《合同法分则》和第十四章《票据法》可以说是重点章节,称之为重点是因为这些法律规范在我们国内的日常经济活动中所应用到的频率更高一些,所以在考试中针对这些知识内容进行的考查也就多一些。


至于详细思考起来,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些章节与其他章节的内容差异并不是很大的,无非都是成立公司你需要按照什么程序,不同形式的公司需要按照什么样的流程注册,公司正常运营哪些经营活动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公司持续过程中哪些义务你应当履行、哪些权利你可以享受;在涉及到证券交易的一些相关行为发生时,你应当注意什么,应该按照何等规范去操作;企业破产时如何申报、如何按照正常程序操作;等等一系列问题。


其实,说到底与我们平时的生活、工作都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在学习之余多去练习实际思考现实问题。不要把《经济法》一门想得有多难,学习一章之前建议大家先把这个整体框架想一下,也就是在你对这章内容的认识基础上,你觉得这一章应该重点掌握哪些内容,然后去听课,你没有想到的地方,老师会在课件当中提醒你。


另外,提醒大家注意两个问题。首先,切忌死记硬背。对于法律的学习并非死记硬背,时间久了你会失去兴趣,丧失学习的信心。因此,学习要法律内容要去理解性记忆,它不同于理科公式,即使你不明白这个公式是如何得来的,但只要你知道这个公式是什么样、什么时候去运用,就可以了。其次,要学会换位思考。大家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妨换位思考一下。也就是说,加入这个问题发生在你身边,你作为当事人应当如何去处理。法不外乎情理,先行在思想上有所认识,对我们后期的学习是会有所帮助的。


因此,建议学习过程中不必严格说哪些知识点一定要去掌握,自己掌握不了就死记硬背。放松心态,理清思路,试着努力去理解一切内容而听课,相信会有所收获的。


2、《经济法》这个科目应当更注重对法理的学习,关键是在对法律、法规条文的理解,并应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答当中。


所以从应对考试的角度出发考虑,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精力放到重要的章节之上,可以先听课理解,然后适当做些习题加深印象,如果在做题过程中遇到不可以轻易理解的问题再去翻阅教材,以需求答案。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高顿网校是网络财经教育领导品牌,更多财会问题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提问。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⑼ 我想考注会,想先考经济法,再考税法,然后是财务成本管理,最后考会计和审计,请大家帮我看看这样合理吗

应该是不合理的.
考过的人都知道,五门中会计是中心,一定要先考,而会计和审计要一起考.所以要先考会计和审计,而两法相对来说较容易,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增加一门来增加信心.

热点内容
如何保障司法公正 发布:2025-09-14 06:29:11 浏览:851
江苏人民法庭直播 发布:2025-09-14 06:24:59 浏览:677
劳动法要求缴纳五险一金的依据 发布:2025-09-14 06:20:49 浏览:896
并购协议法律服务 发布:2025-09-14 05:54:35 浏览:343
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 发布:2025-09-14 05:54:34 浏览:145
法治是民法之 发布:2025-09-14 05:52:34 浏览:129
王锡锌法治政府建设 发布:2025-09-14 05:50:21 浏览:678
张忠愚律师 发布:2025-09-14 05:29:33 浏览:101
自费买工装劳动法 发布:2025-09-14 05:27:25 浏览:124
保健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4 05:18:58 浏览: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