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如何理解经济法

如何理解经济法

发布时间: 2021-12-11 21:10:47

❶ 如何理解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关系

经济法学是研究经济法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学科。
第一,经济法学是一门法学学科。
第二,经内济容法学以经济法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经济管理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总称。
第一,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二,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三,经济法调整的是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
区别:(1)经济法是一个法律部门,经济法学是一个法学分支,经济法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法本身。
(2)经济法作为法律,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经济法学作为学说,对当事人的行为没有约束力。
(3)经济法的发展也会促进新的法律部门的产生,学习经济法也能促进法律素养,促进其他法律的学习。

❷ 怎样理解经济法的三大基本原理

以前隶属民商法学,现在属于一个分支。中国现在由民法刑法经济法三大体系,调整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详细解释(看完你就懂了):国际经济法的基本涵义一、狭义说:国际经济法是国际公法的新分支国际经济法只是调整国家政府相互之间、国际组织相互之间以及国家政府与国际组织之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传统的国际公法,主要用于调整国家政府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政府与国际组织之间的政治关系。国际经济法是专门用来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新的法律分支。它是国际公法的一个新分支,是适用于经济领域的国际公法。持此类观点的主要代表物有英国的施瓦曾伯格、日本的金泽良雄以及法国的卡罗等人。二、广义说: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跨国)经济关系的国际法、国内法的边缘性综合体它是调整超越一国国境的经济交往的法律规范。调整的对象,不仅限于国家政府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政府与国际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且包括大量的分属于不同国家的个人之间、法人之间、个人与法人之间以及他们与异国政府或国际组织之间的各种经济关系。它的内涵和外延,早已大大地突破了国际公法单一门类或单一学科的局限,而扩及于或涉及到国际私法、国际商法以及各国的民商法、经济法等。持此类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杰塞普、斯泰纳、杰克逊、洛文费尔德以及日本的樱井雅夫等人。三、对以上两大学派观点的分析持狭义说的学者,按照传统的法学分科的标准,严格地划清国际法与国内法、“公法”与“私法”的界限,认为国际经济法乃是国际公法的一个新分支。理论上说,这种主张具有界限分明、避免混淆的长处。但在当今国际经济交往的客观情况下,却存在着不切实际的缺陷。国际经济法,是一个涉及国际法与国内法、“公法”与“私法”、国际商法与各国涉外经济法等多种法律规范的边缘性综合体。这门新兴学科的边缘性和综合性,是国际经济法律关系本身极其错综复杂这一客观存在的忠实反映,也是科学地调整这种复杂关系的现实需要。作为当代的法律学人,理应根据这一边缘性综合体自身固有的本质和特点,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科学方法,以当代国际经济交往中涌现的各种现实法律问题作为中心,严格按照其本来面貌和现实需要,打破法学传统分科的界限,对原先分属各门各类的有关法律规范,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切实有效地解决各种理论问题和实务问题。由此可见,应顺应国际经济秩序除旧布新的历史潮流,对待国际经济法的现有知识和现有体系,“拿来主义”与消化主义并重,逐步创立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体现第三世界共同立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学科新体系。

❸ 如何理解经济法的本质

一、经济法的本质 经济法:是国家及政府经济领导部门和经济组织的领导者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和协调经济活动、维护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 二、经济法的特征 (一)从法律组成的形式讲,经济法是一系列单行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特点的法律 (二)从法律内容上讲,经济法同社会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与经济基础更为直接,是一种具有经济性特点的法律 (三)从调整对象的特殊性讲,经济法同科学技术、自然规律的关系十分密切,是一种具有效益性特点的法律 (四)从经济法的功能与作用讲,经济法具有明显的限制性和促进性两种功能,贯彻惩罚和奖励相结合是一种带有指导性特点的法律。 (五)从实施上讲,经济法的实施是由国家经济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共同负责的,遵循经济司法与经济立法相结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❹ 如何理解经济法的定义

经济法是国来家从整体经济发源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经济法概念受大陆法系国家德国,日本以及苏联的影响,一直以来也没有统一定论。我国经济法概念的核心之争,在于经济法是否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

❺ 对经济法的理解与认识

1.经济法产生的直接根源是自由放任的商品经济管理模式所产生的市场秩序失衡,从而要求国家公共权力的介入以维护公共利益、稳定市场秩序、促进效率与公平。

2.由于经济法是国家利用其公权力对市场经济主体以及运行的调控、管理、监督、引导,所以经济法主体双方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即一方为国家相关主管机关,另一方为经营者(包括市场被管理主体和中介组织,其中中介组织又同时具有市场主管机关授权的监管职能和接受管理的义务)。它们之间是调控和被调控、监督和被监督、管理和被管理、引导和被引导的关系,是双方法律地位不平等的关系。

3.由于经济法所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有宏观和微观两的领域(例:相关经济法对经营者不正当竞争方面的管理就是微观方面的管理;而相关经济法对市场运行的管理便是宏观方面的管理),所以经济法可具体分为:宏观调控法律关系;国有参与法律关系;涉外管制法律关系;市场监管法律关系。

4.由于经济法所调整的上述对象和范围不同于其它部门法所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所以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5.尽管法律从整体上来说是用来维护和平衡效率与公平这两大价值,但作为经济法这一独立法律部门有其所侧重的追求价值,即经济法总体上追求的价值是:可持续的社会整体效益。

6.由追求价值便引出了经济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为:经济民主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公正原则。

7.结合综上所述,故经济法的概念为:经济法是调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及其政府主管部门为了修正市场运行的缺陷、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而履行各种现代经济管理职能时与各市场主体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另外,有关经济法之性质的争论,即公法、私法抑或公私混合法,本人认为已无现实意义,皆因当今行政权力之扩张于社会生活各领域。社会本位法律观念的回归,所以,本人认为于现实中再讨论这一性质问题已毫无意义。)

楼主,此问题实在太大,以上仅为概括叙述,并加之一些个人观点,所以不详之处欢迎指教。不胜感激!

❻ 如何理解经济法的思维方式

你可能谈的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提供些不成熟的看法,供参考.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美)保罗·海恩,彼得·勃特克,大卫·普雷契特科 著,是一部时髦的经典经济学教科书。通过深入浅出的故事和饶有趣味的图画告诉读者:经济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中的各种决策息息相关。该书的目的正是引导读者学会经济学推理方式,从而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实际上,我们和祖先也都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没有重视祖先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但经常在说,如果用我们熟悉的语言去理解经济法的思维方式,就简单易懂了。下面就举几个例子,举一反三,就融会贯通了。
1“边际效应”,按“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去理解,就清楚“边际效应”不是即时产生的,需要有边际成本投入。一朝分娩是十月怀胎的结果,每个中国人是最熟悉的。
2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是有成本和代价的。“嗟来之食,吃下去要肚子痛”,“天上不会掉下馅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也者说明什么事情都有代价,没有成本的事情是不可取的,付出代价越大,收益越大。
3“好东西”、“坏东西”是一个因人而异的相对概念。“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一服补药,也是一服毒药”也是对因人而异的清楚表述。
4“理性人”和“理性行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好郎中难看自己的病,好刀难削自己的把”说明人不是万能的,不能把人看成神。
5分工与交换是一种群体合作,它最根本的动因是个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所以群体合作无须统治者规定,而是个体选择的无意的结果,它受内在规律支配。有时,统治者会试图打破这种规律,反而有可能使自己成为混乱的根源,而不是混乱的终结者。“树大自然直”“抽刀断水水更流”表示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打破规律行为是徒劳无功。

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我感到,世界是融会贯通的,能把外面新的术语与我们祖先的教诲结合起来,容易理解,并能帮助我们更好看待事物。

❼ 如何理解经济法的定义

经济法是国家从整抄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经济法概念受大陆法系国家德国,日本以及苏联的影响,一直以来也没有统一定论。我国经济法概念的核心之争,在于经济法是否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

❽ 如何理解经济法得作用

(一)从法律组成的形式讲,经济法是一系列单行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特点的法律 (二)从法律内容上讲,经济法同社会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与经济基础更为直接,是一种具有经济性特点的法律 (三)从调整对象的特殊性讲,经济法同科学技术、自然规律的关系十分密切,是一种具有效益性特点的法律 (四)从经济法的功能与作用讲,经济法具有明显的限制性和促进性两种功能,贯彻惩罚和奖励相结合是一种带有指导性特点的法律。 (五)从实施上讲,经济法的实施是由国家经济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共同负责的,遵循经济司法与经济立法相结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❾ 怎样理解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来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自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概念是经济法学研究的首要问题,也是经济法立法,司法等活动的基础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经济法现象在世界各国大量出现,经济法概念问题也成为经济法学界争执最多的问题。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热点内容
CCTV12社会与法篇 发布:2025-09-07 06:53:23 浏览:29
行政法时间口诀 发布:2025-09-07 06:11:40 浏览:520
法律援助工作站宣传信息 发布:2025-09-07 06:10:48 浏览:309
中级经济法怎么记忆 发布:2025-09-07 06:09:13 浏览:435
人穷道德高 发布:2025-09-07 05:58:42 浏览:2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结婚之夜 发布:2025-09-07 05:57:48 浏览:443
律师收取费用 发布:2025-09-07 05:49:35 浏览:644
京东司法网拍 发布:2025-09-07 05:29:09 浏览:217
开庭前能找法官吗 发布:2025-09-07 05:25:42 浏览:98
疫情下的法治安全 发布:2025-09-07 05:24:54 浏览: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