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经济法学

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经济法学

发布时间: 2021-12-16 20:34:19

A. 国际经济法,国际商法和国际法三者之间的的区别

1、定义不同:

国际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他国私人之间;国际组织与私人之间以及不同国籍私人之间,相互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国际商法是关于商务的国际私法。是指在具有涉外因素的商务关系中,通过选择准据法来解决商务冲突,保障国际上商务民事往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国际法指适用主权国家之间以及其他具有国际人格的实体之间的法律规则的总体。

2、权利与义

务的主体不同:

国际商法的主体通常限于不同国籍的国民(含自然人与法人)以及各种民间性的国际组织机构。

而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则既包括经济领域中超越一国国界的“私法”关系上的主体,也包括经济领域中国际公法关系上的主体。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国家以及各国政府间组织以非主权实体的身份,即一般私法法人的身份,从事超越一国国界的经济交往或经贸活动,它们才可以成为国际私法关系上的主体。

3、客体的不同:

国际私法所调整的超越一国国界的私人间关系,可分为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两大类。

而国际经济法则调整国家之间、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以及不同国家的私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B. 怎样看待国际经济法这个专业和行业的发展

国经到底学什么。国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内容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如CISG)、国际投资(如BIT)、国际金融(IMF,WB)、国际税法,甚至有时还会包括WTO的legal framework。国经和国商的关系大家也说不准。就我个人而言,现在是帝都五校国经研一,所上课程有国公前沿问题,国经前沿问题,WTO法精要,比较合同法,比较侵权法,国际商法案例等。这些都是国经模块下的课程。现状和发展前景。本校的国经就业率很不错。加上学校对外语的重视,国经专业毕业去律所的几乎都去了内资TOP所和外资所。总之,学好课程,学好英语。

C. 国际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异同

主流观点:
国际公法是调整国家、国际组织等国际主体之间的法律规范,是最典型的版国际法
国际私法有国内法权和国际法二说,调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客体或事实涉及外国),最典型的国际私法是冲突法,还包括国际经济法中的调整平等主体民事关系的国际条约、惯例(这些条约和某些惯例同时又是国际公法)
根据Jessup的观点,国际经济法已经从国际公法中独立。不但有关于经济关系的国际公法,还有调整个人与国际法主体之间的法律规范。
因此:三者之间的关系既并列又交叉

D. 国际经济法属于法学还是经济学呢

其实,国际经济法专业基本不涉及经济学的课程的,

看问题一般着眼于权利义务关系,研究的是法律关系,

经济学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研究的是效用最大化,

两者的联系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大,

国际经济法专业出来的人,从事法律工作当然更适合,

而拿经济学,侧重于学国际经济的法律问题的人,

比较适合研究性工作。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

E. 简述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的联系与区别

答:1、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联系:将国际公法规范按是否调整经济关系分为两回类,其中用答以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公法规范,属于国际经济法范畴。
2、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区别:
(1)权利与义务的主体不同。国际公法主体主要包括国家和国际组织,国际经济法主体包括国家、国际经济组织、民间国际商务组织、国际商务仲裁机构以及不同国家的自然人和法人。
(2)调整对象不同。前者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政治、军事和外交等非经济关系;后者则调整各类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
(3)法律渊源不同。前者主要是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后者除了调整经济关系的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外,还包括国际惯例以及各国国内涉外经济立法

F. 什么是国际金融法,国际金融法和国际经济法有啥区别急急急!!

国际金融法属于国际经济法的范畴。
国际金融法是调整国际间货币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的总称。
国际金融法的本质属性在于其是国际货币金融交易规律所要求的行为规则。国际金融法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l. 国际金融法的主体
国际金融法的主体是国际货币金融关系中权利与义务的享有者和承担者,亦即参与国际货币金融活动的当事人。国际金融法的主体既包括一般的自然人和法人,也包括国家及其有关官方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是国际金融法的特殊主体,它们不仅可以是国际货币金融交易的当事人,而且,它们更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者、实施者和管理者。法人和自然人作为国际金融法的主体,则主要表现在他们是国际货币金融交易的当事人。
2. 国际金融法的客体
国际金融法的客体即是国际货币金融关系中权利与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货币、特别提款权、票据和黄金等国际间普遍接受的金融资产。作为国际金融法客体的货币,一般应当在国际间具有可兑换性,即通常所谓“硬通货”。如果是不能国际上自由流通的货币,则其一般不能成为国际金融法的客体。但是,在一定的特殊国际货币金融交易中,非硬通货亦可成为客体。
3.国际金融法的调整对象
国际金融法的调整对象是指国际金融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即国际货币金融关系。
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实际上包括国际货币关系和国际金融关系两部分。国际货币关系是指以国家之间货币的收支、兑换,以及外汇管制主要内容的社会关系。国际金融关系是指国际间货币资产的融通关系,包括国际贷款关系、国际证券关系,以及其他形式的国际资金融通关系。
应当注意的是:国际金融法的调整对象与国际金融法的客体不同;前者是国际金融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后者则是国际金融法所调整的国际社会关系亦即国际货币金融关系中权利与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他国私人之间;国际组织与私人之间以及不同国籍私人之间,相互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G. 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区别

国际私法(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在世界各国民法和商法互相歧异的情况下,对含有涉外因素的民法和商法关系,解决应当适用哪国法律的法律。由于涉外因素又称国际因素,民法和商法在西方传统上称为私法,国际私法因而得名。为广义的民法可以包括商法,各国民法和商法互相歧异的情况,法律术语称为民法的抵触或民法的冲突,或称法律的抵触或法律的冲突,因此长期以来这一部门法被称为法律抵触法或法律冲突法。

国际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他国私人之间;国际组织与私人之间以及不同国籍私人之间,相互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随着各国之间贸易和经济往来日益增长以及国家对贸易和经济活动的干预日益加强而形成和发展的。早在中世纪末期,欧洲主要商业城市就有一些关于国际商业交易的规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关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则和制度大量出现 ,并具有了国家之间条约的形式。作为一门学科,国际经济法学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发展起来。

  • 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的区别:

(1).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主体不同

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包括国家、国际组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等。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国际私法的主体只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2).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调整对象不同。

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一般的国际经济关系。而国际私法则是通过解决法律适用问题来调整国际民事关系。

(3).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的法律规范不同。

国际经济法的法律规范主要是实体规范,也包括若干有关的程序规范。而国际私法仅由法律适用规范和有关法律适用的制度构成。

(4).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的调整方法不同。

国际经济法是通过直接调整方法来调整国际经济关系法。但是,国际私法则是通过间接调整方法(即通过确定支配一定的国际民事关系的法律)来调整国际民事关系的。

H. 陈安的《国际经济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新论》两本书有何区别

《国际经济法学》是一本综合反映国际经济法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专门著述。由我国著名国际经济法学者陈安教授和朱学山教授任正、副主编,参加编写的其他人员均为中青年法学教授和副教授、博士和在职博士生。全书共分十一章,即绪论、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国际货物贸易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国际技术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海事法、国际经济组织法以及国际经济争端处理法。本书具有立论独到、取材新颖、涵盖全面、重点突出、注解强化、剪裁方便等几个特点。目录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萌芽阶段的国际经济法
二、发展阶段的国际经济法
三、转、更新阶段的国际经济法
第二节 国际经济法的含义
一、狭义说:国际经济法是国际公法的新分支
二、广义说: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跨国)经济关系的国际法、国内法的边缘性综合体
三、对以上两大学派观点的分析
第三节 国际经济法的范围及其与相邻法律部门的交错
一、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的联系和区别
二、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的联系和区别
三、国际经济法与内国经济法的联系和区别
四、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务惯例的联系和区别
第四节 源远流长的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及其法理原则
一、中国现行的对外开放国策是中国历史上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
二、古代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及其法理内涵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及其“法理”内涵
四、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及其法理原则
第五节 贯彻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与学习国际经济法
一、中国实行经济上对外开放国策的主要根据
二、深入学习国际经济法学对贯彻上述基本国策的重大作用
第二章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南北矛盾与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演进
第二节 经济主权原则
一、经济主权原则的提出
二、经济主权原则的基本内容及其形成过程
三、世纪之交在经济主权原则上的新争议与“攻防战”:美国单边主义与wto多边主义交锋的三大回合
四、世纪之交在经济主权原则上的新争议与“攻防战”对发展中国家自重大启迪
第三节 公平互利原则
一、公平互利原则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宗旨
二、公平互利原则初步实践之一例:非互惠的普遍优惠待遇
第四节 全球合作原则
一、全球合作原则的中心环节:南北合作
二、南北合作初步实践之一例:《洛美协定》和《科托努协定》
三、《洛美协定》以及《科托努协定》的生命力与局限性
四、全球合作的新兴模式和强 《国际经济法学新论(第2版)》统筹兼顾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三大学科学员的共同需要.以精炼和浓缩的方式,提供有关国际经济法学的基础知识。《国际经济法学新论(第2版)》经专家评审,入选为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百门精品教材建设计划项目”。全书以有限的篇幅,简扼、系统地阐明本学科的基本原理;并站在全球发展中国家和弱小民族的共同立场,紧密结合中国国情,评析当代国际经济法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务问题,反映出中国困际经济法学的特色。《国际经济法学新论(第2版)》在编撰体例上,由浅入深,详略结合;强化注释,扩大视野;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目录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萌芽阶段的国际经济法
二、发展阶段的国际经济法
三、转折、更新阶段的国际经济法
第二节 国际经济法的涵义
一、狭义说:国际经济法是国际公法的新分支
二、广义说: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跨国)经济关系的国际法、国内法的边缘性综合体
三、对以上两大学派观点的分析
第三节 国际经济法的范围及其与相邻法律部门的交错
一、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的联系和区别
二、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的联系和区别
三、国际经济法与内国经济法的联系和区别
四、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务惯例的联系和区别
第四节 源远流长的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及其法理原则
一、中国现行的对外开放国策是中国历史上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
二、古代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及其法理内涵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及其“法理”内涵
四、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及其法理原则
第五节 贯彻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与学习国际经济法
一、中国实行经济上对外开放国策的主要根据
二、深入学习国际经济法学对贯彻上述基本国策的重大作用

第二章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南北矛盾与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演进
一、国际经济法向来在南北矛盾中逐步演进
二、国际经济法的立法、守法与变法
第二节 经济主权原则
一、经济主权原则的提出
二、经济主权原则的基本内容及其形成过程
三、世纪之交在经济主权原则上的新争议与“攻防战”:美国单边主义与WTO多边主义交锋的三大回合
四、世纪之交在经济主权原则上的新争议与“攻防战”对发展中国家的重大启迪
第三节 公平互利原则
一、公平互利原则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宗旨
二、公平互利原则初步实践之一例:非互惠的普遍优惠待遇
第四节 全球合作原则
一、全球合作原则的中心环节:南北合作
二、南北合作初步实践之一例:《洛美协定》和《科托努协定》
三、《洛美协定》以及《科托努协定》的生命力与局限性
四、全球合作的新兴模式和强大趋势:南南合作与“七十七国集团
五、南南合作实践的强化与“多哈发展回合”(DDR)的曲折进程
六、从五十多年来南南联合自强的历史轨迹展望DDR和WTO今后的走向
七、中国在南南联合、推进国际经济新秩序中的战略定位
八、关于南南联合、推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几点结论
第五节 有约必守原则
一、有约必守原则的基本内容
二、对有约必守原则的限制

第三章 国际货物贸易法
第一节 国际货物贸易法概述
一、国际货物贸易条约
二、国际货物贸易惯例
三、国际货物贸易示范法
四、国内立法
第二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一、《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问题
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
三、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四、违反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救济
五、风险转移
六、保全货物
七、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终止
第三节 国际贸易术语
一、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
二、《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简介
三、几种常用的国际贸易术语
第四节 国际贸易结算的法律制度
一、汇付
二、托收
三、信用证
第五节 管制国际货物贸易的法律规范
一、概述
二、GATT1994
三、WTO对GATT义务的归依
四、WTO对GATT1994的发展

第四章 国际服务贸易法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法概述
一、关于服务
二、国际服务贸易
三、国际服务贸易法
四、WTO服务贸易法
第二节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3)规范提要
一、GATS的宗旨
二、GAT3的基本结构
三、GATS的适用范围
四、GATS的具体承诺表
五、GATS的非歧视待遇
六、GATS的其他重要规范
第三节 WTO新一轮服务贸易多边谈判概况
一、谈判的基本进程
二、谈判的基调
三、谈判的基本评估

第五章 国际技术贸易法
第一节 国际技术贸易法概述
一、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念
二、国际技术贸易的标的
三、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限制
第二节 国际技术贸易的法律框架
一、国内法
二、国际条约等
三、国际惯例
第三节 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
一、概述
二、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方式
第四节 国际技术许可合同
一、国际技术许可合同的概念和种类
二、国际技术许可合同的主要条款
三、国际技术许可合同中的限制性条款
第五节 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一、国际贸易领域内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方案
二、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发展的互动
三、世界贸易组织体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四、《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意义、基本原则、保护标准和措施
五、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制的变革
第六节 我国技术进出口管理
一、技术进出口管理原则
二、技术进口管理
三、技术出口管理
……
第六章 国际投资法
第七章 国际货币金融法
第八章 国际税法
第九章 国际经济组织法
第十章 国际经济争端处理法

I. 国际经济法专业属于法学专业吗 还是法律专业

国际经济法专业属于法学专业。
国际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他国私人之间;国际组织与私人之间以及不同国籍私人之间,相互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随着各国之间贸易和经济往来日益增长以及国家对贸易和经济活动的干预日益加强而形成和发展的。早在中世纪末期,欧洲主要商业城市就有一些关于国际商业交易的规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关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则和制度大量出现 ,并具有了国家之间条约的形式。作为一门学科,国际经济法学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发展起来。
报考条件
以下专业专科以上层次的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
法学类: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刑事司法律师等专业;
公安学类:治安学、治安管理、监所管理、刑事侦察、边防管理、边防公安等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
不符合直接报考条件专业的毕业生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时,须加试(0242)民法学、(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5677)法理学3门课程,所有加试课程均为推荐课程。
学位课程
(0225)国际贸易法、(0247)国际法、(0249)国际私法

热点内容
扎兰屯法律咨询 发布:2025-08-28 02:57:50 浏览:994
民事诉讼法二百五十三条加倍 发布:2025-08-28 02:56:57 浏览:363
档案行政法律关系 发布:2025-08-28 02:44:52 浏览:532
征集职工法律援助维权案例 发布:2025-08-28 02:44:52 浏览:890
刑法典第六条 发布:2025-08-28 02:44:50 浏览:628
孙杰刑法 发布:2025-08-28 02:43:17 浏览:986
民法婚姻修改 发布:2025-08-28 02:42:45 浏览:883
北京司法考试地点 发布:2025-08-28 02:35:34 浏览:515
成都市法院公开网 发布:2025-08-28 02:31:37 浏览:714
上海条例3月25日 发布:2025-08-28 02:29:52 浏览: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