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经济法
Ⅰ 工程合同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依法履约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全面履行原则,协调合作原则,维护权益原则,动态管理原则,合同归口管理原则,全过程合同风险管理原则,统一标准化原则。
Ⅱ 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方法包括(ABCE )。
A.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合同管理人员
B.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法律法规
C.设立合同管理机构,配备合同管理人员
D.推行合同专用文本制度
E.建立合同管理目标制度
Ⅲ 建设工程合同相关法律体系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必须适用。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工回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颁布答:《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示范文本)》《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示范文本)》《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以上示范文本尽管不是法律、法规,只是推荐使用的文本,对于当事人无强制性,但对减少合同争议,完善合同管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建设工程相关法律体系:
基本法律———《民法通则》;规范市场经济流转的基本法律———《合同法》;规范建筑市场工程采购的主要法律———《招标投标法》;规范建筑活动的基本法律———《建筑法》;合同订立履行中需提供担保的法律———《担保法》;合同订立履行中需提供投保的法律———《保险法》;建设合同工程合同中需要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劳动法》;合同需要公证、签证的法律———《公证暂行条例》《合同签证办法》;合同履行中发生争议,当事人之间有仲裁协议的法律———《仲裁法》;合同履行中发生争议,当事人之间没有仲裁协议的法律———《民事诉讼法》。
Ⅳ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方法有哪些
1m筑造工具箱中的合同管理工具以统一的业务财务流程,可以管理好项目合同、合同变更、收款请款、客户发票和收款,避免项目少收钱。
统一平台管理合同
将合同执行数据、合同状态、收付款情况等关键信息集中呈现于合同管理工具中,操作界面简洁、布局清晰,方便管理者第一时间掌握合同执行情况,同时支持移动端数据同步查看。
合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不用再纠结什么样的合同才是标准的,也无需担心由于合同不规范引起的一系列后续问题,1m筑造实现了对合同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不仅提高了合同管理的精准度,还有效的降低了项目的执行的风险,保证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更有效的管理合同变更和合同追加减
· 合同追加减、预算追加减一目了然,统一管理数据变更。
· 随时随地可查看一个项目下的所有合同及相关变更,无需二次核查。
· 合同管理更规范、更有效,有利于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精准监控合同履约
· 无论是收款还是付款,无需人工计算,合同管理工具同时拥有媲美专业财务项目收入确认、项目结案方案,完整管理整个流程。
· 各项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大幅提高,企业内控风险降低,管理人员可随时查看及时更新的各项数据。
Ⅳ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包含哪些方面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依照施工合同,承包方应完成一定的建筑、安装工程任务,发包方应提供必要的施工条件并支付工程价款。
施工合同管理包括:施工合同的概念、施工合同的特点、施工合同的订立、施工合同双方的一般权利和义务、施工合同的质量控制条款、施工合同的进度控制条款、施工合同有关合同价款的约定、施工中涉及的其它费用和施工合同的监督管理;
共9个方面。
Ⅵ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的内容有哪些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1、工程范围。
2、建设工期。
3、中间交工工程的开工和竣工时间。一项整体的建设工程,往往由许多的中间工程组成,中间工程的完工时间,影响着后续工程的开工,制约着整个工程的顺利完成,在施工合同中需对中间工程的开工和竣工时间作明确约定。
4、工程质量。
5、工程造价。工程造价因采用不同的定额计算方法,会产生巨大的价款差额。在以招标投标方式签订的合同中,应以中标时确定的金额为准;如按初步设计总概算投资包干时,应以经审批的概算投资中与承包内容相应部分的投资(包括相应的不可预见费)为工程价款;如按施工图预算包干,则应以审查后的施工图总预算或综合预算为准。
在建筑、安装合同中,能准确确定工程价款的,需予明确规定。如在合同签订当时尚不能准确计算出工程价款的,尤其是按施工图预算加现场签证和按时结算的工程,在合同中需明确规定工程价款的计算原则,具体约定执行的定额、计算标准,以及工程价款的审定方式等。
6、技术资料交付时间。工程的技术资料,如勘察、设计资料等,是进行建筑施工的依据和基础,发包方必须将工程的有关技术资料全面、客观、及时地交付给施工人,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7、材料和设备的供应责任。
8、拨款和结算。施工合同中,工程价款的结算方式和付款方式因采用不同的合同形式而有所不同。在一项建筑安装合同中,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结算,需双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协商,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对于工程款的拨付,需根据付款内容由当事人双方确定,具体有如下四项:预付款;工程进度款;竣工结算款;保修扣留金。
9、竣工验收。对建设工程的验收方法、程序和标准,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行政法规予以规范。
10、质量保修范围和质量保证期。施工工程在办理移交验收手续后,在规定的期限内,因施工、材料等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缺陷,要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更换。国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期限一般都有明确要求。
11、相互协作条款。施工合同与勘察、设计合同一样,不仅需要当事人各自积极履行义务, 还需要当事人相互协作,协助对方履行义务,如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提交相关技术资料、通 报工程情况,在完工时,及时检查验收等。
(6)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经济法扩展阅读: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注意事项:
一、合同主体审查:
1、承包人应注意审查发包人资质。对发包方主要应了解两方面内容:
(1)主体资格,即建设相关手续是否齐全。例:建设用地是否已经批准?是否列入投资计划?规划、设计是否得到批准?是否进行了招标等。
(2)发包人如果是属于分包人,审查其是否具有分包资格。
(3)履约能力即资金问题。发包人的实力、已完成的工程、市场信誉度、施工所需资金是否已经落实或可能落实等。
2、发包人应注意审查承包人资质:
(1)承包人一般应为建筑企业法人,除了内部承包之外,公民个人不能成为建设工程合同的主体。
(2)承包人应具有承包建设工程的资质。
二、工程范围:
发包人与承包人都应当对合同工程范围条款的进行明确的约定,最好应在合同中附上工程项目一览表及其工程量。
三、建设工期:
合同应对工期约定要准确、完善,如果存在中间交工工程,对中间交通工程的开工、竣工日期,也应在合同中做出明确约定。
Ⅶ 建设工程法律为什么主要是经济法组成部分
建设工程活动归根结底还是经济活动,因而要在经济法律的框架下进行,不可避回免地答会涉及到经济法律部门的各项法律,最常见的是《合同法》。但是,由于建设工程活动的特殊,需要接受各方面的社会管理,所以更多时候是要依照各项社会管理的法律进行活动,最基本的就是《建筑法》。而《建筑法》以及《招标投标法》等建设工程活动中经常遇的法律也可能被划入经济法律部门中,所以就让人觉得建设工程法律主要是经济法组成。
Ⅷ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方法包括哪些内容
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合同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法律法规;设立合同管理机构;配备合同管理人员;建立合同管理目标制度。
Ⅸ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中涉及的的法律制度包括哪些其中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及内涵是什么
1、平等原则。是指合同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即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是平等的,内一方不得将自容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自愿原则。合同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非法干预。《合同法》对自愿原则有以下含义:第一、合同当事人有订立或不订立合同的自由;第二、当事人有权选择合同相对人;第三、合同当事人有权决定合同的内容;第四、合同当事人有权决定合同形式的自由。
3、公平原则。合同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实信用原则。合同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这是市场经济中形成的道德准则。
5、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原则。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应当遵循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原则。公序良俗就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善良风俗是以道德为核心的。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1、工程范围。
2、建设工期。
3、中间交工工程的开工和竣工时间。
4、工程质量。
5、工程造价。
6、技术资料交付时间。
7、材料和设备的供应责任。
8、拨款和结算。
9、竣工验收。
10、质量保修范围和质量保证期。
11、相互协作条款等
Ⅹ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合同生命期从签订之日起到双方权利义务履行完毕而自然终止。而工程合同管理的生命期和项目建设期有关,主要有合同策划、招标采购、合同签订和合同履行等阶段的合同管理,各阶段合同管理主要内容如下。
1.合同策划阶段合同策划是在项目实施前对整个项目合同管理方案预先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设计,从合同管理的组织、方法、内容、程序和制度等方面预先作出计划的方案,以保证项目所有合同的圆满履行,减少合同争议和纠纷,从而保证整个项目目标的实现。该阶段合同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合同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专业合同管理人员配备。
(2)合同管理责任及其分解体系。
(3)采购模式和合同类型选择和确定。
(4)结构分解体系和合同结构体系设计,包括合同打包、分解或合同标段划分等。
(5)招标方案和招标文件设计。
(6)合同文件和主要内容设计。
(7)主要合同管理流程设计,包括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设计变更、支付与结算、竣工验收、合同索赔和争议处理等流程。
2.招标采购阶段合同管理并不是在合同签订之后才开始的,在招投标过程中形成的文件基本上都是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在招投标阶段应保证合同条件的完整性、准确性、严格性、合理性与可行性。该阶段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1)编制合理的招标文件,严格进行投标人的资格预审,依法组织招标。
(2)组织现场踏勘,投标人编制投标方案和投标文件。
(3)做好开标、评标和定标工作。
(4)合同审查工作。
(5)组织合同谈判和签订。
(6)履约担保等。
3.合同履行阶段合同履行阶段是合同管理的重点阶段,包括履行过程和履行后的合同管理工作,主要内容有:
(1)合同总体分析与结构分解。
(2)合同管理责任体系及其分解。
(3)合同工作分析和合同交底。
(4)合同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及安全、健康、环境管理等。
(5)合同变更管理。
(6)合同索赔管理。
(7)合同争议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