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分期付款合同法

分期付款合同法

发布时间: 2021-12-27 23:27:11

『壹』 分期付款买手机有法律吗

这个属于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不还款可以起诉 的

『贰』 分期手机合同法怎么量刑'

手机分期付款的合同,已经经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合同依法成立后,能否解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8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部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32条、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的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
93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条件成就时,可以解除合同。
94条、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导致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合同履行期限内,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动表示不履行合同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经催告后 合理期限内 仍不履行
4)、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其他违约行使 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167条、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达到全部价款5分之一的,出卖人可以要求其支付全部价款,也可以解除合同收回租赁物。出卖人解除合同的,可以要求买受人支付标的物的使用费用。
综上所述,买卖合同经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意思表达真实依法成立的情形下,是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的,否则契约的稳定性就无从谈起!
如果当事人可以依据合同法93条、94条的规定解除合同,那么显然是可以的
即便无法解除合同,又可以参照合同法52、54条规定的无效或可撤销的法定情形,请求法院宣布合同无效或对合同进行撤销
如果既不能依法解除合同,又不能依约解除合同,更无法按照法定的无效或可撤销合同 请求法院宣布合同无效或可撤销 那么强行解除合同 是需要付出违约责任的代价的!

『叁』 合同法规定的分期付款产权关系如何界定

不动产以交付为限。
基本定义
不动产是指不可移动或者如果移动就回会改变性质、损害答其价值的有形财产,包括土地及其定着物,包括物质实体及其相关权益。如建筑物及土地上生长的植物。[2]
《民通意见》第186条规定,土地、附着于土地的建筑物及其他定着物、建筑物的固定附属设备为不动产。比如尚未收割的农作物,就是不动产,但收割后的农作物就是动产。
折叠法律定义
民法》第66条:谓土地及其定着物;不动产之出产物,尚未分离者,为该不动产之部份。即其包括了土地和其上在建或已完成之建筑物。
《不动产经纪业管理条例》第4条:指土地、土地定着物或房屋及其可移转之权利;房屋指成屋、预售屋及其可移转之权利。
《不动产证劵化条例》第4条:指土地、建筑改良物、道路、桥梁、隧道、轨道、码头、停车场与其他具经济价值之土地定着物及所依附之设施,但以该设施与土地及其定着物分离即无法单独创造价值,土地及其定着物之价值亦因而减损者为限。不动产相关权利:指地上权及其他经中央目的事业主管机关核定之权利。

『肆』 分期付款违约后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如果你哥成年了,就不用偿还,如果未成年,则你父母亲有义务来偿还,此时可以要求对方提供发票和供货的签收单据等,同时看看有没有你哥的签名等。

『伍』 分期付款合同如何解除

1、解除条件

分期付款的法定解除条件:在分期付款买卖中,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金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时,出卖人可以解除合同。

这样规定是因为分期付款合同的订立是建立在出卖人对买受人资信能力的信任基础上的,如果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金额已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意味着买受人的资信能力已不足信任。

为了保护出卖人的利益,应当允许出卖人请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解除合同。出卖人请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是指取消原来付款期限的约定,要求买受人在一定时间内支付全部价款,避免因买受人资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而导致出卖人最终不能收回应收价款。

2、解除分期付款合同是指停止合同的履行,出卖人收回买卖标的物,并将买受人原支付价款扣除一定的费用后返还买受人,从而使双方的财产恢复到合同未订立时的状况。

解除合同不影响当事人违约责任的承担,同时从公平原则出发,买受人应承担在合同解除之前因使用标的物而需支付的费用。

(5)分期付款合同法扩展阅读:

法律特征

1、标的物的先行交付性。分期付款买卖是“物先交付型”买卖,即出卖人将买卖标的物一般在买受人第一次支付价款时即刻交付给买受人。

2、价款的分期给付性。买受人的价款是按一定的期限分阶段支付的,即买受人在占有标的物之后,需分两期以上的次数支付价款,否则则不属于分期付款买卖合同。

保留权

保留所有权的分期付款买卖合同是分期付款买卖合同的一种,是指与所有权保留这种担保方式相结合的分期付款买卖合同。

详言之,就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买受人虽先占有、使用标的物,但在双方当事人约定的特定条件成就之前,出卖人仍保留标的物所有权;待条件成就后,再将所有权转移给买受人的分期付款买卖合同。

但诚需注意的是,此处的“条件”与民法意义上的”条件“ 有所不同,这里的条件宜解读为”负担“,类似法条,参见《合同法》第93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

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与此类似者,尚有《合同法》第160条、《民法通则》第111条、《民通意见》第64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35条第一款第(二)项等,亦可作证。

『陆』 分期付款买卖中的合同如何解除

现实问抄题

韩某向某工厂购买一台大型机器,总价25万元,约定分10次付清,每次2.5万元,每月的第一天支付。韩某按合同的约定支付了五次共计12.5万元后,因机器大幅度降价,韩某感到自己损失太大,所以停止了付款。三个月后,工厂通知韩某解除合同,并要求韩某支付该台机器使用费。那么,法律对此是如何规定的呢?

律师解答

韩某已经支付了该台机器总价的一半,对于厂家来说,是否有权单方面解除与韩某的合同呢?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金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的,出卖人可以要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出卖人解除合同的,可以向买受人要求支付该标的物的使用费。既然韩某未支付的到期购机器款项已经超过了总价的五分之一,那么工厂就有权解除与韩某的合同,并可以要求韩某支付使用费。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一百六十七条 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金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的,出卖人可以要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

出卖人解除合同的,可以向买受人要求支付该标的物的使用费。

『柒』 如何理解分期付款买卖合同的解除条件

我国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金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的,出卖人可以要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出卖人解除合同的,可以向买受人要求支付该标的物的使用费。”
在司法实践中,对该条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理解认为,出卖人可以要求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的条件是,买受人没有支付的到期价款金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
第二种理解认为,出卖人可以要求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的条件是,买受人已支付的总价款没有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这两种理解在判案中都得到应用。笔者认为,对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应作第一种理解。
首先,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七条是针对分期付款买卖合同而确立的,制定本条的立足点是对分期付款行为进行规范。分期付款合同实质上是一种赊销合同,即出卖人为了促销,与买受人约定将本应一次性支付的价款让买受人分期支付。但在实际交易中,往往出现买受人取走货物后不按照约定的期限和份额付款的情况。为遏制这一违约行为的发生,维护出卖人的权益,合同法专门规定,对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金额达到货物总价款的一定比例时,赋予出卖人要求支付全部价款或解除合同的权利。因此,合同法制定本条的立足点是“分期付款行为”,规范的是“未支付的价款”数额,并不是要对买受人已支付的价款总额进行规范。
其次,将第一百六十七条作第二种理解不符合通常语言表述规范。从该条的表述来看,一般人都可以作出第一种理解,即该条是对“未支付的到期价款”进行规范。尽管从该条的规定也可以作出第二种理解,但第二种理解的更合适的表述应当是:“分期付款的买受人已支付的到期价款的金额未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的,出卖人可以要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立法是一项很严谨的工作,相信立法者不会犯这样低级的语言表述错误。
再次,将第一百六十七条作第二种理解会产生逻辑错误。依照该条规定,买受人如出现该条规定的情况会产生两种后果:
一是出卖人可以解除合同;
二是出卖人可以要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对第一种后果,不存在什么问题。因为如将条件作第二种理解,即买受人已支付的到期价款金额没有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属严重违约,出卖人可以解除合同。但如导致第二种后果,就不合乎逻辑。因为分期付款合同是由双方当事人自由约定的,当事人完全可以约定先期支付较少的货款,后期支付较多的货款,不能因为买受人支付的到期价款的金额未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就可以要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实际上,在已有的司法判例中,作第二种理解的都是适用于解除合同的情况,鲜见应用于要求支付全部价款的情况。
综上,将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七条作第一种理解更具合理性。

『捌』 分期付款买卖合同需要注意的哪些问题

分期付款买抄卖是一种特殊的买卖袭形式,一般认为是买受人将其应付的总价款按照一定的期限分批向出卖人支付的买卖形式。
分期付款买卖作为一种商业交易手段,与普通买卖相比,并不是一次性结清货款,也不是在未来特定的时间一次性支付全部价款,而是分期分批的支付,由此可见分期付款买卖是一种信用交易,这种交易的顺利完成是以买受人未来的生活没有巨大变化为前提的。
但是实践中买受人出现信用危机的情形比比皆是,然而在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作为买受人往往无法预见到未来的这种变化。而出卖人则在考虑到上述可能性的情况下,预先在合同中通过格式条款将此种风险所产生的危害全部转嫁给买受人。
由于双方地位不同,为不使强势方以合同自由为名损害消费者利益,国家往往通过法律规定予以限制,以遏制这种不公平行为。
如我国《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金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的,出卖人可以要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出卖人解除合同的,可以向买受人要求支付该标的物的使用费。但双方不得在合同中约定,买受人尚未支付到期货款金额低于总价五分之一,出卖人有权要求支付全部价款或解除合同的条款。

『玖』 分期付款买卖合同纠纷中诉讼时效如何确定

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金额未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又不具备《合同法》第94条规定的解除条件的,出卖人无权行使解除权,也无权要求买受人支付价款。对此,出卖人只得要求买受人继续履行分期付款的义务,追究其违约责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如何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呢? 在分期付款买卖合同中,出卖人行使诉权的时效期间应从买受人首次未到期价款之日起计算,适用2年的普通时效期间。出卖人向买受人提出请求,或者买受人继续履行付款义务且未特别约定其为本期之清偿的,视为对前一期付款义务的履行,诉讼时效中断。付款到期日依合同约定,合同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依《合同法》第61条规定确定,即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热点内容
婚姻法的婚后财产分割 发布:2025-08-24 07:09:47 浏览:890
水法规定提高 发布:2025-08-24 07:09:12 浏览:38
尚法以法治国 发布:2025-08-24 07:00:12 浏览:69
徐州铜山区法院 发布:2025-08-24 06:34:48 浏览:333
法院认可的 发布:2025-08-24 06:14:41 浏览:26
刑事诉讼法笫六十七条 发布:2025-08-24 06:11:34 浏览:497
税收立法权研究 发布:2025-08-24 06:11:02 浏览:649
下列关于合同法 发布:2025-08-24 06:01:46 浏览:248
保亭法院江 发布:2025-08-24 05:57:01 浏览:771
司考行政法案例分析题 发布:2025-08-24 05:32:05 浏览: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