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入职怎么规定

合同法入职怎么规定

发布时间: 2021-12-31 00:45:16

合同法 办理入职手续后可以随时离开公司吗

不要太担心

具体您要看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合同里面没有约定违约金,只约定您要离职时提前一个月通知

那么您就放心去工作好了

如果合同里约定了高额违约金,那当然就不能去了

还有,7月份才正式上班,现在就入职,很可能公司要很久的试用期

如果公司和您签订短期(3年以下)劳动合同,但是试用期很久(超过1个月),那这个公司很不正规,最好也小心。

❷ 入职应该提供离职证明原件还是复印件合同法怎样规定的

入职提供离职证明原件和复印件都可以。因为办理社保、公积金等都需要离职证明的原件,所以建议离职证明原件本人保留,可提供离职证明原件给用人单位审查,但是上交入职资料为离职证明复印件。

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后必须出具的一份书面材料。

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离职证明注意事项

1、开离职证明要注意必须的格式。

2、开离职证明必须要盖“鲜章”也就是离职证明复印是无效的。

3、盖的章必须是单位的公章或者人事章。

离职证明的用途

1、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经解除劳动关系;

2、证明按照正常手续办理离职;

3、证明是自由人,可以申请失业金或应聘新的职位;

4、可以凭此转你的人事关系、社保、公积金等等。

(2)合同法入职怎么规定扩展阅读:

离职证明的相关规定

我国现行法律尚没有关于用人单位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的完整、明确的规定,只有1999年国务院公布的《失业保险条例》从办理失业保险登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角度,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

《劳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也引发了劳动者再次就业应持有离职证明书、原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出具离职证明书的社会议论和呼声。

借鉴国际经验,为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和劳动者的权益,本法明确了用人单位应当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的法定义务。

离职员工可以向人力资源部申请填发离职证明书,人力资源部发出的离职证明书只证明离职员工的受雇日期、职位及其离职原因。一般被开除的职工是填发开除证明书而不填发离职证明书。

因为离职证明书没有确定的交阅单位,所以不必写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只须写上开证明的日期。

❸ 劳动法哪条规定员工入职必须在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就要给员工支付两倍的薪资谢谢

《劳动法》中并未有关于员工入职必须在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就要给员工支付两倍工资的规定。

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3)合同法入职怎么规定扩展阅读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风险:

1、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

2、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将丧失以试用期不合格为由辞退员工的权利。

倘若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了试用期,企业就能在试用期内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随时辞退员工并且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如果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口头约定的试用期无效,也就不能以这一条为由辞退员工,带来的用工风险显而易见。

4、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或者赔偿。

5、不利于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保护。

6、用人单位不能免除为劳动者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义务。

❹ 劳动合同法有规定入职等于劳动合同吗

入职仅是表明建立了劳动关系,但并不等于签订了劳动合同。
否则,就不会有《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的罚则。

❺ 请问:广州最新的劳动合同法对新入职员工试用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全国通用,不分行业,不限地域。

❻ 如何界定劳动合同法中的同一用人单位

1、即使调换岗位也不能再次约定试用期。
法律依据为《劳动合同法》第十九专条“劳动合同期限属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2、辞职后重新入职,是否约定试用期由用人单位决定,法律对此未作规定。

热点内容
合同法第22 发布:2025-08-23 21:35:57 浏览:317
法治法治先锋 发布:2025-08-23 21:23:19 浏览: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015 发布:2025-08-23 21:18:45 浏览:359
济民法师图片 发布:2025-08-23 21:05:56 浏览:166
道德与法治强奸 发布:2025-08-23 20:40:49 浏览:957
合同法的解释第16条 发布:2025-08-23 20:37:05 浏览:71
合同法违法分包获利 发布:2025-08-23 20:36:31 浏览:828
2015年新的婚姻法 发布:2025-08-23 20:36:29 浏览:432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旅行中如果应按照 发布:2025-08-23 20:36:28 浏览:795
色达县司法局 发布:2025-08-23 20:20:46 浏览: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