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中的赠与

合同法中的赠与

发布时间: 2021-12-31 05:00:58

1. 合同法 赠与

赠与合同是诺诚合同,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成立,赠与方有赠与义务,受赠方有接受义务,但是在动产转移之前、不动产登记之前,赠与方有任意撤销权。但是经过公证的、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不可撤销。另外即使已经转移和登记,赠与人也有法定撤销权。因此,
1、赠与甲的电脑可以撤回,因为动产未交付;
2、赠与乙的电脑已经公证不可撤销;
3、赠与丙的电视机因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的近亲属,可撤销,行使的是法定撤销权,权利的行使期限由规定,须在知或应知之日起1年内行使;
4、可以不再履行。虽然按照法律规定,教育属于社会社会公益的内容,对教育的赠与属于不可撤销的赠与,但是法律也规定了赠与人的赠与合同的法定解除情形,即当发生赠与人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家庭生活的,可以就没有履行的赠与部分不再履行赠与义务,已经履行的无权要求返还。老王经济状况严重恶化严重影响家庭生活,5万元尚未转移,因此可以解除赠与合同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2. 有关赠与合同在《合同法》及相关法条有哪些

第一百八十五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129.赠与人明确表示将赠与物赠给未成年人个人的,应当认定该赠与物为未成年人的个人财产。

130.赠与人为了逃避应履行的法定义务,将自己的财产赠与他人,如果利害关系人主张权利的,应当认定赠与无效。

第一百八十六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第一百八十七条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等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

第一百八十八条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

第一百八十九条因赠与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赠与的财产毁损、灭失的,赠与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一百九十条赠与可以附义务。

赠与附义务的,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二十一条遗嘱继承或者遗赠附有义务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应当履行义务。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的,经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遗产的权利。

第一百九十一条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不承担责任。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

赠与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证无瑕疵,造成受赠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一百九十二条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43.附义务的遗嘱继承或遗赠,如义务能够履行,而继承人、受遗赠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经受益人或其他继承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附义务那部分遗产的权利,由提出请示的继承人或受益人负责按遗嘱人的意愿履行义务,接受遗产。

第一百九十三条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

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第一百九十四条撤销权人撤销赠与的,可以向受赠人要求返还赠与的财产。

第一百九十五条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3. 合同条款中的赠与能否作为法律依据

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条款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且不违反版法律和强制性的行政法权规都可以得到法律的支持,但合同条款只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约定,不属于法律规定,所以双方在合同中有“赠予”的约定不能视为法律依据。

4. 《合同法》对赠与的任意撤销有何限制

对赠与的任意撤销,《合同法》规定,“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得撤销赠与。”根据该规定,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赠与的财产已转移其权利的,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赠与。根据《合同法》规定,任意撤销,是指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如果赠与的财产一部分已交付并已转移其权利,任意撤销赠与仅限于未交付并且未转移其权利的部分,以维护赠与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稳定。
(2)赠与合同订立后经公证证明的,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也就是说,可以任意撤销的赠与合同限于未经公证的赠与合同。而赠与合同订立后,当事人交由公证部门公证,表明其赠与意愿的表达已十分慎重,因此经过公证证明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
(3)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论当事人以何种形式订立,不论是否经过公证,也不论赠与的财产是否已转移其权利,赠与人均不得任意撤销。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赠与,主要是指为了救灾、扶贫、助学等目的或为了资助公共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所为的赠与。此类赠与的公益性质,决定了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赠与。履行道德义务的赠与,由于当事人之间有着道义上的因素,如果允许赠与人任意撤销,则与道义不符。因此,此类的赠与也不得由赠与人任意撤销。

5. 在合同法的赠与合同中,什么是混合赠与请举例

你好,解答如下:
混合赠与合同是指含有有偿行为赠与,即受赠人负有一定对价给付义务回的赠答与合同。这里的对价给付,可以是金钱的支付,也可以是其他物的交付,还可以是劳务的提供。即
一部分赠与,一部分互易;一部分赠与,一部分给付劳务报酬;一部分赠与,一部分出卖等。比如,甲以半卖半送的意思,将价值2万元的画以1万元出售于乙。甲的给付既属于买卖合同,又属于赠与合同。这种类型融合的合同,其构成部分之所以同时属于不同的合同类型,是因为当事人虽然仅仅只作出了一个意思表示,但是这个意思表示却包含了出卖和赠与的两部分内容。

6. 关于赠与的法律规定

“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回种行为。这种行为的实质答是财产所有权的 转移。赠与行为一般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完成,即签订赠与合同(也有口头合同和其它形式)。法律术语称这种合同为诺成性合同,顾名思义就是只要“承诺”就可以“成立”。基于该合同的诺成性,赠与人做出意思表示时虽未实际取得但将来可以取得的财产,也可成为赠与合同的“标的”。赠与,是指既不需要付息也不需要还本,是“标的”单方面转移。

热点内容
合同法第22 发布:2025-08-23 21:35:57 浏览:317
法治法治先锋 发布:2025-08-23 21:23:19 浏览: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015 发布:2025-08-23 21:18:45 浏览:359
济民法师图片 发布:2025-08-23 21:05:56 浏览:166
道德与法治强奸 发布:2025-08-23 20:40:49 浏览:957
合同法的解释第16条 发布:2025-08-23 20:37:05 浏览:71
合同法违法分包获利 发布:2025-08-23 20:36:31 浏览:828
2015年新的婚姻法 发布:2025-08-23 20:36:29 浏览:432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旅行中如果应按照 发布:2025-08-23 20:36:28 浏览:795
色达县司法局 发布:2025-08-23 20:20:46 浏览: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