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现在社会权大于法

现在社会权大于法

发布时间: 2022-01-05 23:26:36

1. 如今的社会,到底是法大于权,还是权大于法

法是人定的,而制定法律的人是政府的掌权者.在这社会是权大于法.

2. 现在是法大还是权大

法大是中国进程必然的结果,但是现在确实在很多地方还没有实现,人在其中的因素还相当多,但是现在中国的确在改变,只是需要一个过程。

3. 为什么权大于法麻烦告诉我

考察西方法律史,我们会发现无论是持基督教教会与王权长期对立和争斗,任何一方无法取得压倒性的胜利,这种二元对立主导下的多元政治格局是西方法律传统形成条件的观点;还是商人阶级在中世纪后期欧洲各王国的崛起是西方法律传统的现实基础的观点,都可以看出法律之所以在一个社会成为核心文化和权威性地位,实际上是为了平衡各种权力和利益冲突,从而不至于同归于尽的妥协产物,而这个过程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时间相对短暂,所以法律在中国社会文化中从来没有成为核心地位就不足为奇了。
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政治结构,中国从秦之后就维持着超稳定的以儒学为国家价值体系的大一统国家形态,没有任何一种政治力量足以和这种强大的皇权相抗衡,更别说各朝各代长期施行的“重农抑商”的国策断绝了商人阶层成为政治博弈力量的可能。法律从一开始就仅仅作为一种国家暴力工具,用于管理统治臣民的手段而已,而不是欧洲社会从古希腊城邦就开始的以权利为核心,用以调节平民和贵族间矛盾冲突并明确各阶层权利的规则体,没有获得一体遵行的可能性,而只有皇权对臣民的单向压迫性和行为要求,这种单向性从一开始就因为宗法体系在中国社会的强大得到了整个社会的普遍认可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得以加强。证据就是中国的贵族跟皇帝、平民与地方官员讨价还价缔结条约这样的事不但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连想恐怕都会让自己感到大逆不道,而跪地情愿请皇上或官员开恩是他们能想到最大限度的反抗和表达意愿的方式了,这种方式依然是以承认这种单向性正当合理为基础的行为模式。所以对于中国平民乃至官员来说,类似于西方的权利观念无论从现实还是文化观念上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那么作为规定各自权利和义务意义上的法律并以促成自愿协议为事业的法律行为缺乏存在的必要。
而西方的法律体系不是这样,从古希腊开始,城邦的公民就开始选择法律作为组织社会秩序的主要规则,由此发展出了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独特秩序范式。这种一开始就以双向互动、广泛参与的方式来进行的社会规则的制定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西方社会一种习惯的观念和行为模式,并在罗马帝国时期就达到了即使是今天我们看来都会惊叹不已的完备程度,其涵盖的范围之广、内容之细,几乎涉及了我们今天能想到的所有社会行为和交易行为,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和规则。即使日耳曼蛮族的入侵打碎了罗马帝国,造成了欧洲历史上社会发展的断裂,但由于日耳曼蛮族本身在国家治理能力和文化观念的欠缺,他们不得不求助于基督教会的力量和罗马人治国理念的帮助来维持统治,继承这种法律传统或为这种法律传统的继承留下空间就是必然的了。这也为教权之所以有资本和王权争夺利益和权力空间奠定了基础,使法律在西方成为核心文化创造了先决条件。而教会对罗马法论著的系统注解和研究几乎持续了整个中世纪。11世纪末到12世纪末是西方法律体系的形成期差不多是所有学者的共识,在这个时期各种法律体系在罗马天主教会和西欧各王国的城市和其他世俗政治体中被创立出来,法律体系真正脱离了社会习惯、政治制度和宗教制度的社会母体,形成了系统化的、独立的法律体系,其特征是有成文的法律、专门的司法制度、职业法律家阶层、也有专门的法律著作。在这之后,西方的法律制度持续发展达数代和数个世纪之久,每一代都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建设。可以这么说,自12世纪起,所有西方国家,甚至在君主独裁的制度下,在某些重要的方面,法律高于政治这种思想一直被广泛讲述和经常得到承认。人们常争辩说,君主可以制定法律,但不能专断地制定,他应受法律约束,除非合法地修改它。正是这种意识的深刻积淀,最终成就了宪政民主的法治基础。
其实,公正的说,中国历史上并未出现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文化,法律从来没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讨论的独立概念,如果不是被欺负的过份,很多中国人可能一辈子都不需要法律的存在,即使需要法律的时候,也不是以法律为中心的争辩和博弈,只是希望官员通过道德的名义主持公道而已。这种现实就跟中国传统文化有关了,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天是世界的主宰,人在社会生活中应该以天的行事方式为榜样,一旦违背天道,就必然会遭受天的惩罚,而能够传达天意并有资格代表天来施行惩罚的只能是君主(天子),所以制定法律的权力一直合理的在皇帝的手上,法自君出、权大于法就是中国法律传统的主要特征。法律也就从来没有脱离政治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从来就是依附于皇权的暴力工具,没有专门的司法制度,没有职业的法律从业人员和围绕法律问题进行解答和研究的法律顾问法学家,法律仅仅是国家从礼的要求、道德的要求来规定臣民行为规范并对违反这个规范的臣民进行惩罚的国家法,基本都是刑法或以刑法的方式来规定和处理的,这和西方法律用于促成公平交易的民法商法的发达完全不同,从而不可能成为社会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独立体系。
北游2010.2.7

4. 到底是权大于法还是法大于权目前我国是法治还中人治

你好,
1,想知道中国是人治还是法治,看最高人民法院的地位就知道。什么时候最高法能够版凌驾于所有机构和权党派之上,才会成为真正的法制社会。
现在政府宣传法制,只是在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最终摆脱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形成的陈旧思想的影响,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人治"历史,要实现人治向法制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实施依法
治国方略,有许多工作要做。中国人一度为从“人治”的沼泽走向“法治”的光明大道,大大批评了好多“人治”现象,尽情地颂扬了国人所向往的法制。而且法学界也提出了“法律至上论”这一崇高的命题吧,立法界实实在在地制定颁布了相当多的法律、法规条例等。但是,司法实践中“执法难”的问题,却始终与一批批颁布实施的法律紧紧相随。
3,还有一点,人治社会 不一定 比法制社会 从对老百姓的利益看,不一定差。遥想中国的封建历史,也不缺乏盛世,关键看当政者的德行,和能力。
4,我认为我国目前是法治社会和人治并存。

5. 在公权大于法的当今社会。那些公然挑战法律的各地方部门是否应该追究他们的刑事,民事和违法犯罪责任。

涉嫌滥用职权,应当依法追究其行政、刑事责任。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6. 这个社会权大于法吗

五年前你问这个问题有普遍性!近来随着以法治国措施逐步推进、各项制度逐渐完善以权大于法的案例实实在在在减少。绝迹是得一段时间的!故如果你所在环境有此类问题可以向上级上上级实名举报!!!还可以依据事实向媒体揭发!!!

7. 法大于权还是权大于法

在当前社会中无法肯定是法大于权还是权大于法,但是一般条件下任何权利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 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但是权大又认为:法律的每一个属性就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连法律都是统治阶级制定的,难道不是权大吗?事实上,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法是大于权的,而那些存在权大于法的是在某些违法的官吏用权力来遮蔽法律,蒙混人的双眼。有这样一例案件,某高校教师的哥哥被犯罪分子抢劫致残,生活不能自理已经有11年多,该犯罪分子和他们同住一个大院,但其并没有收到应有的惩罚。然后这位高校教师在11年内不断地进行申诉,希望可以讨回公道,但是他们多次被公安机关强制和谐,不难的知,这就是一起典型的特权庇护犯罪不受惩罚的案例,也就是现实生活中权大于法的案例,这其实是就是使用权利来逃避法律,是违法的行为。这应当通知机关应对其进行机关纠正。 任何高官和检察机关都应该秉持法律监督机关的职权与职责,保持法律监督机关的崇高与神圣,公平与正义,威严与尊严,让我们的公民真正的做到对国家的信任,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日益的富强昌盛。 因此,我们也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的提醒我们自己,法律大于权利,在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当中,我们应该先考虑我们的行为是否触犯了法律条文,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争做一个合法的优秀公民。

8. 为什么权大于法”。

这是五千年封建的权势文化遗留下来的弊端。
在国人眼里,“权力”是个好东西,可以为自己谋取大量利益,所以,要想改变权大于法的现象并非易事。
人,掌了权之后,大多都不愿意改变现状,喜欢享受权力带来的丰厚效益,所以,法大于权的推动进程非常艰难,这就导致“权大于法”的现象在很长时间里依然会存在。

9. 从现在的社会实际状况上来看到底是权大于法还是法大于权

如今,在我们的国家里,究竟是“权大于法”,还是“法大于权”?
2005年6月21日,成都晚报刊登了一篇维权报道,2005年12月14、15日成都晚报又追踪报道了该维权案件的结果。成都商报也对该案件进行了报道。其中的原告--四川大学的退休教师王成俊老师在1992年退休后,仍坚持自己搞小麦育种的科研。并于1996年成功培育出87-284和85-1427两个小麦品种(在此期间四川大学并没有投入一分钱)。此两个品种本属于王成俊老师的非职务发明,而如今,川大的领导却硬将该成果说成是职务发明,强取豪夺,将其变成为川大的科研成果。并于1999年6月26日以侵犯其技术成果权为由,将禾嘉股份公司告上法庭。1999年8月17日四川大学与禾嘉股份公司在庭外达成和解协议:即禾嘉公司在一次性付给四川大学600万元后,该协议生效。由禾嘉股份公司继续使用该两个小麦品种,而川大不得再将该两个小麦品种转让给第三者(该协议作为原告的证据(五)提供给法院)。
原告,退休教师王成俊为了维护川大领导们的面子,也为了四川大学这所百年高校的名誉,以索要“科技成果奖”为由(认可为职务发明),将四川大学告上法庭。经过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审理后,两级法院均判决原告胜诉。今年是知识产权保护年,在我们国家的法制不断建全并提倡法制社会的今天,川大这所教书育人的高等学府的高管们却为了他们的脸面,大耍特权,致使判决的结果,在靠强制执行后,所扣划的奖金至今仍未兑付给王成俊老师(该笔奖金早在今年的一月就已扣划到成都中院的帐户上)。
不难看出,在我们国家的法制不断建全的今天,仍然有“权大于法”的事件发生。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禾嘉股份公司给付川大的600万元早已没了踪影,川大的领导们再也拿不出其中的钱作为奖金给付发明人王成俊。于是,就利用他们手中的特权迫使法院不得兑付所扣划的款项给原告。由此,可以说在我们国家的当今社会中,还是“权大于法”。
注:(成都中院判决书是2004成民初字第898号,省高院判决书是2005川民终字第394号,在两院的网站上均有登载)

10. 为何权力大于法

权利与法,权利来自法的授权,受法的制约,法是根据社会需要制定,最大的法是什么,最大的法是人民,违背了人民就会被拉下来,总的来说法还是大于权利。

热点内容
人民法院报公告发票 发布:2025-08-22 10:45:19 浏览:246
嘉兴秀州区法院 发布:2025-08-22 10:44:27 浏览:384
贯彻党组工作条例自查报告 发布:2025-08-22 10:06:42 浏览:41
以下不属于行政法范畴的法律是 发布:2025-08-22 10:06:40 浏览:830
商业汇票是在经济法中的哪一章 发布:2025-08-22 09:33:26 浏览:199
石家庄市法律援助中心电话号码 发布:2025-08-22 09:27:41 浏览:372
经济法实用教程案例答案 发布:2025-08-22 09:27:40 浏览:235
面试让交钱触犯哪条劳动法 发布:2025-08-22 09:21:09 浏览:968
经济法的归责原则 发布:2025-08-22 09:16:49 浏览:987
北京平谷律师 发布:2025-08-22 09:14:49 浏览: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