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关于要约案例
① 经济法案例分析(有关于要约,合同)
文件1:要约邀请
文件2:要约
文件3:要约
文件4:要约
文件5:承诺
成立合同关系,因为要约+承诺,承诺时合同关系成立。
B要求发货时,为发货时间。
② [CPA经济法 合同法总则]关于要约与要约邀请的案例
1.不是取决于法官。要约,有自己的构成要件。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回意思答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被告的函电中称:“我公司急需标号为150型号的水泥100吨,贵厂有货,请速来函电,我公司愿派人前往购买。”这里只有标的物,其价款和数量都不确定,即内容不确定,所以不构成要约,只是要约邀请。是希望看到函电的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
2.如果这题中没有说\"将派人前往购买\",也仍旧是要约邀请,不是要约。因为被告的函电中称:“我公司急需标号为150型号的水泥100吨,贵厂有货,请速来函电。”这里只有标的物,其价款和数量都不确定,所以不构成要约,只是要约邀请。
③ 经济法案例分析
在下很差的,我只能帮你解决一个问题,
七家发起人至少认购百分之三十五。就是175万股,1750万元。
不好意思 在下帮不了你。书上应该都有。
④ 列举经济法要约的例子
案例: 买房前,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在看到商家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后,觉内得条件适合才会实地查看。容到销售地点后,会进一步考虑孩子就学是否便利、是否能采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居住小区绿化容积率、周边环境等辅助考虑房子的优劣。如果开发商打出
经济法,要约,例子
案例: 买房前,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在看到商家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后,觉得条件适合才会实地查看。到销售地点后,会进一步考虑孩子就学是否便利、是否能采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居住小区绿化容积率、周边环境等辅助考虑房子的优劣。如果开发商打出
⑤ 关于经济法中合同法中要约的案例
红糖的好处在于“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温补回。红糖所答含有的葡萄糖释放能量快,吸收利用率高,可以快速的补充体力。有中气不足、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等问题孩童,平日可适量饮用红糖水。受寒腹痛、月经来时易感冒的人,也可用红糖姜汤祛寒。对老年体弱,特别是大病初愈的人,红糖亦有极佳的疗虚进补作用,老人适量吃些红糖还能散瘀活血,利肠通便,缓肝明目。
⑥ 经济法案例
要约。
依据《合同法》的规定第十四条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十五条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
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
农机公司把盖好章的订货单交给订货部门,可以视为委托关系,将此货物采购交给订货部门处理,农机厂在没有改变农机公司合同情况下,当然可以视为一种承诺。
但需注意的是,农机公司订货合同是否有期限要求,如果期限已过,显然要约就失效了。
⑦ 经济法方面关于要约的
问题:1、乙方的主张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不合法,实际上已经进行了追认冰亲自接受了邀约。
2、假定丙方在5月5日做出承诺,并按要求将所需大米交到乙方的营业地。乙方对大米验收入库,但事后未付款。在丙方一再主张下,乙方声称要约是甲方擅自所为,与乙方无关,合同未成立,要求丙方把大米拿走,未付款。试问:乙方的主张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不合法,接受货物属于履约行为。
⑧ 经济法合同要约
“原告向被告寄送一份价目表”,该行为是要约邀请。
“被告与原告联系表示内愿意购买大米、容黄豆各2000千克,但大米价每千克2.5元,黄豆每千克6元”,该行为中涉及价格的变更,是被告方提出的新的要约。
“原告答复需考虑”,表明双方并没有合意,被告的新要约没有生效。
“9日,被告发电报给原告表示大米每千克2.5元,黄豆每千克6元,各要2000千克,在10日内答复,如同意10天后签约,12月5日交货”,要约行为,在规定期限内(19号之前),若原告答复同意或者原告已经着手实行要约中的行为,该要约生效,会对双方产生约束力。
“11月15日,原告通知被告,表示愿接受被告提出的价格和条件,并且货物已备好”,显然原告已经着手履行要约中的行为,9号电报的要约已经生效,并且对双方产生约束力。
综上,被告违约。
⑨ 关于经济法案例~~急!!!
1、是要约。根据《合同法》规定,要约应当符合以下规定:(1)内容具体确定,(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A报价内容完全这两条规定。
2、能,B公司已对A公司的要约作出承诺。理由:A公司提出的各项条件B全部接受,仅追加要求提供原产地证明书、植物检疫证明书,不能视为对要约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根据《合同法》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本案合同成立时间为A收到B的电报时,题目中虽未明确是何时,但可肯定是在9月17日至9月20日之间,因此A的要约仍处于有效期。
3、存在。根据《合同法》第108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4、B可以选择令A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
5、教训:发出要约一定要慎重,在市场价格不稳定时,最好避免使用类似“不可撤销”这样的文句。在市场行情看涨时,尽量使用根据市场价格适当调节成交价格这样的条款,反之,则应尽量使用固定价格的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