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马克思社会分析法

马克思社会分析法

发布时间: 2022-02-12 06:31:22

『壹』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主要包括,要解析!

1、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之中,事物普遍联系的最本质的形式和运动发展的最深刻的原因是矛盾着的对立方面的统一。因此,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是错误的,而矛盾分析法是最重要的认识方法。

2、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是主观和客观对立统一的基础,脱离实践必然会导致主客观的背离,产生主观主义,所以必须坚持实践以保持主观和客观的一致性。在认识过程中,要用实践检验人们的认识,要善于正确地运用多种多样的科学实验和典型试验的方法。

3、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客观物质世界以及其中的每一个事物、现象都是多样性的统一。各自都有自身的结构,包含有不同的层次、要素,组成一个个系统;各个事物、现象、系统都有自身的个性;同时,它们之间又有着某种共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多样性与统一性、共性与个性都是对立的统一。由此产生了认识中的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由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和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方法等等。

这些不同的方法也都是对立的统一,因而不能片面地抬高其中一种方法而贬低另一种方法,而要把它们各自放在适当的地位。既要反对片面强调归纳法的经验论,又要反对片面强调演绎法的唯理论、独断论和教条主义,而应当把归纳和演绎辩证地结合起来。

4、世界中每个事物、现象都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规律,在认识中还必须贯彻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

(1)马克思社会分析法扩展阅读:

方法论在不同层次上有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之分。科学方法论,包括培根阐述的实验方法与归纳逻辑、笛卡儿论述的数学方法与演绎逻辑,以及贝塔郎菲的一般系统论方法与中国曾邦哲的系统逻辑《结构论》。

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论是哲学方法论;研究各门具体学科,带有一定普遍意义,适用于许多有关领域的方法理论是一般科学方法论;研究某一具体学科,涉及某一具体领域的方法理论是具体科学方法论。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补充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哲学方法论在一定意义上说带有决定性作用,它是各门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是最一般的方法论,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有着指导意义。

『贰』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与什么三大结构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三大结构。即社会三层楼。
以上供参考。

『叁』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人文社会科学和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持久的影响。在马克思以前,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等已经发现现代社会的阶级存在和阶级间的斗争。但只有马克思才揭示了阶级产生的真正根源和阶级的本质,才建立了科学的阶级、阶层分析方法。
1.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和演变的基础。阶级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社会范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阶级在人类出现“真实的”和“凝固了的”①分工,即“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②时就存在了。马克思在《孟德斯鸠第五十六》一文中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有劳
动分工,因此也就有阶级,其中一个阶级占有全部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另一个阶级只有出卖自己的劳动才能生存,而出卖劳动也只有当购买劳动能使雇主阶级发财时才有可能”。③社会分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随之出现剩余产品的不平等分配,伴生了私有制,也就产生了阶级。
2.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占有关系是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准。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最重要贡献就是将阶级的存在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即所有制联系起来,从生产过程中工人与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来揭示阶级的本质。在私有制社会里,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或劳动决定着人们的阶级归属。在这个意义上说,生产资料或劳动的占有关系掩盖了社会分工的原生基础地位,成为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准。
3.共同的生活方式、阶级利益和教育程度是划分阶级的必要条件。马克思在分析中世纪法国农民的状况时说:“既然数百万家庭的经济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与其他阶级的生活方式,阶级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互相敌对,所以他们就形成一个阶级”。④马克思虽然反复论证在阶级产生、形成中经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但同时也充分认识到如政治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避免了片面性。
4.阶级的划分并不排除社会分层的方法。第一,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在发生阶级分化的同时,还存在阶层分化的现象。阶层是依据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之外的属性来划分的,它存在于阶级内部或者是与阶级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利益群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⑤第二,马克思、恩格斯对介于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中间阶级,实为中间阶层进行了系统分析。他们认为中间阶层在所有现代国家和现代革命中,都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并预言中间阶级将会不断地增加。
(二)

『肆』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分析法

社会分析法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法
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整个马克思主义一样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整个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充分证明了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具体结论,都是以时间、空间、条件为转移的,当时代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那些反映特定时代的结论,也应当变化,必须对现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做出新的哲学概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我们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更不能否定经过实践证明为真理的哲学原理,而是要科学地反映人类在实践领域和认识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及时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从中得出新的结论,提出新的观点,发展新的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集中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所在;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拓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也是它的强大功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胡锦涛同志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因此,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我们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旧的社会历史观之所以从总体上看都是唯心主义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社会现象具有不同于自然现象的特点。离开人和人的活动,自然界照样存在,自然规律照样发生作用。但是,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历史是人的活动的结果,离开人和人的活动,也就无所谓社会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人则是有思想的,人的活动是受思想支配的。这种现象使得在社会历史领域内,人们往往会片面夸大思想的作用,在思想中寻找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关键的问题在于找出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客观的物质的动因,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动力的动力”,这是发现“在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这个动因就是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这就坚持了对社会历史现象认识的唯物论原则。列宁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具体到我们今天的实际,那就是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中国各种社会问题的最终出路。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论思想,同时又强调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辩证法思想。今天,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积极建设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思想,深刻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中道德建设和思想建设的重要作用。我们不能像过去一段时间那样空洞地夸大思想的作用,但又不能陷入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的拜金主义。我们要保护和发扬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人民团结、社会进步的积极思想和精神。总之,我们要变精神力量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引导亿万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终身受益,它能够帮助人们把握自我、规范人生,正确理解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自己在社会上和自然界中的位置,为人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起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第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够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们既要反对那种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提供一个万能公式的“哲学万能论”,也要反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失去价值的“哲学无用论”。当今社会变化越来越快,社会互动越来越频繁,社会生活越来越复杂,更要求人们具有越来越高的社会认知能力、社会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做好一切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伍』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一、近代以来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中华民族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凭着坚船利炮野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

二、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期中国的思潮碰撞与理论辩论中脱颖而出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传入中国,是在同各种社会思潮的激荡中,日益彰显其真理的力量,并为中国的先进分子所接受的。

『陆』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
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
基础上,
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社会矛盾分析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
世界历史的研究
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
综合的方法、
抽象与具体的方法、
主客观相统一的辩证方法、
历史合力的研究方
法、
“人本”和“物本”相统一的方法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
创造性的开放体系,
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

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

『柒』 请简述马克思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①他抄们根据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科学地阐明了“社会”、“社会经济形态”、“现实的人”等基本范畴,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揭露资本主义的恶性循环提供了理论武器。
②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恶性循环和畸形发展的根源,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基本矛盾。
③揭露了资本主义恶性循环的最突出的表现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④揭露恶性循环不可避免的结果,即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并提出了解决这种恶性循环的办法──社会革命。

『捌』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为什么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1、定义

运用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分析阶级社会的相关现象,发现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2、内容

①分析各个阶级的状况(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

②分析阶级力量的对比;

③区分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

④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3、科学性(为什么科学)

①以阶级存在为事实基础;

②以哲学原理为理论依据;

③以革命建设为实践支撑;

④以消灭阶级为历史使命。

4、意义

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

热点内容
律师改合同 发布:2025-07-22 23:15:04 浏览:446
治超办纪律作风整顿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22 22:48:53 浏览:322
新公司法的变化 发布:2025-07-22 22:40:57 浏览:729
重庆法学类 发布:2025-07-22 22:27:18 浏览:214
2015新法规速递网 发布:2025-07-22 22:23:22 浏览:13
社会监督劳动保障法 发布:2025-07-22 22:04:25 浏览:6
学校法律知识竞赛记录 发布:2025-07-22 22:03:38 浏览:200
汽车音响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7-22 21:59:53 浏览:477
山东政法学院2015 发布:2025-07-22 21:58:51 浏览:376
2016道德模范人物事迹 发布:2025-07-22 21:54:47 浏览: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