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的生效
❶ 哪些情形是合同法生效的条件
合同生效的条件有:
1、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2、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4、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同生效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
【法律依据】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❷ 合同法借款合同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原合同法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九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注:自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施行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同时废止。
❸ 《合同法》对合同生效规定了 生效、批准登记生效和 生效。
依照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专准手续,或属者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的,或者仍未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但未规定登记后生效的,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标的所有权及其他物权不能转移。
❹ 合同法中合同成立及生效要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般而言,合同成立要件有三:
(1)当事人意思表示须一致,即合意,这是合同成立的根本要件。凡意思表示不一致,即虽经协议但未达合意者,合同不能成立。
(2)合意则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仅有一方当事人是不可能产生合意的,因而也就不可能成立合同。
(3)当事人的意思表示须以订立合同的为目的。
一般认为,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是:
(1)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行为能力。
(2)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❺ 合同法内容是否能继续生效
“将隔壁甲方的土挖掉若干,一并卖给另一主户,金额达五位数”,事先未经甲同意就大量挖掘甲的土方,事后也不取得甲的认同,构成犯罪。但甲并不能因此而“自行运输土矿”,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❻ 关于合同法是否生效问题
以下回答由“济南商律师”提供,如需转述请注明出处:
村民们有没有签署共同委托村长的文件呢?我相信是没有签的,如果没有签的话,这个合同是不成立的。村民们可以提起共同诉讼,要求要回村里的矿。
村民们可以直接找到买方进行协议,由村民找村长拿到钱,并赎回矿。
如果打不成赎回的协议,村民可以直接起诉买方,要求返还矿。由于买方肯定是进行矿业生产的人,常年与矿打交道,不可能不知道矿的实际价值。以明显低价购的矿,肯定不是善意,不构成民法上的善意取得,所以可以起诉要回!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❼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最新版何时生效
1999年10月1日
《合同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99年3月15日通过,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❽ 合同法规定合同的生效时间
法律分析: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