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之劳动合同
此合同来分两个阶段,2008年1月1日前该自合同受《劳动法调整》,劳动法中无未缴纳社会保险须付经济性补偿的相关条款。2008年1月1日后《劳动合同法》出台,特殊法优于一般法,相关条款适用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性补偿金。因此,经济性补偿金的起算点应从2008年1月1日起,故为6000*3.5=21000
Ⅱ 经济法基础劳务派遣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对吗
不对,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并支付报酬,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 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第五十九条 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第六十条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Ⅲ 经济法基础,劳动合同法的问题。很混乱的问题是,是工作年限还是工龄从2008年算起,之前的不再算谢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九十七条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十八条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你说的是这个吗。
Ⅳ 经济法基础中的劳动合同解除中,劳动者可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和不需要事先告知解除有什么不同
1、试用期复不合法,因为2年的劳制动合同只可以约定3个月试用期,只有三年以上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约定6个月试用期。
2、不需要说明理由,劳动者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如果是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即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违法情形时,需要提前说明理由再解除,这样才能符合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如果是用人单位强令冒险作业等劳动者可以立即解解除,不需要说明理由;
3、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只要提前30天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4、不需要,因为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6条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5、不需要赔偿培训费用,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对劳动者的专业技术培训,可以约定服务期,服务期内解除的应该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培训费用的总额,且应该按照服务年限递减。本案中,用人单位与王某之间未约定服务期,而且如果是对劳动者的任职培训,不需要赔偿,也不可以约定服务期。
申张正义团队为你解答
Ⅳ 2016年经济法基础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连续订立2 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下述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①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②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③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④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⑤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⑥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⑦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另外,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7.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项。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人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二、劳动合同约定条款
(一)试用期
试用期属于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双方可以约定,也可以不约定试用期。
1.试用期期限
(1)关于试用期限;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l年的不得超过l个月;1年以上(包括1年)不满3年的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包括3年)(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得超过6个月
(2)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提示: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2.试用期工资
(1)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2)劳动合同约定工资,是指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者试用期满后的工资。
(二)服务期
1.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的违约责任
(1)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对已经履行部分服务期限的,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2)一般而言,只有劳动者在服务期内提出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才可以要求其支付违约金。不过,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规避赔偿责任,如果劳动者因下列违纪等重大过错行为而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仍有权要求其支付违约金:
①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②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③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④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⑤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不属于违反服务期约定的情形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服务期,劳动者依照下述情形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属于违反服务期的约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①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②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③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④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⑤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⑥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⑦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三)保守商业秘密和竞业限制
1.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提示:补偿金的数额由双方约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签订竞业限制条款,就必须给予劳动者相应的经济补偿,否则该条款无效。
3.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4.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2年。
Ⅵ 经济法基础2010 版第二章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例2-21有疑问 求教靠谱的专业人士
每工作满一年,补发一个月的工资,工作八年,补八个月的工资
Ⅶ 经济法基础 劳动合同
1、试用期不合法,因为2年的劳动合同只可以约定3个月试用期,只有三年内以上及无固定期容限劳动合同可以约定6个月试用期。
2、不需要说明理由,劳动者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如果是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即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违法情形时,需要提前说明理由再解除,这样才能符合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如果是用人单位强令冒险作业等劳动者可以立即解解除,不需要说明理由;
3、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只要提前30天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4、不需要,因为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6条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5、不需要赔偿培训费用,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对劳动者的专业技术培训,可以约定服务期,服务期内解除的应该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培训费用的总额,且应该按照服务年限递减。本案中,用人单位与王某之间未约定服务期,而且如果是对劳动者的任职培训,不需要赔偿,也不可以约定服务期。
申张正义团队为你解答
Ⅷ 有木有知道的 会计初级 经济法基础的内容,第二章的 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看你不给分,难怪没有人给你回答的了。就给你做下解答吧:1、改制前后的企业可能有所区别,这样计算劳动时间的时候难以计算,算是一个兜底条款的。这条基本不用怎么会理会。
Ⅸ 经济法基础 第二章劳动合同法 关于双倍工资补偿的问题
这个说的是补偿款,你注意比较一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专面劳动合同的属,自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至满1年的前一日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补偿,所以9000元(三倍工资)是这样算出来的。假设09.1.1劳动者在单位开始工作,到了10.1.1还没有劳动合同,那按照规定,09.1.1这个月的工资是3000元,从09.1.31满一个月的次日即09.2.1到10.1.1的前一日即09.12.31每个月要向劳动者支付2倍工资即3000*2=6000元的补偿,这是补偿啊,加上原工资应发的3000元工资,不就是三倍工资9000元了么?而且领补偿的时间就是11个月啊,满1个月的次日开始算的,第一个月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