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研习计划
『壹』 论述题: 国际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由于对于经济法的概念众说纷纭,而对经济法的产生也有不同的见解,因此在展开本文的讨论之前,我想先对本文中所称的经济法及经济法的产生作一界定。所谓经济法法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及其政府为了修正市场运行的缺陷,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而履行各种现代经济管理职能时与各种市场主体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关系的总称。 这以界定表明所谓经济法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的,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是以市场规律为基础,旨在修正市场缺陷而非取代市场的作用。关于经济法产生的含义由三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法的产生及经济法律规范的产生;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法的产生即经济法的制定;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法的产生及经济法律部门的形成。 本文所称经济法的产生是指经济法律部门的形成。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是法学史上令人瞩目的事件之一,也是20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中国经济法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它是随着中国体制改革的推进而同步发展起来的,中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主客观条件成熟和发展的结果。
一、 中国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一)、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法产生、发展的经济基础。
法是社会关系的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人们各种物质利益关系及经济关系,是法的本源。马克思说:“无论是政治立法或是市民立法,都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 经济法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对应的,缺少需要进行调控的市场经济这一基础,经济法就没有产生和发展的必要和理由。在体制改革以前,我国对经济主要依靠革命措施、执政党和国家的政令、领袖及各级党政领导人的权威和指示,实施组织管理。总的来说并不重视法律调整,即使制定了一些管理经济的法律也带有浓厚的行政法色彩,体现的是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中国在70年代末开始体制改革,虽然在体制改革的不同阶段使用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及最终采用“市场经济”的提法,中国改革在总的方向上一直是沿着减少国家计划,增强市场作用前进的。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不断得到发展,适应国家管理经济需要的经济法也就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虽然改革开放已有二十多年,我国确定将“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的最终目标也有十多年,但我们还只能说初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与此相适应,我国的经济法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也只能说是在迅速的的完善之中。
(二)大量的经济法律规范的制定是中国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规范基础。
所谓法律部门是人们为了更好的研究和运用法律的学术分类,是指具有同一性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任何法律部门的产生和独立都必须以大量的同类法律规范为基础。否则就失去了研究的对象和存在的价值。但是,一国的经济立法与一国的经济法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一国单有经济法的立法并不足以产生本国的经济法学,美国即是如此;没有本国的经济法立法也有可能产生以他国的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的经济法学,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并无真正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法,却产生了经济法学。 尽管如此,如果没有本国的经济法立法,中国经济法的发展将会因没有本土性的资源而停滞。我们无法想象中国的经济法学者能够远隔重洋很好的研究美国的问题,我们同样无法想象,中国的学者对纯粹的他国法律现象保持旺盛的热情。法律规范的制定是中国经济法学蓬勃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从1979年到1992年是中国经济法的产生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开始改革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的,重视以法律为手段调控经济,这一时期颁布了大量管理经济的法律法规,如不同所有制的工业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等,这一时期的经济法立法总的来说与民商法、行政法的区分不明确,宏观调控的计划色彩明显,并且经济法中非常重要的市场秩序法立法缺位。从1992年至今是中国经济法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正式提出了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以来,国家围绕推进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框架颁布了大量法律法规,以颁行《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起点,进入了制定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法的阶段,出台了有关产业政策、财政、金融等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市场规制的法律法规,《反垄断法》的制定也摆上了议事日程。中国经济法体系正在迅速形成。与此相适应,中国的经济法部门也迅速发展起来。
二、 中国经济法产生、发展的主客观条件
对经济与法律关系的认识以及对经济法的认识的加深,是中国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主观条件。从1979年起,“经济法”一次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叶剑英同志早在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就曾提出“我们还需要各种经济法”,这被很多学者认为是经济法概念首次在领导层提出。当人们对经济法的认识普遍是模糊的,随意性大,与民商法和行政法的区别也不甚明确。随着经济法的发展,各种经济法现象不断丰富,层出不穷,垄断问题,不正当竞争问题,损害消费者权益问题以及社会保障和宏观调控问题等等,用法律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促使市场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呼声。同时,随着对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化以及对国际经验的借鉴,在经济法的研究和实践中越来越注重市场规律和国际惯例,经济法的理论研究也摆脱了纯粹的抽象争论,经济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历程。
『贰』 大学法学专业学习计划指导
大学的法学要靠自己,光听课的话学不到什么东西,重点大学也一样。基本上要做到这么几点:
1、每天关注法制新闻和法律更新信息,在一些时事、法制网站上就可以做到。每天晚上翻一翻就行了。
2、课程学习方面,首先,每门课老师规定的参考文献一定要读,即使不是全读也要挑着看上几本。上课以外的时间都可以用来泡图书馆。法学专业一般没什么作业,就期中论文期末考试,所以有大量的时间可以用于读课外参考书,丰富理论知识。
其次,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一定要读。老师一般会画出重要的法规,其他的网上搜一下或到图书馆找一下法律汇编就可以。熟悉法条很重要。
再次,多看案例,包括国外的和国内的。一些法律实务手册中有丰富的案例讲解,可以增强你的实践能力。
最后,这些都看了的话,还要自己根据自己研究的兴趣找些书和杂志看。也可以找一个你比较喜欢的法学期刊跟踪读下去,即使只读标题和内容摘要,了解法学理论前沿,遇到喜欢的方面再细看内容。
3、其他,一是抽时间学点法律英语,为阅读外国文献做准备,另外,建议参加一些法学类的社团,比如学校的法律援助中心什么的,近距离接触、运用法律。再有,大二以后开始多找一些地方实习吧。
基本要做的就这么多,非常能充实你的学习生活!不要怕没时间,法学专业别的没有,就是时间多……当然,你要选双学位的除外……另外,读书呢,不要怕读过以后不记得自己读了什么,读过就忘非常正常,但是读多了法律思维和法律感觉会很好,而且需要用到相关理论的时候,你会很快的找到思路,然后去有目的的查资料。
另外,读书的选择,一定要读好书,免得在刚接触法学、判断力不高的时候被误导了……所以,法学宗师、著名学者的书多读一些倒是好的。其他的,多请教老师,不要太过自作主张哦。
如果不怕麻烦,都做到了,你可以学得非常扎实。勤奋也能出功夫嘛~~
以上,除了本人的经验,也有本人对自己四年法学时光的反省。所以,加油吧~~
『叁』 怎样学好国际经济法啊好难啊
单纯从国际抄经济法的概论可以看出,这门课程相当复杂,主要包括国际货物买卖,国际技术转让、国家反托拉斯法、国际货物运输以及保险、国际投资、国际税法。国际商事仲裁、国际支付。
很多内容需要专门的知识,比如国际货物买卖以及运输保险等,需要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国际支付又需要银行业务相关知识,所以学习起来跟其他法律的共同之处相对较少,感觉难以下手。
以下几点建议:
1,如果能把这些国字头的法律去掉国字,就可能简单不少,打个比方吧,把国际货物买卖法转化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然后从中找相同的地方,这样可能轻松很多。
2,繁中取简。先学习相对简单的东西,比如国际商事仲裁,国际税法,国际货物买卖法等,需要相关其他知识的放后面逐一攻克。
3,可以选择重点复习。比如国际支付重点在信用证、跟单托收。国际货物运输重点在海商法以及海牙规则。国际货物保险重点在我国的海上货物保险险别,以及英国的海上货物保险法。国际贸易法重点在CISG公约。
『肆』 学华东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要做什么准备
你好,首先国际法的专业研究生很多是本科学英语日语等语言类的,还是很回有优势的。国际答法和国际私法最强的还是武汉大学,国际经济法最好的是厦门大学,其次是华东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是目前法学毕业工作最好找的方向之一,特别是你英语足够好的话,做涉外律师,考公务员进商务部门,或做投资法务类的都不错的。选定了一个学校,就找该校的在读国际法研究生问一下准备事宜吧,然后好好准备,关键还是看书。
如果有疑问可以近一步提问,祝你好运!
『伍』 我是一名法学本科生,如果我想报考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研究生的话,请问我需要做哪些准备
建议报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其师资力量大部分源自武大,实力极强。武大竞争激烈,比较难过面试。
『陆』 考研国际经济法怎么样
全国国际经来济法最好的大学自是武汉大学。另外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国际经济法硕士培养站也很好。
国际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他国私人之间;国际组织与私人之间以及不同国籍私人之间,相互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随着各国之间贸易和经济往来日益增长以及国家对贸易和经济活动的干预日益加强而形成和发展的。早在中世纪末期,欧洲主要商业城市就有一些关于国际商业交易的规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关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则和制度大量出现 ,并具有了国家之间条约的形式。作为一门学科,国际经济法学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发展起来。
『柒』 备考国际经济法研究生需要看什么书。详细点吧,最好列个书单什么的。
话说这和你要考的大学有关系 他们应该有提供参考书目吧
综合知识(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国际法学)
李龙主编《法理学》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联合出版
周叶中主编《宪法》二十一世纪核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俊驹、余延满著《民法原论》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秦前红主编《新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二版)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周佑勇著《行政法原论》第二版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梁西主编、曾令良等修订《国际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邵沙平、余敏友主编《国际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经济法
余劲松主编《国际投资法》修订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三版
漆彤主编《国际贸易法新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余劲松、吴志攀主编《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三版 韩龙主编《国际金融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捌』 国际经济法研究生
我在英国读了一年的国际经济法研究生,目前已经拿到国际经济法硕士学位(Merit)。比较适合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不知道题主准备去哪个国家,我的回答范围仅限在英经历。
国际经济法内容涵盖范围很广,主要包括WTO贸易规则,国际货运规则(买卖法,运输和保险),国际商事仲裁规则等。国际经济法实务的起点很高,一般的律所搞不定,基本是国际型大律所以及大型咨询服务公司的业务了(当然你也可以去做进出口贸易,那还呕心沥血读个法学院干嘛,加入商学院的华人混派大军就好了)。因其业务的国际性,加上作为律师(咨询师),如果题主想从事该行业,英语必须过硬。
至于好不好考,英国大学的招生秘书是看你的导师推荐信,大学四年成绩单,和personal statement三样基本就够了。不存在考不考的问题(除非是考语言)。英国牛津大学的法学院英语准入线是雅思7.5, 其它靠谱点的也得6.5-7分,其中写作和口语有最低要求分数线。
作为我那一届法学院研究生中唯一中国人,我墙裂建议你把语言学好了。比方一天连续3-4节课,最后的1-2节课一定就是seminar。教授给的书单结合问题(例如案例分析)要一一讨论,教授也会根据我们课堂表现评价该学科最终得分。如果口语不好,那真是千言万语说不出口,被同学反杀,被教授追问。。但口语好了,尽管你是除了关键点之外胡说八道一番,期末小论文写得一般也会拿到高分(本人亲证哈哈哈)。 我第一学期就是因为仍存侥幸心理,成绩不够好,导致最后3学期平均分差了一点点,没拿到Distinction(一等荣誉学位),奖学金泡汤。关于语言,言尽于此了。
就业前景看你个人吧,我去年底刚毕业,长期在英国,刚回来考完今年的国家司法考试。我的职业规划是先拿到中国律师执业资格,瞄准对华贸易咨询行业。首先我认为,自己读这么多年的法学院最后不当中国律师很可惜,也怕浪费念本科的时间。其次要结合个人能力,我是理论方面比较水的那种,这次司考能不能过还两说,如果不行就乖乖去打工吧。。。我这种模式仅供参考,坑了不要回来找我谢谢。。
拿我的导师举例,法国人,本来是国际经济法事务律师,后因业务入坑国际商事仲裁,评价这行专业性强,需要前人带后人,但他觉得好好‘玩’。我个人从本科起也一直喜欢国际商事仲裁,准入门槛低一点,因还不完善,很多很多有趣的问题值得研究。在此想念一下这个红鼻子老头。
最后,就业前景都是自己开拓的。祝你尽快找到组织!
『玖』 国际经济法课程讲什么内容
国际经济抄法在整个法学课袭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但在整个法学链条中具有不可或缺性特点,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法(其中又包括国际货物贸易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国际技术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以及国际经济贸易争议的解决等几大分支。 学习与研究国际经济法,首先要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其次就是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国际经济立法与实践,特别是我国涉外经济立法与实践中涉及的各种法律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将日趋紧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国际经济法的知识,从而在对外经济交往中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依法办事,维护国家和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