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中的休假

合同法中的休假

发布时间: 2022-05-27 15:02:34

❶ 劳动合同条款中的休息休假指的是什么

劳动合同条款中的休息休假指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后享受休息的时间,根据《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是每个劳动者都应享受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❷ 合同法规定员工最长可以请多长时间事假

最长可以请24个月
根据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内疗期的规定》的通知容(劳部发[1994]479号)第3条规定,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3个月;五年以上的为6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6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9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为12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18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24个月。

❸ 劳动法中合同工有年休假吗

《劳动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具体规定是在《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
法律分析
年休假,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工作满一定的工作年限后,每年享有的保留工作带薪连续休假。年休假包括基本年休假和补加年休假。具体时间由国家根据不同的工种和劳动的繁重程度分别规定。 年休假,是国家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和劳动繁重紧张程度每年给予的一定期间的带薪连续休假。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对于未休的年假天数,单位应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工资报酬 。,从职员的角度看,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使社会竞争与工作压力增大,员工紧绷的弦时时松不下来,不可避免地造成劳动生产率下降,难以保证工作质量.带薪年休假给员工一个放松的机会,劳逸结合会提高员工对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延伸至企业,企业缺乏人文关怀,无法赢得员工真诚的拥护,员工难以把企业的未来与自己的利益联系起来,员工积极性受挫致使企业很难发展、壮大.企业没有稳固的人力支撑,无法有效建立内在核心价值体系,易成为外强中空,最后趋于崩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❹ 中国劳动合同法年休假怎么规定

法律分析:年休假主要在《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规定,一般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 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❺ 劳动合同法对事假的详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没有对事假做具体规定。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法定节假日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新年1月1日,放假1天、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放假3天、劳动节和国庆节10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各1天。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括: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等。第三类是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具体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在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的其他休假节日,也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八条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❻ 劳动合同法休假规定是怎么样的

法律分析:我国设置了劳动节法定假日、企业向职工发放经济补偿金等都体现了我国劳动法向劳动者利益倾斜,对于一定工作年限的劳动者,国家规定予劳动者有的一定期间的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正常的工资收入,也就是带薪休年假,有利于劳动者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❼ 劳动合同法规定带薪休假多少天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7)合同法中的休假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❽ 劳动合同法带薪年休假的规定是什么

根据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❾ 劳动合同法规定2021年带薪年休假多少天

  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比较重,很多劳动者为了使自身的绩效考评结果几乎放弃休假时间,但带薪休假其实是劳动者休息权以及人权中的一项基本内容,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劳动合同法规定2021年带薪年休假多少天。
  一、劳动合同法规定2021年带薪年休假为多少天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即可享受带薪年休假,然而很多人对“连续满12个月”的理解有偏差,认为是入职公司后满12个月才可以休年假。

  其实并不然,只要我们的工龄超过了12个月,那么不管在哪家公司都可以享受年假,只不过年假的天数是根据入职新公司的时间进行折算罢了,简单来说,年休假是根据我们累计的“工龄”计算,而非“司龄”计算,即便中间换了几家公司也没问题。

  但要提醒的是,累计的工龄必须要相应的证据证明,比如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记录又或者是离职证明等相关的书面文件。

  关于年休假的计算,我国《劳动合同法》已经明确地给出了规定,员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享有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享有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享有年休假15天。如果你刚刚步入职场,那么工作的第一年是没有年休假的,还是乖乖上班吧。
  二、哪些假期可以替代年休假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的规定,员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带薪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因此,可以替代年休假的假期有三类假期:

  寒暑假:一般企业不存在,多体现在教育类单位。需要指出的是,确因工作需要,职工享受寒暑假天数少于其应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的,单位应当安排补足年休假天数。

  事假:替代年假有两个条件,一是事假不扣薪,二是年度内累计事假20天,由此可见,用事假代替年假不合算。

  病假:病假代替年假也有严格的条件,并非一天病假代替一天年休假。需要根据职工的累计工龄带测算病假与年休假的抵扣关系。

  除以上假期之外的,如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婚丧假、工伤停工留薪期、探亲假等都不可以代替年休假。
  三、年休假可以跨年度安排吗
  单位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在本年度内休年休假的,可以跨年度安排,但只能跨1个工作年度安排年休假。并且,跨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当征得职工本人同意,不能单方作出决定。不过,实践中劳动者事后默认的同意也是可以的。

热点内容
民事诉讼法解释对商业秘密 发布:2025-05-16 16:03:38 浏览:874
合同法妨碍合同履行 发布:2025-05-16 15:53:36 浏览:120
央美书法院长 发布:2025-05-16 15:51:08 浏览:204
法院书记员难吗 发布:2025-05-16 15:48:21 浏览:475
直接上法院 发布:2025-05-16 15:41:25 浏览:779
政策法规汽车 发布:2025-05-16 15:40:50 浏览:556
福建十大法治新闻人物 发布:2025-05-16 15:36:41 浏览:82
企业常年法律顾问合同 发布:2025-05-16 15:28:00 浏览:262
中央关于婚姻法的文件 发布:2025-05-16 15:23:37 浏览:440
未批先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6 15:23:05 浏览: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