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反要约

合同法反要约

发布时间: 2022-05-30 14:50:04

㈠ 反要约和邀请要约的条件和特征

在外贸合同的订立之前,是有这样几个过程:邀约,询盘,还盘,确认订立合同。
楼主说的是我们这里面前两个步骤。邀约是不存在任何的法律责任的,例如,你可以将你的产品信息,通过邮件同时发给多个客户。当你收到客户的回复时,这就是反邀约,也就是我们步骤中的询盘。客户会针对你邀约的内容作相应的回复,询问货物的具体情况,价格,以及他对这次合作的一些要求,条件等。那么这个时候就要产生相应的法律责任了。如果客户在询盘中明确规定在几天内将询盘回复到他手中,如果不回复则视为默认。那这时候合同的内容就是客户询盘中的内容,以及客户的交易条件。如果客户一旦将合同做好,结果一般无法再改变。所以在外贸中订立合同中,尤其要注意时效性、。但也可以在法律条文规定的时间内做撤销合同的工作。另外一点就是,邀约只要一次,而询盘可以有很多次,客户给你询盘,你回复客服名称是还盘,其实也是一种询盘,一个完整的合同订立,需要很多次的询盘还盘,才能最终确定下来。所以我建议楼主可以看看有关这方面的书籍,或者在网上也可以直接找的到,会更清楚点。本人愚见,做参考!

㈡ 反要约是新的要约吗如果改变原要约后又接受原要约合同成立吗

合同当事人合意的过程在法律上表现为要约和承诺的两个过程。
关于要约,需要明白的是要约失效的原因和反要约的概念。一个要约失效后,无论是要约人或受要约人均不再受要约的约束。要约失效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因期间已过而失效;(2)因要约人的撤销而失效;(3)因受要约人的拒绝而失效;(4)反要约,是指受要约人在承诺中对原要约中提出的条件作了实质性的更改、扩张或限制,该承诺被看作是一个新的要约,原要约失效。你们这起纠纷就属于第4种情况。
另外,关于承诺,需要明白的是承诺的条件。一个有效的承诺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须由受要约人作出;(2)须在要约规定的有效期间内作出;(3)须与要约的内容二致;(4)须通知要约人才发生效力。根据公约第19条的规定,受要约人表示接受的意思对要约的内容有实质上变更,即构成反要约,它的效果是使原要约失效,不发生承诺的效力,而已它必须经原要约人承诺后才能成立合同。所谓实质上变更是指对有关货物的价格、付款条件、货物质量和数量、交货地点和时间、赔偿责任范围或解决争议等的添加或不同条件。此案就属于反要约,不构成承诺,合同不成立。

㈢ 要约、反要约、要约邀请的区别

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分如下:

在合同实务中,要注意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

要约邀请,是一方当事人邀请另一方当事人向自己发出要约。要约是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意思表示行为,一经发出就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而要约邀请的目的是让对方对自己发出要约,是订立合同的一种预备行为,在性质上是一种事实行为,并不产生任何法律效果,即使对方依邀请对自己发出了要约,自己也没有承诺的义务。

因此,要约邀请本身不具有法律意义。在实际生活中,拍卖公告、招标、寄送价目表的、招股说明书、商业公告、广告等,都属于要约邀请。

㈣ 反要约如何定义

反要约的定义:
1、一方面,反要约是指受要约人将原要约的内容加以扩张、限制或变更后而予以接受的行为。
2、另一方面,反要约就是受要约方对收到的要约提出异议或者从本质上改变了原要约,所发出的就不能视作是承诺而是反要约又称新要约。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四百七十九条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㈤ 反要约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反要约就是受要约方对收到的要约提出异议或者从本质上改变了原要约,他所发出的就不能视作是承诺而是反要约又称新要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㈥ 反要约成立是新要约吗

一、反要约成立是新要约反要约就是受要约方对收到的要约提出异议或者从本质上改变了原要约,所发出的就不能视作是承诺而是反要约又称新要约。
二、【法律依据】:《合同法》第三十条【承诺的变更】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第三十一条【承诺的内容】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除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的以外,该承诺有效,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

㈦ 反要约的概念

反要约就是受要约方对收到的要约提出异议或者从本质上改变了原要约,他所发出的就不能视作是承诺而是反要约又称新要约。
承诺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即承诺必须是无条件地接受要约的所有条件。据此,凡是第三者对要约人所作的“承诺”;凡是超过规定时间的承诺,(有的也叫“迟到的承诺”);凡是内容与要约不相一致的承诺,都不是有效的承诺,而是一项新的要约或反要约,必须经原要约人承诺后才能成立合同。

㈧ 什么是反要约

法律分析:反要约指受要约人对要约人的要约条款感到不满意,再按照自己所能接受的条款在原要约的基础上向原要约人提出新的要求,是受要约人将要约人发出的要约的内容加以放大、缩小或变更后而予以接受的行为,即新的要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九百二十九条 有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过错造成委托人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请求赔偿损失。无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委托人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请求赔偿损失。

受托人超越权限造成委托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第九百三十条 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时,因不可归责于自己的事由受到损失的,可以向委托人请求赔偿损失。

㈨ 反要约的规定

仔细分析合同法的下列两条规定就明白了:
第三十条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第三十一条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除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的以外,该承诺有效,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

㈩ 反要约的要约与反要约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反要约是指受要约人将原要约的内容加以扩张、限制或变更后而予以接受的行为。
可以把反要约理解为新的要约。我国合同法将受要约人对原要约内容的变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实质性变更,二是非实质性变更。前者属于反要约,后者则要根据情况,可能性是反要约,也可能是承诺。

热点内容
新婚姻法的一夫一妻制 发布:2025-05-14 22:15:20 浏览:640
社会与法如何联系方式 发布:2025-05-14 22:14:21 浏览:140
北京亚欧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5-14 21:47:07 浏览:394
孕期丈夫出轨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4 21:29:46 浏览:366
劳动法高温停止作业规定 发布:2025-05-14 21:29:33 浏览:932
上海政法学院专升本招生简章 发布:2025-05-14 21:28:05 浏览:497
新婚姻法心得体会2000 发布:2025-05-14 21:27:55 浏览:636
劳动法产假节育假 发布:2025-05-14 21:20:20 浏览:140
白银市法律援助热线电话 发布:2025-05-14 21:20:15 浏览:318
销售公司涉及的法律规定 发布:2025-05-14 21:19:47 浏览: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