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宏观经济法

宏观经济法

发布时间: 2020-12-25 02:38:39

❶ 6.经济环境分析主要考察的内容有:( ) A宏观经济周期 B经济法 C资源拥有 D人均收入 E人口因素 F价格因素

您好
本题考查管理学环境分析的宏观分析
又叫PEST分析
给出参考答案:ABCDF
分析:
PEST分析中内,P:政治环境,容E:经济环境,S:社会人口及文化,T:科学技术
题干中,E项属于社会因素,不是宏观经济因素。

如果想更多了解这方面知识,可以看看周三多主编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祝您学习顺利
满意请采纳,O(∩_∩)O谢谢

❷ 我国经济法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经济法研究的对象是经济发展中的普遍规律,国家在制定宏观调控措施的时内候都是遵循这些容经济规律的,不然就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会起反作用.
比如说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幅度大而且还有继续加剧的势头)的时候,国家就会通过提高银行存款利率的方式来把一部分热钱吸收到银行里存起来,在货币发行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市场流通的货币量少了,物价自然也就被控制住了.相反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国家又会降低存款利率,受到利益的驱使(人们觉得这个时候把钱存在银行里划不来,因为利率太低了),人们又会把银行里的钱拿出来消费(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个时候东西便宜,相同数量的货币在这个时候购买力就会强.比如说同样的一块钱,在经济过热的时候只能买一个包子,可是在不景气的时候就能买到两个包子).我们常说市场受到供需影响就是这个意思了.而供需矛盾就是经济学当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在以上这个例子当中,国家并没有下令要某一种商品必须买多少钱,而只是通过控制市场流通的货币总量的手段来达到控制物价的目的!

❸ 从宏观经济法的角度分析解决就业问题企业要怎么做

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授课人:马合振

试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我从宏观经济学角国就业难的形成原因
并谈谈想成为未来有用人才的着力点

因为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作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国民收入
货币政策
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方面.涉及国民收入及全社会消费、储蓄、投资及国民收入的比率,货币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利息率,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国家预算和赤字,出入口贸易和国际收入差额等。

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一共有四个:稳定经济 提供公共服务 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 进行收入再分配
还有一种说法是 服务、引导、规划当地经济的发展。
---------------------------------------------------
一 经济危机影响

二 教育产业结构不合理

教材与社会严重脱轨 做实践应用的一定把学术搞精通才能搞应用吗?软件开发专业一定要把计算机的理论水平达到学富五车才具备开发资质吗?把理论学的再精通,就算是博士,没有不断的实际操作,学习空泛的pv操作,哲学家就餐问题有个屁用?!把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学得再精通,就一定能写出操作系统吗。不说现在用到的的Windows桌面系统,DOS操作系统你能写出来吗?
三 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匮乏
四 社会经济体系不完善
普及了初级教育 家庭因素 大学教育费用 一个普通家庭?年的净收入
消费观念无法提高
------------------------------------------
形成自己的核心知识产权,拿来主义,在没有强大的研发能力之前,把先进的技术拿过来,模仿,探索,而非
。。。。。。。。。。。
------------------------------------------------------
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称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形象地称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据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上海、广州、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蚁族”,在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

-

就业难问题起因
1行业转变 从传统的加工转向科技服务
2 08年美国经济危机造成的金融危机
突出特点:企业倒闭 就业难 产品滞销
物价上涨
3大学生不适应现代就业市场
4政策制度问题
5
6教育本身的教育结构不合理
教育方式不适应市场就业
不具备有效的就业能力
7扩招问题1999年开始的扩招
解决了上大学难的问题
同时带来一系列问题
目前我们应该做的:
1对人才的标准有新的认识
2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的改变
学什么内容 掌握什么样的本领
3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再思考(宏观)
只要不触犯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大学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
能给国家和社会贡献的就是好的单位
能够挣到钱的就是好的工作
具有强的动手能力 创新能力 交际能力

❹ 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问题

1.貌似就这3个把,最近的

针对金融风暴的是这2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10月9日起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

还有一个出口退税

主要是既去年经济过热,为了抑制出口,取消了以往的出口退税,而今年我们看到了全球一片低迷,所以 该政策有浮出水面了,从11月1号开始实行,主要是针对一些纺织品,服装,玩具等等,刺激中国的经济

2.至于这道题,系统思想,呵呵,我忘了我学过没有了,是不是说世界各国经济都是相互联系的,比如这次本来只是简单的美国次贷危机,充其量不过千万元的损失,但是经过多米诺效应,现在各国都投入万亿元去拯救自己的市场,还有是昨天把,亚欧峰会在中国北京召开,讨论的主题就是怎么解决这次危机。至于怎么牵扯到经济法,呵呵,那我觉得是不是看待事物,或者说市场,不要局限于一点了,要系统的分析,全面的考虑。

3.至于经济法的价值,我这个也不是很明确,给你从其他地方了一份

经济法价值的含义 经济法价值是指以经济法与人的关系为基础的,经济法对人所具有的意义,是经济法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也是人关于经济法的绝对超越指向。也就是说,经济法价值在于经济法对人所具有的意义,包括经济法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和人关于经济法的绝对超越指向。

❺ 论经济法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论文怎么写

: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之法,必须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和市场的变化回而变化。作为现答代性法的经济法,要充分发挥出法的实践功能,必须建立在对其根本性特征的深刻认识与理解之基础上。本文拟从经济法的动态性和政策性入手

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经济法要对宏观经济关系进行调整

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这种作用不是万能的,有其自身弱专点和缺陷,有自发属性,盲目性,滞后性,因此需要国家宏观调控,把这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

二。这也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它可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充分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❼ 经济法的具体调整对象不包括哪一项 A.市场规制关系B.宏观调控关系C.企业管理关系D.国家投资经营关系

你好,应选c,企业管理关系属于企业的内部关系的调整范畴,不属于经济法的调整范围。

❽ 如何从宏观上理解和认识经济法

1.经济法产生的直接根源是自由放任的商品经济管理模式所产生的市场秩序失衡,从而要求国家公共权力的介入以维护公共利益、稳定市场秩序、促进效率与公平。

2.由于经济法是国家利用其公权力对市场经济主体以及运行的调控、管理、监督、引导,所以经济法主体双方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即一方为国家相关主管机关,另一方为经营者(包括市场被管理主体和中介组织,其中中介组织又同时具有市场主管机关授权的监管职能和接受管理的义务)。它们之间是调控和被调控、监督和被监督、管理和被管理、引导和被引导的关系,是双方法律地位不平等的关系。

3.由于经济法所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有宏观和微观两的领域(例:相关经济法对经营者不正当竞争方面的管理就是微观方面的管理;而相关经济法对市场运行的管理便是宏观方面的管理),所以经济法可具体分为:宏观调控法律关系;国有参与法律关系;涉外管制法律关系;市场监管法律关系。

4.由于经济法所调整的上述对象和范围不同于其它部门法所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所以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5.尽管法律从整体上来说是用来维护和平衡效率与公平这两大价值,但作为经济法这一独立法律部门有其所侧重的追求价值,即经济法总体上追求的价值是:可持续的社会整体效益。

6.由追求价值便引出了经济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为:经济民主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公正原则。

7.结合综上所述,故经济法的概念为:经济法是调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及其政府主管部门为了修正市场运行的缺陷、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而履行各种现代经济管理职能时与各市场主体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热点内容
外企经济法 发布:2025-05-12 18:24:03 浏览:311
存单司法冻结 发布:2025-05-12 17:09:56 浏览:414
江苏警官学院法律硕士 发布:2025-05-12 16:45:02 浏览:194
法存在于那个社会 发布:2025-05-12 16:16:43 浏览:971
合同法17自考 发布:2025-05-12 16:04:41 浏览:752
中国合同法第141 发布:2025-05-12 15:11:57 浏览:450
北京市村居法律顾问 发布:2025-05-12 15:09:55 浏览:953
吓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2 13:46:40 浏览:174
劳动法请假发工资案例 发布:2025-05-12 13:16:31 浏览:422
宁波司法淘宝网 发布:2025-05-12 12:49:07 浏览: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