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经济法立合同例题

经济法立合同例题

发布时间: 2021-01-17 15:24:58

A.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经济法题目)

上述情形下签订的合同,不是无效合同,而是可撤销合同。一方当事人可以在合同签订后一年内,请求法院撤销合同。
无效合同与可撤销合同,不是同一概念。可撤销合同在被撤销前,属于有效合同。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B. 经济法合同法则案例分析题

题目内容完整吗?分析甲第一次发出的为要约邀请,乙发出的为要约,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专生效属
1、成立,自要约实际送达给特定的受要约人时,要约即发生法律效力,要约人不得在事先未声明的情况下撤回或变更要约,否则构成违反前合同义务,要承担缔约过失的损害赔偿责任。
2、不可以,违约金条款与定金条款不能同时适用
3、违约,合同成立后应按合同规定履行,规定五天内交货,二其在第六天交货,所以违约
4、不可以,保证合同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订立的在主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有保证人承担保证债务的协议,因此只有在乙方拒绝支付违约金时,甲方才可以向丙方要求违约金。

C. 经济法订立合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主要事项

订立合同中的注意事项
1、谈判结束后,应由己方人员起草合同。合同作为权利义务的载体,放弃起草权就等于放弃主动权,自己的梦要自己圆,不要指望他人能起草一份有利于己方的合同。
2、合同相对方的主体资格不审查,或审查不严,导致合同在履行后期,主体突然消失,或注销,或下落不明,音信全无,或者没有履行能力,这些都可以造成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也有公司在签订合同后,发生分立、合并、撤销、解散、破产等难以预料的情况。
3、谈判或签约意气用事,非常草率,不看更不审合同;或过于软弱,不敢向对方提出修改意见;或者牛气冲天,合同充斥不合理或霸王条款(对此有些人不理解,全部对自己有利有什么不好?合同的目的是共同完成一项业务,如果权责严重不平等,将增加对方违约的风险。)
4、先盖章,后写内容合同;或者格式条款中的选择性条款,没有选定,这就让对方有机会单方修改合同;或者不盖骑缝章,也不签字,这样就让对方有机会偷换页码,修改合同条款。
5、以甲方的公司名义签订合同,却盖名称上非常类似的乙公司的章;或者以上级公司的名义签订合同,却盖下级公司的公章;或者名章不符,合同名称是个人,却盖公司的章;反之也有。这就造成合同的主体的混淆,出现违约后,往往乙方是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
6、合同没有签订日期,无法判断合同的签定时间。很多案件,合同生效的时间就决定案件的胜败。
7、合同不校对,缺文少字,表意不清或混乱,甚至矛盾;或者不严密、漏洞多。虽然法官是有义务查清案件的,但是法律事实和客观真实还是存在差异。
8、合同不作审查,急功近利。业务一谈好,对方拿出合同,己方就马上签字。这种赶时间、抢速度,生怕业务跑掉。有时候,合同中就包含了霸王条款或陷阱,以及合同规定的违约责任不符合法律规定等。甚至,有些业务员为自己能完成业务指标,明知存在缺陷还要去签,最后由公司担责。
9、实践中,有的企业为应付审计、税务等部门,或为他方帮忙,利用假合同骗取第三方的信任,而签订假合同。这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
尽管公司或个人在签订合同时会出现各种风险,但是通过合同管理程度是完全可以做到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最后作出风险应对。如果企业没有合同管理程序,合同管理必然处于无序的状态,这个地雷在踏在上面后就会粉身碎骨。但如果企业采取适当的方法,合同的风险完全是可以扫雷在前的。

D. 经济法作业:合同关系的案例分析题

(1)甲乙之间的合同关抄系不成立。《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的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本案中,乙对甲提出的合同价款进行了实质性变更,应视为新要约。(2)甲乙之间合同关系未成立。甲方在11月1日发出的要约中提出承诺应在接到电报之日起一周内作出,而乙方在11月10日才回复,已过承诺期限。根据《合同法》第二十条,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的,要约失效。 此时,乙方的回复应视为新要约。(3)甲公司应对乙公司承担责任。《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在通常情况下,卖方发出要约,买方在承诺的期限内直接提款上门取货是交易习惯所允许的行为,甲方此时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E. 经济法案例 合同法方面

1、签约双来方应当明确各自的准确信息自。公司列明住所地,法定代表人、联系人等,个人要明确身份证号、户籍地、住址、联系电话等。
2、第一条,试用期规定违法。劳动合同期限在三年以上的,试用期最长为六个月,该条款规定劳动合同期五年,则试用期最长至2006年2月10日。
3、第五条,安排员工休息日、公休假日加班的,应当支付加班费用,该条约定违法。
4、第六条,工作满一年就应当享受带薪休假,而该约定为工作满三年才有带薪假,约定违法。
5、第十条,社会保险法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因此约定将社保费用计入工资发放的,约定无效。
6、第34条,限制员工生育权的约定无效。公司依据此规定解除合同的,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7、第35条,约定无理由扣工资违法,工资应当按月以货币形式发放,不得扣留,不得发放实物代替。
8、第40条,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必须经过劳动仲裁程序,对裁决不服的,才可以提出诉讼,该条约定违法。

F. 经济法合同案例分析

合同不成立。根据规定,一方发出要约,而另一方没有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承诺的,合同不成立。“若有异议,请于9月30前提出,否则将于10月初发货”对机械厂不发生约束的效力。

G. 经济法合同的效力包括哪些

答:一、合同效力,是指合同所具有的法律效力。

二、我国《合同法》对合同效力规定了以下四种情况,即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

三、合同效力的具体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效力涉及合同有无法律约束力,是否需要履行的问题。

(2)合同效力与合同订立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同一个问题。

四、相关法律条文,详见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十七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H. 经济法中关于合同法的一个问题

(1)答:成立。抄应为袭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双方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并经历了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合同成立。在该案中甲乙双方就合同的主要条款钱达成了合意,并经历了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所以该合同成立。(2)合法,根据《合同法》这种行为属于不安履行抗辩权。(3)合法,因为甲方没有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内履行完合同,须承担违约责任。(4)承担违约责任。因为丙方没有履行好运输合同,没有保护好甲方的物品。

I. 经济法合同法案例分析题,求解答

1.
是要约邀请,因为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明确,要约人有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时受专该意思表属示约束的意思,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这些题目中没有明确交代,视为不存在,故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广告是明文规定的要约邀请。
2.
是要约,传真明确表明标的、数量、价款,表明希望与甲订立电器买卖合同的意思表示,符合要约的构成要件。
3.
是新要约。承诺不得对要约的主要条款做出改变,而甲在传真中对价款做出了变更属于实质性变更,应当视为新要约,而非承诺。
4.
9月15日乙的回函,明确表示完全认可甲提出要约。
5.
9月20日生效,因为乙的承诺于20日到达甲,承诺到达要约人时生效,合同自承诺生效时成立。

J. 经济法买卖合同案例

1:甲乙的买卖合同因为实际履行而成立
2:合法。甲的做法为不安履行抗辩
3:乙要求甲承内担违约容责任合法。因为合同的免责条件为不可抗力,此案件没有不可抗力存在
4:丙公司承担违约赔偿甲公司因此所造成的损失。原因:合同违约赔偿的责任

热点内容
电信条例修改 发布:2025-08-21 17:43:25 浏览:479
律师说法栏目 发布:2025-08-21 17:40:33 浏览:466
违反公司法的会计法律风险 发布:2025-08-21 17:30:59 浏览:448
劳动法强化实践作业 发布:2025-08-21 17:30:21 浏览:314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 发布:2025-08-21 17:21:11 浏览:804
阳曲司法局 发布:2025-08-21 17:20:55 浏览:128
广东法律援助条例 发布:2025-08-21 17:05:17 浏览:215
重庆城乡规划条例 发布:2025-08-21 16:56:15 浏览:61
法治观念与法治中国 发布:2025-08-21 16:39:21 浏览:763
商业银行条例 发布:2025-08-21 16:34:32 浏览: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