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法以社会为基础

法以社会为基础

发布时间: 2021-01-20 22:44:30

1. 如何理解经济法是社会本位法

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是指它在对经济关系的调整中立足于社会整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以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为重。 社会本位要求经济法以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为最高准则。无论国家还是企业,都必须对社会负责,亦即都必须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负责,在对社会共同尽责的基础上处理和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在整体上,国家代表全局利益、长远利益,但在具体经济过程和经济关系中,它是以具体国家机关或者某种经过授权的组织,作为特定的物质利益实体和社会组织的身份、地位出现的。在具体经济关系中,国家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和权利,对社会负责,不得以不当或过度的行政权力和长官意志,妨碍或损害市场主体及非国有主体依法行使权利,不能非法损害和侵吞其他主体的物质利益。企业和个人等经济主体也要对社会负责,不能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不得片面强调自身局部利益,置社会利益于不顾,借口对抗行政干预而损害他人或社会整体利益。 经济法的社会本位不是不讲权利,只讲责任。相反,它强调并全面贯彻权利(力)、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它主张要正确把握权利(力)、义务设置的出发点和基础,理解权利(力)的来源和获取、行使的条件。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企业、个人等,都要首先对社会负责,在对社会尽责的基础上享有权利(力)、获得利益。因此,社会本位不是义务本位,更不是企业或个体义务本位。社会本位的思想是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反映社会进步的要求的。

2. 社会保障法基础理论的概念和性质

从国内有关社会复保障法的著述看,主制要有以下几种定义:⑴社会保障法是高速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⑵社会保障法即国家为维护社会安定和经济稳步发展而制定的,保障维护社会安全和经济稳步发展而制定的,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和经济发展享受权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⑶凡是依据社会政策制定的,用以保护某些特别需要扶助人群的生活安全,或用以促进社会大众福利的立法,就是社会保障法;⑷社会保障法是调整以国家和社会为主体,为了保证有困难的劳动者和其他社会成员,以及特殊社会群体成员的基本生活,并逐步提高其生活质量而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3. 全社会要以道德上的什么为基础加强法律的权威性并达到良法善治的状态

全社会要以道德上的良俗公序为基础加强法律的权威性,并达到良法善治的状态。

4. 如何理解法律关系是以法律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即版法律规权定了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它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1、从本质上讲,法律关系是一种意志关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法律关系所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贯彻,法律关系也体现了参加者的意志,参加者的意志必须服从国家意志。
2、法律关系是由法律规定和调整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某种社会关系被法律规范调整之后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一个国家的社会关系多种多样,并非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是法律关系,只有那些由某种法律规范加以调整的关系才能称之为法律关系。例如,具有行政隶属性质的社会关系由行政法律规范进行调整,就形成了行政法律关系,所有的法律关系都是由不同的法律规范进行调整而形成的,它们都是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律化。
3、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应享有的权利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护,承担的义务受到国家强制力的监督。任何人对法律关系的侵犯,都将受到制裁。
照本宣科,希望对你有帮助。

5. 社会学解释方法的运用必须以什么为基础

社会学解释方法是以其他解释方法为基础的。
社会学解释不内同于其他的解释方法容。一是,社会学解释方法是以其他解释方法为基础的,如文义解释方法、目的解释方法等,是其他解释方法得出复数解释结论的情况下才适用的方法。二是,社会学解释方法不仅对法律文本、法律条文进行解释,还要对适用法律条文的社会效果在对法律文本之外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考量进行预测。三是社会学解释方法经过其他方法解释以及本身对社会效果的解释,实际上会经过论证阶段,而且这个阶段是其他法律解释方法所不具有的。

6. 政治与法律制度为基础,以什么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只有掌握了法律,掌握了生活,掌握了事物发展普遍规律,其思想和结果才会有普遍强制力

7. 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的历史类型是什么

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的历史类型是奴隶制法。
法的历史类专型是依属据法所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及所体现的阶级意志的不同而对各种社会的法所做的分类,按照以上划分的历史类型的标准,人类法律发展史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产生过三种不同历史类型,即奴隶社会的法,封建社会的法、资本主义社会的法。
奴隶社会是人类从原始社会的“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第一个类型的社会形态,奴隶社会的法就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私有制即剥削阶级类型的法。它是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私有制、奴隶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民族都经历了奴隶社会这个历史发展阶级,因而也都存在过奴隶社会的法。

8. 法与社会的关系

法以社会为基础
法是社会的产物。

社会性质决定法律性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最终决定着法律的本质。不同的社会就有不同的法律。即使是同一性质或历史形态的社会,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法律的内容、特点和表现形式也往往不尽相同。中国当前正处于一个社会迅速变革的时期,这一伟大变革必然带来对于新法律制度的巨大需求。

但是,法律也像上层建筑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并不仅消极地反映社会,而且对社会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它要么表现为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要么表现为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
社会是法的基础;如果相反,以法为社会的基础,那么,实质上就可能强迫社会接受那些已经被这一社会生活条件及物质生产本身宣判无效的法律,把法律看成了永恒不变的东西。

新的法律不可能产生于旧的社会基础之上,旧的法律也不可能长期在新的社会基础上生存和延续。

旧的法律是从旧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它不可避免地要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也必然同旧的社会关系一起消亡。因此,旧的法律不可能成为新社会发展的基础。如果保存那些属于前一个社会时代的,由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社会利益的代表人物所创立的法律,这种法律肯定会同新的社会共同利益发生矛盾,因此会导致滥用国家权力去强迫大多数人的利益服从少数人的利益。

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是法的起源和经济根源。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阶级的出现,也是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

社会的性质决定法的性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最终决定法的本质 。马克思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本的,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

(8)法以社会为基础扩展阅读:

法与社会共同利益:

社会共同利益是以社会名义出现的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以及实现这些需要的手段和措施。每一个社会中都有一定的社会共同利益。每一种类型的法都维护一定的社会共同利益,而通过法来维护和实现社会共同利益的程度和方式都与法的阶级本质密切相关。

法律维护社会共同利益对全社会都有利,能够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但这个社会总是一定阶级在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所以法律维护一定社会的共同利益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同时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的这部法律规范也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要服从于整个法律体系的规律性和使命,所以,这部分规范也具有阶级倾向性。

法通过规定社会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确认和维护一定的社会共同利益,调节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等的关系,积极预防和制裁侵犯社会共同利益的违法行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社会共同利益的范围大大扩展,社会主义法对社会共同利益的确认和保护也呈扩展之势。

热点内容
婚姻法的婚后财产分割 发布:2025-08-24 07:09:47 浏览:890
水法规定提高 发布:2025-08-24 07:09:12 浏览:38
尚法以法治国 发布:2025-08-24 07:00:12 浏览:69
徐州铜山区法院 发布:2025-08-24 06:34:48 浏览:333
法院认可的 发布:2025-08-24 06:14:41 浏览:26
刑事诉讼法笫六十七条 发布:2025-08-24 06:11:34 浏览:497
税收立法权研究 发布:2025-08-24 06:11:02 浏览:649
下列关于合同法 发布:2025-08-24 06:01:46 浏览:248
保亭法院江 发布:2025-08-24 05:57:01 浏览:771
司考行政法案例分析题 发布:2025-08-24 05:32:05 浏览: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