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不予执行

民事诉讼法不予执行

发布时间: 2021-02-02 16:23:45

① 国内仲裁裁决有哪些情形不予执行

如法存证的如法君认为: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专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属裁定不予执行:
(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② 如何申请法院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申请法院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前提是需要法定理由的。只有当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版决违背社会公共权利益的,当事人才能申请法院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因此,申请法院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理由只能是仲裁机构本身出现了法定的过失,如果当事人仅仅是对于仲裁的赔偿数额不满意,则不能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而只能是“自认倒霉”。而且,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前提是“一方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仲裁裁决。

③ 撤销裁决与不予执行有什么区别

撤销裁决是需要依照《仲裁法》第58条 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没有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
人民法院认定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裁定撤销。

不予执行是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17条和第260条的规定,被申请执行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可以裁定不予执行。
第一, 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也就是说,仲裁以合同当事人的协议为前提。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无书面的仲裁协议,仲裁就没有根据,仲裁机构即使作出裁决,人民法院也不予执行。
第二, 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仲裁机构应当依照仲裁法规的规定和当事人仲裁协议的约定进行仲裁,其裁决才能有效。仲裁机构的裁决事项如果超出了当事人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的事项不属于仲裁机构受案范围的,属于超越职权的行为。因此,即使仲裁机构作了裁决,法院也不能执行。
第三, 仲裁组织和仲裁程序是仲裁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如果仲裁员与本案有关联,依法应当回避而未回避,或者对当事人未经过合法通知而予以缺席仲裁等,其作出的裁决不发生效力,因而人民法院可不执行该项裁决。
第四, 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第五, 适用法律有错误的。仲裁裁决必须依法进行,必须正确适用法律。
第六, 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仲裁员必须廉洁奉公,依法裁决,如果在仲裁案件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的行为,则是违法犯罪的行为,所作裁决必然是错误的,人民法院理所当然亦不予执行。
第七, 在涉外仲裁中,被申请执行人没有得到指定的仲裁员或者进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其他不属于被申请人负责的原因未能陈述意见。如果被申请执行人没有得到指定仲裁员或者进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遭到了不可抗拒的事由未能到庭陈述的,该仲裁裁决不能执行。
第八, 涉外仲裁中,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与仲裁规则不符。
以上各种规定,主要是仲裁行为违反法定程序,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人民法院不执行该案的裁决。除此以外,《民事诉讼法》第217条还给人民法院一项权力,即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裁定不予执行。这是从实体方面考虑到的问题,只要接受执行申请的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会违背社会公共利益,人民法院即可作出裁定,不予执行。
人民法院在执行仲裁机关裁决的过程中,只要被申请人证明仲裁裁决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或者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经院长批准作出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后,该仲裁裁决即无效,当事人既可以根据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机构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④ 裁定不予执行后,能否再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

甲公司与乙公司的装饰装修合同明确约定仲裁作为争议的解决方式。后双方发生争议,仲裁委依法作出仲裁裁决。裁决发生法律效力后,甲公司向有管辖权的乙地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受理后,作为被申请人的乙公司提出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申请,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裁定不予执行。甲公司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后乙公司又向乙方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对于是应受理该申请,以及受理后如何处理,有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乙公司的申请,受理后裁定驳回乙公司的申请。理由是,《仲裁法》第59条规定,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没有规定其他条件。当事人的申请只要符合该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就应当受理。此其一。其二,《仲裁法》及《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两种申请受理的顺序,即申请不予执行,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后,不能再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但对申请受理后,直接驳回申请。理由是,根据《仲裁法》第63条及《民事诉讼法》第217条第2款的规定,裁定不予执行司法审查的范围既包括实体、法律审查,也包括程序审查。《仲裁法》第58条规定的撤销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范围主要是程序方面的审查,不包括实体和法律方面的审查。既然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裁定已包括了对程序方面的审查,因此,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应与不予执行的法律后果完全相同,即裁定驳回乙公司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 另一种意见认为,人民法院不应受理乙公司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理由是,对本案情形,《仲裁法》及《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仲裁法》第59条规定申请撤销的仲裁裁决应当是生效的裁决。本案中,该裁决因人民法院不予执行的裁定生效而无效。对无效的仲裁裁决不能适用该条的规定,因此,对乙公司的申请人民法院不应受理。 上述观点各有道理。其中第一种观点中关于受理后驳回乙公司申请的理由合理、充分,值得赞同。第二种观点的理由也颇有道理。但均有不合理之处。其中第一种观点与诉讼结果的未知性不相符,也就是说,人民法院可以受理,但受理后的法律后果是确定明确的,即驳回乙公司的申请,乙公司只能败诉,不存在胜诉的可能。同时,该作法有助长乙公司拖延执行程序正常进行的嫌疑。第二种观点从理论上可以讲得通,但从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上看,有不足之处。从法律上说,《民事诉讼法》第217条第1款规定,仲裁裁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就是说,仲裁裁决的执行,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的确定,《民事诉讼法》第207条第2款有明确规定,即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人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10条第2款的规定,仲裁机构作出的国内仲裁裁决申请执行案件的级别管辖,参照各地法院受理诉讼案件的级别管辖的规定确定。因此,对仲裁裁决的不予执行的裁定可能是某一基层人民法院作出的,也可能是某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但撤销仲裁裁决,《仲裁法》第58条第1款却明确规定只能向作出仲裁裁决的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此其一。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主体只能是被执行人,或者说是仲裁裁决对之不利的当事人;而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人既包括仲裁的申请人,也包括被申请人。此其二。法律对两种程序的申请规定了不同的条件。此其三。因此,人民法院不受理乙公司的申请没有法律根据。从实践层面看,人民法院内部的分工和审执分离的原则,客观上不受理撤销仲裁裁决申请存在困难。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申请,只有人民法院受理仲裁裁决执行申请人的执行申请,人民法院向被申请人送达执行通知后,才能提出。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提出不予执行申请的。此时不予执行申请,只能向执行机构提出,勿须再经过立案程序。因此,立案庭可能不知道被申请人已经提出了不予执行的申请。而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只能向人民法院立案庭提出,人民法院经审理符合立案的条件,就应当立案。作为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人,可能故意隐瞒仲裁裁决已被裁定不予执行的事实。因此,即使在本案中乙公司撤销仲裁裁决申请,与作为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申请是同向乙方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的,该院不受理的可能性都不大,更何况,如果裁定是由不同的法院作出的,其难度更可想而知。所以,在本案中,人民法院不受理乙公司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没有法律根据,事实上也事可能。因此,笔者认为,人民法院可以受理乙公司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但受理后,甲公司只要提供了生效的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裁定书,人民法院即可直接驳回乙公司的申请,勿须经过审理程序。 附带说明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第18条第4款规定,当事人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被驳回后,又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但当事人以仲裁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四)项或者第(五)项规定情形的为由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第23条第4款规定,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一方当事人撤销仲裁裁决申请后,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该仲裁裁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24条规定,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被驳回后,又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当事人以民诉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五)项规定情形为由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但对本案的情形却没有规定,建议对此作出规定。

⑤ 不予执行裁定能否撤销

民事诉讼法抄
第二百二十五条当事人袭、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⑥ 法院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形有哪些

如法存证的如法君认为: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专法院属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⑦ 不予执行是什么意思

不予执行的含义:

不予执行制度是我国执行程序中一项执行救济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二百一十八条、第二百六十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五条精神,执行中,如仲裁机构的裁决、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行政机构的处罚决定书或处理决定书出现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形,人民法院应裁定不予执行。也就是不予执行制度只能应用于非诉法律文书出现法定不予执行情况下。

参考资料:不予执行制度_网络 http://ke..com/link?url=XgZStLspE87ZMMae-YMT-AZ4GQCIhj5JVYt2-_zTfE0p03a

热点内容
抄劳动法 发布:2025-09-30 18:52:22 浏览:486
恋爱自由婚姻法 发布:2025-09-30 18:40:26 浏览:78
中国法学专家 发布:2025-09-30 18:37:12 浏览:366
民法典保障 发布:2025-09-30 18:36:26 浏览:978
法治小报治 发布:2025-09-30 18:12:12 浏览:685
劳动法里有规定餐补吗 发布:2025-09-30 18:11:38 浏览:88
法院生气 发布:2025-09-30 18:00:39 浏览:507
顺义免费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09-30 18:00:37 浏览:428
部门规章是由制定 发布:2025-09-30 17:55:07 浏览:335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末路狂花 发布:2025-09-30 17:51:15 浏览: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