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早退劳动法
⑴ 劳动法中关于迟到、早退时间是如何定义的
时间是按合同定义。
劳动者经常迟到、早退,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专与属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六条劳动者因自身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赔偿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的赔偿金,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扣除后的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1)迟到早退劳动法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雇主对其雇员的待遇和处罚必须作出三个决定:
(1)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
(2)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或公司的规章制度准确、恰当;
(3)手续合法有效。用人单位不能随意使用自己拥有的治理权力,对待员工,在处理上不仅要有依据,还要合理、合理、适宜。
⑵ 劳动法规定上班迟到一分钟或早退一分钟罚款多少钱
劳动法没有规定上班迟到一分钟或早退一分钟罚款多少钱
⑶ 因为迟到.早退我被公司罚了近40%.这违反劳动法么
迟到早退“罚款”属于违法,可采取其他方式
严格来说,一般的用人单位是不具内有罚款权的容,罚款是《行政处罚法》赋予国家执法机关的权力,比如:公安局罚款等。但在实践中,员工被单位罚款的情况十分常见,比如,迟到早退“罚款”、旷工半天罚一天的工资、工作失误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罚款”等等。
迟到早退是最为常见的“罚款由头”,事实上这种情况属于违法行为。一般而言,员工迟到早退几分钟,并不会对企业的经济带来损失,同时企业应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设置应急预案进行解决。还有“旷工半天罚一天的工资,也属于违法,工作半天也应有该有半天的工资。”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在2008年1月15日被国务院516号令废止,用人单位对员工的罚款处分,已经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对迟到的员工不能采取罚款的处理方法,但可以不发给全勤奖,采取扣分、记过、警告等其他方式,往往这样做更能达到管理的效果。
⑷ 劳动法迟到早退怎样处罚
劳动合同里有关于规章制度的约定,包括下班后是否服从安排加班?
公司未告版知你关权于早退的处罚规定,你有权去上级投诉。
早退如果未造成损失,罚款一般不超过当日工资。罚两天工资不合理。
加班不给加班费,可以保留证据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⑸ 劳动法迟到早退怎么处罚
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版劳动者加班。用人权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你是否有加班的证明,如果有,可以向仲裁机构提出,先讨回必要的损失。至于你公司罚款的做法,这要看是否在劳动合同内有约定,以及公司是否有相关规定,如果有,你也没有办法。
先拿回属于自己的吧!
⑹ 迟到早退如何处理不违反劳动法,可以规定30分钟以内的予以经济处罚。旷工可以拿到绩效资金将吗。
楼主,首先我要说的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法纪法规哪能安定繁荣?同样,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规章制度那么这个企业肯定无法生存。企业只要在没有违背法律的前提下制定一些合理的条约来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国家是容许与维护的,而且《劳动合同法》第四条也有说到::“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那么怎样做到这些规章制度不会触犯法律呢?《合同法》中也有规定:企业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同时企业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至于一些具体的奖惩措施我个人认为要公平公正且理性,这样才能服众,正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嘛!
员工奖赏大致分为口头鼓励、书面嘉奖、颁发奖金、岗位升职等,惩罚呢可分口头警告,口头警告+罚金,书面警告、书面警告+罚金,解雇等;
关于迟到早退的问题,我认为这个性质非常严重,可以当作擅离职守处理而且不处理不行,不过人无完人是人就难免犯错,我个人认为第一次犯错违纪不应给予经济处罚只是作出口头警告即可,只有对那些警告不改者才需处罚且不罚不行;
我在广东时一些较为正规的企业都有对这方面有正规且详细的文字条例来进行约束,下面我说说我以前在东莞一家比较大规模的公司对这种现象的处理方法:
对一个月内上班迟到一次且迟到时间没有超过10分钟者可给予口头警告;第二次可给予书面警告,第三次就严重了可书面警告+罚金; 对一个月内上班迟到一次且迟到时间达30分钟或以上的员工可作旷工一天处理即扣一个的正常工作日的工资,连续旷工达三天的可予以开除处理;至于早退的性质比迟到更加严重,倘若说迟到是客观因素而情有可原,那么早退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属于擅离职守应加重处罚压力度,
另外绩效资金奖嘛,我个人认为可以以评级的方式来进行奖励分配,有过严重违纪行为(书面警告处理过)的员工可以扣除部分奖金。
不知楼主认为如何?
⑺ 劳动法迟到是怎么规定处罚的
劳动合同法关于迟到的规定并不明确,迟到罚款在各项法律中都没有明确的规定版,没权有规定可以罚款也没有规定不能罚款。因此,这就需要用人单位在自己的规章制度中对此进行明确的约定,并且保证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符合相关的法律要求的。
拓展资料:
《劳动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处理、处分决定必须做到三点:
(1)违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2)适用法律法规或者公司规章制度准确适当;
(3)程序合法、有效。用人单位是不能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管理权随意处分、处理员工的,在处理上不仅要有依据,还要合情、合理、适当。
⑻ 迟到30分钟按劳动法能算旷工吗
楼主,首先我要说的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法纪法规哪能安定繁荣?同样,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规章制度那么这个企业肯定无法生存。企业只要在没有违背法律的前提下制定一些合理的条约来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国家是容许与维护的,而且《劳动合同法》第四条也有说到::“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那么怎样做到这些规章制度不会触犯法律呢?《合同法》中也有规定:企业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同时企业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至于一些具体的奖惩措施我个人认为要公平公正且理性,这样才能服众,正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嘛!
员工奖赏大致分为口头鼓励、书面嘉奖、颁发奖金、岗位升职等,惩罚呢可分口头警告,口头警告+罚金,书面警告、书面警告+罚金,解雇等;
关于迟到早退的问题,我认为这个性质非常严重,可以当作擅离职守处理而且不处理不行,不过人无完人是人就难免犯错,我个人认为第一次犯错违纪不应给予经济处罚只是作出口头警告即可,只有对那些警告不改者才需处罚且不罚不行;
我在广东时一些较为正规的企业都有对这方面有正规且详细的文字条例来进行约束,下面我说说我以前在东莞一家比较大规模的公司对这种现象的处理方法:
对一个月内上班迟到一次且迟到时间没有超过10分钟者可给予口头警告;第二次可给予书面警告,第三次就严重了可书面警告+罚金;
对一个月内上班迟到一次且迟到时间达30分钟或以上的员工可作旷工一天处理即扣一个的正常工作日的工资,连续旷工达三天的可予以开除处理;至于早退的性质比迟到更加严重,倘若说迟到是客观因素而情有可原,那么早退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属于擅离职守应加重处罚压力度,
另外绩效资金奖嘛,我个人认为可以以评级的方式来进行奖励分配,有过严重违纪行为(书面警告处理过)的员工可以扣除部分奖金。
不知楼主认为如何?
⑼ 如何界定迟到旷工早退
劳动法中关于迟到、早退时间的定义。
劳动法中没有明文规定员工旷工回及迟到如何处罚的的答条款;只在第四条中授权用人单位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纵观所有劳动方面的法律法规,没有一条授权用人单位可以对劳动者罚款的规定。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对职工罚款的金额由企业决定,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