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法院规定不受理人事

行政法法院规定不受理人事

发布时间: 2021-12-11 03:32:13

『壹』 行政法的问题

AB 行政诉讼的原告应该是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即使认为住户与该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他们参与到该行政诉讼中也只能通过法院的通知,而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并且事实上,这种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也是不存在的。

『贰』 法律判断题: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进行审查。该说法是否正确

对的,法律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

(九)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十)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十二)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2)行政法法院规定不受理人事扩展阅读:

行政诉讼的法定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叁』 行政法中关于行政行为不可诉的情况有哪些

《抄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袭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肆』 为什么违法的人事处理,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起诉到人民法院就不受理

你好!我国法律规定的仲裁前置导致的。以上解答,仅供参考,祝你好运!

『伍』 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法律适用问题

行政诉讼法的法律适用:1、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专服提起的诉讼:属
(一)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
(五)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
2、行政法概念太大,无法回答。

『陆』 行政法问题

1、消费者协会是一个群众组织,不能对商场行使处罚权,署名的罚款是错误的。工商行政管理局可以已自己的名义,在查检过程中从保护消费者的角度,以《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二条中出售假冒“龙牌”和“凤牌”酱油的理由立案,可按《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规定,下达没收销售的商品和处以9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判维持工商局和消费者协会的处罚是错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执法主体不合法。
2、法院应按规定七日内受理立案,而3月25日至4月8日,超过了七天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经审查,应当在七日内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3、4月8日立案到副本送达的16日,超过规定的五日内。《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4、法院于4月22日收到答辩状,法院于7月5日开庭审理。没有按规定五日内给起诉人答辩状副本,就开庭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5、 3月25日至7月20日作出一审判决,超过规定的三个月时限,而且一审院长不能延长时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七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
6、8月3日向第二审法院递交上诉状,离10月10日作出二审判决,有二个多月,超过规定的二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十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7、只能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行政机关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
8、工商局应退还罚款和被没收的酱油。第六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柒』 请问一个行政法的问题

1.原则上,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机关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即可按照法定程序强制执行,无需申请法院执行(在某些特定具体行政行为方面有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主要有公安、税务、海关、工商等部门),即便申请,法院也应当不予受理。对于法律、法规规定既可以由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也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法院可以依法受理。

2.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有关司法解释规定为180天)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决定后,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启动强制执行程序时,不以相对人起诉期届满为前提,如果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未过,仍可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但期间原则上不停止强制执行。

上述观点依据:《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及其解释;由《行政强制法》(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理论支撑。

『捌』 仲裁不受理人事行政单位的仲裁,怎么办

未经人事争议或者劳动争议仲裁,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处长被辞退,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属于人生争议,根据中组部、总政和人事部《人事争议处理规定》(国人部发〔2007〕109号)第三条规定,人事争议仲裁是前置程序,未经人事争议仲裁,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处长是企业单位的,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仲裁是前置程序,当事人应当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对仲裁裁决部分,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
中组部、总政和人事部
《人事争议处理规定》
国人部发〔2007〕109号
第三条人事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主管部门申请调解,其中军队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的人事争议,可以向聘用单位的上一级单位申请调解;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的,可以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玖』 有编制的事业单位人事合同争议案件法院不受理,找哪个部门维权

当地法院在不受理的同事时,应该要告诉首先到哪个部门去办理。一般,人事争议先到辖区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服仲裁,再到法院。人事争议依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有关规定处理。如果是对单位的考核、处分等不服,可按规定提起复核申请、提起申诉。

『拾』 行政法为何叫不予立案与不予受理有何区别

下列起诉、自诉《中华人名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不予立案:
1、违法起诉或者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2、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3、危害国家安全的;
4、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
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的;
6、所诉事项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
不予立案与不予受理的区别:
1、不予受理指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对起诉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后,认为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而作出的不予受理的裁定;
2、不予立案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着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
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有犯罪事实存在;
2、该犯罪事实依法需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有犯罪事实,但法律规定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能立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热点内容
道真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16 08:30:28 浏览:773
铁路规章都有啥 发布:2025-09-16 08:24:05 浏览:860
法律服务需求分类 发布:2025-09-16 08:18:25 浏览:502
武隆区法院 发布:2025-09-16 08:17:19 浏览:399
工厂倒闭劳动法赔多少钱 发布:2025-09-16 08:06:32 浏览:228
博物馆条例全文 发布:2025-09-16 07:57:10 浏览:664
法官助理权力 发布:2025-09-16 07:50:48 浏览:220
民事诉讼法第64条儿 发布:2025-09-16 07:50:01 浏览:297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陌生的 发布:2025-09-16 07:48:30 浏览:384
劳动法年底双粮 发布:2025-09-16 07:45:45 浏览:340